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當代家長最怕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語文成績下降了,老師要求家長配合,給孩子輔導學習。家長鬱悶:我要是會輔導能不輔導嗎?可是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平時教學嚴謹,要求也嚴格。孩子的語文成績突然下滑得很快,一定是和家長或者家庭的關係分不開。不是家長太忙,沒時間管學習,就是家庭變故,外界的變化影響到了孩子的語文學習。不管是什麼原因,班主任願意和家長溝通,起碼孩子在語文學習上還是可以再努力一下的。接到電話的家長,也沒閒著,先是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語文成績下滑體現在哪些方面。隨後家長調整了輔導方法,必須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學習中去。最後家長成功幫孩子調整了學習,挽救了成績。
也許你會說,這是「別人家的家長」「別人家的孩子」,但其實,一向成績穩定的孩子,出現大幅下滑的問題,是不能鬆懈的。尤其是當老師打來電話,並不是和家長告狀,而是想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家的學習狀況,以此幫學生找到問題的所在。四年級的學生,需要家長的陪學。出現問題,我們家長要迅速響應,去了解孩子的學習問題,每天重點督促學習。具體該如何調整輔導方法,成功挽救成績呢?希望這位四年級的家長,她的經驗能給你們一定的啟發。
01寸步不離的陪學過程
出現了學習問題,家長不要焦慮,而是先控制好情緒,搞清楚問題。最好的辦法是誠懇地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如果家長很少關注孩子的語文學習,也可以向老師請教,如何在日常輔導中幫助孩子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家長首要做的肯定是了解和溝通,不分青紅皂白先批評孩子的家長,都不是好家長,也不是想解決問題的家長。通常這樣的家長,最會做的一件事就是撇責。孩子語文成績下滑,是老師的原因,是孩子的原因,總之家長是沒有問題的。這樣肯定沒辦法幫助孩子改正問題,找到學習方法。只有我們家長寸步不離的陪學,才能更好地熟悉孩子的學習過程。
寸步不離,就是完全的陪伴。孩子寫作業,家長坐在身後盯著,放下手機,只做這一件事:盯著孩子寫作業。有家長的威懾力,孩子的專注度是能夠提高一點的。每完成一門學科的作業,家長及時檢查並籤字,遇到不會做的題,家長講解。在最開始調整學習的時候,也要獎懲分明。多花一些時間,在語文基礎練習上,保證每天的背誦和默寫,還需要有一定的閱讀積累。只有有針對性的閱讀積累,才能幫助我們孩子在短時間內去提高語文學習成績。這裡小島老師想強調一點,有的家長圖省事,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去。上了一個月的課,看似孩子的語文成績突飛猛進了,家長很欣慰,可是一到重大考試還是露出馬腳,因為很多補習班,宣稱快速提高成績的,都是提前把考試題目給孩子刷題,這樣的成績是畫問號的。
02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經過寸步不離的陪伴學習,家長已經充分了解孩子的學習特點了。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因為想要鞏固語文,也不能放棄數學和英語的學習。所以,四年級的 同學,還沒有很好地建立時間概念的,可以由家長幫助學生安排學習時間。每天騰挪出1個小時,作為語文學習的專項學習時間,家長幫助輔導和學習,解決孩子的學習困惑。檢查作業、檢查筆記、訂正錯誤,每一個涉及到基礎能力練習的環節,都不能少。由家長來完成,安排好學習時間,也是充分了解孩子學習能力的工作。更能發現問題,並且允許孩子提出問題,再考慮如何幫助孩子去解決。
能夠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的家長,都是了解孩子學習的家長。接到老師的電話,就能迅速反應,說明家長還是重視孩子的學習。根據孩子具體的學習能力,比如語文基礎差的,每天花1個小時,就是鞏固基礎,抄寫、聽寫、默寫生字詞,背誦課文,完成課後練習,練筆,仿寫、相關的閱讀積累,只要是事關小學語文學習基礎的環節一個都不能減少。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梳理語文課本中的基礎知識點,這樣孩子在提高語文學習的其他能力時,就學有餘力,進步飛快。
03建立學習的規則,培養學習的習慣
在家長輔導成績突然下滑的學生時,一定要先建立學習規則,而不是急著去改變學習方法。建立規則,提高學習效率,家長約法三章:寫作業的時候,不能喝水、吃東西、上廁所,一次作業時間為45分鐘,和上學一樣,到了45分鐘休息一會,這時你就可以喝水吃東西玩樂一會了。培養好學習的習慣,旨在為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一開始,肯定有學生不適應,要和家長反著來,家長不要著急,利用三天時間,幫助孩子適應學習規則。規則可以變化,但是學習的內容是一致的。家長花了時間和精力,必然可以得到一些結果。可是,家長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來輔導成績下滑的孩子,這便是沒有結果的一件事了。關於輔導孩子語文學習,成績突然下滑,家長也不要驚慌,希望這3個方法,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發。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