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下滑的「三年級現象」,三年級是道坎兒,家長如何幫娃度過

2020-12-14 騰訊網

小學生教育流傳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兩極分化。」很多孩子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成績優異,經常考滿分,到了三年級成績下滑,每天作業耗費大量時間,上課效率不高,學習壓力很大,家長和孩子都格外煩惱。

也有一部分同學在一二年級成績不顯山露水,到了三四年級開始發力,穩步上升,到了五六年級進級尖子生水平,成績優異。

三四年級是成績的分水嶺,學生時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答案不是初三,也不是高三,而是小學三年級,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期,直接影響到高考

三年級現象都有哪些?

一二年級經常考滿分,卻一下子跌到80分。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開小差,回答問題不積極。

做過的錯題不及時訂正,做不到舉一反三,錯誤率越來越高。

學習沒有方法,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後作業完成效率低下。

作業完不成,有時寫到深夜,學習壓力大……

為什麼會出現小學三年級現象?

1、小學一二年級的成績具有欺騙性

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進行很好的幼小銜接,在上小學前就已經學過一二年級的知識,進行了超前學習,因此在低年級學習顯得非常輕鬆,成績很容易取得高分。到了三年級,面對嶄新而陌生的內容,孩子就有些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應對,自信心受挫。

一位親戚說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學前沒有進行超前學習,剛進入小學後有一段時間成績明顯不如那些學過的孩子,但是到了三年級,成績就慢慢地趕了上來,進入優秀生之列。

當然,超前教育並不是三年級現象的主因,有些提前學習的孩子,孩子基礎好,再加上具有很好的自學能力和靈活的思維,擺正心態,成績依然優秀

2、學習難度增加

小學低年級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要孩子認真背誦,肯下功夫,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孩子成績也拉不開差距,一個班裡100分的就有很多。

有些地區到了三年級才開始添加英語、科學兩大科目,如果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孩子,學起來會比較吃力,佔用了很多時間,在語文和數學上投入的時間減少,而這兩門科目學習難度也越來越大,導致成績下降。

語文、數學和英語是三大主科,必須齊頭並進,不能有一門偏科,不然會影響整體成績。一位老師說過:「只要語數外成績不倒,其它科目一般問題不大。

3、閱讀能力的要求提升

三年級以後,課外閱讀知識高達60%以上,只靠課本知識就拿高分,顯然不太可能,需要閱讀量作支持。不只是語文,任何一個科目都要有很強的閱讀能力,越到高年級閱讀能力的問題越突出

我家大寶現在上高二,一位同學的家長有一次拜訪孩子的語文老師,老師說,剛剛學生拿數學卷子來請教,說看不懂。大寶前天剛考完月考,說生物考題的閱讀量非常大,有很多同學都讀不完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適用於任何科目,需要從小培養,多讀書,培養語感。

4、數學成績不盡如人意

有的孩子語文成績優異,也經常獲獎,每次考試語文成績都比數學成績高,一二年級並沒有太在意,認為孩子的思維能力發展不同,不可能同步發展。但是到了三年級,偏科問題就已經非常明顯了,影響整體學習成績。

孩子每天也很努力地學習,但做起數學作業來就很痛苦,看到可憐的數學成績,孩子和父母都很著急,卻又不知如何幫助。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三年級現象?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親子陪伴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

小學階段是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期,尤其在一二年級,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不是很好,需要父母做好陪伴,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孩子的教育當成頭等大事對待。

被譽為「人才魔術師」的教育家蔡笑晚,6個孩子5個博士1個碩士,他強調「我的事業是父親」,把培養孩子成才看成是自己的事業,把它擺在日常事務中的第一位,必要時不惜犧牲其他一切。

蔡笑晚每天早晨打開廣播,調到播放英語和日語節目的頻道,培養孩子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和妻子幾乎犧牲了一切約會活動,一到夜幕降臨,全家人圍坐燈下一起讀書

陳美齡不僅是一名家喻戶曉的歌星,更是出色的教育家,自己獲得了斯坦福教育學博士學位,把自己的三個兒子也全部送入史丹福大學。她陪孩子寫作業,直到上初中為止。不只是想檢查一下孩子會不會做,但更多的,是想和他們一同享受學習樂趣。

陳美齡會每天檢查孩子的各科作業,語文、數學、社會、科學、英語,有時間的話還會和孩子一起預習第二天要上的課,複習不會做的題目,可以說做足了親子陪伴的功課

2、培養閱讀興趣,多讀書是提高成績的「魔杖」

如果想要豐富孩子的知識量,拓寬視野,就應該培養閱讀的好習慣。除了課本上要學習的書籍,更要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增加閱讀理解能力。

重慶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以726分的高分考入北大。謝欣穎的爸爸談到孩子的教育方法時,說:「對孩子來說,從小養成一個好習慣很重要。習慣養好了,自覺性比較強,作為家長就比較輕鬆。」他為了培養女兒的閱讀興趣和習慣,一歲多時,家裡就訂了很多幼兒畫報、繪本。

「小時候她看不懂,我們就給她講,她主要是看圖。慢慢的,她自己看了就給我們把故事講出來了。」

湖南高考理科狀元杜青雲,平時喜歡的就是博覽群書,愛讀的是《史記》、《資治通鑑》這樣的書。

閱讀能力的培養,越早培養越好,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她的教子手記《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寫道:「小學,甚至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使情況發生逆轉的神奇力量就是: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就像一根魔杖,顯現出神奇的作用,閱讀能力強的孩子,語言系統發育更好,智力背景更豐富,邏輯思維能力強,專注力集中,閱讀興趣會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3、發揮擅長的科目,帶動弱科發展

孩子偏科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本身對這個科目不感興趣,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或者受家庭方面的影響,父母喜歡擅長的學科,往往也會影響到孩子,再就是老師的講課風格,孩子喜歡就會這門科目發生興趣,相反就不喜歡這門課程。

如果孩子有哪門不太擅長,我們一般會想著補短板,但陳美齡採取的方法是首先讓孩子鑽研擅長科目,發揮最大優勢。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自信,不擅長的科目應該多少也能變得會做一些。

三個兒子都有自己擅長的科目,大兒子擅長數學、二兒子擅長英語,三兒子擅長速讀,在充分發揮特長的同時,不擅長的科目如大兒子的語文、二兒子的數學成績也慢慢地提上來了。

我家大寶班上有位學霸,有一次考試數學考得不太理想,比平常都要低,但是總分仍然在全校前十,所以有一門科目稍微弱一些,重視的同時也不要過於恐慌,克服心理障礙,發揮自己擅長的科目到最大極致,和別人拉開差距,增強自信的同時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提高弱科成績。

小學六年,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三年級更是關鍵期,很多人重視中考和高考階段,卻忽視了小學階段。李玫瑾教授就曾提出「12歲是人格的塑造黃金期」,這六年,孩子要經歷從幼兒到兒童,再到青少年的三個重要成長階段。

在這寶貴的六年時間裡,家長要好好把握,了解孩子每一年不同的成長需求和變化,適時調整孩子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到下一個階段,綜合素質不斷發展。

相關焦點

  • 孩子成績下滑又叛逆,可怕的「三年級現象」,父母如何幫娃度過?
    家長圈中流傳著:「三年級是坎兒、三年級是坑,三年級的孩子成績保準降!」 相信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家娃,明明一二年級成績都挺好的,怎麼到了三年級學習成績就滑坡了呢?
  • 小學三年級是道坎兒,避免孩子成績下滑,家長該如何幫孩子度過?
    不知你家孩子有沒有這種情況,孩子小時候非常聰明,在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很好,但是等到三年級往上,孩子的學習成績明顯就落後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年級現象」。小學三年級一道分水嶺,很多孩子到了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就會出現下滑的情況。朋友的家的孩子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明顯的下降,當孩子考試時,孩子總是因為讀不明白題,理解不上去卷子上空白,或者是解題方法不對丟分。這讓朋友很苦惱,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三年級現象」的呢?
  • 「三年級現象」是道坎兒,家長定要重視,莫讓它毀了整個小學階段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很容易得到高分,90分都是家常便飯,但進入到三年級後,成績突然就下降很多甚至都達不到優秀的分數線,著實是讓人著急。其實,這樣的現象並非是一兩個孩子存在,而是一個普遍現象。
  • 「三年級現象」家長聽過嗎,面對成績下滑洪流,家長如何正確抵制
    孩子的成績是家長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的,每次成績稍有波動,父母就會緊張的不行。孩子的小學階段是比較重要的打基礎階段,孩子成績稍有下滑,在家長心中都是天崩地裂般的存在,這種情況大多數發生在孩子3年級的時候。孩子上了三年級,成績突然下滑,家長著急玉紅家孩子正上小學三年級,本來一二年級孩子學習成績還挺好的,上三年級之後,成績突然下滑。孩子的試卷玉紅也看了,她輔導孩子一些錯題的時候,發現了孩子的問題。
  • 小學生在三年級語文成績滑坡原因:不是三年級現象,而是家長太懶
    到了小學三年級,會有一個讓家長聞風焦慮的學習現象「三年級現象」。具體表現在:進入三年級,孩子突然學習不行了,牴觸學習,尤其是語文成績。明明在一二年級語文都能考95分以上,但是在三年級就滑落到了80分甚至是70分。不小心中了「三年級的坎兒」,家長都著急,到底怎麼才能避免三年級現象呢?
  • 三年級語文期中測試,80分,三年級現象如何避免?
    小學階段,三年級是一個重要的「坎」!只要是教過三年級的老師都清楚,三年級相對來說,是小學階段最難教的一個年級。因為,一、二年級知識簡單,相對輕鬆,而且家長都能輔導得了,難一點的內容,家長早就提前滲透給孩子了,老師教起來非常省力。五、六年級的話,孩子大了,自己懂得如何去學習,老師講的再難,孩子也能領悟。但是,三年級這個階段,卻是最難的!首先,課程的難度、深度、廣度都有提升。
  • 剛開學,「三年級現象」就出現了,再不重視孩子學習成績會下降
    看重孩子學業的家長,應該都聽說過一個詞,叫做 「三年級現象」。也就是說,孩子上了三年級,完成學業變得吃力,上課聽不懂,下課作業不會做,學習效率低下......
  • 孩子在三年級成績滑坡,出現「三年級效應」,是孩子畏難情緒作祟
    現在孩子上三年級還是依舊保持了班級前幾名的好成績,而且周末還有補習班。聽到隔壁媽媽這麼一說以後。微微媽媽也給孩子報了一個補習班,上了幾次以後,孩子對著媽媽喊冤,實在自己太累了,也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其實在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會出現一個成績滑坡的現象,很可能是遇到了一個「三年級效應」。
  • 每個孩子都逃不過「三年級現象」,家長再不重視,真的會誤了孩子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孩子的成績都會有很大的起伏。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我家孩子幼兒園和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可好了。可一上三年級,孩子似乎是變"笨"了,成績毫無徵兆的就直線下降。"孩子在三年級時,正處於十歲左右,這個時候的孩子正在從"兒童"轉變為"少年",孩子越來越有主見,在心理和意志上會發生一些巨大的變化。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關乎每個孩子,家長速看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四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 小學生容易經歷的「三年級現象」:家長抓住這個時期,孩子更優秀
    其實生活當中的我們的每個家長,都會面臨孩子學習過程當中的難題。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生活當中和孩子之間為了學習而雞飛狗跳的場面, 提到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就會唉聲嘆氣。我還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我家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可好了。可一上三年級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成績毫無徵兆的就直線下降。
  • 三年級現象太可怕!如何化解?班裡前3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5件事
    我班裡就有很多孩子1~2年級成績都不錯,家長都和我說自家孩子是「神童」。但是到了3年級就傻眼了,對突如其來的「3年級現象」束手無措。什麼是「3年級現象」我們小學老師間流傳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分上下,三四年級兩級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這其實就是「3年級現象」不少家長也發現孩子一上了三年級就大變樣,上課聽不懂、作業完不成、成績像是坐了過山車……
  •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生字表匯總(注音+組詞+造句),務必存一份!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生字表匯總(注音+組詞+造句),務必存一份!在教育界有一個說法「三年級是道坎兒,過不去毀三年。」意思是三年級是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轉折期,如果這個階段不做好引導和銜接,那麼會直接影響後面這三年級的學習以及小升初的整體成績。小學一二年級階段,思維發展還不成熟,對事物的整體認識也不夠清晰,所以都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講課也是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同學們學習得比較快,也比較容易在考試中拿到高分。
  • 「三年級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日本腦科醫生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關於孩子的教育,有些問題被家長視為「心腹大患」,卻被另一部分家長不以為然,而「三年級現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所謂「三年級現象」就是說孩子的成績很可能在三年級的時候出現巨大的分化,簡有些人甚至還總結出了順口溜調侃道: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
  • 一二年級考滿分,三四年級不及格,家長崩潰:到底是咋回事?
    一二年級考滿分,三四年級不及格,家長崩潰:到底是咋回事? 最近,有好幾位家長朋友私信我,說自己的孩子在上一二年級時,數學經常考滿分,但是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孩子卻經常考試不及格。小學考試不及格,這些學生基本杜絕了以後考高中、大學的可能,所以那些家長都很崩潰:這到底是是咋回事呢?
  • 父母得注意: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再好,缺乏以下能力,三年級會掉隊
    目前成績怎樣?說起孩子的學習,家長們不免想到著名的「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指的是,一些一二年級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級就不行了,從班裡的前幾名一落而下,成了中等甚至中下等。於是,一二年級不管孩子學習成績再好,家長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不能笑到最後。而一些學習不好的孩子,家長則指望孩子在三年級時逆風翻盤。
  • 小學三年級一道坎,邁過去了「學業有成」,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成績還名列前茅,三年級之後,成績直接進入分水嶺。班上以前成績不好的同學像雨後春筍一般,一夜成績就拔高了不少,反而我家孩子怎麼個努力法成績還是下滑。小學三年級的確是孩子們學習的一道坎,孩子從三年級之後開始變得讓人操心,壞習慣也慢慢多了起來,還會和父母頂嘴、鬧情緒了。
  • 影響孩子上大學的不是高考,而是小學三年級和初一,為什麼這麼說
    清華大學的一名教授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過,影響孩子前途的並非是高考,而是初一和小學三年級,很多人聽後都表示很疑惑,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學生的成績並非一蹴而成,是經過日積月累之後才得到的進步,很顯然考取大學也是。影響孩子上大學的不是高考,而是小學三年級和初一,對此你怎麼看?
  • 三年級成績下滑,有些「坑」一年級已挖好,閉坑指南請收好!
    文|全文共234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這幾年有一個詞,在爸爸媽媽圈子裡很火爆:「三年級現象」,大概意思是說,小學階段的孩子,在三年級時,會因為身心發育特點和學業難度突然飆升,出現一個成績滑坡,親子關係緊張的時期。老師們強調三年級的波折,其實是為了讓爸爸媽媽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