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在臨床醫學上是一種神經性運動障礙疾病,它主要的表現特徵就是人們不可以隨意的進行肌肉收縮,進而身體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比方說不能隨意的拿起一些物品或者行走的時候肢體僵硬,不協調,甚至是手指不能完全張開。
近幾年來,根據婦科保健院的數據調查顯示,寶寶患有肌張力高的發病率,呈現一種上升的趨勢,這影響了寶寶日常正常的活動,對寶寶的身體健康也存在了很大的隱患。因此,作為家長需要掌握以下容易引起寶寶肌張力高的因素:
1、出生不順利
俗話說生產對於女性而言是如同在鬼門關走一遭,其實對於新生兒而言也是如此。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胎兒不能夠正常地進行出生的現象,也被稱之為異常出生。比方說準媽媽們在生產的時候有難產或者寶寶臍帶繞頸,羊水渾濁等現象都屬於異常出生的範疇,這容易導致寶寶大腦缺氧,進而造成嬰兒的肌肉張力高。因此,這類寶寶在出生之後都需要進行密切的觀察,即便在日後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一旦發現嬰兒異常狀況,也需要及時就醫。
2、神經發育不良
嬰兒神經發育不良也容易誘發肌張力高,大部分嬰兒神經系統發育在降生的初期都是不大完善的,但是這類嬰幼兒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一些神經會隨之完善,因此有一些嬰兒神經發育的缺陷不大的,就不需要過分的擔心。但是有的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神經發育有嚴重的不良現象,因此也非常容易造成身體出現一些不良的反應,而肌張力高就是最典型的一種。
3、腦代謝和構造異常
當寶寶的腦代謝和構造出現異常的時候,也會引起自身出現肌張力高的症狀,這類繼發性肌肉張力障礙發病的原因大多跟大腦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因為人體的各項運動都需要大腦進行下達指令,當大腦發育不完善或者結構有問題時,就會影響人體的形態和行為。因此,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有類似的症狀,就需要及時的治療,能夠減輕甚至治癒。
是否患有肌張力高的寶寶以後都不能恢復健康了呢?醫生這樣說:
每一個人的身體結構大部分相同,但是體質不一樣的,因此患有肌張力的寶寶能否在後期的治療當中痊癒,也是需要看恢復情況的,不是所有的肌張力寶寶都能夠痊癒,也不是所有的肌張力寶寶都不能康復。對於未滿六個月的寶寶來說,此時他們的大腦神經還處在飛速發展的一個狀態,體內的代償能比較強,如果是肌張力高的症狀沒有那麼嚴重,此時通過相對應的康復訓練,藥物治療,寶寶身體內的神經系統還是能夠得到恢復的,他們的康復機率也相對比較大。但是對於年齡比較大,而且發現的比較晚的肌張力高寶寶來說,沒有及時有效的幹預和治療,很容易使寶寶落下腦癱或者殘疾的後果,因此,他們想要治癒的概率也是相對較低的。
總而言之,大腦作為人體的一個總指揮部,如果出現了異常,就會存在一些興奮亢進,無法控制自身肢體的情況,對於寶寶而言,比較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肌張力高。因此,作為養育看護他們的準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仔細的觀察寶寶們的行為和精神狀態,同時也要掌握基礎的一些養護知識和疾病的防禦內容,以能夠幫助父母們在第一時間內發現自家寶寶的一些異常狀況,進而及時的到醫院進行就診,要知道,早發現早治療才有可能得到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