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高在臨床醫學上是一種神經性運動障礙疾病,它主要的表現特徵就是患者不可以隨意的進行肌肉收縮,進而身體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比方說不能隨意的拿起一些物品或者行走的時候肢體僵硬,不協調,甚至是手指不能完全張開。
近幾年來,根據婦科保健院的數據調查顯示,寶寶患有肌張力高的發病率,呈現一種上升的趨勢,這影響了寶寶日常正常的活動,對寶寶的身體健康也存在了很大的隱患。
引起寶寶肌張力高的3個原因
1、出生不順利
俗話說生產對於女性而言是如同在鬼門關走一遭,其實對於新生兒而言也是如此。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胎兒不能夠正常地進行出生的現象,也被稱之為異常出生。比方說準媽媽們在生產的時候有難產或者寶寶臍帶繞頸,羊水渾濁等現象都屬於異常出生的範疇,這容易導致寶寶大腦缺氧,進而造成嬰兒的肌肉張力高。因此,這類寶寶在出生之後都需要進行密切的觀察,即便在日後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一旦發現嬰兒異常狀況,也需要及時就醫。
2、神經發育不良
嬰兒神經發育不良也容易誘發肌張力高,大部分嬰兒神經系統發育在降生的初期都是不大完善的,但是這類嬰幼兒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一些神經會隨之完善,因此有一些嬰兒神經發育的缺陷不大的,就不需要過分的擔心。但是有的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神經發育有嚴重的不良現象,因此也非常容易造成身體出現一些不良的反應,而肌張力高就是最典型的一種。
3、腦代謝和構造異常
當寶寶的腦代謝和構造出現異常的時候,也會引起自身出現肌張力高的症狀,這類繼發性肌肉張力障礙發病的原因大多跟大腦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因為人體的各項運動都需要大腦進行下達指令,當大腦發育不完善或者結構有問題時,就會影響人體的形態和行為。因此,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有類似的症狀,就需要及時的治療,能夠減輕甚至治癒。
寶寶肌張力高的3大表現
1、在平時生活中,肌張力高的孩子常常表現為更易激惹,聞聲驚嚇,持續哭叫,入睡困難,穿衣時難以將其手臂插入袖內,洗澡時難將拳頭掰開,當下肢進入浴盆或水面時,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勢。寶寶肌張力高的患兒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當寶寶出現上述表現時,大家一定要注意。
2、正常孩子站立的時候腳是放平的,但肌張力高的孩子會一直踮著腳尖,就算你用手往下按也不一定能將他的腳放平。
3、除了上述的症狀之外,寶寶肌張力高的肌肉比一般孩子緊,活動比較疆硬,這也是寶寶肌張力高的表現。換尿布時一般的孩子兩腿應該可以張開到120度,寶寶肌張力高的孩子則張不開。四個多月的孩子讓他站在大人肚皮上時會跳躍,但寶寶肌張力高的孩子只會直直地站著,且用腳趾使勁的陷進大人肉裡。
肌張力高的寶寶能治癒嗎?
每一個人的身體結構大部分相同,但是體質不一樣的,因此患有肌張力的寶寶能否在後期的治療當中痊癒,也是需要看恢復情況的,不是所有的肌張力寶寶都能夠痊癒,也不是所有的肌張力寶寶都不能康復。對於未滿六個月的寶寶來說,此時他們的大腦神經還處在飛速發展的一個狀態,體內的代償能比較強,如果是肌張力高的症狀沒有那麼嚴重,此時通過相對應的康復訓練,藥物治療,寶寶身體內的神經系統還是能夠得到恢復的,他們的康復機率也相對比較大。
但是對於年齡比較大,而且發現的比較晚的肌張力高寶寶來說,沒有及時有效的幹預和治療,很容易使寶寶落下腦癱或者殘疾的後果,因此,他們想要治癒的概率也是相對較低的。
總而言之,大腦作為人體的一個總指揮部,如果出現了異常,就會存在一些興奮亢進,無法控制自身肢體的情況,對於寶寶而言,比較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肌張力高。因此,作為養育看護他們的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仔細的觀察寶寶們的行為和精神狀態,同時也要掌握一些育兒知識,這樣才能第一時間發現自家寶寶的一些異常狀況,進而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
看了這篇文章,家長們是否有收穫呢?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科學育兒從現在做起,更多嬰幼兒育兒乾貨盡在公眾號嬰幼兒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