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遠人的家鄉情結—小鍋米線

2021-02-26 周小草手工披薩

這一篇,專門寫給我那些即將回開遠過年的遠方的吃貨朋友們,這篇作為春節前的禮物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快點到家。

        小鍋米線,屬我家紅河州的最最正宗。說實話,昆明的那些小鍋米線,我是真心的欣賞不來。

        你要讓我說開遠的小鍋米線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還真心說不出來,就是覺得好吃。每次出遠門,超過五天,就會無比的想念它的味道。雖然每家煮小鍋米線放的都是那些佐料:韭菜,酸菜,酸辣子,肉沫,豆芽,番茄,醬油,油辣椒 .但是每一家的味道煮出來都不一樣,各家有各家的特色。有一些老店,開了很多年,居然連店名,招牌都沒有,但是每次去依舊有很多人在排隊。有一次我介紹外地的朋友去吃,他們問我導航上能不能找到?暈死,名字都沒有的店導航怎麼找。那麼多年的老店,老闆任性的連名字都不給取一個,看來高手真的是在民間啊~

        先給大家介紹我個人最愛吃的這幾家店,然而它們真的沒有名字。我會把地址寫的具體一點方便大家去找。

        下面介紹的這一家的地址在西城農貿市場內,往賣水果的那道門進去第二個路口右轉直行,旁邊是一家賣花的。這家的小鍋米線是用炭火煮的,老闆娘說她不願意太辛苦,每天只賣一筐米線,賣完收攤。有的時候十點多就收攤咯,要去早一點才吃得到。星期天市場裡面趕集,從八點開始就會一直排著很長很長的隊,所以不建議星期天去吃。

        下面這一家在樂百道村口的那一排鋪面,也是沒有名字,不過還好有個門牌號,大家點擊大圖放大可以看到,建設東路37號商鋪5號。這一家也是每次去都要排隊,不過好在老闆動作夠快,記性也很好,很快就能排到。

       下面介紹這家也沒有名字,甚至連鋪面都沒有,只有一個攤位。在小龍潭集貿市場裡面,只有星期四和星期天趕集的時候才賣。一個老奶奶和一個老爺爺在煮,具體位置不太好描述,她的攤位也不一定是固定的位置,我發照片給大家大家可以進去找一下,不算難找。我每次去也都是這樣找的.在小龍潭吃小鍋米線,還可以去集市上買一些新鮮的肉來喊攤位老闆娘幫你烤,非常好吃啊

        下面介紹的這一家小鍋米線,在鐵路小菜街上,叫老玖小鍋米線,這一家老闆娘給的肉超多,而且肉也很新鮮。是我老公(一個來自重慶的不愛吃小鍋米線的怪咖唯一愛吃的一家)。我猜可能是因為她家給的肉多所以他才愛吃的。

        冰涼一夏的小鍋米線,地址在東風路這邊的崇文街口大約二十米的位置,每次表姐從昆明回來都要來吃,她家開了分店,就在原來老店的對面,不過小鍋米線還是老店這邊煮的好吃。味道夠豔,酸菜夠酸,辣椒夠辣,最愛吃她家小鍋米線裡那點豆芽,脆甜脆甜的,煮得恰到好處。

        鴻興小吃,在河濱集貿市場靠回族敬老院這邊的路口,看到排著長隊的這家就是了,她家的口味偏鮮甜一些,在我心目中不屬於比較豔味的小鍋米線,屬於清淡系的,可是也很有特點,很好吃哦

        麗萍風味園,這家是開遠為數不多的回族小鍋米線之一,原來開在市中醫院的後門,現在搬來落雲路農業銀行的旁邊,她家還賣著回族的大鍋米線,所以感覺煮小鍋米線的湯特別好,有牛骨頭的味道,每次去連湯都喝得精光。

        下面介紹的這家小鍋米線是在一個燒烤攤上,地址在臨江北路路口下去大概三十米的位置,厚道攪果汁的旁邊。這家燒烤攤沒有名字,但是「江湖」上的那些朋友給他家取了個名字,叫「惡XX燒烤攤」XX兩字不方便寫出來,靠大家腦補了。烤燒烤的兩姐妹風趣幽默,脾氣有點大.不過手藝確實很好,蒜油很香。所以就算她們脾氣大,我還是很愛去吃。

        南門小吃的小鍋米線,原來在南正街南入口第一家,後來因為南正街整體拆遷,就消失了。他家最有特點的要屬肉筋小鍋米線了。下面第一張圖是拆遷前的樣子,招牌都已經被歲月抹的看不清了字。雖然這家店已經沒有在了,但是還是一定要寫出來,因為那是每一個開遠人的回憶。搬遷房移民局對面新開了一家店也叫南門小吃,也賣著肉筋小鍋米線,不過和原來的南門小吃味道完全不一樣了。

        煤氣公司門口的小鍋米線,也很有他家自己的特點。裡面不僅有肉沫,還有香酥哦,他家的酸辣子感覺比別家的要酸爽一些,很開胃哦。地址在開一中大門口斜對面煤氣公司

        祿豐鄉村口小鍋米線,這家是我在一個吃貨群裡天天聽微友們念叨才奔著去的,也很好吃。地址在祿豐鄉村口往前二十多米的位置,他家現在開在自己家的房子樓下,路邊就有醒目的招牌。

        下面這一家就厲害了,羊奶菜小鍋米線。我第一次去吃,湯都全部喝完。羊奶菜是一種開遠當地人自己醃製的酸菜,不同於傳統的青菜醃製的酸菜,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羊奶菜似乎是一種葉葉狀的菜,以前看到外公醃製的時候是用鹽幫衝,把那些葉子,枝幹,果子全部都衝的絨絨的,再加酒,紅糖,辣椒,和糖稀飯一起醃製,酸甜口味特別下飯。地址在臨江農貿市場房管局這邊的門口,叫瀘鄉源小吃店。個人覺得她家羊奶菜醃製時偏辣,不適合小朋友吃哦

        下面這一家,是崇文街南邊的路口第一家店,開五中大門斜對面。名字叫惠珍飲品店,她家的招牌是臭豆腐加肉小鍋米線。把臭豆腐和小鍋米線一起煮,米線的味道反而變得更加鮮美,吃完一定渣渣都撈得乾乾淨淨。

        這一家店的名字,就叫小鍋米線。地址在景山路農貿市場裡面,往婦幼院這邊的門進去往裡直走,在右手邊。這是前兩天布置完甜品臺從客戶的家裡出來,偶然發現的小店,這家的小鍋米線是我吃過最便宜的,只要五塊錢,下圖這碗就是五塊錢的,料足肉多米線也多,和其他家八元的分量一樣。裡面還有煮的趴趴的豌豆,太贊了,吃完第二天又想吃了。

        當然,除了上面寫道的這幾家,沒有寫到的還有很多很多。開遠的夜市燒烤攤上幾乎每一家都有小鍋米線,都有他們自家的特色,也都很好吃,比如輝哥燒烤,石屏兄弟燒烤,雲慧燒烤,同心燒烤等等等等,大家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品嘗哦。寫到這裡,小編好餓,決定親自伺候自己一碗小鍋米線。

        我自己煮 的小鍋米線,特點是肉多,綠菜多,酸菜多,一定要有番茄,米線一小拙就可以啦

大家記得,吃完小鍋米線後,一定要仔細認真的撈啊撈啊撈啊撈,撈了滴滴渣渣都不剩哦.這才是吃小鍋米線的真正樂趣。

大家喜歡記得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周小草手工披薩的公眾號

或者幫小編轉發哦

相關焦點

  • 小鍋米線,是昆明人對早餐的最大敬意!
    大學老師的口中一碗米線都讓人聽得十分哲學不過說的通俗點就是昆明人對美食的一種樸素的理解配菜花樣繁多,也可根據口味增減但小鍋米線的靈魂核心卻是那一鍋煮米線的湯容不得半點馬虎肉湯濃鬱配菜豐富醬香味鮮小鍋米線豐富的層次如同昆明人豐富多彩的一天更是一種難以割捨的家鄉情懷
  • 小鍋米線
    ,可能就是小鍋米線了。在我看來,一碗小鍋米線是否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肯定,湯底佔著決定性的地位。小鍋米線的湯底由兩部分決定,湯和醬,湯大致分為兩種,高湯和清水,這兩種湯底各有各的優點。而醬則是小鍋煮品的靈魂,醬指的是醬油,準確的說是生抽醬油,沒有醬油的小鍋米線,將不能稱之為小鍋米線,醬油的使用不同於湯底,湯底可以變化多端,而醬油的使用則是有一個明顯的閾值的:醬油放少了,蔬菜的澀味,肉的腥味將被凸顯,整碗米線難以下咽,臭不可聞,被廣大昆明人唾棄的前幾年以青和小鍋米線為代表,遍地開花最後屍骨無存的各路垃圾新派小鍋米線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導致現在還在這兒被老子挫骨揚灰;而醬油過重的小鍋米線
  • 就是這幾家小鍋米線,讓多少人離不開昆明!
    但是,小鍋米線必然是代表昆明米線中的老大,昆明人幾天不吃就心癢毛抓!現煮現吃,熱氣騰騰的那種美味,光想想就咽口水了!吃遍昆明小鍋,唯有這幾家,讓多少人離不開昆明!!李手藝老昆明傳統小吃地址:北京路金江小區融苑24-01商鋪(地鐵羊腸村站A口)
  • 小鍋米線,雲南昆明的專屬味道
    雲南,一直是冷太太的心之所向,不僅因為風景優美,更是因為當地的特色美食,讓人印象深刻。在眾多的好味道中,米線可以說是雲南的代表之一,各個城市中,你總會看到「雲南過橋米線」的影子,而雲南本地的米線,味道更突出,也更加多樣化,不僅有經典過橋米線,還有廣受喜愛的「小鍋米線」。
  • 《我的家鄉情結》
    作者回良玉系原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我的家鄉情結》文筆雋永、盪氣迴腸,寫出了鄉愁的濃情與不舍。
  • 超好吃的昆明小鍋米線私藏地圖,你打卡過幾家?
    米線是雲南人的最愛,走過千山萬水,還是想回來滑一碗米線。昆明米線,大鍋講個速度,小鍋講個功夫,能夠在短時間內吃到的大鍋,就是沒有小鍋來得過癮。小鍋米線講究的是一鍋一鍋地煮,煮得不認真、時間煮不夠、作料不好、米線不好,它的味道就不好。一般小店就是幾口鍋,有的旺店常常10口小鍋一起煮,店裡坐滿了客人,還有許多人在排隊等著抬米線,那個用氛圍真是誘人。
  • 雲南州市品牌賽事巡禮:開遠「小康杯」傳承足球夢想
    業餘足球不僅有益於全民健身,更有利於凝聚家鄉情懷、鼓舞團隊幹勁、提振民族精神。足球在當地真正得到普及發展,是1950年十三軍到開遠駐防之後,部隊組建的籃球、排球、足球體工隊,為推動開遠球類運動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上世紀70年代,開遠的足球運動蓬勃發展,從1971年開始,每年都要舉辦地區職工足球比賽,這正是開遠市「小康杯」系列品牌足球賽事的前身。
  • 福利 | 一口銷魂雲南味兒,小鍋米線甩起來
    新菜超級福利社第七期福利來啦👇 一口銷魂雲南味兒~ 雲南小哥哥約你來「甩」米線鮮香、爽滑、彈牙的芸河薈小鍋米線甩上一碗,穿越千裡感受彩雲之南的風情 提到雲南的美食,腦海裡出現的第一個詞就是過橋米線。雲南只有過橋米線嗎?當然不是。
  • 盤點雲南那些不吃就會死的小鍋米線,你喜歡哪碗?
    只要能達到以上幾點,不敢保證正宗,卻也是一碗合格的小鍋米線了。在傳統的小鍋米線基礎上,加上一大勺的燜肉,肉食者的最愛啊!這個估計有點重口了,畢竟好多人是受不了臭豆腐的味道啊!但要是臭豆腐死忠粉,那卻是不放肉也得放臭豆腐啊!
  • 11家昆明最火的小鍋米線,你造嗎?不可錯過!
    米線是雲南人的最愛,走過千山萬水,還是想回來滑一碗米線,米線分為大鍋米線和小鍋米線兩種,大鍋講個速度,小鍋講個功夫,能夠在短時間內吃到的大鍋,就是沒有小鍋來得過癮。    雲南的米線有幾十種吃法,過橋米線也有幾十種配料和主題,而只有小鍋米線,玩的是一種方式,就是慢慢來、慢慢吃,慌慌張張的吃的話,也要被燙到嘴皮的哦!
  • 貴州家鄉的酸菜 • 難以割捨的情結
    我的家鄉遵義綏陽,是著名的中國詩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辣椒之鄉。家鄉的特產很多,如銀絲空心面、方竹筍、臭豆腐、天麻、蜂蜜、野生獼猴桃等。家鄉的菜也很特別,如河水豆花、辣子雞、白斬雞、醬爆肉、坨坨肉、回鍋肉、酸菜、酸渣肉、酸渣魚、酸辣椒渣、酸辣椒魚、臘肉、香腸等,不勝枚舉。
  • 紅河「鳳凰城」—開遠(旅遊特產+美食)
    清澈見底的湖水,讓人心曠神怡。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喝到山泉水所泡的名茶,嘗到美味可口的山茅野菜,還可以選擇徒手攀援、射箭、溜索等娛樂項目和乘坐快艇瀏覽整個靈芝湖水域。新近又新發現的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在讓人感受自然奇觀的同時,又使人回到原始時空遂道,體驗人類進化的過程。  公園周圍聚居著漢、彝、苗等民族。
  • 小鍋米線,一次能吃一鍋!
    下面我就講一下自己是如何做小鍋米線的,肯定不正宗,但是很合我口味,給大家做一下參考吧!小鍋米線
  • 我的家鄉情結,感情真摯,柔腸寸斷
    厚重的家鄉情結,讓我感懷、眷戀、仰望和追尋。家鄉情結是人的情感世界中最豐富、最珍貴的一個部分。鄉情林林總總,感念百轉千回,最讓人難以忘懷的還是家鄉的恩情。鄉恩似水長,是家鄉用乳汁餵養了我生命和成長的身軀,用教育開啟了我知識和智慧的大門,用雙肩託起了我生存和發展的起點。
  • 們爹們嬤的五臺家鄉情結
    們爹們嬤都是土生土長的上五臺人。們爹20歲的時候,躲避抓壯丁跑到太原。兩年後們嬤也跟著來了。一住就在太原生活了近70個春秋。他們上一輩人去世早,老家幾乎沒什麼親人了,所以回老家次數極少。我想,這就是與生俱來根深蒂固的家鄉情結吧!其實對家鄉的眷戀和情意遠不只這些, 更多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 開遠榜樣 | 沙俊起:畢生教練 情傾足球
    他,16歲支邊到開遠,從沙老師、沙教練再到沙爺爺。55年,致力青少年足球教學。他,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為開遠市青少年足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他現任開遠市足協技術總監,雲南省第二屆青少年運動會開遠足球隊技術總顧問。
  • 開遠:紅土地變「金土地」,花世界出「白富美」
    開遠現代高效農業園的花卉產業(圖片來自美麗開遠)基地內,一排排綠油油的菊花種苗展現著勃勃生機,工人們正在飛快地將採摘好的花苗分裝打包,種苗銷售經理饒春輝告訴我們:「不久之後,這批菊花種苗將送到花農手中,成為大家致富的希望。」
  • 祖籍廣東省江門市的香港藝人黃百鳴的深厚家鄉情結和愛國情懷
    黃百鳴從小便聽他父親講關於家鄉的故事,然而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他也坦然以前還沒有特別濃的家鄉情結,因為這些原因,所以一直以來他都沒有踏足家鄉。然而,在拍電影《葉問》期間,在一個無意間卻促發了他對家鄉的情感。
  • 開遠人又添幸福「底氣」!天然氣和其他燃氣,到底哪種便宜?附比價表...
    2017年5月18日開遠市將中央企業華潤燃氣集團作為重要的招商引資項目引進開遠,與開遠市煤氣公司合作成立開遠華潤燃氣有限公司,承接開遠市所有管道燃氣供應業務。為保證置換管道液化天然氣工作順利實施,開遠市政府成立「開遠市天然氣置換指揮部」,將開遠劃分為16個片區,從東向西有序推進管道液化天然氣置換工作,17日早上8點首先開始在東聯村臨時氣源點、靈泉東路與興遠北路交匯處、個私園區分別開始
  • 通化門、明德門、開遠門,這些名字西安人都知道,但「門」在哪?
    西安可能是歷史文明與現代文明融合得最好的一座城市了,現在市區內還有完整的城牆遺址,西安人所說的「西安城」或者「老城區」,指的就是以鐘樓為中心,直到明城牆的這一塊區域。除此之外,西安還有很多帶「門」字的地名,比如通化門、明德門、開遠門、延興門、延平門等等,這些名字西安人都知道,但是「門」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些消失了的「城門」,事情得從唐朝時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