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請他吃飯,卻不給筷子,席散後,皇帝:此人不能留!

2020-12-12 騰訊網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句話是出自誰的口中?

其實「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出自西漢時期的周亞夫,他是西漢開國功臣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在漢文帝後二年,周亞夫襲父爵做了西漢的絳侯,一開始的時候周亞夫只是在河內郡守,但是許負曾給他看過相,說他在三年後可以做到侯位,封侯八年後就能做到丞相,皇帝還會委以重任,在朝中自然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在承襲侯位9年後自己又會被餓死,但是當時的周亞夫並不相信,因為他上面有個哥哥已經接替了父親的侯位,就算是哥哥去世,那也應該是哥哥的兒子承襲侯位,怎麼算也輪不到自己,但是果真在三年後,哥哥周勝犯了事,被皇帝給免去了侯位,所以文帝就繼續在周勃的子嗣中挑選有能力之人承襲侯位,這就選擇了周亞夫。

周亞夫是個有才華之人,嚴於治軍、平定叛亂,他成了漢景帝的左右手,而且周亞夫性情比較耿直,從不趨炎附勢,「七王之亂」之所以能平定就是因為周亞夫的功勞,在平定吳王劉濞的戰鬥中,周亞夫展現了他超高的帶兵能力,沉著冷靜,以少勝多成就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

後來因為朝中的老丞相告老還鄉,所以周亞夫又被漢景帝任命為丞相,對於「丞相」一職我們都知道,他是朝臣之首,在大臣中有很高的威信,同時也要替皇帝分憂解難,周亞夫本是一名將軍,性格耿直,所以在朝廷中也得罪了不少人。

在「七王之亂」中,梁國被叛軍攻破,周亞夫並沒有能夠第一時間感到營救,差點就害的劉武遇難,所以因為此事,劉武可在漢景帝面前沒少說周亞夫壞話,漢景帝作為一國最高的統治者,哪裡會不在乎旁人的說辭,自然也是放在心上的,這就已經讓周亞夫陷入困境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漢景帝還是沒有對周亞夫太過生分,後來因為漢景帝聽了姐姐的慫恿,竟然動起了廢掉劉榮為太子的想法,還想著讓劉徹來做太子,但是漢景帝還找來了周亞夫前來商量此事,但是當時的周亞夫說話並不懂得於璇,而是直接否定了漢景帝的想法,畢竟是一國的皇帝,被人毫不留情面的否定,那自然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漢景帝認為周亞夫借著自己對著江山社稷有功勞,竟然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所以就開始對周亞夫開始生分了!

之後竇太后想讓王信做侯爺,漢景帝也答應了,只不過是要在早朝上走個過場,但是耿直的周亞夫,竟然當庭說無功勞之人不可封侯,哎呀,這下皇帝多尷尬啊,漢景帝只能忍著。

之後也是因為給匈奴的5位投降的將軍封侯的事情,皇帝堅持,周亞夫不同意,最後搞的候是封了,周亞夫提出辭職報告回老家了,漢景帝沒有拒絕。

但是幾年後,漢景帝身體開始不行了,就想著讓周亞夫回來輔佐太子,但是又擔心周亞夫功高蓋主,所以就設宴試探周亞夫,還給周亞夫準備了一大塊的肉,但是沒有給筷子,這讓周亞夫好不痛快,跟宮女要了筷子後直接把肉全吃了。

皇帝說出自己的想法後,周亞夫謝罪離去,漢景帝被周亞夫弄的毛孔悚然,總覺得周亞夫日後要生事,便說此人要殺!

後來,周亞夫就被誣陷謀反,這讓周亞夫和不痛快,這般羞辱實難忍受,所有又用絕食以證清白,沒過幾天就死了!

相關焦點

  •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不給筷子,亞夫大怒離席,景帝:此人不能留
    這段記載講的是漢景帝有一次請周亞夫吃飯,在上菜的時候,特意給他上了一大塊肉,而且這 肉還是一塊整肉,並沒給他筷子。看到這個情況周亞夫就很氣,他給管食物的人遞眼色,意思是:「給我拿筷子。然而管食物的人就像沒有看懂他的意思一樣,就是不動,周亞夫大為憤怒。
  • 為什麼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卻不給筷子?皇帝:你不配輔佐少主
    就因飯桌上的一塊肉,一代名將成了一個賦閒之人漢景帝這一問看似隨意,言下之意卻是周亞夫膨脹了,身居高位的周亞夫又豈能不明白皇帝的心思?聽到漢景帝的問題之後,他立刻意識到自己做錯了,連忙下跪謝罪。漢景帝這一問看似隨意,言下之意卻是周亞夫膨脹了,身居高位的周亞夫又豈能不明白皇帝的心思?聽到漢景帝的問題之後,他立刻意識到自己做錯了,連忙下跪謝罪。卻沒有想到的是景帝剛準備讓他起來,話還沒說完的時候周亞夫的脾氣反倒上來了,轉身爬起,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 皇帝請大臣吃肉,看到大臣自作主張要刀叉時,為何他說此人不能留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肉這一場考驗進行的很隱秘,出題的人是漢景帝,當然了周亞夫不知道漢景帝叫他幹什麼,反正說是要請他吃飯。他也沒有多想,就到了漢景帝這裡。來到漢景帝的家裡,兩個人寒暄了幾句,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漢景帝命令廚子把做好的肉給端上來。事實上也沒有別的菜,只有一塊肥肉。
  •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不給筷子,還逼死了周亞夫,這是為何
    漢文帝去世後,漢景帝即位,這就是劉邦的孫子,漢文帝對待周勃的那一套方法又在漢景帝與周勃的兒子周亞夫身上重演,其實政治就是如此,英明的皇帝都是拼了命地鞏固權力,功高又不懂得退讓的大臣往往會與皇帝發生根本性的衝突,這便是漢文帝與周勃的故事,在漢景帝與周亞夫身上重演。
  •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為何不給筷子?他在給周亞夫講一個道理
    他在當漢景帝的宰相的時候,有一次,漢景帝請他吃飯,桌上放了一大塊沒切的肉,同時,還沒給他筷子。周亞夫也沒多想,就向旁邊的服務人員要筷子。但是漢景帝這時候卻笑著說,難道給你這麼大份的東西,還不夠嗎,你還要!周亞夫這才知道是皇帝故意的,只得跪下來謝罪。不過,漢景帝一個「起」字還沒說完整,周亞夫就已經站起來,轉身離去了。
  • 清朝皇帝吃飯有多講究?有名的滿漢全席,並非給皇帝準備的
    即便不是經常被擺上皇帝餐桌的食材,規矩也是不能少的:鹿茸、熊掌必須來自東北深山老林,鰣魚只有鎮江的才能入選,銀耳必須是通江產的,鮑魚海參只能選山東沿海的,魚翅則必須產自南海……當然,所有這類的食材,必須由地方官定期按時送達,否則可是要被安上大不敬的罪名。二、用餐的場面氣勢恢宏別看按規制清帝一天只能吃兩頓飯,可是為這兩餐忙活的人可是多了去了。
  • 漢景帝請周亞夫吃飯,為何給大塊肉卻不給筷子?現代官員道破玄機
    有人說華語電影裡最霸氣的臺詞,是張藝謀導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周潤髮飾演的皇帝對周杰倫飾演的皇子說:「朕給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你不能搶」,這句臺詞一出來,電影的大片感與史詩感就撲面而來了。那麼在歷史上有沒有與此類似的話語呢?
  • 漢景帝請客不給筷子,周亞夫轉身就走,被餓死已經是皇帝手下留情
    要說這父子二人,也是都被自己所效忠的皇帝坑了一輩子。漢文帝坑周勃,漢景帝坑周亞夫,漢朝初年的盛世「文景之治」,後人看來倒像是周勃父子的一段血淚史。《史記》中說,在周亞夫還沒有封侯,仍在做河內守的時候,當時著名的女相士許負曾經為他相面,並斷言道:「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為將相,持國秉,貴重矣,於人臣無兩。
  • 皇帝安排宴會不給宰相筷子,宰相大怒離席!皇帝:朕忍你很久了!
    而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所以說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皇帝的權力在不斷加強。而皇帝的性格卻沒有什麼變化,喜怒無常的皇帝在歷史上並不少見。而一旦一個大臣的威望達到了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的疑慮便產生了,於是皇帝就會設置各種關卡來考驗你對他的忠誠。
  • 皇帝要治此人得罪,他霸氣的回了句話,皇帝:升官!終成5朝元老
    「伴君如伴虎」從來都不是一句玩笑話,咱們都知道歷史上有太多因為得罪了皇帝而丟了性命的人,可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只要你是這「一人之下」,那在皇帝面前也得低頭,可凡是都有例外,我們都知道一個官能夠成為「三朝元老」都絕非易事,而此人卻能成為「五朝元老」,他一生經歷過5位皇帝,因為沒跪皇帝而當官,皇帝要治他得罪
  • 古代皇帝吃飯不易,驗毒試毒樣樣不少,卻仍有20位皇帝死於中毒!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於「吃」這件事的深愛,深刻可是到了骨子裡,歷朝歷代的皇帝更不例外。天之驕子,萬人之上,對於吃這件事比起凡人更不能懈怠。除了考究其菜色和味道,「試毒」更是一道重中之重的關卡!或許你會問歷史君:皇宮裡這麼森嚴,試毒真的有必要嗎?
  • 歷史上此人膽真肥,敢把皇帝拒之門外,皇帝反而很高興
    所以,劉秀浩浩蕩蕩的一干人馬來到上東門外,就有大內侍衛高聲吆喝著「皇帝駕到,立即開門」。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上東門的門衛郅惲,卻置之不理,下令不許開門。《後漢書.郅惲列傳》記載:「帝嘗出獵,車駕夜還,惲拒關不開。」郅惲,字君章,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人。
  • 真實的清朝皇帝能到後宮吃飯嗎?看完後你還想穿越到清朝當皇帝嗎
    自從前幾年的宮鎖心玉一度大火,這一穿越的電視劇讓我們看了,對於裡面主角的一種穿越後在古代的優越感,就讓很多人就更加想要穿越了。那麼對於穿越,就算是真的穿越了,大概也是想穿越回古代想要當個皇帝了。哈哈。但若真的穿越回去了, 按照歷史上真實的情況,可以隨性的和自己的妃子吃飯嗎?
  • 一家名叫「吃飯皇帝大」的餐館
    所以,有句土家族俗語「吃飯皇帝大」,是對吃飯這件事的終極定義,民以食為天,吃飯二字大於天,時刻提醒人們吃飯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2016年,「吃飯皇帝」土家民族菜連鎖品牌面世,精選出了100道土家特色菜品,來喚醒現代人對食物的尊重,對好好吃一頓飯的重視。
  • 「乞丐皇帝」朱元璋為何能成為明朝開國皇帝?看他的經歷就明白了
    「乞丐皇帝」朱元璋出身卑微卻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可稱歷史上出身最微寒的皇帝,是他有什麼過人之處嗎?是他小時候的經歷。朱元璋這名字一聽就不簡單但是起初不叫這名字,他叫朱重八。朱元璋這個名字是他投附郭子興後由郭子興取的。朱重八的父親,也不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朱元璋的媽媽,叫陳二娘。朱重八是八月初八出生的一開始打算叫朱八八,但是不好聽所以叫朱重八。朱元璋出生的時候家裡已經有了三個哥哥和兩個姐姐,那時候家裡多一個人就多雙筷子,給家裡帶來的都是負擔。家境本來就貧苦不堪,更是雪上加霜。
  • 古代皇帝頓頓滿漢全席,為啥基本沒胖子?專家:背後「苦衷」太無奈!
    古代皇帝頓頓滿漢全席,為啥基本沒胖子?專家:背後「苦衷」太無奈! 尋常百姓把「食」看得尤為重要,全國的八大菜系,還有各個地方的不同特色菜品,琳琅滿目,叫人口水直流。而作為人中之龍的皇帝,更是把把「食」推崇到了極致。從飛禽走獸到滿漢全席,每一道可以說是色香味無一缺失,品相誘人,垂涎欲滴。
  • 後隋皇帝楊正道:歷史上存在感最弱的小皇帝
    作者:齊雲軻隋煬帝楊廣,即位後年號定為「大業」,十幾年間大業未成,卻弄得怨聲載道、民眾揭竿而起,最後他也在天下烽火中身死國滅。隋煬帝被弒前後,他的倆孫子代王楊侑、越王楊侗先後在長安和洛陽被權臣李淵、王世充冊立為傀儡皇帝,延續著隋朝宗室的統緒,但時間均不長,因為失去利用價值而被廢棄。
  • 此人是光緒皇帝親弟,拒絕做漢奸靠擺地攤生活,後被國家重用
    此人是光緒皇帝親弟,拒絕做漢奸靠擺地攤生活,後被國家重用 提起晚清的那些皇室人物,大部分人對他們都沒有什麼好的印象,時代在推著他們往前走,對於晚清皇室的那些人,我們想到的就是無能和腐敗,就看末代皇帝溥儀出宮以後還當了偽滿洲國的皇帝,這讓我們對那些滿清的遺老遺少們心裡總是帶著一些鄙夷。
  • 古代地位最高的職位,皇帝見他都要行禮卻無實權,唯獨此人是例外
    而歷史上第一個活著的太上皇,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按照規矩,劉邦作為劉太公的兒子,每天應該向他請安才對,但是高祖身邊的大臣卻認為,「天無二日」,太公不能接受皇帝的朝拜,為了盡孝,同時維護天子的尊嚴,因此公元前201年劉邦封劉太公為太上皇,這樣向他行禮的理由就很有了。
  • 此人被皇帝關進大牢,死後卻被皇帝兒子放了出來,成開國大將
    而像隋文帝這樣的開國皇帝,一般都是有雄才大略的。在漫長的兩千年歷史中,中國出現過許多的開國皇帝,個個都是有才華的人,能夠治理好自己的國家。當然,除了隋文帝外,還有唐太宗李世民,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都是文韜武略、高瞻遠矚、造福百姓的主。那麼歷史上還有沒有比隋文帝更高瞻遠矚的皇帝呢?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一位,他叫做高歡,是東魏的一個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