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戰、反飢餓遊行示威
1949年3月20日,臺北警察取締學生自行車雙載,毆打並拘押兩名學生。3月21日,臺大與師院的學生代表前往臺北市警察總局請願,陪同請願的學生與民眾超過1000人,包圍了警局。
3月29日,臺大法學院舉辦營火晚會,會中高唱大陸解放區歌曲,時任臺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決定鎮壓學生運動,下令當時擔任警備副總司令的彭孟緝緝拿「主謀份子」。
1949年4月6日,軍警便包圍臺灣大學宿舍與師範學院宿舍進行逮捕行動;最後軍警衝破包圍逮捕學生,並以卡車運走學生。當天共有100多名學生遭逮捕入獄,其中有7名學生被捕後槍決,此事件後部分學生出走中國大陸。
時任臺大校長傅斯年對當局不經法律程序逕行進入臺大校園內逮捕師生高度不滿,親自找國民黨最高當局交涉,要求逮捕臺大師生必須經過校長批准。
錢永祥的文章
臺大哲學系事件:
1972年12月4日,臺大大學論壇社舉辦「民族主義座談會」,臺大哲學系副教授講師陳鼓應的言論遭到當時就讀於哲學研究所的學生馮滬祥發言反對,雙方發生爭論,馮滬祥指責陳「專門攻擊政府的黑暗面」,陳鼓應則批評馮為「職業學生」,另一位哲學系四年級學生錢永祥當場聲援陳鼓應,要求「大家不要聽職業學生的話」。
會後,馮滬祥具文向校長閻振興告狀,臺大訓導處發文要求哲學系代主任趙天儀解除陳鼓應的導師職務,錢永祥也以「荒謬重傷同學」為由,受到記大過一次的處分。
1972年12月到1975年6月之間,在臺灣大學校內,以「反共」之名,對臺灣大學哲學系內自由派學者進行整肅的一連串行動,並導致臺大哲學系教職員包括趙天儀、陳鼓應、王曉波、陽斐華、胡基峻、李日章、陳明玉、梁振生、黃天成、郭實瑜、鍾友聯、黃慶明及美國籍客座教授馬樂伯遭解聘,臺大哲學研究所更破天荒停止招生一年。
保釣運動中的學生運動:
1970年11月17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臺灣留學生開始組成「保衛釣魚臺行動委員會」,表示「反對美日私相受授」、「外抗強權,內爭主權」,一方面抨擊美國與日本,另一方面也要求「中華民國政府」應該力爭「主權」。 1971年1月29日,大批臺灣留美學生在聯合國總部外面示威,高呼「保衛釣魚臺」。
事件當事人李文忠
1985年5月,臺大學生李文忠因要求普選臺大代聯會主席,遭校方予以留校察看處分。1986年因在臺灣大學校園推動普選而被校方退學,此即臺灣學運史上有名的「李文忠事件」或稱「五一一事件」。
當時臺大學運的主軸,是爭取將原由各院學生代表聯席會選出的主席,改為全校同學直接投票,要求「學生會長普選」、「一人一票」。
遊行前,校方已經傳出消息,敢出來遊行,一定嚴加懲戒,甚至退學。結果,李文忠以首謀被校方懲戒,兩大過兩小過,加留校察看。李文忠開始在傅鐘下絕食抗議,宣布絕食的第二天,臺大組成九人教授調查小組,以八比一的壓倒性投票反對校方以莫須有罪名將李文忠退學,不過,教授們的決議仍被校方推翻。李文忠並立即接到兵單,發送到馬祖去。
野百合學運
發生時間自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又稱「野百合學運」或「臺北學運」。在該次運動中,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臺灣南北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抗議,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
這不但是1949年以來臺灣規模最大的一次學生抗議行動,同時也對臺灣的民主政治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
在該次學生運動後,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一方面依照其對學生的承諾,在不久後召開「國是會議」,另一方面也在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所謂「萬年國會」的運作,臺灣的民主化工程從此進入另一嶄新紀元。
野草莓運動
新野百合學運:
從2004年4月2日至5月17日,由一群臺灣大學學生所發起的活動。該次運動也和野百合學運一樣,多名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靜坐抗議。
起因於2004年「總統」選舉疑似不公、抗議陳水扁當時在319槍擊案並未將真相交代,最後以學生與支持者在5月17日被警察強制驅離為止。
當時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未曾做出任何正面回應。此次活動期間並未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或響應。但間接導致了類似活動及紅衫軍活動的發生。
野草莓運動:
2008年11月初,有人對第二次江陳會談表達異議,臺灣警方在各地對異議人士行使路檢、盤查、搜索等行為。此舉被認為侵犯了基本人權。隨後,臺灣上百名全臺灣大學生及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何東洪、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管中祥等二十餘名教授的共同集體發起靜坐行動,他們宣稱以理性、和平的抗爭方式是做為達成訴求的手段。
反媒體壟斷運動:
又稱反媒體巨獸運動,2012年在臺灣發起的學生與社會運動,901反媒體壟斷聯盟與由臺灣各大學院校學生組成的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為推動此運動的主要團體。反對旺中案、反對壹傳媒併購案,要求制定反媒體壟斷法。以維護臺灣新聞自由、反對媒體壟斷、防止中資與臺灣財團控制臺灣媒體為主要訴求。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臺海網、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