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重量級音樂榜來了,這一次,獨立原創音樂和音樂人成為關注的焦點。
8月15日,網易雲音樂聯合南方都市報華語音樂傳媒盛典,共同推出面向原創音樂人的硬地原創音樂榜。
雖然是面向所有華語原創音樂,但是可以看出其關注的重點顯然是獨立原創音樂和音樂人。這對所有原創音樂人來說,算是一大利好。
先來看一組硬地原創音樂榜的海報介紹:
不看名氣、不看銷量、不看流量,只關注音樂質量。
這個調性,讓我想到了英國的「水星獎」。多少後來的天王巨星都是被這個「水星獎」挖掘和打撈,從此走上了紅透全世界的道路。
看來硬地原創音樂榜也要做一樣的事情:聚焦獨立原創,發現好音樂,引領潮流。
從海報中,可以總結出硬地原創音樂榜的三個不同以往的「突破」之處:
1.打破門檻
參評作品不設報名門檻,上月16日至本月15日發布至網易雲音樂平臺的全新原創音樂作品,每個月都將自動被納入評選範圍,不需要音樂人自己報名,也不設置評委提名推薦機制,更不需要繳費參加。
一句話:你就負責專注地創作,只要是優秀的好作品,都會被硬地音樂獎看到。
2.突破數據
硬地原創音樂榜將視野重點聚焦在獨立原創音樂上,引入專業評委團進行評選,力求作品的新鮮多元,不分大眾小眾,鼓勵多元創作,一切用作品說話。
一句話:由專業評審和資深樂迷共同評選,用專業和熱愛打破數據桎梏,讓音樂回歸音樂本身。
3.衝破圈層
關注最前沿的音樂作品,所有發布至網易雲音樂的原創音樂,都能藉由專業評委挑剔的耳朵獲得上榜的機會,加上網易雲音樂的全量推廣和南方都市報的全渠道權威報導,幫助優秀的獨立音樂作品打破圈層,獲得更多認同。
一句話:獨立音樂蓄勢迸發,在硬地原創音樂榜的加持下,將破圈而出。
網易雲音樂在推出硬地原創音樂榜時提出:「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裹挾下,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我們想留住好音樂。」
硬地原創音樂榜將會如何操作?
根據官方介紹,簡單梳理了一下這個音樂榜將如何進行評選:
評選時間:上月16日至本月15日。
評選範圍:每個月發布至網易雲音樂的全新原創音樂作品都將被納入評選,風格不限。
評選機制:「雙線評審制」,評委團由製作人、音樂人、樂評人、音樂媒體等組成的專業評委團和愛好不同曲風的資深樂迷組成的樂迷評委團構成。評委名單實行動態調整機制,每期都會有不同的專業評委加入,後續還會引入海外評委,不斷創新評審機制。
發榜時間:每個月最後一天。
獎項設置:以單曲、專輯,及矚目音樂人三個維度來剖析每月原創音樂的新動向。每月將評選出10首優秀原創作品、1-5張優秀原創專輯。
年度評選:每個月選出的優秀作品,將優先參評「硬地圍爐夜·網易雲音樂原創盛典」年度大獎。
這個榜能給原創音樂人帶來什麼?
1.最強曝光資源
硬地原創音樂榜除了獲得網易雲音樂平臺的全量推廣支持,每個月的榜單更將在南方都市報及其新媒體權威曝光,多渠道報導每月入圍的原創音樂。
2. 超越數據「冷啟動」
經過眾多耳朵挑剔的專業評委精選出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已獲得了最強的「冷啟動」,再經由硬地原創音樂榜的推廣,眾多「寶藏音樂」「寶藏音樂人」將有更多走向大眾的機會。
3.沒有報名門檻
不分大眾小眾,不限冷門熱門,這對眾多有才華的優秀音樂人來說,將是一個專業權威的舞臺,一切只看作品質量說話。「我們將聆聽雲音樂平臺每一首華語原創新作,取消所有門檻限制,只為尋找最優質華語原創作品。」
為什麼要推出硬地原創音樂榜?
2000年,流行音樂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隨後各項榜單逐漸與流量綁定,越來越同質化,新的原創音樂人也難以被聽到、被挖掘。
2019年,每天都有千萬首歌曲供用戶選擇,在豐富性和數量的充裕中,當下的音樂榜單都逐漸走向了「數據至上」的桎梏中,流量成為上榜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標準。
8月8日,網易公司CEO丁磊在解讀2019年網易Q2財報時表示,網易雲音樂非常重視原創音樂,希望給中國原創音樂提供更多推廣、發展的機會,把本土原創音樂做大。
硬地原創音樂榜根據作品質量進行評選,更加貼合原創音樂人的需求,也能為大眾帶去更有審美標準的好音樂。
如何保證評選的專業度和權威性?
「雙線評審制」由專業評委和資深樂迷構成,保障了專業度和權威性。
專業評委團由網易雲音樂邀請的專業人士和南都華語音樂傳媒盛典專業評委組成,每期評委實行動態調整機制,即每期參與的專業評委都可能不同,同時會持續引入新的專業評委,這確保了專業評委的豐富性,也保障評選的公平性。
據悉,硬地原創音樂榜還將引入行業內重量級嘉賓,為評選的作品質量把關。
樂迷評委團則由愛好不同曲風的資深樂迷組成,樂迷評委團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流量與專業之間的矛盾,可以幫助原創好音樂衝破圈層,觸達更多聽眾。
今天,硬地原創音樂榜正式揭曉「上半年榜」,從過去半年發布至網易雲音樂的原創音樂作品中評選出2019年上半年最佳單曲和最佳專輯。
可以看下這份榜單,還是挺有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