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市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引導下辦理業務「電子證照方便快捷,不用擔心丟失或損壞,並且方便查驗真偽。現在,酒泉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群眾辦事越來越方便了。」甘肅德生堂醫藥科技集團酒泉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文連說。 近日,市行政服務中心商事登記窗口頒出了全省首批食品生產、食品經營、藥品經營、醫療器械經營電子許可證,這也是我市首批通過全程電子化模式申請的電子許可證,標誌著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便民服務水平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近年來,我市通過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一處跑、跑一次」等舉措,全力營造親商、愛商、重商氛圍,使我市成為辦事快捷、法治良好的創業寶地。讓數據多跑路 讓群眾少跑腿 近年來,我市不斷提升審批服務質量,持續改善便民利企的政務環境。把推廣「一處跑、跑一次」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來抓,相關部門篩選確定業務骨幹擔任首席代表,進駐政務大廳,實現了首席代表「授權到位、培訓到位、審批到位」目標。目前,市直部門929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大廳,政務服務事項入駐率達100%。 為方便群眾實現全網通辦,我市針對各縣、市、區政務服務各自為政、清單不一的現狀,從優化行政審批「四減一優」(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優流程)著力,初步建立起了平臺統一、數據完整、標準規範、三級協同、單點登錄、全網通辦的政務服務體系,使政務服務更加便捷,「線上+線下」運行更為通暢。當好「店小二」 助力企業發展 「簡化的是流程,提升的是服務。便捷高效的辦稅流程讓我們的工作方式更加靈活。」肅州區榮興清水商場負責人楊正鋒說,「稅務部門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輔導我們申報納稅,對我們的疑問詳細解答,值得點讚。」 肅州區稅務部門從簡化辦稅流程、提高辦稅效率、拓寬辦稅渠道入手,助推納稅服務質效再升級。如今,坐在家裡,指尖輕輕一點,即可網上辦理涉稅業務。目前,發票申領、不動產交易、車購稅辦理、增值稅專用發票代開等185項涉稅業務均實現「指尖」辦理。 近年來,我市緊盯企業發展需求,出臺了一系列利企惠企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排憂解難。2019年以來,全市近6萬戶小微企業、1000戶增值稅戶、14萬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享受到減免政策紅利。今年1月至7月,全市累計減稅降費6.81億元,有效促進了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同時,積極破解融資難題,引導金融機構相繼推出「抗疫貸」「復工助力貸」「春耕助力貸」等產品,提高了企業直接融資的比重。通過工商稅費減免、財政金融扶持、創業基地建設、目標考核管理等全民創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和網際網路創業平臺、孵化器等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初步構建起了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積極完善企業幫扶機制,建立領導幹部聯繫幫扶非公企業發展、聯繫非公經濟代表制度,及時了解企業訴求,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點對點」精準服務 力促項目落地 我市篩選確定重點項目,分別由領導幹部包抓、部門包掛,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精準服務,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使一些投資前景好、帶動效益強的項目在酒泉落地生根。 酒泉博睿思雙語高級中學建設項目是今年肅州區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為加快項目建設,肅州區提供了「一對一」「點對點」精準服務,包抓部門全程幫辦、代辦前期手續,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為項目建設贏得時間。該項目自9月開工以來,11月初完成了生活中心、教學樓、藝體中心、辦公樓等項目建設。「護航」企業 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我市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和「網際網路+監管」制度,加快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幫助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問題整改,推進企業不良信用修復。 我市在發揮好商事調解、仲裁等糾紛非訴解決機製作用的同時,針對創新企業內部管理和科技創新需求,圍繞投融資、股權轉讓、資產重組、智慧財產權、離事訴訟與仲裁等,實施法律服務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匹配、精準對接,簡化立案、送達、調解、審理和執行等程序,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服務,暢通了企業訴訟的「綠色通道」。 同時,我市健全完善了投訴舉報處置機制,在實施「五線並存、集中管理」的基礎上,利用甘肅12315行政執法維權網絡平臺,實現了投訴舉報網絡系統五級貫通和投訴舉報信息化,延伸了消費維權觸角,加大了督辦回訪力度,加強數據分析和發布,靠實壓力傳導的責任鏈條,努力打通消費維權「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