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韓治群巡察河流(央廣網發 通訊員 司利強 供圖)
央廣網開封11月17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司利強 葉中琳 陰行) 「黃河水引進後,河水變清澈了,河裡的魚兒漸漸地多了,引來了眾多垂釣者;水鳥站在搖曳的蘆葦上,伸著長長的脖子在唱歌;鴨子一會鑽進水裡,在遠處冒出水面蕩起圈圈波紋------」11月15日中午,杞縣城郊鄉老徐莊村47歲的韓鐵軍富有詩意地描繪著惠濟河與淤泥河交界處的美景。
縣長王紅濤察看引黃入杞流域圖(央廣網發 通訊員 司利強 供圖)
「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黃河引水來。」杞縣縣長王紅濤介紹,杞縣現在有三義寨灌區蘭杞乾渠;趙口灌區陳留分流到幸福乾渠、鐵底河;柳園口灌區淤泥河、柏慈溝;三條「引黃入杞」工程。解決了杞縣縣城二環水系及城南城北22個鄉鎮(集聚區、社區)的引黃灌溉補源問題,實現了「引黃入杞」全面履蓋,杞縣城鄉處處呈現出生機勃勃,綠樹成蔭,水清河暢,岸綠景美,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生態。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關亮在幸福乾渠巡河(資料照片)(央廣網發 通訊員 司利強 供圖)
激活護城河 清水繞古城
「千年古城周環水,沿堤而下溪繞城。每天早上我和老伴都會沿著護城河走一段,河水清澈,河岸綠樹成蔭,為嫻靜、純樸的杞縣增添了靈動和生機,未來美麗的新杞縣指日可期呀!」
說到杞縣護城河的變化,在縣城居住30多年的老教師孔祥泉禁不住感嘆到:「回顧往昔,違障建築物,堆砌的垃圾侵佔河道,護城水域變狹窄了,有些地方甚至變成了暗溝,雜草叢生,淤泥覆底更多的河道常年無水,斷流嚴重,清新秀麗的「杞國」水系美景一時間蕩然無存。」
小將河一景(央廣網發 通訊員 司利強 供圖)
隨著杞縣構建以「一縱一環一中心、三帶四橫六輻射、九河十園百坑塘」綠色生態景觀廊道的建設,打造了「生態杞縣」「森林杞縣」4條縣級精品線路,全長285公裡,覆蓋全縣22個鄉鎮(集聚區、街道)。
在國道省道、河渠、二環水平系建設中,對沿線違建進行拆除後高標準培土綠化;在恢復古城護城河水系的同時,兼顧了歷史人文、生態美學,厚植文化底蘊,融入了歷史與美學元素,提升縣城顏值與內涵;精心設計,激活水系,完成了大北環、小蔣河、東湖公園、一二環水系、開杞路城鄉結合部等區域的河(湖)岸綠化,形成了綠樹常青、四季有水、常年暢流的靜謐畫卷。
「杞縣水系建設共有兩條供水線路,一個是趙口引黃灌區工程,該水源由趙口經南乾渠途經陳留分幹進入惠濟河,為惠濟河杞縣段以南地區提供15個流量的水源。另一個柏慈溝引黃入杞工程,由柳園口經柏慈溝,白丘西溝,經李崗閘倒虹回穿越惠濟河,流入縣城規劃的北環水系,為縣城地區提供5個流量水源。」杞縣水利局局長李旭光如數家珍。
縣城東湖(央廣網發 通訊員 司利強 供圖)
興水利命脈 潤美麗鄉村
清水繞村過,門前涔涔流,河面水鴨戲,水中魚兒遊的美景會勾起不少人鄉愁的記憶。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惠濟河是我成長的樂園,夏天和夥伴們在河裡戲水,河水清澈,結隊捕魚;嬸子和大娘們在河邊洗衣服、洗菜;冬天河水結了厚厚的冰,夥伴們在上面溜冰玩耍,歡笑聲、打鬧聲在河間迴蕩。」裴村店鄉賀營村賀承席深有感觸地說,一個時期,上遊的排汙使惠濟河成了汙水河,河床成了垃圾場,很快河水變黑變臭了,遠遠就能聞到難聞的味道,給人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現在黃河水的引進,又溝起他對童年的回憶。
「我流轉了470畝土地,今年全部種上了新品種麥子,村南的谷熟崗溝引進了黃河水後解決了小麥的灌溉問題。」杞縣圉鎮鎮白木崗村種糧大戶劉永強振奮地說:「黃河水含有大量的有機質,水肥,水溫適中,水質好,不但為農業生產提供充足的水量,而且成本低,每畝每次灌溉可節約電費5元,按一年澆灌兩次算,我這能節約近5000元。黃河水澆灌後的農田,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強,每畝糧食可增產300多斤。」
杞縣水利局引黃辦主任黃寶劍介紹說:「趙口引黃灌區杞縣二期工程設計灌溉面積4839.57萬畝;橫跨杞縣16個鄉鎮207個行政村;32條渠道、28條溝道、1處沉沙池工程、768座水田澆灌工程,灌溉保證率50%,改善杞縣沿岸土地灌溉面積4.5萬畝,增產糧食為1650萬公斤,節約地下水300萬m3。」
惠濟河(央廣網發 通訊員 司利強 供圖)
河長巡溝渠 制度管長遠
杞縣屬淮河流域、渦河水系,有省管河道2條、市管河
道8條、縣管河道13條、鄉級溝渠43條,中型水閘9座。
根據河渠布局,杞縣設立了「三級河長」巡河制,縣級河長16名、鄉級河長116名、村級河長314名。
環城水系(央廣網發 通訊員 司利強 供圖)
杞縣縣委書記、第一總河長韓治群一次巡河到蘭杞乾渠陽個段時,得知蘭杞乾渠蘭考縣段與杞縣河道水位存在落差,影響河道疏通,韓治群立即來到蘭考縣三義寨鄉白雲山村與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溝通,現場辦公解決了黃河水暢通問題。
「以前部分群眾環保意識不強,河裡到處倒垃圾,為這事沒少給群眾做工作,現在群眾對河長制的理解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和幸福。」陽堌鎮黨委書記王善良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組織機械設備,對河流中的雜草垃圾進行了清理,現在河道清潔了,水清岸綠了,賞心悅目,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8月,杞縣籤發了第一號總河長《關於加快推進河流「清四亂」行動的決定》令,全縣出動人員8365人次,動用機械542臺次,清理河道、清淤除障,清理河道長度216.8公裡,清理河面漂浮物2700平方米,清理垃圾4535噸,清理農作物秸稈30餘萬方,提高灌區引輸水能力。」杞縣副縣長張利民說。
杞縣縣委書記、第一總河長韓治群表示:「杞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水為脈、以綠為魂,堅持生態立縣,圍繞縣域『規劃、設計、配套、修復、清流』五全理念,實施『引水、蓄水、淨水、供水、導水』五大戰略,通過『河道溝渠疏流、黑臭水體治理、城鄉汙染防治、內源外源兼修、生態環境修復」五大整治,全面落實河長制這一治水管水護水模式,切實推動杞縣河長制長效機制,不斷提升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以引黃入杞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促進區域生態涵養能力的持續提升,實現了『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總目標。
截至10月,杞縣縣級河長巡河116次,鄉級河長巡河1566次,村級河長巡河13173次。排查重點河流「四亂」問題113個,納入省臺帳管理14個,全部整改銷號,完成率100%,拆除違障建築、養殖場等75處,共計6500多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