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囍」字能剪出很多種樣式,他就是南川區南平鎮天馬村的一位小有名氣的剪紙達人——鮮文忠。鮮文忠還嘗試了一種特色剪紙法,即用宣紙剪出形狀,再為剪紙著色。現在,他已在當地神龍峽景區擁有了自己的店面,將剪紙這一傳統技藝產生了經濟效益。
曾白天打工晚上剪紙
鮮文忠是南川區南平鎮天馬村人,今年46歲。20歲時,閒著沒事的他找來了一把剪刀後便開始剪紙,各種各樣的「囍」字、「壽」字就從他的剪刀下成形。從此,剪紙成了他一生的愛好。
26歲時,鮮文忠到深圳打工,白天上班,晚上練習剪紙。他注意到深圳的一些剪紙店作品單調,「那些剪紙『囍』字一點兒都沒得新意。」昨天他說。
為彌補一般剪紙的單調,鮮文忠結合事件發生的時間、場景,配上相應的圖案,他的剪紙顯得更富有活力,如剪「囍」字他要配上鴛鴦戲水,剪「壽」字配上壽桃、壽星等。
後來,他回到老家。每逢村裡左鄰右舍、親朋好友辦婚慶、壽宴,他都會被邀請去創作剪紙,村裡人都稱他為「剪紙王」。
曾創作3.5米長剪紙
鮮文忠說,從愛好剪紙起,他就開始剪「囍」字,龍鳳雙喜、年年有魚、鴛鴦戲水……在鮮文忠的家裡,大小不同、圖案各異、裝裱精美的各種「囍」字映入眼帘。鮮文忠統計,從事剪紙20多年來,他已創造出來800多種不同的「囍」字樣式。
此外,他還能剪出上千種樣式的窗花。在2008年奧運會時,他曾創作「56個民族迎奧運」的作品。這幅作品長3.5米、寬1.5米,以萬裡長城為基礎,中間有奧運五環圖案和龍鳳呈祥圖案,56個著各色服裝的民族同胞站在萬裡長城上歡歌起舞,四周還有各式花色圖案相襯。
南川區南平鎮黨政辦公室工作人員劉毅介紹,鮮文忠「剪紙王」的稱號不僅在南平鎮有名,甚至整個南川區都很有名氣,但是否可以剪出800多種不同的「囍」字樣式,他表示自己只是一個門外漢,所以不是很清楚,但作為民間藝人,鮮文忠曾被中央電視臺報導。
在景區開剪紙專賣店
去年5月,神龍峽景區招商引資,還免一年的租金。5月1日,鮮文忠的特色剪紙專賣店開業了,看的人多,但真正要買的人卻很少。剛開始,鮮文忠的剪紙店生意冷清,但漸漸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購買剪紙。「裝裱過的剪紙,一副要賣三四百元」,鮮文忠說。
現在,鮮文忠正努力嘗試更為鮮活立體的剪紙技藝,先在宣紙上勾勒出各類紋樣,通過剪、刻等手法,刻畫出作品樣貌外形,再根據作品各部分進行上色處理。據鮮文忠說,這樣出來的畫面更為鮮活,畫面較傳統剪紙更為立體,色彩層次分明,畫面造型生動形象。
( 鄭友 鄭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