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節】讓我們做一次自己的熱點

2020-12-22 澎湃新聞

什麼是記者?

記人,記事,記時代,

為新聞而生,為生命而歌

11月8日

對於廣大新聞工作者來說

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今天,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

如約而至

「我們終於也能過節日了! 」

採編部

編輯部

網絡推广部

外宣通聯部

... ...

特約通訊員

特約記者

... ...

集合!

小編超級有點激動

現在就帶你看看

有大事要發生啦!

以往

我們的焦點是這個城市

是城市裡的人和事

但今天

請容許我們把焦點對準自己

把今天的「C位」留給我們自己

11月8日

奈曼旗新聞工作者們

歡聚一堂

以開放的心態

融合的理念

共襄融媒盛會

共話媒體深度融合

凝聚高質量發展正能量

11月8日,「唱響主旋律 奮進新時代」奈曼旗「新華書店杯」第二屆「新聞工作者講好故事」暨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在奈曼旗公安局匯報大廳舉辦。

首先播放奈曼旗宣傳思想工作宣傳片和宣傳工作成果展示視頻。

圍繞旗委政府中心工作,旗委宣傳部統籌網上網下、內宣外宣、大事小事,廣泛藉助各級各類媒體、各種平臺,精心講好奈曼魅力、發展、文明、文化、奮鬥、幸福故事,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宣傳推介奈曼,奈曼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旗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延輝講話,他指出,「記者節」凝聚著黨和人民給予新聞工作者的一份特殊榮譽,我們光榮神聖,我謹代表旗委政府向辛勤工作的新聞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

今年以來,奈曼旗廣大新聞工作者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認真組織和開展各類新聞報導,特別是在今年的特大疫情面前,全旗新聞工作者團結一心,奔走在抗疫第一線,打贏了一場抗疫的阻擊宣傳戰,在疫情防控、贏得支持、穩定民心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切實提高了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記者的崗位是高尚的,這高尚,來自真誠;記者的崗位是光榮的,這光榮,來自奮鬥;記者的崗位是神聖的,這神聖,來自奉獻。事實證明,我們的新聞隊伍是值得信賴的,同志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旗委政府對大家的工作是滿意的。

黨的新聞工作者,從事著「政治性最強的業務工作,業務性最強的政治工作」,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認真踐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連接中外、溝通世界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

李延輝希望各地各部門和領導幹部進一步落實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的要求,當前,傳媒資源已成為執政資源中越來越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努力提高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切實做到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充分發揮媒體凝聚力量、推動工作的積極作用。

李延輝希望媒體和新聞從業者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善作媒體,做好記者,以團結穩定鼓勁,用熱氣騰騰的新聞作品,為發展造勢,為事業助推,為社會盡責。媒體和新聞記者要政治堅定,始終堅持和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三貼近」的原則,關注基層,關注群眾,同時,要把奈曼旗的豐富資源潛在優勢、特色產業和人文精神宣傳出去,讓外界更多的人了解奈曼。李延輝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崇高的歷史使命,要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努力把自己鍛鍊成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優秀新聞工作者,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更加積極的工作態度,努力創作更多更好反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為我旗新聞事業的發展和全旗經濟社會的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了解,全旗共有14名新聞工作者參加了旗委宣傳部舉辦的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經過初賽,6名優秀新聞工作者進入決賽。

決賽現場,選手們用一個個以小見大的新聞故事、一段段令人動容的深情記錄,向大家講述了他們的親歷、親見、親聞、親為,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故事展現大時代,共享他們在新聞採訪中的感悟和感動,記錄著日新月異的安陽,見證著新時代、新徵程、新輝煌。

我站在草原望北京

一望無際國泰安寧

唱出草原的豪情和美麗

讓這歌聲迴蕩紫禁

......

奈曼融媒體中心的

歌伴舞《站在草原望北京》

拉開了表彰會的序幕

疫情期間,奈曼旗文聯全面開展抗擊疫情文藝創作活動,集合文藝力量,調動文藝資源,積極為抗擊疫情做出努力,為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匯聚磅礴力量。

為樹立標杆、表揚先進,激勵全旗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旗委宣傳部對優秀抗疫文藝作品進行表彰。

抗疫

作品

獲獎名單

奈曼旗「抗疫」原創文藝作品獲獎名單

特等獎

1. 《最美的期待》(歌曲)

作詞、作曲:郭婧、趙曼

演唱:孫萌昕、徐一郎、姜一琦、侯帥、東煒皓、王娛姮

2.《最美逆行者》(美術)

作者:王其普

一等獎

1.《中國戰疫(組章)》

作者:郭海

2.《不忘初心》《光》(歌曲) 演唱:奈曼旗公安局守護者樂隊

3.《戰疫(組照)》

作者:卻吉

4.《戰疫(組照)》

作者:王子江

5.《戰疫(組照)》

作者:王淑然

二等獎

1.《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美術)

作者:王作才

2.《最美逆行者》(歌曲)

作詞、作曲:李超

演唱:朱凌雲、朱凌慧、李超

3.《隔離,也是最真情的守望》(詩歌)

作者:席·照日格圖

4.《信念》(歌曲)

作詞:胡建國

作曲、演唱:高志強

5. 《無悔》(歌曲)

作詞:王建海

作曲:張延道

演唱:曹春雪

6. 《真的謝謝你》(歌曲)

作詞:田愛軍

作曲:宋文彪

演唱:田雪松

7.《戰疫》(歌曲)

作詞、作曲、演唱:於曉峰

8.《寶貝不哭》(歌曲)

作詞:高化春

作曲、演唱:高志強

9. 《中國,加油》(歌曲)

作詞、作曲:李超

演唱:王丹丹

10.《有你有我》(歌曲)

作詞:高化春

作曲、演唱:譚立峰

三等獎

1.《力量》(散文)

作者:亞中躍

2.《最美的那抹紅》(詩歌)

作者:郭向清

3.《這個夜晚,你在他鄉》(詩歌)

作者:姚淑豔

4.《我是中國人》(詩歌)

作者:邸國華

5.《我看不清你的臉》(詩歌)

作者:張桂菊

6.《一家人》(詩歌)

作者:孟凡麗

7.《尋找春天》(散文)

作者:陸繼成

穿著紅馬甲 戴著紅袖章

化身為群眾最貼心的服務隊

為群眾服務

任勞任怨、不求回報

迎難而上、衝鋒在前

他們走到哪裡都是最亮的那顆星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

詮釋了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他們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

歌伴舞《瀟灑走一回》

八仙筒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

為新聞工作者們慶祝節日

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有一群勇敢逆行、衝鋒在前的新聞工作者,他們第一時間進入全員戰時報導狀態,冒著隨時被感染的危險,深入防疫一線最核心的區域,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記錄疫情防控的最新進展,傳遞客觀專業的一線信息,為打贏戰役凝聚信心和力量。是他們,發揮「特種部隊」的作用,通過各種方式展現了全旗上下抗擊疫情的決心和努力!

表彰會上,我們一起走近這些佼佼者,走近他們的作品,感受平凡中的堅韌、勇敢和擔當。

向每一位「抗疫」新聞工作者致以敬意

獲獎名單

奈曼旗「抗疫」新聞作品獲獎名單

特等獎

1. 評論員文章《那堆火燃燒了十五天》

2.《火堆旁的故事》系列報導新聞策劃

一等獎

1.《火堆旁的故事》

作者:侯顯峰

2.《昂乃:產業發展摘窮帽 愛心捐贈抗疫情》

作者:楊悅

3.《讓黨旗迎風招展 讓誓言擲地有聲》

作者:許婧婧

4.《一人一句說給中國》(視頻)

作者:徐磊

二等獎

1. 《奈曼旗「黨員+志願者」化身代購員築起疫情溫暖防線》

作者:王陽

2.《火堆旁的故事(續一)一位村支書的堅守》

作者:楊悅

3.《火堆旁的故事(續三)卡口邊一位醫生的承諾》

作者:李夢琪

4.《李鵬飛:疫情擋不住溫情》

作者:於君子

5.《疫情不散 我們不見——當「警察藍」遇上「天使白」》

作者:張慧楠

6. 《【蒙文】89歲老黨員暖心舉動感動你我他》

作者:塔娜、娜布其

7.《檢查站之夜》

作者:陸繼成

8.《共駐共建單位駐守小區抗疫情》(視頻)

作者:軒玉燕

9.《應急廣播宣傳疫情》(視頻)

作者:孟來、李夢琪

三等獎

1.《奈曼旗文化系統打響「疫情阻擊宣傳戰」》

作者:王陽

2.《奈曼有個退役軍人先鋒隊》

作者:張玉春、楊悅

3.《黨旗高高飄揚,凝聚抗「疫」力量》

作者:張晉睿

4.《並肩逆行 雙倍堅守——記奮鬥在「戰疫」一線的黨員夫妻》

作者:許婧婧

5.《接力逆行 民警兩次深夜送患病嬰兒緊急就醫!》

作者:許婧婧

6.《鮮蘑滯銷變熱銷》

作者:李美琦、孟來、於君子

7.《人人出力,大鎮福興地村守望相助防疫情》

作者:李美琦、陳琦

8.《蒙文:奈曼蒙小抗擊疫情》

作者:塔娜、娜布其

9.《夜有破曉時 願做守夜人》

作者:劉夏蕾

10.《致敬奮戰抗擊疫情的您》(視頻)

作者:宋小偉、劉陽

11.《主播說新聞:我宅我驕傲》

作者:徐磊

12.《直擊「戰疫」一線——凌晨十二點的奈曼公安局指揮部》(視頻)

作者:寶紅亮、白雪妍

何為記者?

地球不爆炸,記者不放假

宇宙不重啟,記者不休息

風裡雨裡節日裡

記者不在新聞現場就在趕往新聞現場的路上

晚上熬夜寫稿忙

上山下鄉做報導

加班加點剪片子

記者

沒有四季,只有兩季

發現美好,鞭撻不公,書寫真相

你關注就是旺季,你略過就是淡季

旗融媒體中心記者們

自編自導自演的

小品《記者的誕生》

詼諧幽默的表演

將記者的辛酸苦辣

演繹的淋漓盡致

小品裡記者沒能誕生,但「好記者講好故事」比賽結果出來了!

新聞工作者

講好故事

-

獲獎名單

新聞工作者講好故事

專業組

一等獎 胡楊

二等獎 李美琦

三等獎 張玉春

業餘組

一等獎 劉昭磊

二等獎 閆海麗

三等獎 陳美琪

優秀獎

丁長秀 葦蓮蘇鄉

史超蕊 新鎮

鮑明全 白音他拉蘇木

王兆臣 新鎮

賈曉傑 土城子鄉

科爾沁 旗融媒體中心

王 陽 旗融媒體中心

楊 悅 旗融媒體中心

組織獎

大沁他拉鎮黨委

義隆永鎮黨委

新鎮黨委

白音他拉蘇木黨委

明仁蘇木黨委

葦蓮蘇鄉黨委

土城子鄉黨委

一首《四海》

仿佛讓草原合唱團的氣息

充滿了整個禮堂

訴盡了記者尋夢途中的

坎坷與磨難

頑強和拼搏

她們的歌聲

烙印在舞臺上

迴蕩在每一名新聞工作者心中

仿佛在道一聲

你們辛苦了!

用鏡頭記錄新聞視角

用筆桿撰寫社會百態

記者是一個光鮮而又艱苦的職業

用紙筆走天下

社會的發展

國家的轉型

生活的變化

……

都在記者的筆下

鏡頭下解讀傳遞

日復一日

受表彰的優秀新聞作品,集中展示了我旗新聞界過去一年裡不斷創新重大主題報導、典型宣傳報導、熱點引導以及媒體融合創新的成果。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獲獎名單

2020年度優秀新聞作品

特等獎(1個):京蒙扶貧系列主題宣傳策劃

《將京蒙之情鐫刻在奈曼大地上——北京市通州區對口幫扶奈曼紀實》

《124個項目助力奈曼旗3.6萬人脫貧增收》

《奈曼旗:產業扶貧結碩果 京蒙協作「活水」來》

《千裡教育一線牽 共續奈曼通州情》

《奈曼:就業扶貧「多點開花」》

《健康扶貧為精準脫貧按下了「快捷鍵」》

《電商扶貧為貧困戶增收再添新動能》

一等獎(2個)

《德木其格:我申請,退出低保》(王 陽)

《脫貧·笑臉》全媒體新聞作品策劃製作(融媒體中心編輯一部)

二等獎(5個)

《奈曼旗:「兩警合一」改革提高警務效能》(陸繼成)

《高海英:從貧困戶到村幹部的蛻變》(王 陽)

《特色葫蘆種植富農家》(劉昭磊)

《牧畜的守護人——吉木彥》(那布其 扎來特)

《又一大型活動將在奈曼上演!旅遊、賽事、美食、音樂……》策劃編輯(馬凱月)

三等獎(7個)

《奈曼農民張文忠廢物利用獲國家專利書寫致富傳奇》(楊 悅)

《小辣椒蹚出火紅致富路》(劉昭磊)

《梁志意的養牛「逆襲」之路》(陳美琪)

《夫妻豆腐坊:「磨」出幸福生活》(董 婷)

《林下蘆花雞 啄出致富路》(王雪潔 賈曉傑)

《群眾利益無小事——聽東奈林村貧困戶講脫貧那些事兒》(楊 悅)

《使命隔千裡 初心一線牽》(李美琦)

他們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他們因為責任,所以無悔; 他們因為艱辛,所以厚重。

他們把對家鄉的愛融入到筆端,融入到這片熱土, 融入涓涓到細流。

從此,新聞,變得更加接地氣。

他們是優秀記者!

獲獎名單

優秀記者(11名)

王 陽 旗融媒體中心

陸繼成 奈曼旗公安局

劉昭磊 明仁蘇木

那布其 旗融媒體中心

扎來特 旗融媒體中心

楊 悅 旗融媒體中心

陳美琪 大沁他拉鎮

董 婷 青龍山鎮

王雪潔 沙日浩來鎮

賈曉傑 土城子鄉

李美琦 旗融媒體中心

「紅日精神」激勵著無數人拼搏上進

旗融媒體中心的媒體工作者們

帶來不一樣的經典《紅日》

超燃的《紅日》也讓現場"燃"了起來

唱出了新聞工作者繼續前行的信心與鬥志

他們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什麼耀眼的光環,有的是默默堅守,有的是無怨無悔、矢志不渝、風雨無阻的奉獻;

他們吃的了苦,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責任;

他們是我們團隊中最佳的敬業者——新聞工作先進個人和優秀通訊員;

敬業者,受人尊敬!

新聞工作先進個人↑ 優秀通訊員↓

獲獎名單

新聞工作先進個人

張豔峰 奈曼旗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

劉書江 新鎮黨委宣傳委員

李樹剛 青龍山鎮黨委宣傳委員

白麗麗 固日班花蘇木黨委宣傳委員

包玉童 治安鎮黨委宣傳委員

斯日古楞 黃花塔拉蘇木黨委宣傳委員

李中豔 義隆永鎮宣傳幹事

柴佔軍 八仙筒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

侯秀華 旗市場監管局辦公室主任

樊國利 旗融媒體中心通聯部

胡 楊 旗融媒體中心編輯部

馮曉菲 旗融媒體中心辦公室

曹 宇 旗融媒體中心網絡部

優秀通訊員

鮑明泉 白音他拉蘇木

侯雲霞 葦蓮蘇鄉

白雪航 旗公安局

徐燕臣 旗農牧局

王麗紅 旗發改委

苑廣濤 旗人民醫院

張 磊 旗市場監管局

任玉敏 土城子鄉

劉豔蘋 治安鎮

巴達拉乎 旗公安局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他們

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沒有報酬

他們用一顆躍動的心,完成愛的傳遞

將汗水融化成滿臉笑容

快樂他人同時也快樂自己

手捧「志願之光」便不畏前行

他們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

「唱響主旋律 奮進新時代」奈曼旗「新華書店杯」

第二屆「新聞工作者講好故事」

暨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

在激情舞蹈《火紅的安代》中落下帷幕

黃花塔拉蘇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

用自己的方式為記者們慶祝節日

記者

從被定義的那一刻起

我們的腳步就註定不會平凡

我們知道這是一種使命

為真相、為正義、為及時

我們肩負重任向前奔波

為理想、為集體、為社會

我們記錄時代堅定守望

在第21個記者節到來之際

我們以職業為節

是榮光也是責任

是寬慰也是鞭策

識別下方二維碼隨時回看直播

何為新聞工作者

他們說

↓↓↓

△範長江,青年時代走出書齋,以筆桿為武器,投身抗日救亡運動。「長江一支筆,勝過百萬兵。」他是第一個報導西安事變真相的人,新中國新聞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欲成大河者,必長其源,欲成大事者,必固其基。源愈長,則此河之前途愈有浩蕩奔騰之日;基愈固,則人生事業愈不敢限其將來。」他行進6000多裡,歷時10個月,撰寫而成的《中國的西北角》一書,已成新聞報導、非虛構文學的經典之作。

範長江·說

「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聞記者這樣有更多誘惑與壓迫的。一個稍稍有能力的記者,在他的旁邊一方面擺著:優越的現實政治地位,社會的虛榮,金錢與物質的享受,溫暖美麗的女人,這些力量誘惑他出賣貞操,放棄認識,歪曲真理。另一方面擺著:誹謗,污衊,冷眼,貧困,軟禁,殺頭,這些力量強迫他顛倒是非,出賣靈魂。新聞記者要能堅持真理,本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實在非常重要。」

△鄒韜奮,原名鄒恩潤,以「韜奮」為筆名,意在「一面要韜光養晦,一面要奮鬥」。他主編《生活》周刊,啟發一代進步青年。創辦三聯書店,影響了國人的閱讀品味。以畢生精力,做「永遠立於大眾立場」的新聞記者。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生活》周刊如是寫道:「本周要聞是全國一致傷心悲痛的國難,記者忍痛執筆記述,蓋不自知是血是淚。」那一刻起,他再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筆。

鄒韜奮·說

「作為編輯,我只是為讀者服務,一生樂此不疲。」

△約瑟夫·普利茲,美國大眾報刊的標誌性人物,他逝後立下遺囑,將財產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普立茲獎。百年來,普立茲獎象徵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美的文字,特別是新聞獎,更是美國報界的最高榮譽。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美國記者無不以獲得普利茲新聞獎作為奮鬥的目標。

普利茲·說

「倘若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

△沃爾特·李普曼,美國最負盛名的專欄專家。他的寫作活動延續60餘年,一生寫下總數達1000萬字的上萬篇時政文章。他一生中直接參與和間接影響了美國歷史上的許多重大的國務和外交事件,與邱吉爾、戴高樂、赫魯雪夫、墨索裡尼等首腦人物都有直接接觸。對於當時很多美國人來說,他讓記者成為一項「僅次於總統的職業」。

李普曼·說

「記者以由表及裡、由近及遠的探求為己任,去推敲、去歸納、去想像和推測內部發生什麼事情,它在昨天意味著什麼,明天又可能意味著什麼。這就是我們的職業,一個不簡單的職業!我們有權為之感到高興,因為這是我們的工作!」

△2000年,國務院正式批覆中國記協《關於確定「記者節」具體日期的請示》,同意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為記者節。記者節像護士節、教師節一樣,是中國僅有的三個行業性節日之一。記者,以他們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質,講述了一個又一個中國故事。在突發事件、災難和戰爭現場,總有他們不懼危險衝向前線的身影;當公眾利益受到損害,總有他們深入調查尋求真相;在偏遠貧困地區也總有他們不畏艱難,報導基層最真實的一面……

△新聞工作者也屬「高危職業」。早前調查顯示,我國九成記者編輯處於亞健康狀態。不僅如此,2016年全球已有48名記者殉職,其中26人死於戰爭,18人死於謀殺,3人在執行危險報導任務時喪生,1人未作說明。據統計,2011年起,全球每年都有百餘名記者及媒體工作者殉職。

白巖松·說

「新聞是一條註定要長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變這個世界;要相信新聞依然有助於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你會是千萬推動者中的一員。在中國新聞的歷史中,有千千萬萬名記者奔跑在這條沒有終點的長路上。」

記者,記著

↓↓↓

他們做到了

不去看工資卡的餘額

是否還付得起各種貸款

不在意日漸稀疏的頭髮

是否還遮得住頭頂

不打擾因工作時差

還沒來得及親吻的寶寶

不理會為了包庇黑暗

而襲來的誘惑脅迫與暴力

他們做到了

是觀察者、記錄者

也是參與者、改造者

背負向真相掘進的使命

拿起筆桿、鍵盤、話筒、攝像機

每一筆都成了

歷史的追光

時代的註腳

前行的基石

記者

記著初心

記著擔當

記著堅守

記著作為

記者

也請記著心疼自己

祝福與敬意

送給每一位在路上的新聞工作者!

END

來源:奈曼旗融媒體中心

文字:編輯一部

圖:楊慶鑫 王陽 楊悅 翟雅楠 宋小偉

原標題:《【記者節】讓我們做一次自己的熱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記者節|今天,我們為自己驕傲!
    寂靜深夜裡,為斟酌稿件中的一個詞語,記者苦苦思索,夜不能寐。 …… 他們用自己的雙腳丈量沃野千裡,用自己的雙眼洞察人間冷暖,用自己的大腦明辨是非曲直,用手中的筆尖記錄社會變遷。 為的是創作出更多有品質、有溫度的新聞,答好人民和時代的考卷。 今日,是第21個中國記者節!
  • 今天是記者節!我們把頭條留給自己!
    今天是記者節!我們把頭條留給自己!
  • 我們說我們!11·8記者節快樂
    8日,我們迎來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作為這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記者,該發出怎樣的聲音?釋放出多大的力量? 媒體融合時代,再出發的我們,工作方式也在變。能寫稿、會拍攝、懂直播、可出鏡,全能型的記者越來越多。 我們,就是我們;我們,仍是我們。 記者節,鞍山市新聞傳媒中心推出八位新聞人的自述,用他們的真人實景,向讀者、聽眾、觀眾真情告白。
  • 今天,我們上頭版!第21個記者節特別策劃——深晚記者講述自己的故事
    今天,我們迎來第二十一個記者節。記者節榮光背後,寄託著人們對這個行業殷殷期待:記錄溫暖與成長、書寫進步與變革、探尋真相與事實、守衛正義與公平。在這個節日裡,我們除了致敬前輩、傳承品格,更應叩問初心、繼往開來。 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何讓宣傳的觸角更加貼近讀者、貼近受眾?
  • 記者節特稿:我們永遠在路上
    我們永遠在路上 編者按 時光流轉,歲月如歌。 在這稻舞金穗、楓葉飄紅的美好季節,我們迎來了第二十一個記者節。
  • 我們是瀋陽師範大學·大學生記者團!
    「你好,我們是大學生記者團!」 「下面請跟隨我們的鏡頭一起走進記者團吧!」記者節特色活動:快閃舞蹈、專屬記者證件照、三行情書大賽、心願牆、記者大賽等; 2.迎新生四季郵局寄語活動; 3.七夕線上cp體驗:在保證團內成員的個人隱私安全的基礎上,開展交友互動活動; 4.線上話題徵集:或對於熱點話題進行思想溝通與交流、或收集溫情短文等;
  • 第21個記者節,致敬新聞背後的他們!
    11.8記者節【編者按】11月8日,第21個記者節,如期而至。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新聞工作者,並提出殷切囑託。不僅要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還要做一個溫暖的講述者,傳遞正能量,用心講好農大故事。作為新時代的校園新聞宣傳員,我將以高標準嚴要求激勵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增強新聞宣傳工作的實效性和影響力,為新形勢下學校、學院新聞宣傳工作貢獻力量。
  • 連線Insight主編:百家媒體一起報導熱點事件時,我們如何做差異化?
    解析稿方面,想要寫得深,對於記者重組資料和素材的能力要求很高,他們要從浩瀚的資料裡,用自己的邏輯去尋找有用的素材,同時要具備較強的邏輯能力,將素材進行加工寫作。 我之前是雜誌出身,當時聯繫採訪,主要採訪的是企業家,一般的路徑是直接約企業高管,雜誌記者基本上也都是走的這條路徑。 但是換到一家新媒體平臺,尤其是剛剛起步的,影響力還不太大的新媒體平臺,再想做這種採訪稿,就比較困難。有段時間,記者和我表達過採訪的困難,以及一些困惑,覺得自己都約不上人了。
  • 第21屆記者節,我們的戰「疫」日記
    第21屆記者節,我們的戰「疫」日記 2020-11-08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21個中國記者節,我們這樣踐行「四力」
    第21個中國記者節,我們這樣踐行「四力」 2020-11-07 2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寧:記者節 我們緬懷先烈中承續奮鬥之志
    新寧:記者節 我們緬懷先烈中承續奮鬥之志 2020-11-07 1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者節獻禮:煙臺記者工資啥水平?
    作為新聞系畢業生,煙臺嫚兒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做紙媒記者。從大學開始,煙臺嫚兒便多了一個節日,記者節。
  • 快船全隊第二節比賽投籃熱點內線得分佔比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快船在第二節比賽,單節轟出45分的高分,單節領先對手14分。並且,根據快船官方統計,球隊第二節比賽得到的45分創了隊史季後賽單節得分新高。隨後,快船記者Andrew Greif曬出快船全隊第二節比賽投籃熱點圖(見新聞配圖)。(編輯:我就改個名字)
  • 記者節叩問:戰地記者的初心
    值此第19個記者節來臨之際,叩問戰地記者的初心,回望戰地記者從哪裡來,展望戰地記者向哪裡去,既是追根溯源,又是正本清源,更是前行的動力。      2016年11月7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劉雲山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代表。
  • 第21個記者節丨今天C位屬於我們
    2020年是特別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無論是盪氣迴腸的生死戰役還是逆勢而上的發展徵程發生許許多多的故事每一幕都值得銘記而我們--記者>就是這些故事背後的記錄者今天,是中國記者節記者,是名詞,也是動詞記者,記著初心,記著使命!
  • 【記者節】記者是啥?準格爾旗一位資深記者道出了「內幕」
    適逢第二十個中國記者節之際,一種懷舊的心情湧上心頭,作為一名老記者、老宣傳,我願以畢生的精力,抒寫新時代的美好篇章,謳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不辜負社會和人民對新聞工作者的深厚期待。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你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和新聞在路上;當你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和新聞在電視上、在網頁上。」路上奔波的疲憊之苦算不了什麼?路上擔當的風險也算不了什麼?選擇記者工作,就是選擇奔波;選擇了記者,就選擇了忙碌。
  • 只要心是熱的事業永遠是朝陽——寫在第21個「中國記者節」
    這個對於普通人來說再普通不過的日子,卻是新聞人的節日——中國記者節。2020年,在這個極其特殊的年份,我們迎來了第21個記者節,自然有不一樣的感受。記者節,作為一個職業節日,和教師節、護士節一樣,就是一個職業勞動者的節日,只不過因為新聞這個特殊的職業因素,讓這個節日蹭上一點些許的「熱度」,讓我們這些永遠在路上的新聞人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精神歸宿。
  • 經歷記者節在「國家名片」上運行的軌跡
    不知不覺,一晃我們新聞人就已經度過了自己的20個節日。   在新一個記者節來臨之際,作為一名酷愛集郵的記者,翻開郵冊,看到中國郵政3年前發行的《記者節》紀念郵票,細細品味的同時,也讓我想起20年前首個記者節時自己呼籲發行紀念郵票的往事。   首個記者節提議發行紀念郵票以誌慶賀
  • 第21個記者節 一線戰友節日快樂
    但他們儘自己的力量 將基層官兵的生活分享給更多的人 用文字和照片感動著你我 11月8日記者節 讓我們將鏡頭對準他們
  • 濟寧開展多種活動慶祝記者節 錘鍊踐行「四力」 講好濟寧故事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付正宇 通訊員 喬石 張勇)今天是第21個記者節,濟寧市新聞宣傳系統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慶祝節日。廣大新聞工作者表示,將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奮力書寫新聞事業新篇章。濟寧廣播電視臺「錘鍊踐行『四力』 講好濟寧故事」活動在泗水縣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