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打坐——這種健身方式越來越受到好多人的喜歡,有演繹明星打坐的也有商業精英喜歡打坐的。至於說打坐的基本外形姿勢——坐姿,眾說紛紜:有人說散盤、有人說單盤、有人說雙盤,更有引經據典「你看某某大師人家就是隨意盤坐」,不是焱霖槓頭,人家還能躺著入定呢,我們不是不能嗎?大師們任意隨性發功那是人家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而我們就得從基本功穩紮穩打,功夫到了自然進展順利,定功穩定了,當然我們也可以不拘泥於形式,讓我們儘早一天享受如『大雨滂沱 、徹徹骨徹髓』的感受。
焱霖練習打坐雖然也有幾十個年頭,但是一直沒有怎麼深入,只是最近幾年通過專注養生健身,也更加注重全方面的鍛鍊,對打坐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原來焱霖只對雙盤有感覺,單盤啥感覺沒有,連入靜都不能,但是最近通過全面鍛鍊,對單盤終於有了感受,畢竟單盤方便是不是?當然單盤有了感受的同時,雙盤的感受肯定會更深刻。等於從最基礎的練習開始又重新來過了一次。
打坐基本功越是深刻,越是方便我們快速體驗入靜、入定的感受,加速靜態健身的進度,更加快速地煥發出我們身體的勃勃生機。
打坐是一種養生健身法。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盤坐"、"靜坐"。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盤坐又分自然盤和雙盤、單盤。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在中華武術修煉中,打坐也是一種修煉內功,涵養心性,增強意力的途徑。打坐的特點是"靜","久靜則定,久動則疲"。因此,打坐結束後,要活動筋骨,如:打拳、舞劍、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動靜結合"。
當然打坐功效、目的的追求有很大差別,從高深的各種功法到平凡的養生健身,不過現在追求打坐的大多還是最基礎的——它的健身功效:放鬆、入靜,入定,來平衡內心、沉澱思想從而達到調節身心作用,不僅五臟六腑、內分泌、經絡暢通可以得以調節,而且也能夠觸發我們的精神世界,達到從內到外的一種有別於動態健身的健身功效。
在焱霖眼裡看初始鍛鍊打坐,只有雙盤才是打坐的姿勢,單盤和散盤都是雙盤的基礎練習,對我們身體感受來說,體驗入靜和入定是我們初期的追逐方向,因為焱霖初期打坐,散盤、單盤別說入定的感受,就連入靜的感受都很難獲得。
2018年10月10日,海南三亞,一僧人在海南省三亞市一景區酸豆樹下坐禪。<br>
打坐的功效說法很多,各門派很多,內容真的很浩瀚,我們僅僅為了養生健身而已。
1是雙腿疊加使下肢更加穩固,盤上了不能自由地散開,這樣就便於更加穩定地牽拉住上身;
2下肢盤緊,相互壓迫,使氣血更容易在上身匯集,上身的氣血會更充盈;
3更容易改變日常的身心狀態,有利於入靜、入定,獨涉內釁。
向高標準看齊
用下肢最穩定的姿勢、狀態,牽扯上身保持穩定,但是要符合人體的生理結構特點。儘量接近人體自然的生理結構,比如腰椎的生理彎曲度,骨盆的正常結構,不能練盤坐練的骨盆前傾了、兩腿走路成羅圈腿了等等。
坐中要墊墊子、尤其是初學
「力氣不夠用,坐中很容易向後弓腰,但是一會兒我們就能夠自然地直起來了,這時候會感覺很舒服」——這種感覺是不是日常也不容易感受到啊。
向後弓腰容易叫人昏沉,想睡覺,弓腰也會感覺很累,不是感覺,本身就是累,因為氣血不夠用或是氣血不通暢。
這時候腰椎底端有充分的空間就顯得很重要是不是?正常的腰椎生理位置有微微內弓的曲度,這點要保持。
要認識到向後弓腰不是正常自然的人體骨骼結構,也不是完全直立,要保持正常的生理彎曲。
大腿負重為主,大腿要放實,『坐骨要接觸墊面』——確保骨盆中立位,這點看似簡單,做起來也不容易,需要臀部和大腿後側肌肉拉伸到位、髖關節靈活了才能做到。
日常活動我們是用肌肉穩定骨骼支架的,但是盤坐中或多或少就有了變化。肌肉相對處於既放鬆有緊張的狀態,肌腱和韌帶起著很重要的穩定作用。
為確保狀態穩定,所以初學屁股下要墊墊子。
雙膝蓋落地也需要功夫,不是很簡單
雙膝下落能夠保持更好的穩定性,一般不容易做到,主要體現膝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小腿肚過粗也影響膝關節下落,大腿前側、內側肌肉過緊也影響下落,所以日常鍛鍊對於雙腿的拉伸很重要。
雙腳腳心能夠在盤坐中翻轉朝上,這點需要腳腕的靈活性柔韌性,主要需要小腿肌肉的拉伸,其中勾腳趾、繃腳背就是典型的簡單拉伸小腿前後側的辦法。
『兩大腿平行』一般打坐要求不是很嚴格,可以叉開的大一點更容易盤坐,但是了兩大腿在盤坐中平行更接近日常生活狀態的骨骼、肌肉的狀態。
大腿平行,雙腳跟對齊 ,是不是姿勢挺優美呢?
束角式拉伸
練習盤腿一般都強調的辦法常用『磨腿』來形容,這樣比較籠統,還有常規的辦法有『拉筋晃海』,焱霖感覺拉伸穩定性不好,很容易就流於形式了;感覺不錯的就是『六種坐姿階梯訓練』——簡易坐、金剛坐、如意坐、半蓮花坐、英雄坐、全蓮花坐;不過焱霖還是比較側重於動態健身當中的結合生理解剖學的肌肉、骨骼位置進行拉伸,針對性更強,鍛鍊效果也更明顯。
拉伸鍛鍊,坐角式
拉伸大腿前側效果很好
站立體前屈拉伸下肢後側
要想取得很好的拉伸效果注意拉伸前要做一些簡單的熱身活動,之後再做詳細拉伸,比如慢跑,高抬腿,開合跳等等,讓身體發熱或是微微出汗,這樣拉伸不僅不容易受傷而且更容拉出好的效果;拉伸過程中不要過死,要靈活,在運動中去感受。常規動態健身拉伸分動態拉伸和靜態拉伸,一般動態拉伸放在正式運動前的熱身當中,而靜態拉伸放在運動後。如果我們不能雙盤,而單盤、散盤還不能入靜,那麼我們是不是只是做了相對靜態拉伸的功夫,還有『六中坐姿階梯訓練』當中如果不動那基本也是靜態拉伸是不是?我們可以做成動態也可以做成靜態,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大於30秒或是一分鐘就是靜態,我們在拉伸當中運動就是動態,焱霖感覺,我們訓練盤腿過程中,動態、靜態相互結合比較好。另外肌肉關節過緊的,在拉伸過程中肯定有肌肉的撕裂和修復,這是必然的。
打坐的人群越來越廣泛,商務人員也打坐
關於打坐的正確姿勢對於我們初期健身的朋友來說,要嚴格要求,以動態健身的運動為主,側重下肢的拉伸,但是也不能其它體能的性的有氧和力量就一點沒有也不行,高強度拉伸肯定需要力量的跟進,比如做做深蹲、靠牆蹲什麼的,要不然也會影響日常生活的狀態。
初期基礎訓練也是暢通全身經絡和氣血的過程,肢體僵硬、不靈活,氣血運行也好不哪兒去,直接會影響坐中的訓練,坐中去磨練還不如初級狠練基本功,真正做到腳掌能夠順利上翻、雙側膝蓋能同時落地、兩側大腿可以平行放平的時候,在打坐中進步也會很快,這樣就會更加集中性的來專注靜態健身訓練。
一群快樂奔跑的孩子Group of happy running kids
內外兼修,不僅讓我們肢體強壯,而且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會更健康。
我是焱霖——一位喜歡運動健身的農家大叔,感謝閱讀,歡迎批評指正,希望大家受用,方便之餘點點關注與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