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和道家打坐入定的正確方法

2020-12-23 遵生養命

當你開始打坐時,你認為打坐是一種神奇的活動。如果你能做對,我想打坐會揭示你的真實本性,發展你的智慧,給你內心的平靜。

你可以選擇任何舒服的打坐姿勢,但是你的注意力都要集中在你的內心,你的姿勢應該支持你的練習,而不是分散你的注意力。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從簡單舒適的打坐姿勢的開始。

雖然關於打坐有很多不同的姿勢,但它們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無論你是坐在椅子上還是坐墊上打坐,你都應該感到踏實和穩定,你的身體應該保持平衡和舒適。

第一類常見的方法是脊柱挺直,懶散是氣餒,這會讓你感到不舒服,讓你的注意力變得懶惰。有些打坐對此非常嚴格,對其他人來說,這更像是一個指導方針。

但除了腳踏實地和挺直脊梁,其餘的可能變化很大。手朝上或朝下。眼睛睜著或閉著。腿在蓮花與否。向下或向前凝視。有些指導非常嚴格,而另一些則比較寬容。關於打坐的正確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使用一種舒適而特殊的打坐姿勢,最大原因是幫助建立你的打坐練習,這種姿勢是為了儘量減少幹擾,通過組織你的身體,它有助於平靜和組織你的思想。

此外,日復一日地使用相同的打坐姿勢可以幫助你的大腦自動知道如何安定下來,這就是入定。

打坐可以發生在任何地點、使用任何姿勢。但作為一個好的、常識的打坐,一個屬於你自己正式的打坐姿勢會讓你入定變得更容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打坐許多年,你還無法入定?
    打坐入定是一件「神奇」的事,能讓人進入一種「惚兮恍兮」,似空非空的狀態。有人說,打坐只有真正能入定,才算是入門。對於許多人,打坐能入定,或許是「終生追求的目標。」佛教道教打坐,都講究入定。因為都對入定很新奇,就想:是不是入定後,就能「魂遊太虛」了或者入定後,能像佛陀那樣,去忉利天?有的人甚至直言:如果真能做到那樣,哪怕能入定去一次,這一輩子也值了。打坐到底能不能去忉利天我們不知道,但是一般入定後,能「魂遊太虛」,則是有可能。不過,前提是,你打坐能進入定中。如果無法入定,其它的都是虛妄。
  • 打坐的人,做到這「兩個字」,入定其實很簡單!
    有些人自從看了雲來的修行分享之後,一直在詢問,到底要如何才能真正入定。關於這個問題,在不同的修法當中,對於入定的標準各有不同。有的人對於打坐入定的概念並不清楚,由此對於打坐入定後有什麼「好處」,也是一知半解。
  • 一念一清淨,打坐最佳時間和靜坐誦讀時為何心氣不通?
    一般來說,如果打坐或靜坐功夫深的人,不管什麼時間打坐都可能入定,古今往來這樣的高僧就有許多。但是,相對初學者更應該挑選好的時間。如此一來,自己的妄念就會少一些。說到最佳時間,就應該從我們生活習慣來談起。如果我們休息時間比較規律,都是早睡早起,早上三點到五點比較適合。此時打坐,可以不用過多運動,很多人直接在床上打坐方可。
  • 南懷瑾先生:打坐的秘密
    ——《我說參同契》我們打坐時,外形收攏起來就是管理,內心不向外面消耗了,這是打坐姿勢身體「微密」的作用。打坐的姿勢包括那麼多的學問,所以是「微密」。這還是外形,至於內心「管括微密」的管理,就更難了…… 這個「管括微密」有什麼要點呢?下面有,是真正「御政」開始的要點。
  • 打坐的人,這4條「禁忌」,一定要清楚!
    現在打坐越來越熱,很多人在工作之餘,趕緊找個好的地方,進行打坐。工作中的煩惱,在打坐時,瞬間消失。對於消解自己的各種壓力,能起到「冰釋」的作用。打坐不僅能起到緩解、消除疲勞的作用,當你正確打坐,還能讓人起到修行的作用。
  • 道家丹功和佛家禪定功,有哪些異同?
    它借周易丈象把五行、八卦結合起來講人體功能和煉內丹的問題,被稱為萬古丹經王,全真教的丹功主要依據這部經。張紫陽繼承發揮了《參同契》的奧義而寫了《悟真篇》,也是道家丹功最重要的論典。天師道的丹功主要依據《黃庭經》。《黃庭經》在人體生理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周易參同契》在人體功能方面,有特殊的發揮。
  • 道醫馬元剛:打坐和道家修行有什麼關係?「微打坐」
    今天聊一下,關於道家修行、淨化空間能量,人分三個部分,肉體部分,心理部分和靈性部分。我們處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時時刻刻要守好本心,只要過度追求物質上的享受,精神層面的世界就會蒙塵。道家主體思想認為,人是由肉體和三魂七魄組成!我們的身體是個載體,也就是硬體兒,三魂是作業系統,七魄是軟體,只有當人的三魂七魄,作業系統,軟體,硬體,能夠協調統一,人才能夠支配日常生活活動。從本體一直到身體是一個越來越粗化,越來越固化的過程。
  • 站樁打坐真正的區別是什麼?
    站樁打坐真正的區別是什麼?今天給大家聊聊這個話題。王薌齋祖師爺傳下來的站樁是武術的基本功。後來他老人家又根據佛家禪宗道家老莊的心法來指導站樁。打坐是佛道兩家修煉的時候最重要的姿勢。但是通過絕大多數人的實際經驗站樁效果比打坐要好一些。但是真正從修養高低來說還是佛道兩家相對來說更高明一些。這是因為站樁就好像你初中畢業就去工廠工地上班一樣,馬上就賺錢了,只要你能吃苦就行了。
  • 中脈不通,入定幾乎是不可能的
    至於打坐,能坐上幾天幾夜,並不一定是你氣脈通了,氣脈通不通和打坐是兩回事。但氣脈通了,要坐便坐,非但可坐上幾天幾夜,就是睡幾天幾夜,站著幾天幾夜,也照樣都能入定,入定與姿勢是無關的。現代人腦子太複雜,所以修有為功夫,也就是修安那法門最好,修氣、身體也會好,如果想借修氣求得證果,要懂得醫理才行,所以先要自己研究醫理及醫藥。
  • 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看完你就明白了
    特別是那些想通過打坐來修行的人,要如何運用打坐來修心,會感覺到特別茫然。帶著這個問題,本章節就與大家重點分享一下,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如果你能看完本章節內容,可能你就會真正弄明白。首先,我們來看看打坐的特點。
  • 禪修靜坐,初學打坐四個字很重要!
    其中,打坐也漸漸成為更多人追求身心健康的一種方式。而在中國,除了道家,佛家的禪修靜坐,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關注。那麼,剛開始禪修打坐的人,我們最為重要的是學習哪些方面呢?其實並非盤腿功夫上,而是我們應該從自心中去領悟。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禪修靜坐,國學大師南懷瑾給初學打坐者的兩個建議,其中四個字很重要!說是初學者的兩個建議,其實這兩個建議在禪修者看來非常重要。
  • 要以放下一切的心理安心打坐 才能保證自己實現制心一處的入定
    通過前兩章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要確保自己經過三個月打坐,成功實現入定,首先要準備一個安靜的房間,還要堅持每天打坐一小時。這一章我們來學習,打坐的四大心理準備:一、要有長時間打坐的心理準備。打坐禪修是一件持續的訓練,每一步都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掌握。不要期盼快速達成,不可期望一蹶而就。每一個人都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有所收穫,才能取得相應的修行成果。對於我們目前學習的打坐入定,首先就要安排出整整三個月時間。我們要用這三個月時間,克服自己身體的疼痛和不適,減弱、減少和去除自己的所有念頭。
  • 山神——屬於道家,還是佛家?
    山神屬於道家範疇,與佛教沒有絲毫關係。山神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春秋戰國,而佛教直到漢明帝時才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可見,山神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神仙。關於山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山海經》,裡面記錄了許多有關山神的傳說。古代造神無非兩種方式。一是人造。
  • 打坐和站樁只看這一篇!儒釋道三家修行硬核直透!看完便知修行和傳武大門!
    道家的硬核,就在《道德經》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馬可解讀:這句話直接說出了道的特徵和體悟道的方法。道的本質是「恍惚」,體悟道的途徑也是「恍惚」。恍惚之間,仿佛有形,仿佛有個東西,又好像沒有。 我們體悟道的方式,也在恍惚二字。
  • 99%人打坐都會犯的錯:心未清時 忙把眼閉
    佛家論打坐,就更是枚不勝數了。對道家來講,張三丰祖師更有精彩的論述,他在《道言淺近說》中特別指出:「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勤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炁穴,乃曰凝神。」,這是為打坐修真作準備工作。
  • 打坐,要怎樣坐姿勢才正確?
    很多人看了雲來的文章,感覺打坐確實能改善身心狀態,也想學著打坐。但是,由於以前沒有接觸過真正打坐修行方面的東西,擔心自己打坐姿勢錯誤,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有人說,如果打坐姿勢不正確,就會走火入魔,等等說法。其實,就算打坐姿勢不那麼標準。也不會走火入魔,最多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而已。
  • 打坐的正確姿勢——坐姿,基本功紮實,快速體驗靜態健身
    打坐基本功越是深刻,越是方便我們快速體驗入靜、入定的感受,加速靜態健身的進度,更加快速地煥發出我們身體的勃勃生機。打坐又叫"盤坐"、"靜坐"。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盤坐又分自然盤和雙盤、單盤。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在中華武術修煉中,打坐也是一種修煉內功,涵養心性,增強意力的途徑。打坐的特點是"靜","久靜則定,久動則疲"。
  • 道家三寶與佛家三寶,誰家的層次高?你信哪個?
    很多人都知道,佛家有三寶,道家亦有三寶,但很少去比較兩個「三寶」,那它們有什麼異同,各自的層次有多高,今天給大家說道說道。先來說佛家三寶,分別是佛、法、僧,佛即是佛陀,即一切成就大覺悟者;法就是佛法,指一切能指導眾生成佛的教義方法;僧就是依戒律修行的僧人。
  • 功態:站樁時的入靜和入定心理狀態分析
    古人早已將修行方法告訴後人,只是能做到的甚少,而入靜是其基礎且必要的條件。站樁一般來說不用去刻意講究入靜, 因為其本身的姿勢要求會讓練習者自然而然地隨著功夫增長而慢慢入靜,更深者還可以入定。那麼入靜和入定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
  • 打坐的方法--七支坐法
    首先要注意,整個人的身體就跟六和塔一樣,是穩穩噹噹,由下往上是一層一層的,這是非常關鍵的。有些人懷疑,盤足靜坐,不但對人體的健康有礙,甚至,反而因兩足的血管被壓迫而致病,所以靜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現象。這是誤解。其實,人體的健康,與腿和足有極大的關係。中國古代的道家醫理,認為"精從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