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自從看了雲來的修行分享之後,一直在詢問,到底要如何才能真正入定。關於這個問題,在不同的修法當中,對於入定的標準各有不同。
有的人對於打坐入定的概念並不清楚,由此對於打坐入定後有什麼「好處」,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在知道打坐入定的好處之前,你先要能讓自己進入定中,這才是真正的「硬核」。
有的人認為,打坐中感覺到某種「喜悅」,就是入定。也有人認為,打坐時基本沒有雜念了,就是入定。再高一點的標準,就是打坐時,自己的什麼都不想。通常說來,打坐時什麼都不想,的確是入定的一種狀態,但它只不過是入定的初始狀態。當你真正能入定時,你會發現,真正的入定,比什麼都不想這種狀態要更舒服。
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怎樣才算是入定,其實從「入定」這兩個字就可以得知,真正的入定,就是處於一種定住不動的狀態。無論是思想還是身體,都像是被「定住」了。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
在民間有個說法,有的人睡覺做夢時,忽然從夢中醒來,但是發現自己無法動彈。有時想喊喊不出,想動動不了。這就是被「定住」了。很多人不了解這種事情的真實情況,就認為是「鬼壓床」,在民間普遍有這種說法。其實不是什麼「鬼壓床」,而是身體被定住了。
因為有些人的身體,帶有一定的天地能量,只要他在任何時候,能保持與天地溝通的狀態,他的這種天地能量就能發揮作用。而一個人在睡覺將醒未醒時,與《道德經》中所說的「恍兮惚兮」的這種「道」的狀態非常相似,那麼就很容易被定住。
打坐時身體定住,也是這個原理。他要與天地能量保持一致,才能入定。
思想的定住,就是思想上什麼也不想。有人以為這是想不起來任何東西的緣故,其實是因為思想也達到了某種狀態,被這種天地能量定住了,所以他才想不起任何東西,甚至沒有任何東西可想。那麼,他也能達到這種定的狀態。
當一個人在打坐時,如果讓身體與思想與天地能量保持一致,就會出現被天地能量「定住」的現象。一旦定住,身體不會動彈,思想也不會想任何東西。在這種狀態下,思想是清晰的,大約知道自己的狀態,但不會動念。只要想從這種狀態中出來,可以強行的讓身體某個部位動一動,就出定了。
那麼,到底要怎樣才能入定呢?其實,打坐想要入定,只要做到下面這兩個字,就很簡單了。
一、無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無就是什麼都沒有。所謂的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當自己在打坐時,要將外界的一切,都視作無。
很多入定過的人都知道,當自己入定後,會發現身體周圍出現一片白茫茫。有的人認為這是「炁」,也有的人認為這是能量,所以他打坐,就想要入定,去尋找那片白茫茫的存在。其實都不是,那種白茫茫的東西,只不過是一種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