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前半生忠心耿耿,為何後來卻想取代康熙?

2021-01-08 吹牛的猩猩

大家好,歡迎來到吹牛的猩猩吹歷史。看過《鹿鼎記》的朋友們,肯定對鰲拜這個人難以忘卻吧?他憑著戰功封公爵,是清代三朝元勳,康熙早年的顧命大臣,號稱「滿洲第一勇士」。鰲拜是影響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今天猩猩就在這給您說一說這位「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出身將門,但並不是靠世襲當官,他從青年時期效力軍中,在跟隨皇太極的徵戰中,鰲拜多次立功。

崇德二年,鰲拜受命攻打佔據皮克島的毛文龍,在此之前,皇太極曾多次派兵攻打,但是都以失敗告終。鰲拜沒有給自己「滿洲第一勇士」的稱號丟人,他身先士卒,冒著炮火與明軍激戰,清軍一舉攻下皮克島。鰲拜以首功晉爵三等男,賜號「巴圖魯」(勇士)。崇德六年,松錦會戰爆發,鰲拜再次身先士卒,他五戰皆捷,晉爵一等梅勒章京。直至入關前,鰲拜戰功赫赫,升遷頻頻。鰲拜不僅是戰場上的猛將,前期的他還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

在皇太極死後,清軍內部出現嚴重的分裂,皇子們為了汗位幾乎大打出手,在各方的妥協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上位。多爾袞擔任攝政王期間,多次想廢除順治,但是鰲拜對順治忠心耿耿,所以多爾袞陰謀沒有得逞。順治七年,順治親政後,對鰲拜極為敬重,視為心腹大臣。順治十四年,孝莊文皇后病重,順治終日在床前侍候,另一個終日侍候不得休息的正是鰲拜,君臣之情,可見一斑。

順治十八年,福臨去世,遺詔中玄燁(康熙)嗣位,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鰲拜迎來了人生巔峰。四位顧命大臣中,索尼年老體衰,很多事上都屬疏於過問;蘇克薩哈屬於正白旗,原先依附多爾袞,後收到順治重用;遏必隆遇事無主見,跟鰲拜同屬鑲黃旗。鰲拜的勢力越來越大,能夠限制他的索尼病逝,蘇克薩哈被他除掉,這時候的鰲拜已經到達了權力的巔峰,甚至不惜嘗試,想要取代康熙。

康熙八年,鰲拜黨羽遍布朝廷,康熙深感不安,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康熙在身邊養了一批親信,以便除掉鰲拜。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在武英殿設計將鰲拜押入大牢。考慮到鰲拜徵戰一生,康熙對鰲拜寬大處理,康熙八年,鰲拜在禁所死去。好了,感謝您觀看本期吹牛的猩猩吹歷史,有什麼想看的歷史故事和好的建議,歡迎您關注猩猩並留言哦,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 為何輕而易舉就被康熙扳倒
    《康熙王朝》濃墨重彩地描寫了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他繼承皇位時,年僅8歲。剛剛坐上金鑾殿上的龍椅,康熙皇帝就迎來人生中的第一個勁敵:鰲拜。《康熙王朝》一共46集,描寫康熙皇帝與鰲拜的鬥智鬥勇就有9集,佔了差不多五分之一的篇幅,可見鰲拜這個角色在《康熙王朝》中的重要性。
  • 滿洲第一勇士鰲拜為何被康熙囚禁終身
    最近播出的《鹿鼎記》挺火,好評也好差評也罷,咱們在這裡不做評論,只是對裡面的康熙智勤鰲拜有點自己的想法不吐不快,鰲拜被稱為滿洲勇士,開國功勳為何會被康熙視為眼中釘,意圖殺之後快,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分析……說起鰲拜,我們先來瞅瞅此人生平。
  • 鰲拜權勢滔天,為何不取代康熙自己做皇帝?
    圖:康熙從小學會忍耐康熙從小就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和勤奮好學的精神,絕不是泛泛之輩。自從鰲拜得勢以後,康熙故意示弱,對鰲拜的策略就是順從和獎勵,這一度讓鰲拜膨脹到無以復加,索尼死後,已經完全不把康熙看在眼裡了,所以康熙只能秘密籌劃,想辦法將鰲拜一舉擊潰,沒有萬全之策不敢輕舉妄動。
  • 為何康熙要扳倒滿洲第一勇士,到底是個人恩怨還是權力的爭奪?
    為何康熙要扳倒滿洲第一勇士,到底是個人恩怨還是權力的爭奪?康熙一生政績顯著,乃大清朝最後一位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康熙八歲就登基,雖然年齡小,但是非常聰明,親政後第一件事便是扳倒了滿洲第一勇士鰲拜,鰲拜一生戰功赫赫,可以說為了大清的穩固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為何最終還是被康熙誘騙下獄,在獄中結束自己的一生呢?
  • 滿洲第一勇士-你所不知道的鰲拜
    鰲拜簡介鰲拜(滿語:Oboi,約1610年-1669年),滿洲鑲黃旗人,中國清初權臣,清朝三代元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之一。鰲拜以戰功封公爵,前半生軍功赫赫,後半生則操握、結黨營私。
  • 【歷史人物】:「滿洲第一勇士」鰲拜
    一、生平概述 鰲拜(約1610年-1669年),滿洲鑲黃旗人,中國清初權臣,清朝三代元勳,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之一。鰲拜以戰功封公爵,前半生軍功赫赫,後半生則操握、結黨營私。康熙在黃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於朝,又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
  • 1669年,康熙皇帝為什麼要擒拿被譽為「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
    康熙八年(1669)五月,已下嫁給權臣鰲拜之侄訥爾杜的順治皇帝第二女、康熙皇帝同父異母之姐碩恭慤公主突然背負上罪名。「罪過」當然不是久居闈院的碩恭慤公主犯下的。她只是被連坐。而真正被康熙處罰的,是當時瓜爾佳鰲拜家族的核心——鰲拜。
  • 鰲拜是滿洲第一勇士,為大清立下赫赫戰功,為何康熙一定要抓他?
    人們對於鰲拜的了解大多源於影視劇,滿臉的兇神惡煞模樣,行為乖張跋扈,鬍子也是又長又邋遢,看起來就像一個十足的大惡人。但是,歷史上的鰲拜可不是那麼簡單。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真實的鰲拜吧。1、戰功赫赫鰲拜出生將門,所謂虎父無犬子,在戰場上鰲拜可說是身先士卒,悍不畏死,在皮島之戰、松錦會戰、西充之戰中都有過出色的表現,為大清朝的建立平定立下了赫赫戰功。2、忠心耿耿雖然電視劇中鰲拜囂張跋扈,生殺予奪,但是歷史上的鰲拜是十分忠誠的。
  • 鰲拜被抓後,康熙為何對他只囚不殺?其原因竟是如此
    那麼,歷史上的鰲拜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何康熙對他又只囚不殺呢? 鰲拜是一個為大清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當年跟隨皇太極南徵北戰,是皇太極最信任的武將,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皇太極死後由多爾袞攝政,鰲拜立誓擁護九皇子福臨繼位,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於是就和多爾袞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 鰲拜手握40萬大軍,為何到死也不敢造康熙的反?你看他最初效忠誰
    然而在康熙即位後,他與鰲拜卻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將鰲拜下獄論罪,使其囚死於牢中。 在很多影視作品裡喜歡將鰲拜刻畫成一個兇惡的奸臣,但其實鰲拜絕對是有功於清王室的一個臣子,最重要的是他並沒有產生過反叛之心。鰲拜是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他出身勳貴又精於騎射,早年是皇太極麾下的一員猛將,跟隨君主徵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被稱為「滿洲第一勇士」。
  • 16歲的康熙皇帝扳倒60歲的鰲拜,為何沒有將他殺掉?
    順治皇帝的輔政大臣多爾袞意外去世,使得順治皇帝能夠提前親政;而康熙皇帝的輔政大臣鰲拜,哪怕在康熙皇帝已經親政後,也遲遲不肯放棄手中的權力,讓康熙皇帝很是頭疼。一鰲拜是滿洲鑲黃旗人,生於1610年。鰲拜從小就練習武藝,精通騎射,曾經跟隨皇太極南徵北戰,立下赫赫功勞,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在那以後,鰲拜在決定明朝、清朝國運的松錦會戰中表現得非常搶眼,立下大功。1644年,清軍入關後,鰲拜又先後參與圍攻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的軍事行動,因屢立軍功而頻繁升遷,成為一名手握實權的八旗將領。鰲拜是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心腹。
  • 幫助康熙擒鰲拜的少年,最後結局如何?韋小寶:康熙是好皇帝
    順治帝安排完後事就去了,娃娃皇帝康熙登基。計劃趕不上變化,順治帝精心謀劃朝堂格局很快就被打破,此人是不起眼的鰲拜。 鰲拜在輔政大臣中的排名並不靠前,可最終脫穎而出的卻是他,這與其他三人的軟弱退讓有很大關係。
  • 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和多爾袞誰更厲害?看完他們的較量,你就知道了
    鰲拜作為早年康熙帝輔政大臣之一。前半生軍功赫赫,後半生則操握、結黨營私。康熙在大臣支持下,主政於朝,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鰲拜被生擒之後,老死於囚牢中。
  • 鰲拜被抓後,康熙是如何對待他的後人的?康熙: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然而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士,其他三位輔政大臣屬於兩黃旗人物又瞧不上他,所以蘇克薩哈也被排擠了,而遏必隆就是個老狐狸,最終「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居然後來居上,在這之後大權獨攬。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早年間跟隨皇太極徵戰,立下了無數的軍功,後來在多爾袞和福臨之間鰲拜又成功戰隊順治,所以自此之後鰲拜也成為了順治帝的心腹大臣,最終成功躋身於「四大輔臣之列」。
  • 康熙為何先殺鰲拜,後削藩?他為什麼不用鰲拜來攻擊吳三桂呢?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127字,閱讀約3分鐘鰲拜,是清朝初期的權臣,早年跟隨清太祖皇太極徵戰四方,戰功赫赫,是清朝三朝元勳,康熙繼位後,鰲拜作為康熙帝的輔佐大臣之一,以戰功封公爵
  • 康熙少年智擒鰲拜,晚年為何會後悔,鰲拜是忠是奸?
    康熙擒住鰲拜時,很多人都說康熙是英雄,少年扳倒老臣,這樣的事情在歷朝歷代都很新鮮。扳倒鰲拜後,康熙也開始走上了勤政的道路。或許很多人不知,康熙在擒了鰲拜後有些後悔了,甚至晚年還特意給鰲拜平反,追封了他官職。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曾經想盡辦法想除掉鰲拜,除掉了之後還要為其平反呢?
  • 鰲拜被擒後,康熙如何處置其後代?無一人被殺,如今遍布全國
    當然,除了多爾袞之外,清朝還有著許多功不可沒的猛將,比如鰲拜。鰲拜是八門提督衛齊之子,騎射堪稱一絕,曾跟隨皇太極經東徵西戰,並立下戰功累累,素有「滿洲第一勇士」之稱。皇太極離世後,多爾袞本有奪位之意,但是鰲拜卻堅持反對,並擁立先皇幼子為帝,甚至不惜一死。
  • 為康熙除掉鰲拜的那群少年,後來身份不一般,還成立了一個組織
    康熙繼位後,因為年幼,朝政被託孤大臣鰲拜所掌控著,少年的康熙成了擺設,但康熙有一顆雄心壯志,他想奪回政權,真正領導這個帝國,一場計除鰲拜的大戲就開始了。 鰲拜見了康熙玩布庫,以為康熙沉迷於遊戲,不思進取,不僅不以為意,心中反而暗自高興。兩年後,也就是公元1669年5月,清除鰲拜的時機成熟了,康熙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又讓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城的護衛。召見鰲拜。在進去皇宮見康熙前,擔任侍衛的索額圖讓鰲拜交出武器,鰲拜也沒有多想,就把武器給了索額圖。
  • 鰲拜明知康熙對付他,手裡握有40萬重兵,為何不敢在紫禁城造反?
    鰲拜素來以「滿洲第一勇士」著稱,作為大清朝的三代元勳,他在朝中的勢力不容小覷。但也正是由於他的勢力越來越大,從而在康熙帝眼中他成為了最大的威脅。康熙帝雖然很早就登基了,但是手中並沒有什麼權力,一直受到鰲拜的幹涉。所以,康熙帝一直都在找機會除掉他。
  • 康熙親政前的四大輔政大臣都是什麼身份,鰲拜為什麼能夠專權
    後來遏必隆的次女兒是康熙的第二個皇后孝昭仁皇后。 4、鰲拜,初為輔政大臣之末,後鰲拜專權,實為輔政大臣第一人。 姓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