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1年,順治皇帝不幸感染上了天花,由於順治是滿人,長期處於關外,身上沒有這種抗體,所以他之後的命運也就註定了。由於此時康熙年僅八歲,還不能夠單獨上朝理政,所以順治臨死前立下了四個輔政大臣,他們分別是索尼、遏必隆、鰲拜以及蘇克薩哈。
在這四人之中以索尼為首,其次是蘇克薩哈,接著是遏必隆,最後一個才是鰲拜。然而索尼由於年事已高根本無法在朝政上勞心勞力,所以不久就乾脆做了個「甩手掌柜」。然而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士,其他三位輔政大臣屬於兩黃旗人物又瞧不上他,所以蘇克薩哈也被排擠了,而遏必隆就是個老狐狸,最終「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居然後來居上,在這之後大權獨攬。
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早年間跟隨皇太極徵戰,立下了無數的軍功,後來在多爾袞和福臨之間鰲拜又成功戰隊順治,所以自此之後鰲拜也成為了順治帝的心腹大臣,最終成功躋身於「四大輔臣之列」。
然而隨著權勢的提高,鰲拜的野心也開始大了起來,在首輔索尼不問世事之時,鰲拜趁機聯合遏必隆打壓蘇克薩哈在朝中結黨營私,並圈佔良田,導致康熙初年的民怨頗大,也成為了當時康熙親政的最大障礙之一。
為了除掉鰲拜,康熙處心積慮秘密挑選了一幫小跟班,每天在皇宮之中練摔跤表現出玩物喪志的樣子,直到有一天對鰲拜突然發難,最終這位「滿洲第一勇士」從此淪為了階下囚,然而不得不說鰲拜對康熙無情,康熙對於鰲拜還是仁至義盡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知道在古代,結黨營私幹涉朝政絕對是觸犯了龍的逆鱗,憑藉這一點來說鰲拜是必死無疑的。然而康熙在抓住了鰲拜之後,卻並沒有殺死他,而是將他囚禁了起來,並好吃好喝的招待他。
一個念在鰲拜是三朝元老並功勳卓著的份上,畢竟康熙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另外一個則是鰲拜雖然專權,卻從未想過篡位,這一點不需要懷疑,其實當時鰲拜可以說是黨羽遍布朝野,然而康熙一夜之間就瓦解了他的勢力,說明鰲拜只是行為跋扈,但是你要說他篡位我是不信的,否則鰲拜被抓,康熙焉能存活?
因為古代皇帝對權臣這種「擒賊先擒王」的手段根本不實用,因為權臣的背後不單單是一個人,他的背後是巨大的利益鏈,唯有將他連根拔起才有可能,而康熙只抓住了鰲拜就瓦解了他的黨羽,說明鰲拜還沒有到篡位這一步,所以康熙奪回權力才能夠這麼快。
其次,鰲拜所犯得罪在當時的清廷來說足以誅九族了,可是康熙對此也並未斬盡殺絕,鰲拜之子和他的父親一樣也足以斬首,然而康熙最後還是並沒有殺他,將他下獄之後還是放了他。
後來又念及鰲拜的戰功,在不久後也恢復了鰲拜的名譽和爵位,還給予他的孫子達福男爵稱號,而鰲拜的兩個弟弟以及侄子康熙也並未將其殺死,而是將他們從輕發落。
所以從這些事情看出,康熙對於鰲拜還是挺照顧的,並未因為其結黨營私而大開殺戒,所以康熙對於鰲拜確實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但是另一方面,此時康熙也親政不久,急需樹立恩典,所以這個時候大開殺戒往往是不合適的,而鰲拜就是他的試金石。
事實證明,康熙這招還是挺管用的,鰲拜被抓後,那些曾經攀附鰲拜的人並未因此作亂,而康熙也只是懲戒了鰲拜、班布爾善等首惡,餘下的大部分都沒動,從這點上來說康熙的帝王心術也絕對夠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