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講的康熙當皇上以來第一次發威,他就是想給鰲拜一點顏色瞧瞧,你不是安插在我這有個太監頭領嗎,我騙把他撤掉,看你能把怎麼著。以此來震懾鰲拜,不想這個大太監是給除掉了,然而康熙卻被人評價還是太年輕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康熙登基的時候只有八歲,由於年幼還不能親政,皇權都掌握在4位輔政大臣手中,而這4位大臣都想趁著康熙年幼的時候,多往自己手中抓全,其中以鰲拜最甚他總想獨攬朝政,尤其在控制康熙方便讓人覺得咄咄逼人,他先是把康熙近身侍衛的頭樓鶴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抓了起來,然後全部換成他的人,接著又想方設法的把康熙的老師魏承謀給替換掉,這樣一來康熙的一切行動,
不就都在他鰲拜的監視之下了嗎,算盤打得挺好,然而康熙歲數雖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魚肉,當他發現身邊的侍衛都換了之後,追問樓鶴去哪了,太監回到樓鶴造謠生事,督太監吳良輔遵旨將他革職拿問,玄燁氣壞說到,朕怎麼不知道,叫吳良輔來,吳良 匆忙趕來之後,便稱是奉了四位輔政大臣的命令才拿樓鶴的,並拿出一份以康熙的名義下達的捉拿樓鶴的聖旨,這顯然是鰲拜做的好事,吳良輔是鰲拜的乾兒子有他這個太監頭子在身邊就夠受得了,現在又派了這麼多侍衛,以後豈不是一點秘密都沒有了嘛,康熙想了一下,不行這事兒不能忍,他來到那幫新來的侍衛面前,任命魏東亭為這幫侍衛的頭,你鰲拜能往我身邊派侍衛。我就不能給他們安排個頭嗎,真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光壓住這幫侍衛還不足以讓康熙滿意,他決定讓魏東亭明天一早隨著他帶刀進殿,他要給鰲拜點顏色看看,結果第2天早朝鰲拜先給了他點顏色,大家都在上朝的時候鰲拜站在殿外等候託人給皇上帶話,如果魏承謨在他就不敢入朝,為了不讓康熙難堪,
魏承謨主動找了個藉口退出去了,康熙雖心有不甘也只好先忍下這口氣,他還有更重要的事,鰲拜進來後康熙用皇上的身份讓鰲拜把樓鶴放了,鰲拜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只見他不緊不慢的回道,樓鶴放不成了,今天一早刑部已將該犯押到菜市口斬首了,皇上急眼了這可真把康熙氣著了,他逼問樓鶴到底犯了什麼罪,現在問這個還有什麼用,欲加其罪何患無辭,鰲拜的說法是樓鶴造謠生事,說先帝沒有龍御歸天而是出家當和尚了,試問宮裡誰不知道這件事,但是把這個罪名安在樓鶴身上,康熙還真無力反駁,況且又有跟鰲拜一夥的大臣同聲附和,康熙只能把這口氣硬生生咽到肚裡,大喊一聲退朝,回到後宮康熙都快氣炸了,再加上蘇麻喇姑跟魏東亭在旁邊煽風點火,康熙終於下定決心必須得發一次威了,要不然鰲拜都要騎到他頭上拉屎了,鰲拜現在權勢滔天還無法撼動,但是他身邊的人可以啊,於是把目標鎖定在吳良輔身上,無良輔是鰲拜的乾兒子,又是宮裡太監的頭手下耳目眾多,如果想辦法把他除掉,一來是敲山震虎二來也讓鰲拜少了一個情報機構,他們設下陷阱,引誘無良輔去偷了幾件值錢的東西,趁著他們轉移的時候抓個現行人贓並獲,
就用這個理由打死他,以此來還鰲拜一個顏色,以牙還牙血債血償,這樣確實很解氣但現實是,很多時候解氣的做法往往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老狐狸索尼對康熙這個做法的評價就是一句話,少年氣盛啊,換句話來說就是說皇上這件事辦得欠妥,怎麼就欠妥了呢,索尼看得很清楚,孝莊最關心的是安安穩穩的讓康熙親政。在這一階段他不希望添任何麻煩,就算有天大的事也等到康熙親政了以後再說,所以她才對鰲拜一忍再忍,可是康熙畢竟年輕他看不這麼長遠,用無良輔敲山震了鰲拜一下,原本鰲拜在爭權奪勢的路上走得一帆風順,現在突然掀起了一股風浪,但這股風浪掀不翻他這艘大船,但會讓他變得更謹慎,一個人表現得平庸時候對方不會感到威脅,對他也不會多加戒備,但是一旦他表現出了不平庸的地方,
通常對方會對他多加小心,這樣一來他再想做什麼事就比較困難了,所以說時機不成熟的時候,即使有本事也要藏著潛龍勿用,等到翅膀硬了飛龍在天的時候,再秋後算帳也不遲呀,人呀難得糊塗,就像索尼的一句話。哪個人心裡最聰明,哪個人看上去也最糊塗啊,所以聰明不一定要外漏,外漏容易遭人忌憚,康熙給鰲拜亮了一招,鰲拜會有什麼反應呢,這個問題讓我們下期再分析,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