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刷卡支付變得越來越便捷、支付場景變得越來越多元,持卡人也需注意提升自己的安全用卡意識。 下面介紹如何讓行動支付更安全。
安全貼士一:
迎春換新裝銀行卡也需「換芯」
新春到來之際,消費者不妨檢查一下自己的銀行卡是否「換芯」了?
據了解,由於普通磁條卡無法高強度地加密信息,因而容易被複製。而晶片卡則採用動態信息比對技術,穩定性更強、容量更大(儲存量是磁條卡的160倍),可以存儲密匙、數字證書、指紋等信息,卡上有數據加密保護,能在使用保護上採取個人密碼、卡與讀寫器雙向認證,具備很強的抗攻擊能力,可以說是安全性較高的銀行卡。
安全貼士二:
註銷舊手機號同步取消帳戶綁定
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越來越快,部分持卡人也會因為運營商活動更換新號,註銷舊號。但因為在註銷手機號時忘記同步取消某些不常用的卡片綁定,便造成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犯罪分子獲取持卡人原手機號碼後,通過「忘記密碼」找回登錄密碼,從而盜取網絡支付帳戶中的資金。因此,持卡人在註銷手機號碼時還要記得同步解除該號碼與銀行卡、證券、基金帳戶等各項金融業務帳戶的綁定關係,並及時更新微信、微博、QQ等服務的關聯電話號碼。
安全貼士三:
信用卡積分有玄機
刷卡消費籤字後,大部分持卡人可能都沒有仔細核對銀行卡籤購單或信用卡帳單上的商戶信息與自己消費的商戶是否一致。
其實,在銀行卡交易中,銀行會針對不同商戶收取不同比例的交易手續費,因此針對信用卡在不同消費場景上也有不同的信用卡積分獎勵政策,在刷卡消費後,不妨仔細核對一下。
安全貼士四:
玩轉支付新技術,時尚更安全
為了創造更安全的支付環境,不少安全創新應用也逐漸被推出。例如,中國銀聯就已依託EMVCo發布的技術框架,推出基於支付標記化的服務。作為全球支付領域的最新前沿技術,在網際網路支付、行動支付等應用場景下,以支付標記代替銀行卡號進行交易。如使用該項應用,持卡人的敏感信息便無需留存,持卡人卡號、卡片有效期及cvv2碼在交易中不出現,不僅可防範交易各環節中持卡人敏感信息被洩露,同時也降低了欺詐交易的發生概率。
安全貼士五:
關注權威發布提升安全意識
隨著微博、微信等社交渠道的普及,不少信用卡中心及發卡機構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權威發布,即時向持卡人傳播各種新型騙術及安全用卡知識。例如,目前中國銀聯就已聯合公安部門發起成立了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安全聯盟,包括商業銀行、收單機構等在內的聯盟成員單位目前已達82家。持卡人關注安全聯盟微信公眾號(epsu2014)及各家信用卡中心的官方微信,就可實時獲得各類用卡風險提示,通過社交平臺了解更多的支付安全知識。
以上就是關於 如何讓行動支付使用起來更安全 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