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行動支付使用起來更安全 行動支付注意事項【詳細介紹】

2020-12-23 太平洋電腦網

  當刷卡支付變得越來越便捷、支付場景變得越來越多元,持卡人也需注意提升自己的安全用卡意識。 下面介紹如何讓行動支付更安全。

  安全貼士一:

  迎春換新裝銀行卡也需「換芯」

  新春到來之際,消費者不妨檢查一下自己的銀行卡是否「換芯」了?

  據了解,由於普通磁條卡無法高強度地加密信息,因而容易被複製。而晶片卡則採用動態信息比對技術,穩定性更強、容量更大(儲存量是磁條卡的160倍),可以存儲密匙、數字證書、指紋等信息,卡上有數據加密保護,能在使用保護上採取個人密碼、卡與讀寫器雙向認證,具備很強的抗攻擊能力,可以說是安全性較高的銀行卡。

  安全貼士二:

  註銷舊手機號同步取消帳戶綁定

  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越來越快,部分持卡人也會因為運營商活動更換新號,註銷舊號。但因為在註銷手機號時忘記同步取消某些不常用的卡片綁定,便造成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犯罪分子獲取持卡人原手機號碼後,通過「忘記密碼」找回登錄密碼,從而盜取網絡支付帳戶中的資金。因此,持卡人在註銷手機號碼時還要記得同步解除該號碼與銀行卡、證券、基金帳戶等各項金融業務帳戶的綁定關係,並及時更新微信、微博、QQ等服務的關聯電話號碼。

  安全貼士三:

  信用卡積分有玄機

  刷卡消費籤字後,大部分持卡人可能都沒有仔細核對銀行卡籤購單或信用卡帳單上的商戶信息與自己消費的商戶是否一致。

  其實,在銀行卡交易中,銀行會針對不同商戶收取不同比例的交易手續費,因此針對信用卡在不同消費場景上也有不同的信用卡積分獎勵政策,在刷卡消費後,不妨仔細核對一下。

  安全貼士四:

  玩轉支付新技術,時尚更安全

  為了創造更安全的支付環境,不少安全創新應用也逐漸被推出。例如,中國銀聯就已依託EMVCo發布的技術框架,推出基於支付標記化的服務。作為全球支付領域的最新前沿技術,在網際網路支付、行動支付等應用場景下,以支付標記代替銀行卡號進行交易。如使用該項應用,持卡人的敏感信息便無需留存,持卡人卡號、卡片有效期及cvv2碼在交易中不出現,不僅可防範交易各環節中持卡人敏感信息被洩露,同時也降低了欺詐交易的發生概率。

  安全貼士五:

  關注權威發布提升安全意識

  隨著微博、微信等社交渠道的普及,不少信用卡中心及發卡機構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權威發布,即時向持卡人傳播各種新型騙術及安全用卡知識。例如,目前中國銀聯就已聯合公安部門發起成立了網際網路金融支付安全聯盟,包括商業銀行、收單機構等在內的聯盟成員單位目前已達82家。持卡人關注安全聯盟微信公眾號(epsu2014)及各家信用卡中心的官方微信,就可實時獲得各類用卡風險提示,通過社交平臺了解更多的支付安全知識。

        以上就是關於 如何讓行動支付使用起來更安全 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74%的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日前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有74%的行動支付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超95%的行動支付用戶常用二維碼支付,而行動支付安全問題主要集中於個人信息洩露、手機掃到偽假條碼和帳戶資金被盜用。
  •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安全隱患依舊是行動支付用戶擔心的首要問題
    根據《報告》,2020年行動支付用戶對客戶權益保障措施的期望較2019年有所提高,及時進行支付風險提示、暢通客戶投訴渠道、對客戶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是用戶關注的重要問題;用戶對行動支付安全的重視程度持續增強,安全隱患依舊是行動支付用戶擔心的首要問題。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在監管和業界的努力下,行動支付在隱私保護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讓行動支付惠及更多老年人
    所謂「不明白」,是指一些老年人弄不明白行動支付工具、手機銀行APP的運作原理,認為這些工具用起來不安全,擔心會上當受騙。「不方便」也是制約一些老年人使用行動支付的重要原因。一些老年人反映,記不清行動支付工具的密碼,手機銀行APP的字體比較小、部分功能設計沒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此外,還有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者沒有為手機開通移動網際網路。正是這些原因,讓一些老年人不使用行動支付。
  •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近四分之三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日前發布了《2020年行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行動支付被大多數用戶接受,近四分之三的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行動支付已成為消費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報告》稱,2020年,有74.0%的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較前一年提高4.4%。
  • 行動支付面臨的六大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是,中國移動即將商用的4G與NFC不能在新SIM卡中兼容,如果中國移動想同時推NFC和4G的話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與財力。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如果要使用4G網絡,那麼就不能在一張卡裡同時使用NFC;如果要兩者兼得,那就必須使用兩張卡兩種服務,這顯然對用戶是很不友好的,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去「自找麻煩」。
  • 行動支付爆增 移動安全進入3.0時代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行動支付(不包含簡訊支付)交易額規模達1.63萬億元,比去年四季度增長110.5%。行動支付繁榮的背後,安全威脅也如影隨形。
  • 鼓勵行動支付不等於拒收現金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隨著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大多數人可以「一部手機走天下」。不過,現實中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務領域拒收現金的行為,不僅剝奪了消費者支付選擇權,也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尊嚴。
  • 香港行動支付推廣難點:信息安全+「八達通」
    業界認為,虛擬銀行會專攻近年方興未艾的行動支付,即電子錢包市場,開發各種針對網購、商戶及個人的行動支付方案。儘管目前香港人還是習慣用現金和「八達通」付款,但他們對行動支付的接受度已有所上升。面對廣闊的發展空間,香港金管局和運營商們接連出招,力爭讓行動支付體驗更方便、場景更豐富,從而更受港人歡迎。
  • 2020年超七成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
    2020年超七成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     小額特徵日益顯著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近日發布的《2020年行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有74.0%的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較2019年提高4.4個百分點,絕大多數用戶認為操作簡單方便是選擇行動支付的主要原因。
  •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去年有 74% 的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老年人...
    IT之家1月16日消息 在對 5 萬多份有效問卷分析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於 1 月 12 日發布了《 2020 年行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2020 年有 74% 的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較上年提高 4.4 個百分點。二維碼支付是行動支付用戶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佔比 95.2%,較 2019 年提高 2.6 個百分點。
  • 在發達國家,為什麼行動支付就是流行不起來?原因你可能不信
    行動支付被不少網友視為「新四大發明」之一,行動支付的出現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出門逛街不用再帶錢包了,不需要為找零煩惱了,還直接有了自己的電子記帳本。不少老外用過行動支付後都表示很方便,那麼在發達國家,為什麼行動支付就是流行不起來呢?
  • 歐美行動支付APP崛起:當「另類支付」不再另類
    從商家的角度來說也是一樣,除非支付解決方案解決了一個真正的問題,並且有很多客戶願意以新的方式支付,否則商家也沒興趣。PayPal的出現,無疑使得在線支付和接受支付變得更加容易。用戶將選擇用戶名和密碼來登入,而不是銀行卡的詳細信息。商家也會得到一個簡單的在線支付接受工具,幾分鐘之內雙方各獲所得,快捷明了。
  • 中信銀行引領「秒付」潮流 布局行動支付
    根據央行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今年第三季度,全國銀行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271.38 億筆,金額553.07 萬億元,行動支付業務45.42億筆,金額18.1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3.69%和194.86%。
  • 在國內盛行的行動支付,為何在國外流行不起來?
    手機支付現在已成為大眾最偏愛的支付方式,出門不用背包帶現金,手上拿個手機就可以,十分方便。在中國,目光所及之處,幾乎所有消費場所都支持手機支付,搭乘公交、菜市場買菜、商場購物、醫院看病,手機打開二維碼,掃一掃便能結帳,給大眾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 行動支付要在「快」與「慢」的 平衡中尋求穩健發展
    當國內網際網路金融紛紛轉向金融科技之後,特別是當信息技術與金融創新實現交融式發展之後,如何客觀審慎認識和把握這種跨行業、跨地域、跨學科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行動支付如何在動態平衡中尋求穩健發展之道,是一個繞不開的思考題。概言之,未來行動支付產業的發展,需要在「快」與「慢」中尋求平衡,處理好「效率」與「安全」的關係問題。
  • 中國行動支付出海圍獵戰:支付寶造船,微信支付借箭
    出海造船 vs 支付牌照4月底,與印度、緬甸為鄰的孟加拉,宣布其國內最大的行動支付公司bKash和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對外口徑稱,螞蟻金服將通過技術和經驗分享,打造「孟加拉國版支付寶」,為當地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和安全的數字金融服務。
  • 企業支付結算不方便?銀行業首推的對公行動支付來啦!
    企業支付結算不方便?銀行業首推的對公行動支付來啦!金羊網  作者:吳瑕 戴曼曼  2018-09-28 羊城晚報訊 記者吳瑕、戴曼曼報導:企業支付結算不方便?9月28日,廣發銀行攜手中國銀聯發布了「捷算通對公行動支付」功能,在國內首次實現了企業在移動終端的全方位支付。
  • 2020年每天都使用行動支付的人竟有這麼多:佔比74%!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日前發布了《2020年行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行動支付被大多數用戶接受,近四分之三的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行動支付已成為消費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  《報告》稱,2020年,有74.0%的用戶每天使用行動支付,較前一年提高4.4個百分點;每周使用3次以上行動支付的用戶佔比為17.0%;有6.0%的用戶每周使用1-3次行動支付;半個月使用一次行動支付的用戶佔比為2.0%;一個月使用1次和半年及以上使用1次行動支付的用戶佔比均為1.0%。這說明行動支付已成為消費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
  • 手機廠商密集搶食行動支付 NFC等來了春天?
    而就在6天前,中國正在成為亞洲首個、全球第五個開通Apple Pay服務的國家,該服務覆蓋19家中國商業銀行。在Apple Pay宣布入華的當天,三星亦宣布旗下的Samsung Pay將在今日正式展開公測。此外,華為支付(HUAWEI PAY)已在去年9月在華為Mate S上部署。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滕立章表示,手機廠商進入支付市場有利於構建自身的閉環商業生態。
  • 臺灣的客戶可以使用ApplePay進行移動無線支付
    最初,谷歌的行動支付服務將得到三家本地銀行的支持。儘管如此,根據該報告,對更多銀行的支持應及時擴大。目前,臺灣的客戶可以使用Apple Pay進行移動無線支付。自3月下旬以來,該服務已在七家本地銀行中使用,但兩個月後,Android Pay有望加入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