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雲展覽「永遠的東方紅」 重溫中國航天追夢歷程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國博雲展覽「永遠的東方紅」

重溫中國航天追夢歷程

「東方紅,太陽升……」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從太空傳回的《東方紅》樂曲,讓每一個中國人激動、自豪。

今年4月24日,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暨「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之際,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雲展廳開幕。雲展覽分為「太空奏響東方紅」「五十年砥礪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強國立新功」四個單元,回顧「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研製歷程,充分展現「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空間事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動闡述在重大工程實踐中不斷傳承發展的航天精神。

「永遠的東方紅」雲展覽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次利用三維建模、全景漫遊等數位技術,匯聚多媒體資源,在虛擬世界打造的線上雲展,也是第一次在5G通訊技術支撐下與多平臺聯動直播,標誌著國博加速向線上拓展、向雲端延伸,迎接智慧博物館時代的來臨。

雲展覽的展廳設計緊扣2020年「中國航天日」活動主題「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造型取自「東方紅一號」衛星形象,依展覽架構設計為環形,各個單元依序排列。展覽中展示了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嫦娥」系列航天珍貴物證近50件套,涵蓋手稿、任務書、名單、郵票、模擬器、航天服等多種品類,其中包括國博館藏近20件,如鄧稼先領導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用的手搖計算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航天員楊利偉穿的艙內航天服、「神舟七號」搭載的絲綢版中國地圖等。

雲展覽中嵌入8段短視頻,展現了中國太空探索的多個珍貴鏡頭。此外還有衛星、火箭、手搖計算機等十餘個展品的3D模型,供觀眾720度觀覽、互動。為配合此次雲展覽,國家博物館聯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推出了幾款H5小程序,邀觀眾重溫「東方紅一號」研製歷程,在五線譜上奏響《東方紅》,還可以「穿上」航天服與「東方紅一號」合影留念。

當晚的直播在9家平臺20多個埠同步進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太共同開啟了這場雲展覽。85歲高齡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組成員胡其正作為嘉賓現身直播間,與廣大網友分享了當年參與研究「東方紅一號」的故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和國家博物館專職講解員趙夢陽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的導覽講解。

此次雲展覽自開幕之日起,長期在線上進行展覽,觀眾可登錄國家博物館官網觀看。

鄒雅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紀念東方紅一號升空50周年,國博上線首個5G雲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國博將上線首個「雲展」:「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東方紅一號」衛星上搭載的《東方紅》樂音盒。圖/國家博物館該展覽由國家博物館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今晚8點將舉行在線開幕式和導覽直播。以往的虛擬展廳,是把線下辦好的展覽「搬」到線上。而此次「雲展」,從始至終都在線上,包括「雲策展」「雲布展」「雲觀展」,並首次運用5G技術提供保障,在線人數再多也不怕「擠」。
  • 回眸中國航天探索歷程
    「神舟」呼嘯升空揭秘「第四疆域」  ——回眸中國航天探索歷程  浩瀚宇宙,茫茫蒼穹,千百年來帶給中華民族無盡美好的想像、嚮往。屈子云:「高飛兮安翔,乘清風兮御陰陽。」飛天的夢想引領中華兒女邁開了探索太空的步伐,發明火藥、火箭,「萬戶飛天」,「東方紅」升空,「神舟」騰飛……「問天」的探索和努力,一代一代,傳承至今。  今天,「神舟」七號再一次帶著國人的飛天夢奔向太空。摘星攬月的壯舉又一次使中國成為舉世矚目的國度。探索腳步不停歇  在人類探索宇宙空間的熱潮中,勤勞勇敢的中國人一刻也沒有停止挺進太空的腳步。
  • 戚發軔、吳偉仁、劉洋獲聘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今天舉行的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2020年三位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他們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
  • 國博邀您雲看展|虛擬遨遊「秦漢文明」「絲綢之路」「大唐風華」
    漢代鎏金「中國大寧」神獸紋鏡,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曾在「秦漢文明」展覽中作為壓軸展品展出現展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支持一線抗擊疫情>館藏國寶送祝福中國大寧今日雲看展我們邀大家足不出戶重溫三大重量級展覽它們均曾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是否也曾留住您許多回憶↓大唐風華
  • 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教你保護膝關節
    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公司,作為一家從航天科技入手,致力於研究多元化保健產品,助力中國航天事業及全國人民的健康為己任,此次將從膝蓋問題上,帶大家了解健康。  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公司的技術人員發現,只有光滑的軟骨是不夠的,因為腳著地的時候需要緩衝地面對膝蓋的衝擊力,特別是活動比較劇烈的時候,對膝蓋的衝擊力往往是體重的很多倍,為了緩和這種衝擊力,在大腿和小腿的軟骨之間有一個質地非常堅韌的墊子,因為是半月形的,又稱作半月板。
  • 國博展訊|「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啟幕在即
    「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新聞發布會現場(攝影/餘秋雨)經過緊張籌備,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將於2019年12月17日在國家博物館南12展廳啟幕,此展覽也是國家博物館立足館藏、繼「中國古代佛造像」專題展覽之後推出的又一力作。今日,「中國古代書畫」專題展覽新聞發布會在國家博物館舉行。
  • 第五個國家航天日將至 航天六院舉辦系列活動慶祝「東方紅一號...
    六院舉辦慶祝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衛星50周年暨航天日專題座談會。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 通訊員 何怡)今年4月24日,既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又恰逢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及院屬單位在中國航天日前夕舉辦系列特色活動慶祝第五個國家航天日。
  • 航天科工二院「東方紅一號」工程參與者憶往昔看今朝 共慶中國航天日
    中國日報4月24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及我國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五十周年紀念日。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退休的多名老航天工作者紛紛回憶起了自己參與東方紅一號的難忘經歷,鼓勵新一代航天工作者繼往開來、不斷創新,為早日把我國建成為航天強國努力奮鬥。
  • 石豪:送別2020,迎接中國航天的新一個50年
    50年後,在又一個航天日到來前夕,孫家棟、王希季、戚發軔、胡世祥、潘厚任、胡其正、彭成榮、張福田、陳壽椿、韓厚健、方心虎等11位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給習近平寫了一封信,回顧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輝煌歷程,表達了對實現中國夢、航天夢的堅定信心。2020年4月24日,新華社刊發了習近平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
  • 第四屆中國(重慶)國際塑料工業展覽會在重慶國博中心開幕
    第四屆中國(重慶)國際塑料工業展覽會在重慶國博中心開幕 2018年09月19日 18:52 來源:李小姐請各位     9月19日,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中國(重慶)國際塑料工業展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 璀璨的繁星中,有一顆星星名叫「東方紅一號」
    因此,從今天開始,小九會不定時地為寶寶們奉上中國航天史上的大事記,解讀那些航天傳奇的前世今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共和國航天史的起點——「東方紅一號」衛星。1965年9月,中國運載火箭的技術取得了一定進展,中國科學院組建了由趙九章任院長、代號叫「651」的衛星設計院,並把中國第1顆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1965年11月,確定東方紅一號衛星屬於科學探測性質,發射時間定在1970年,成功的標誌,即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總體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聽得到,看得見」。
  • 東方紅航天生物等企業閃耀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
    2019年6月10日,以「邁向生物經濟新時代:創新、造福人類、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廣州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致辭並宣布大會開幕。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曲鳳宏出席。
  • 善作善成 未來可期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
    ,國博在博物館創新建設方面還將進行哪些探索實踐;2020年國博還會舉辦那些值得觀眾期待的展覽……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就有關問題接受中國文物報記者採訪,並介紹有關提案建議。
  • 電視紀錄片《為國鑄劍》再現航天記憶中的不朽豐碑
    紀錄片《為國鑄劍》生動反映了這一艱難研發歷程。  豐富的歷史文獻將研發背景真實還原。東風五號研製發射是一項系統工程,從工程立項到全程試驗成功,前後經歷了15年的時間,涉及單位多,歷史跨度大,信息紛繁複雜。紀錄片創作者從參與研製、發射、測控、回收的單位搜集相關資料,最大限度地還原東風五號的研製背景和試驗過程。  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將科研場景一一再現。
  • 從追夢到圓夢,從疑惑到理解,聽航天人的故事,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在茫茫太空,奏響了來自中國的「東方紅」樂曲,也開啟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自強不息、逐夢太空的徵程。今天的「與共和國同行」,讓我們走進目前中國最年輕的航天發射場,聆聽幾位年輕航天人的故事,共同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我叫胡旭東,從事航天事業大概有17年了,到海南這邊是從2012年開始,已經有8個多的年頭了。
  • 《大國飛天》夢想啟程,凌瀟肅耿樂組隊中國航天人
    昨天,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國家航天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廣播電視局作為指導單位的中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電視劇《大國飛天》在北京舉辦了「夢想啟程」主題發布會,正式宣布開機。
  • 52幅中國古代書畫亮相國博 「解密」古人趣事
    52幅中國古代書畫亮相國博 「解密」古人趣事 2019-12-18 10:40:42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 深圳東方紅:「嫦娥五號」背後的「深圳智造」力量
    在其身後,深圳航天人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據了解,早在五年前,深圳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簡稱:深圳東方紅)試驗團隊就利用自身在微小衛星研製領域積累的科研生產能力,助力香港理工大學完成了包括表取封裝、近攝像機和採樣器等產品從樣機研製、初樣和飛行件的各類試驗驗證工作,最終順利交付工程總體,有力保障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大工程研製進度。
  • 《大國飛天》夢想啟程 凌瀟肅耿樂組隊中國航天人
    該劇首次以載人航天、北鬥導航、嫦娥工程、空間站研製以及未來火星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的發展歷程為背景,描繪了近三十年、兩代航天人的青春奮鬥群像,是中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的電視劇。 當天,發布會現場曝光了兩張「飛天夢」概念海報:航天制服和設計藍圖裡的飛天夢,寓意著每一位航天人將國之榮耀與民之夢想,時刻懷揣在心、擔責於肩,帶著「擇一事、終一生」的使命感,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揮灑熱血青春。 活動現場,導演張蠡,主演凌瀟肅、耿樂、吳健、侯長榮、王建新、何晴、徐百慧、林源、劉恩尚等集體亮相。
  • 原創MV《唱響東方紅》《再唱東方紅》《星球》獻禮第5個中國航天日
    」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 第五個「中國航天日」獻禮! 張武,航天系統某局紀委書記。工作之餘,經常創作散文、詩詞創作以遣懷詠志,《平和人生》《甘守寂寞亦風流》等作品在《演講與口才》《中國青年》等刊物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