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雲展覽「永遠的東方紅」
重溫中國航天追夢歷程
「東方紅,太陽升……」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從太空傳回的《東方紅》樂曲,讓每一個中國人激動、自豪。
今年4月24日,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暨「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之際,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周年」雲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雲展廳開幕。雲展覽分為「太空奏響東方紅」「五十年砥礪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強國立新功」四個單元,回顧「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研製歷程,充分展現「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空間事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動闡述在重大工程實踐中不斷傳承發展的航天精神。
「永遠的東方紅」雲展覽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次利用三維建模、全景漫遊等數位技術,匯聚多媒體資源,在虛擬世界打造的線上雲展,也是第一次在5G通訊技術支撐下與多平臺聯動直播,標誌著國博加速向線上拓展、向雲端延伸,迎接智慧博物館時代的來臨。
雲展覽的展廳設計緊扣2020年「中國航天日」活動主題「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造型取自「東方紅一號」衛星形象,依展覽架構設計為環形,各個單元依序排列。展覽中展示了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嫦娥」系列航天珍貴物證近50件套,涵蓋手稿、任務書、名單、郵票、模擬器、航天服等多種品類,其中包括國博館藏近20件,如鄧稼先領導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用的手搖計算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航天員楊利偉穿的艙內航天服、「神舟七號」搭載的絲綢版中國地圖等。
雲展覽中嵌入8段短視頻,展現了中國太空探索的多個珍貴鏡頭。此外還有衛星、火箭、手搖計算機等十餘個展品的3D模型,供觀眾720度觀覽、互動。為配合此次雲展覽,國家博物館聯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推出了幾款H5小程序,邀觀眾重溫「東方紅一號」研製歷程,在五線譜上奏響《東方紅》,還可以「穿上」航天服與「東方紅一號」合影留念。
當晚的直播在9家平臺20多個埠同步進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太共同開啟了這場雲展覽。85歲高齡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組成員胡其正作為嘉賓現身直播間,與廣大網友分享了當年參與研究「東方紅一號」的故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和國家博物館專職講解員趙夢陽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的導覽講解。
此次雲展覽自開幕之日起,長期在線上進行展覽,觀眾可登錄國家博物館官網觀看。
鄒雅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