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高適,歷史上的恩怨情仇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01

高適,人才難得。不僅能活躍於民間,還能走紅於廟堂。

他寫過很多邊塞詩,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唐朝邊塞詩「四大天王」。

他的詩友中,最著名者是李白、杜甫。

他打過很多仗,最著名的戰友,叫哥舒瀚。

他在仕途上爬得很高,甩一眾詩人幾條街,清高如李白、才高如王維、仕途達人如白居易,都未達到那樣的高度。

就連賀知章那樣的老油條,也望塵莫及。

高適,有唐一代,唯一封侯的大詩人。(《舊唐書》:「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惟適而已」)

死後更是被冠以「忠」的諡號,這是一種很高的榮譽。

他身上,有很多謎團。

最大的一個謎,是李白被抓進看守所,他居然置友情於不顧,不僅不搭救,還一臉「我不認識李白」的表情。

這種躲貓貓的態度,跟他的筆風很不相符。

這還是那個筆力雄健,氣勢奔放,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高老師嗎?

02

我能理解高適的不容易。

如果他有座右銘,我相信是下面這句:

「人生哪有什麼成功,挺住意味著一切!」

高適一直是一個志存高遠的人。

就象他的名字——境界高遠的地方,才是他的舒適區。

高適同志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激越的一生。

所以他熱愛戰場,最後也以邊塞詩而聞名。

在61歲的生命裡,他從未放棄過自己,一直在奮鬥、奮鬥。

如果用世俗的眼光看,高適的人生,一直蹉跎到了49歲。

但生活和命運,最終還是褒獎了他。

讓我們先看看他逆襲的一生,是如何度過的。

03

高適的家鄉,河北景縣

女皇武則天執政的最後一年(704年),高適出生於河北景縣。

他生命的前20年,歷史記載很少,估計跟我們一樣,努力學習,生活枯躁。

20歲的時候,他第一次到長安旅遊,看一切都覺得新奇。

他想留在長安,可惜首都房租太貴,他很知趣,轉身去了宋城(今河南商丘)。

在那裡,他一邊學習,一邊從事人類最原始的職業——種地。

這樣的生活,一直過了7年整。

開元十九年(731年),他也快30歲了,覺得這樣下去可能一輩子就廢了,於是北上旅遊。

在寫詩的同時,開始與有權勢的人拉關係。

他想加盟朔方節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以及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幕府,都沒有成功,別人看不起他。

生活沒有起色,令人著急。

要知道王維像他這麼大的時候,已經是全國狀元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高適也想走科舉這條路。開元二十三年(735年),他趕到長安參加考試,不幸名落孫山。

35歲再考,再次落第!

可能大家不懂古代落榜意味著什麼。

我可以告訴你們,現在我們高考落榜了,還有很多謀生的招數。

但科舉,真的是古代讀書人的獨木橋。

04

高適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他也不敢在長安呆下去,房租餐飲太貴。

他不得不返回宋城,途中遇到一個從邊塞回來的朋友,肚子裡有點筆墨,寫了一首邊塞詩。

作為軍事迷,高適隨即寫了一首《燕歌行並序》應和。

詩中為後人所贊的名句有: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君不見沙場徵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看得出,他當時是個憤青。

自古憤青皆無奈,高適也一樣。

他看到了長安的精彩、繁華和美麗,可是那跟他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將士在前方拼殺,可是我高適呢?毫無作為。

真的很難容忍。

他在詩裡順帶YY了一下。

「我們當代的李將軍在哪裡?」

05

在宋城,高適繼續蹉跎,以酒澆愁。

實在受不了的時候,他就一個人出去散心。

去的地方,除了魏郡,還有楚地。

很快又到了新一年的春天,高適45歲。

朝廷發生了大事,大唐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他的門客董庭蘭也因此離開長安,董是高適的好朋友。

冬日時分,高適與董庭蘭在河南老家相遇,喝得昏天黑地,伸手不辨五指。

分手之際,他寫出了一首豪情的《別董大》。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是能進入中國詩歌史的殿堂級作品。

此前,文人們寫的告別詩,要麼悽涼纏綿、怨天尤人,要麼低徊傷感。

用今天的話說,不是太正能量。

而同樣不得志的高適,卻寫出了空前的豪邁。

以豪邁寫憤懣,看似不搭,實則水平極高。

06

很快,高適同志的好運就來了。

在告別董大的第二年,也就是46歲時,科舉的紅榜上,終於出現了高適的名字。

但組織部門給他安排的職位,令他重歸鬱悶。

封丘尉,九品官。它的工作主要是,「親理庶務,分判眾曹,割斷追徵,收率課調」。

也就是說,主要忙雜事,同時職低權輕。

這個崗位,白居易、孟郊、李商隱、王昌齡、顏真卿都呆過,發過牢騷。

他也想發牢騷,想了想,算了。

高適決定賭一把,畢竟已50歲,算進入晚年了。

他要去從軍。

這需要巨大的勇氣,不是每個詩人都能殺敵於戰場,運籌於帷幄。

事實證明,他的這個決定無比正確。

涼州河西節度使哥舒翰看中了他,並迅速任命他為掌書記(機要秘書)。

哥舒翰是唐朝很有名的一員猛將,對打突厥人很有經驗,深得朝廷信任。

至於他為什麼看中高適,可能是他喜歡邊塞詩,也可能是因為高適跟他有相似的人生經歷。

哥將軍以前也不成器,整天賭博喝酒,無所事事,一直到40歲仍然沒有人生目標。

直到父親去世後,哥將軍才痛改前非,決心幹出一番事業。

一個人只要醒悟,機會總會垂青於他。

07

哥舒翰成了高適人生中第一個伯樂。

幾乎鬱悶一生後,高適從此進入事業的快車道。

所謂,「野百合也有春天」,所謂,「笞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在這裡,囚徒要為高適點個大大的贊。

確實懂得抓機會。

走上這條道,他就沒下來過。即使後來哥舒翰慘敗、被殺,他仍能獲得玄宗和肅宗父子的青睞,這在當時複雜的政治形勢裡,並不容易。

這是他跟詩人朋友們不一樣的地方。

很多詩人,只能搞搞創作,喝點小酒,發點牢騷。

但高適顯得更有政治頭腦,知道如何在兇險的官場立足。

換作李白或杜甫那樣的官場小白,恐怕早就被對手整死了。

高適終於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

雖然在年齡上沒有什麼優勢,但高適晚年仕途堅挺,一路飄紅。

——五十二歲,拜左拾遺,轉監察御史,輔佐哥舒翰守潼關;

——五十三歲,隨大老闆唐玄宗至成都,不久被提拔為諫議大夫;

——同年十二月,高適升為淮南節度使,掌管大唐最富庶的地區,並組織軍隊討伐造反的永王李璘;

——五十四歲,平定永王叛亂,並救睢陽之圍;

——六十歲,任劍南節度使。

——六十一歲,任刑部侍郎,轉散騎常侍,進封渤海縣侯。

高適的個人聲望,在封侯這一年,達到了頂點。

寫了一輩子詩,現在才知道,寫詩只是自己的副業。

08

文章的最後,要揭開一個不解之謎。

李白入獄,為何高適沒反應?

這件事,沒有結論,只能靠歷史資料來推斷。

公元744年,40歲的落榜生高適,在一次雞尾酒會上認識了李白。

當時李白已經是詩壇傳奇、社會名流,而高適仍然蝸居在河南,人生沒有方向。

可以想見高適對李白的崇拜。

他像個孩子一樣,樂呵呵地跟著李白、杜甫,在河北、山東一帶野遊,不知疲倦。

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呢?

根據杜甫的記錄,三個人可以睡一張床(「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

白天打獵尋仙,晚上喝酒對詩,好不暢快。

就這樣過了兩個多月時間,高適才回到商丘,再次複習,準備科舉考試。

他信任李白大哥和杜甫弟弟,引為知己。經常給他們寫信,交流新詩,互相鼓勁。

安史之亂爆發後,高適投筆從戎,實現了人生的轉折。

他的伯樂,先是哥舒翰,後是唐玄宗和唐肅宗。

運氣來了,門板都擋不住。

但彼時,老天在他和李白之間,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事情是這樣的。

李白覺得永王李璘有治天下的才華,果斷前去投奔(投資眼光不是一般的差)。

而朝廷派去鎮壓叛亂的,正是剛被提拔為淮南節度使的高適。

高適聯繫到很多反對永王的軍隊,暗中策反永王的心腹。

他指揮打仗也很漂亮,永王很快戰敗。李白被俘虜,罪名是附逆,也就是參與謀反。

一般這種罪名,難逃一死。

李白當時的夫人找高適幫忙,高大人避而不見。

李白著急了,在潯陽的看守所裡,親自給高適寫信,回憶了他們的友誼。最後問道,

「高大人現在發達了,能不能救救為兄?」

高適不僅沒有救他,甚至連一個簡單的回覆和表情都沒有。

如此冷靜與理性,很不近人情。

如果你了解唐朝當時的政局,你就會理解高適的無奈。

走到那麼核心的位置,高適的眼界很開闊,他的人生只剩下兩個字。

權鬥。

很多人都知道,他與李白的私人關係很好,正等著他做出錯誤的判斷。

必須劃清界限。

只要走錯一步棋,別說營救李白,連自己都可能萬劫不復。

前半生蹉跎,後半生兇險,這就是高適生命的全部。

09

好在李白的運氣不錯,他沒有被判死刑,只是被流放到夜郎(今重慶綦江一帶),半路又被放走。

只是從此,高適和李白,這對曾經的好朋友、患難之交,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一見如故,再見陌路,說的可能就是高適和李白吧?!

我曾設想過一個歷史場面。

李白出獄,尋到高適,撥劍出鞘,要找他麻煩。

眾所周知,李白的劍術,是不錯的,他曾自稱大唐第二,僅次於老師裴旻。

他曾多次在詩中殺人,有詩為證,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單人退群寇」;

「日殺三虎」。

現在,他似乎想在線下殺人了。

高適左右,將士們全都撥出了刀,亮晃晃一片。

高適哭笑不得,拍著李白的肩膀說——

「放下你的劍,我不會說抱歉!」

相關焦點

  • 李白和高適的塑料兄弟情!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杜甫和李白被後人稱之為「詩聖」和「詩仙」,也是唐詩成就中最高的兩位詩人 ,合稱為「李杜」,並且兩人也是好友。 杜甫和李白第一次見面是在東都洛陽,那時候的李白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而杜甫只是一個落魄文人。 兩人一見如故,由於當時李白的名氣太盛 ,杜甫就成李白的頭號粉絲,寫了一首《飲中八仙歌》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把李白譽為「酒中仙」。
  • 李白風光時,高適陪伴窮遊天下,李白入獄立刻翻臉,哪門子友情?
    比如李白和杜甫,杜甫為了追隨李白,走遍大江南北就為了跟李白面基,這難道不是古代版的「奔現」嗎?更有意思的是,後來李白、杜甫還跟高適成了鐵哥們,三個人一起窮遊世間、吟詩作對,可以說生活美滋滋。可惜安史之亂的到來,讓這三個好兄弟面臨友情的破裂。特別是李白和高適這兩個知己,最後居然落得個互刪好友的下場。這是咋回事?
  • 西班牙國家德比——馬德裡與加泰隆尼亞的恩怨情仇
    西班牙國家德比——馬德裡與加泰隆尼亞的恩怨情仇 本周末的歐洲五大聯賽中,最引人注目的比賽就是西甲的一場焦點戰——皇家馬德裡隊坐鎮主場迎接巴塞隆納隊的挑戰。
  • 戲說美國歷史: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恩怨情仇!總統只是代言人
    假設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在網絡上建號,開設專欄 ,吸引粉絲,從頭開始競爭的話,會有怎樣的恩怨情仇?會有怎樣的發展故事呢?請聽我為君細細道來。
  • 杜指導與老馬的恩怨情仇仍未了
    杜鋒與馬布裡之間的恩怨情仇還得從老馬作為球員效力於北京時候說起本以為北京拋棄的老馬只能回米國,才能找到自己的未來,那麼與杜指導的恩怨情仇也就沒有現在了。老馬在籃球方面還是深有造詣,作為球員天賦異稟,作為教練也不含糊,把北控帶領的有模有樣(高居聯盟第四)。既然老馬出任北控主帥,自然又能和杜指導續上恩怨情仇。
  • 皮克和皇馬的恩怨情仇
    最近皮主席又和皇馬槓上了,在皇馬使用禁賽球員切裡舍夫而面臨國王杯被罰出局時,皮克在推特上發了一連串的表情,西班牙媒體紛紛解讀為這是皮克在嘲笑皇馬的愚蠢行為
  • 盤點武大和華科的恩怨情仇
    作為華中地區鼎鼎有名的兩所大學,武大和華科的相愛相殺,從未停止。論起兩校的恩怨情仇,還要從華科的建校說起,彼時武大作為近代最早的國立學堂,在湖北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雖然華科和武大經常相殺,但作為武漢的同城雙星官配CP,兩校各有千秋,彼此間更多是惺惺相惜,互相欣賞!
  • 這是什麼樣的恩怨情仇?希羅的現女友是庫茲馬的前女友
    熱火與湖人這兩支球隊雖然沒有太多的交集,但隊內的球員卻有著諸多的恩怨情仇,其中勒布朗-詹姆斯無疑是最大的主角。一、時隔六年戰舊主熱火時隔六年再度回歸總決賽的舞臺,而在六年前,率隊打入總決賽的人正是湖人隊如今的當家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從小皇帝到真正的國王,詹姆斯在熱火完成蛻變,如今時隔六年,再戰舊主,熱火與詹姆斯的恩怨情仇還是看點十足啊!
  • 豪門領袖的恩怨情仇,何鴻燊和霍英東的50年,為利益拆散兒女
    豪門領袖的恩怨情仇,何鴻燊和霍英東的50年,為利益拆散兒女"賭王"何鴻燊去世的消息傳出來之後,除了自家的四個太太和孩子們最為悲傷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人想必也會為之難過,霍英東的長子霍震霆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回想到自家與賭王家的恩怨情仇,語氣中充滿了傷感
  • 京魯再續恩怨情仇?足協杯對陣出爐魯能上籤 郝偉能否打破宿命
    經過抽籤,上屆足協杯亞軍山東魯能與老冤家北京中赫國安同在下半區,有望再續恩怨情仇。而恆大、上港和蘇寧則在上半區三足鼎立。不過也正是由於魯能球迷的一系列動作,之後的滬上德比、京粵大戰和蘇滬對決,主裁判都極力避免成為主角,讓比賽重新回歸初心,向球迷展現了足球本身的精彩。從這一點上來講,魯能蒙受的不白之冤也算值得。
  • 斯隆和德隆的恩怨情仇
    在斯隆的悉心栽培下,德隆果然穩步提升,雖然在個人數據和榮譽上依舊無法和保羅媲美,但他在對陣保羅時總是不落下風,帶隊成績也比保羅更勝一籌。爵士隊在新猶他雙煞的率領下成了季後賽的常客,德隆也終於成長為了斯隆理想中的斯託克頓接班人。斯隆渴望復刻斯託克頓在隊時的榮光,為此,他對德隆無比器重,同時也無比嚴厲。每當德隆在場上犯錯,斯隆就會在暫停時對他耳提面命。
  • 高適:不放棄的人生,成功可能遲到,但不會缺席
    他們分別是:李白,杜甫和高適。彼時,李白剛剛被唐玄宗下課,心情鬱悶;杜甫遭遇了科考的失敗,正在尋找人生的機遇。他倆在旅途中偶然遇見,於是相約一起散心遊歷。他們來到梁宋,在這裡又邂逅了一位新朋友——大唐的邊塞詩人高適。三人一見如故,有說不完的話,喝不完的酒和論不完的詩。
  • 奔籃去裁判對我們有利VS上腿你就掀翻他,廣東和北京的恩怨情仇
    說起這兩支隊伍,就不得不說到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的歷史上,此前還沒有第一次打進總決賽就能奪冠的先例。還有李春江指導的那句:上腿你就掀翻他!犯規算我的!CBA的總決賽中,從來沒有打得這樣火花四濺,充滿了諸多恩怨情仇過!曾經的總決賽更多是的挑戰者等著霸主的衰落,然後理所當然的上位。
  • Lagavulin與Laphroaig的恩怨情仇
    說回 Sir Peter Mackie (26/11/1855 – 22/9/1924),他有一段和 Lahproaig 的恩怨情仇,值得一看。鏡頭先轉到 Laphroaig,話說從一八四七年起,Lagavulin 便是 Laphroaig 的銷售代理。為什麼 Lahroaig 要由另一間無直接關係的公司做代理,這是有一個故事的。
  • 鄭業成的新劇,搭配胡意旋,上演腹黑將軍與失眠少女的恩怨情仇
    鄭業成的新劇,搭配胡意旋,上演腹黑將軍與失眠少女的恩怨情仇。《離人心上》改編來自同名小說,講述一位失眠少女意外進入書中世界,與腹黑將軍相識,然而書中世界兩人早有婚約,經歷一系列的恩怨情仇的甜寵故事。而後的《顫抖吧,阿部》、《鶴唳華亭》、《三千鴉殺》等劇演技都是恰到好處,而如今他在這《離人心上》中飾演這腹黑將軍薛曜,爭霸戰場的大將,被賜婚給被迫失眠且體弱多病小公主,但他這重情重義,為調查哥哥的死因,返回朝堂卻與這公主開始了一段哭笑不得的恩怨情仇。
  • 高適《別董大》賞析
    他的「著名」主要體現在下列4個方面:一是他與唐代另一名詩人岑參齊名,並稱「高岑」;二是他與王昌齡、岑參、王之渙三人合稱唐朝「四大邊塞詩人」;三是他曾與李白、杜甫這兩位詩壇巨星在洛陽相識,並一同遊歷過不少地方,後來有人稱他們為「三賢」;河南省開封市禹王臺有個「三賢祠」,就是紀念他們3個人的。四是《舊唐書》上有句話:「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你看,高適不簡單吧?
  • 李白在黃鶴樓上「認慫」擱筆?錯了!李白在黃鶴樓上寫下千古名詩
    李白劇照當時的李白53歲,雖然政治上不得志,但也圓了李白當個俠客的夢想,近十年的時間裡,大詩人李白四海為家,遊歷山水,身負長劍,得以仗劍走天涯。在被貶官之初,李白還碰到了一群「高質粉絲」作伴,例如後來成為詩聖的杜甫,還有被稱為邊塞四大詩人之一的高適。三人遊山尋仙,暢遊梁地,好不快活。李白的愁苦,作為小編是理解不了的。因為在我眼裡,李白是幸福的不能再幸福的人了。論顏值,人家一縷長髯,可謂盛唐時期的顏值擔當。論才華:連皇帝李隆基和美人楊貴妃都十分仰慕,特旨招見,不經科舉就能當官。
  • 申花上港:上海灘的恩怨情仇
    球隊歷史上共獲得過三次中國超霸杯冠軍(1995年、1999年、2002年),一次足協杯冠軍(1998年),兩次甲A聯賽冠軍(1995年、2003年)和一次東亞俱樂部A3聯賽冠軍(2007年)。 上海上港始建於2005年12月,時稱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
  • 詹姆斯要在總決賽上結束與熱火的恩怨情仇
    有一點已經被證明是最重要的: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主要的事情上。這是熱火隊主席帕特·萊利多年來一直倡導的核心原則之一,也是詹姆斯所珍視的。即使有了不斷壯大的媒體公司、在家鄉俄亥俄州阿克倫的慈善工作、積極行動,詹姆斯也從未讓自己忘記最重要的事情:追逐冠軍。
  • 邊塞詩人——高適
    代表作如《燕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薊中作》、《九曲詞三首》等,歌頌了戰士奮勇報國、建功立業的豪情,也寫出了他們從軍生活的艱苦及嚮往和平的美好願望,並揭露了邊將的驕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賞罰不明、安邊無策,流露出憂國愛民之情。高適有些讚美不義戰爭、歧視少數民族的作品,如《李雲南徵蠻詩》等,是這類詩歌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