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河邊的香腸,根莖18元1斤少人知,俗稱白蓮參,今野生的少見

2020-12-26 農夫也瘋狂

導讀:長在河邊的香腸,根莖18元1斤少人知,俗稱白蓮參,野生的不夠吃

文/農夫也瘋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的腰包也更鼓了。平時在吃的方面,總也想著吃一些稀罕的食物,畢竟東西經常吃也會吃膩,而吃點稀罕的土貨這樣不光是能換換口味,而且還能補充不同的營養成分,對身體健康也是有好處的。

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因此好多之前不吃的,或者是不知道能吃的食物,都被逐漸開發出來成為了美食,比如農村山上的好多野菜,如今就專門有人種植了。別看在農村不起眼、不值錢的野菜,可是到了城市裡價格比青菜還要貴得多。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科普一種稀罕菜,它生長在河邊、水塘邊,兒時常常採摘來當玩具玩耍,外國人甚至把它當成香腸、熱狗,但是卻不知道它的根莖是個寶,如今18元一斤,野生的已經少見,靠種植才夠吃。

白蓮參的科普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張圖片,都已經猜到了它是什麼。這種植物在農村確實很常見,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很多的沼澤地、水塘邊、河邊都有看到。它最明顯的標誌就是花長得很像外國人愛吃的熱狗,也就是香腸。也很像我國民間常見的蠟燭,因此多地叫它毛蠟燭、水蠟燭等。

有些人把它誤認成香蒲,其實這種植物和香蒲只是親戚而已,並不是同一種植物。它的學名叫寬葉香蒲,是香蒲科的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所以和香蒲是有區別的。過去農村的小孩子,就常常採摘它的花來當玩具玩耍,只是很少人知道寬葉香蒲的地下根莖是個寶,如今成為了高端菜要賣到18元一斤。

寬葉香蒲地下的塊莖是乳白色的,前端是尖尖的,後段則有點粗壯,看起來很像是象牙,因此也叫它象牙菜。在南方的民間也叫它水中龍、白蓮參。

白蓮參的價值

從這個名字就看得出來,這種植物的價值可不低。白蓮參全身都是寶,它的根葉曬乾之後是用來編織工藝品的高級原料,而它的花粉則大有用處了。以前農村的人沒有創可貼,如果劃傷、摔倒受傷流血了,就會去在白蓮參的花粉,然後撒在傷口處就能起到止血、消腫的作用。另外還有涼血、活血、通便利尿的作用。

當然了,白蓮參最值錢的地方還是它的根莖了,只是可惜了很少有人知道它能當野菜吃。白蓮參當野菜吃,食用的是它地下的像蓮藕狀的塊莖部分,不光是可以直接生吃,而且還能用來炒菜、煲湯喝。

吃起來口感一點不輸藕尖,在雲南等地,白蓮參可是很搶手的一種野菜,當地還開發出來一種全席白蓮參宴,也就是桌上的菜全部都是白蓮參。據說在當地,野生的白蓮參已經不夠吃了,而人工種植的能賣到18元一斤,但依然很搶手,畢竟這是一種稀缺的野菜,在農村裡很少有人會去採挖它來吃。

種植前景

前面也說了白蓮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地下根莖很發達,這種野菜是可以一年四季採收的,但是主要是以春夏兩季採收為主,每隔5-10天即可採收一次,並且能連續採收五六年的時間。就算是管理比較粗放,一般畝產量也可以達到3000-4000斤。如果按照10元一斤的收購價,種植白蓮參的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

不過很多的農民卻不願意種植它,其中的原因主要在於白蓮參的生命力太強了,只要種植以後,水田裡面就難以清除掉了,到時候會非常的頭痛。同時農民也擔心一點,那就是現在的白蓮參價格高,主要是因為種植的人少。等到農民大量種植了,又要跌成白菜價了。筆者認為這也是有道理的,就像現在的砂糖橘就是如此。

各位朋友們,你們吃過白蓮參嗎?如果家鄉,遇到了可不要錯過,抽空挖一點來嘗一嘗!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刪除!

相關焦點

  • 俗稱雞腿參,根莖似人參,剝皮就能吃,味道如同雞肉,如今1斤30
    導讀:根莖似人參,農民叫它「雞腿參」,剝皮當水果吃,1斤30成稀罕貨文/農夫也瘋狂又快要過年了,農村有些生意也開始火起來了
  • 農村很常見的一種草,俗稱「田芙蓉」根莖可入藥,外面一斤60元
    外面大山上的種種植物,從肉眼上非常簡單,但品嘗過的人卻都被它所吸引,這種野生植物有被當做價值珍貴的草來看還很罕見,又是比其他野草繁殖得更快,連同在口感上也是吸取到無數食客們的嚮往,不止價值高也是一味珍貴草藥,看看是啥。
  • 葉像五指果似毛桃,俗稱「五爪金龍」,山中遇到別錯過,1斤30元
    導讀:俗稱「五爪金龍」,葉像五指果似毛桃,山裡遇到別錯過,1斤30元在夏天的時候,天氣非常的悶熱,人的食慾也不高。所以多數人在飲食的選擇方面都會偏向清淡一些,煲湯就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而要說到煲湯,那還得向廣東人學習,他們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有各種湯類。其中在農村的山上,就有不少煲湯的天然食材。這種植物葉像五指果似毛桃,俗稱為「五爪金龍」,廣東人就愛用它來煲湯,現在野生的曬乾後更是賣到30元一斤,如果在山裡遇到了可不要錯過。廣東人煲湯是全國有名了的,很多人去到廣東了,都會被大小巷上各種主打湯類的特色店鋪所吸引。
  • 俗稱「石仙桃」,煲湯功效好,以前當雜草,如今28元1小把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農村綠水青山空氣清新,這得益於各種野生植物。我國地大物博,植物資源豐富,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有些植物不僅可以食用還有不錯的價值,對野生植物的喜愛有時遠超種植的農作物。
  • 味道甘甜,常誤認是田間雜草,人稱「地環」,價值高而少人知
    在農村,常見的就是各種野生植物花草,不管是田邊路旁,房前屋後或河邊,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就有雜草生長。野草生長迅速如果是長在地裡,會和莊稼作物爭養分造成作物減產。無處不在的野草雖然讓人嫌棄,不過卻都有自己的價值和用處,有的野草可以當蔬菜食用,有的可以入藥或用於工業,在農民眼裡都是寶被大面積種植,比莊稼還受歡迎成為種植的首選。咱們今天說到的的這種植物根似蟲草,長在地裡過去常被當成雜草,價值高而少人知道。
  • 18元一斤的「棒棒草」,美味又養生~農村人肯定認識!
    ,看到河裡一米多高的棒棒草隨風舞蹈,孩子興奮地說:「爸爸,香腸在跳舞」,我禁不住為孩子見到新奇事物後所表現出的想像力點讚。縱觀棒棒草的全身,其草根狀莖白色,長且橫生,節與節相連部位多鬚根,呈黃褐色;莖部似圓柱形,相對直立,莖部硬而實多粗壯,可長高至100公分-150公分左右;葉片扁平帶狀,長度可達50公分左右,寬度可達0.5公分-1.5公分。葉片光滑無毛,基部呈長鞘抱莖;花狀為肉穗狀花序頂生圓柱狀似蠟燭也似長球棒。
  • 農村1種奇草,長有白須隨風飄搖,莖幹無用,但根莖卻是寶貝中藥
    此種植株喜好扎堆生長,並且尤其喜愛溼潤環境,所以往往是在河邊就能看到非常多,但很多農民並不知其雅意,只會將優美白茅當成無用雜草。農村1種奇草,長有白須隨風飄搖,莖幹無用,但根莖卻是寶貝中藥。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白茅植株首先外形就極具欣賞價值,其實實用價值也不低,雖然它的莖幹無用,但它的根莖卻是一種極好的野生中草藥,至今在中藥書籍中還有記載,名白茅根,藥效非常的不錯。所以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白茅根它在藥用這一方面,是有著多大的價值吧,大家看完以後,再去鄉下可就別錯過了。
  • 人稱「雞頭參」,根莖葉花都是寶,一斤賣40元,山上遇見要珍惜
    人稱「雞頭參」,根莖葉花都是寶,一斤賣40元,山上遇見要珍惜在農村中總能看到各種綠色的植株,正是這些綠色讓農村變得充滿自然。雞頭參根莖有明顯的結節現象,長得很是筆直,很少能看它彎曲的樣子,其葉片則是呈現出5片輪生,呈現出披針狀,一般長為10cm、寬為5cm,葉尖微微彎曲。在夏天時就會長出白色的花瓣,個頭不是太大,果實則是為漿果,一般為球形,直徑一般為1cm左右,熟透了後為黑色,一般一個葉腋下能結出2-3個花苞。
  • 雞樅菌下的「寶貝」,補氣堪比人參,1斤能賣2000元,採挖的人少
    導讀:雞樅菌下的「寶貝」,1斤價值2000元,很少有人採挖它,為什麼?今年夏天特別炎熱,有的地方雨水也多,在高溫多雨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生長野生菌。特別是雲南一帶,野生菌更多,隔一段時間,就能爆出雲南某地吃見手青看到「小精靈」,「小動物」啥的了,那是吃野生菌中毒的報導。
  • 它叫「參」卻不是人參,果實長在竹林下,曬乾後260元一兩
    在多雨的秋天,山上樹林裡野生蘑菇紛紛從雜草叢或落葉下冒出來,這時候正是撿拾野生菌的最好時節。野生蘑菇俗稱「莪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山裡常見的松蘑、榛蘑、草蘑、滑子菇,雞樅菌,如今成為許多家庭飯桌上的美味佳餚。
  • 陰涼的小溪邊,有1種奇特的「野草」,人稱「七葉蓮」,1斤八百!
    許多植物都可以在陰涼的小溪邊生長,比如荷花、浮萍、富貴竹、銅錢草、龜背竹、薄荷、垂盆草、車前草、積雪草等植物就可以在河邊長得很好,甚至長得很旺盛。有花友還在陰涼的小溪邊看到綠蘿這種綠色植物,它的葉片非常翠綠,觀賞價值很高,一些野生的綠蘿枝條也會很長,若是將綠蘿種植到花盆裡觀賞,那就特別美了。
  • 20年前滿山都是,被農村娃當零食吃,今120元1斤,真正價值少人知
    導讀:小時候滿山都是,被農村娃當飯吃,如今120元1斤,真正價值少人知來源:文/農夫也瘋狂,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現在的水果種類是五花八門,國內的,國外的,再加上有了冷凍技術和大鵬種植,水果的種類是更多樣化了,可是很多人卻都在感嘆,現在的水果不如從前的好吃了,口感和味道都差一大截。
  • 長在石頭上的「桃子」,俗稱石仙桃,價值珍貴能煲湯,100元3斤
    導讀:長在石頭上,果像冬棗,俗稱「石仙桃」,若見到挖回家,100元3斤文/農夫也瘋狂近些年,在農村有些農民沒有出去打工
  • 野山參與純林下參『補元獨參湯』的詳細做法及注意事項!
    20年上下林下籽林下參5g而都知當下林下參這個概念,但是純林下參的本質是選擇適合野生參的生長環境後,人工播種人參籽(有伏籽與開口【榨口】籽)後再無人工幹預,自然生長15年以上,方能食用,其長相與功效與野山參相似,但因環境多樣性與市場需求多樣性
  • 俗稱鴨嘴魚,全身是軟骨,能觀賞也能吃,13元1斤,其實是外來戶
    導讀:俗稱鴨嘴魚,全身是軟骨,能觀賞也能吃,13元1斤,其實是外來戶 文/農夫也瘋狂 近些年網絡直播很火,很多的農民也加入到了直播大軍中。但是直播也容易翻車,前有主持人直播被商家舉報,後有網紅直播被職業打假人盯上了。
  • 潛20米海底撈參!煙臺長島大欽島野生春參進入捕撈季
    捕撈春參的隊伍主要由3人組成,一人開船,猛子負責下海撈參,另外一名船員負責配合猛子,收放輸氧管線。由於每次下海時間較長,傳統的後背式氧氣罐並不能滿足長時間下海作業的需求,船上配備了空氣壓縮機,連著長長的管線。輸氧管就是猛子的「生命線」。船員檢查猛子肖奧的潛水衣。
  • 俗稱「牛甘果」,李時珍說「服之輕身不老」,長在路邊少人識
    果肉又酸又苦,俗稱「牛甘果」,李時珍說「服之輕身不老」,長在路邊少人識。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小孩子來說,接觸到最多的就是各種植物,不管是在田邊路旁,山林溝坡,都有各種植物生長。在農村常見的野果中,味道不是甘甜如蜜就是清脆爽口,而如果是說到吃起來先苦後甜的野果就比較少見了。少見不等於是沒有,這種野果就是餘甘果,個頭只有指頭肚大小,看著美味可口而吃起來卻又酸又苦,鄉下小孩看了嫌棄,殊不知價值珍貴,現在9元一斤有人收。
  • 入侵美國成「水中霸主」,在我國卻是淡水魚上品,野生的60元1斤
    導讀:它是淡水魚上品,做火鍋是一絕,今淪為「垃圾魚」10元1斤少人買文/農夫也瘋狂在冬天的時候最適合吃火鍋了,有網友還說,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它在我國被稱為「淡水魚上品」,最火鍋是一絕,野生的賣60元一斤。可是在國外卻成為了「水中霸主」,讓他們頭痛不已。黑魚的科普黑魚就是今天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種魚,之所以突然說起它。是因為昨天和釣友聊天,它掉到了一條五六斤重的黑魚,因為是野生的,居然60元一斤好幾個人搶著買。
  • 以前一撈十幾斤,農村用它餵鴨子,如今成了高檔菜8元一斤
    海邊物產豐富,很多內地人常羨慕海邊的生活,事實上,在農村的河裡的野生魚蝦也極為美味,俗稱「河鮮」,雖然說沒有海鮮有名,其中有些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山清水秀的農村,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給生活帶來便利,日常生活中除了各種野菜野果之外,村邊的溪流裡中的一些魚蝦更是隨手可得的美味。
  • 一千元一斤的魚,一千五百斤輕鬆賣光?老闆:想吃的人再貴也買
    長江君給大家科普了不少我國淡水魚的知識,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則近日在漁業圈熱傳的「黃金盛宴」——奉化漁民在東海捕魚時,意外遭遇罕見大黃魚群,一網捕獲一千五百多斤,價值數百萬……以往一船捕一兩條,這次遭遇大型魚群大黃魚,就是一些人俗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