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這樣問過,如何眾的教育機構提供的原版閱讀推薦中進行甄選,即便選擇了也不知道閱讀課上會上什麼。家長在給孩子選課的時候,希望能有一個展示,例如有課件的內容,作業的模樣,老師的風格和聲音等等。
的確,現在的閱讀培訓也很多,單從課程介紹也很難知道是不是孩子也會喜歡,都在說老師如何如何牛,拿過這個獎得過那個獎,可是是否能懂孩子而且走到孩子心裡,才是最重要的。獎是你們大人發的,心是小朋友自己的,心裡喜歡才算數。所以我們在想,能不能讓孩子和家長有個直觀體會呢?
斯隆教育在8月份將開設的原版閱讀課,包括初級、初中級、中級和中高級。今天給大家展示初級班的三本書,Because of Winn-Dixie,The One and Only Ivan,Charlotte's Web,還有初中級的一本書,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我們來看看在一堂英文原版閱讀中能學到什麼。
斯隆原版閱讀進階
熟悉斯隆教育的家長和同學們都知道,我們的閱讀課是以北美的教學大綱為設計框架,在此基礎上,知識、思考、溝通與應用四個能力的維度貫穿於學習中。在思考的環節中則是以批判性思維、分析性思維、創造性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和構建為主要的教學目標。
斯隆閱讀進階圖
首先我們看看,初級班適合哪個年齡段的孩子呢?
上圖是斯隆教育的原版閱讀的進階圖,初級班適合加拿大或國內國際學校3-5年級,或國內4-6年級。藍思約在520-920之間。就是在這個區間的小朋友就比較合適。如果年級高於上面這個劃定,但平常英語原版閱讀還不能整本書閱讀的小朋友,也可以從初級班開始,進入整本書的閱讀。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四本書上課時到底上的是什麼內容。
我們給大家用三個方面來介紹這四本書會怎麼來上,課件、作業與視頻,其中會把教學設計要點,結合在裡面講解一下,畢竟,脫離了課件、作業與視頻,教學設計也體現不出來。
◆《都是黛西惹的禍》◆
十歲的小女孩Opal三歲時母親離家出走,成為她心靈的創傷。父親的牧師職業讓二人一直過著貧窮而顛沛流離的生活,這次來到了佛羅裡達的一個小鎮。小鎮上的居民生活沉悶,不善於表達自己的真心,每個人都封閉而孤獨。
一天歐寶在超級市場購物,突然一條流狼狗從貨物架衝了出來,氣急敗壞的員工正想捉拿這隻狗,Opal急中生智告訴員工這狗是自己的,還給它起了個名字——溫·迪西。機靈的溫迪西從此成了Opal最忠實的朋友。
自從溫·迪西出現,Opal的生活變得忙碌快樂起來。她要給小狗買項圈,可是父親只是一個貧窮的牧師,不可能給她買項圈的錢,於是Opal想辦法,她看到寵物店的貨架需要整理和打掃,於是她和店員商量,是否能每天幹活,幹夠時間就換一條項圈。Opal在幹活的這段時間,慢慢地發現了不善言辭的店員,其實每天下班後都在店裡給動物們彈樂器。慢慢地,Opal和溫·迪西這對好朋友的活力也在感染著小鎮上的每個人,蜜糖般的歡笑開始在小鎮上蔓延開來,多年封閉自我互不關心的小鎮居民,開始重新走出來,互相分享他們的憂傷和喜悅,互相之間再次產生信任,生活開始美好。
我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深深地被這個孩子的膽大堅強而打動。有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的獨立性,是北美的教育體系中著力強化培養的一個意識。Opal雖然沒有母親,父親也不能完全呵護,小小年紀就能去面對自己的困境,去解決問題,真是很贊。當然,上面的獨立堅強是潛移默化的讀書作用。我們在課堂上當然不止如此,那麼在課堂上我們學什麼呢?
預習和討論:
你喜歡狗嗎?有哪些地方狗狗是不可以進去的呢?為什麼?
超市裡,飯店裡,商店,說起來很多地方都不讓狗狗進去的。為什麼呢?
這裡插播一下,北美教育體系大綱中,強調和生活的聯繫,通過自己的眼、手做親身的體驗,就是hands-on,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形而下」,是指有形有體,能為人的感覺器官所直接感知,又能藉助理性思維去認識和把握的一種結合知識和體驗的教育理念。從生活中來,從體驗中來,讓人的思維不飄,和生活做直接的溝通和交流。
如果你搬到了一個新地方,你不得不去交新朋友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呢?搬去一個新地方,對任何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challenge,我們怎麼開始去認識朋友呢?
前面的思考和討論,將是讓同學們和自己的生活連接,從自己的體驗和生活出發,才能調動起表達的欲望。以我的認知體驗為軸心,再美好的知識,都要納入我的認知體系中。從自己的認知起點出發,開始整合吸收新的知識。
單詞部分:
很多家長會問,單詞還需要講嗎?查查字典不是就可以了嗎?
嗯,大部分查查字典就可以了,但還是有一些單詞,有微妙的特徵和氣息。比如這個produce。
查字典我們一般只查第一個常用的意思,生產。但在北美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單詞總不以普通面目示人,這個produce就是其中之一。來,我們看看在文章中是在哪裡出現的?
Produce作為名詞的時候,就是「農產品」。下次我們在逛超市的時候,注意一下,是不是有這樣一個重要的招牌。
《都是黛西惹的禍》課堂視頻
還有一類,就是一些常用的習語,就是我們不一定在字典中能查得到的單詞。比如這個call the pound。
經理對你喊「Call the pound!」不是「有事就打電話叫警察叔叔」,是給動物救助站打電話。是不是了解了一個新的習語?
邏輯與思維
單詞就講這兩個,下來我們就要進入logic & reasoning了。
怎麼還logic?不是數學課物理課才學的嗎?
原版閱讀不是只記單詞培養三觀的,更重要的是,它也需要邏輯和推理。我們看看原版閱讀的邏輯是怎麼樣的。
其實原版閱讀的邏輯推理,就是我們所說的閱讀理解。
大家看看上面這個閱讀理解,「這個小狗像一個被扔在外面淋過雨的一塊棕色的舊地毯。」
作者有時候不是直接說她的意思的,那我們小朋友就要靠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理解力,來推斷出作者想說的意思。什麼是「淋過雨的舊地毯」?下面這張圖就是一塊棕色的舊地毯,這還是沒有淋過雨的,請腦補一下淋過雨以後,一塊一塊地黏在一起的樣子。
作者想表達什麼?是表達狗很大麼?不是,是表達狗身上有糖漿和牛奶麼?也不是,是表達它又瘦又髒,毛打結一縷一縷的,都看得出肋骨的。這樣的引導一次,我們的思維,就不會散亂無章。慢慢地,我們的眼睛,就會習慣於觀察,我們的頭腦,就會習慣於聯想。
結構化思維與表達
如果讓你描述一下Opal為什麼會決定收養這隻小狗,你會怎樣說呢?
是不是一下子不知道從何說起呢?或者一兩句就結束呢。
我們用形象的思維導圖來引導。
外形上,它又髒又瘦,還有點跛,可是它看到我就笑起來,那一副沒人管沒人理還樂天愛人的樣子,讓「我」一下子喜歡上了它。「我」認出了它是一個好夥伴。
我們從書上找到描寫小狗的地方,一個是小狗的外形,一個是闖了禍還對著作者笑,笑得還忍不住打噴嚏。已經是一條流浪狗了,還是那麼開朗喜歡和人在一起。作者一下子心生惻隱,可能想到了自己,可能喜歡這種樂觀。
最後,我們回想一下這一章發生的事情,我們用一系列漫畫來做個總結吧。藝術的多種表達形式,讓孩子放開手腳,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創作。
◆ 《獨一無二的伊凡》◆
《獨一無二的伊凡》裡的主人公伊凡是一隻銀背大猩猩。27年來一直在一家商場裡的閃光燈下進行表演,他一直沒有見過自己的同類,27年來一直都認為困著它的鐵籠就是它的領地。這裡有他習以為常的一切:汽水,糞球,畫筆,小夥伴。在沒遇到小象露比,在沒勾起自己對叢林的回憶之前,他一直都將「領地」視為自己的家,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露比。
請看第一張,我們的伊凡。
正如這本書的第一頁一樣,「It's not as easy as it looks.」
語言的力量,不在乎句子長短,一個簡單的句子,同樣達到吸引與震撼的力度。
《獨一無二的伊凡》用簡單的語言,卻說了一個複雜的故事。這個複雜不是情節的複雜,而是情感的複雜,共情的複雜。這裡沒有壞人,卻有無奈。大猩猩是我們不了解的,動物園是我們不了解的,甚至馬戲團的那個冷血的老闆,也是我們不了解的。當我們站在玻璃牆的外圍,我們指點,以為是了解,當我們走進玻璃牆的後面,我們才開始了解一點點,這就是共情的開始。
預習與討論
這裡插播一句,為什麼每節課課前都會有預習和討論呢?
除了上面的《都是黛西惹的禍》提到的,與生活的聯接是一個原因,另外這也是一種能力整合(Synthesize)的練習。整合是什麼意思?在原來的知識基礎上通過甄別,吸納新的知識,對原有知識體系的重建。Synthesize的能力,是逐步搭建的,它是建立在之前的思維知識體系的基礎上的突破和創新。比如這本書,提出了很多我們對大猩猩的原有認知,那麼讀完書以後,你對原先的這個理解有沒有改變?怎麼改變的?從哪個方面改變的?
我們會問,這個重要嗎?知識的直接吸納,和經過甄別、分析、了解其他視角等等方式,再重建在自己的思維體系中,是有大不同的。不知道哪位大師曾經說過,「沒有經過自我驗證的知識,都是偽知識」。
單詞
Arcade這個單詞,其實原意是兩邊店鋪的拱廊,但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遊戲城!為什麼要講這個詞呢,因為它隨處可見,真正的意思,卻廖無人知。
單詞
精讀是小朋友要著重培養的習慣。小朋友在自主閱讀以後,容易對一個題材的小說上癮,主要是被情節吸引。如果是被情節吸引,就容易浮光掠影草上飛地看得飛快,問背後的深意的時候,往往說不上來。
人們把我叫「高速路上的大猩猩」,「8號出口的猿」,「獨一無二的伊萬」,「猛獸銀背」。
「這些名字都是我,但這些名字並不是我。」
「我只是伊萬,就是伊萬,而已。」
孩子們,這是什麼意思,這個大猩猩想說什麼?
你們給了我很多唬人的名字,其實我伊萬並不能和這些名字畫上等號,我只是一隻普通的大猩猩。
再來看第二句,這一句,字面是能看懂的,可是我們不確定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
「我的體格龐大,人們看到的,是對他們的挑戰。他們聽到我在風中的咆哮,以為我在發怒,實際上,是傍晚的太陽,讓我想到了樹上結的成熟的果實,所以我才呼嘯。」
你們都理解錯了我。我的咆哮不是生氣,是我想起了我叢林的記憶。
角色扮演
語言是靈活的,它可以用於表現各種需要的時候。它可以在一個場景中,同時地表現出多個線索。
下面的這個劇模擬的是幾個小朋友來到伊萬的玻璃籠子外面,孩子們各種提問,「老闆,它會吃我們嗎?」「老闆,它的遊泳池怎麼那麼髒啊!」老闆無奈,「嗯,最近沒有時間清理。」最後孩子們看完了的時候,老闆提醒他們,「Ivan還會畫畫呢,門口商店裡有它的畫,你們可以買的歐。」
小朋友在課堂上演得聲情並茂的。
大家有興趣觀看完整視頻的,可以私信斯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