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發生在釋尊涅槃之後的印度。
當時,一個信仰佛教的小國度有位修持金剛手菩薩的化身國王,他供奉三寶布施窮人經常行善,後來他的王妃誕生了綠度母化身的小公主。這位公主生來就有特別大的慈悲心,善待周圍的眷屬,但她對世間的一切都感覺毫無意義一心只想著修法。
日復一日,公主對修法的渴望越來強烈,於是她告訴父王自己想出家為尼, 父親雖很多次勸說但公主決心已定,因此國王將自己的國師請到宮裡為女兒傳戒。
但國師班瑪貝澤對公主說:「您作為綠度母的化身投胎到人間不是為了出家,從明天開始,您去菩提迦耶並且嫁給一位有緣份的國王。在那裡會有你所度化的眾生,所以你不要出家了。」既然上師都開口這樣講了,於是公主的父親和哥哥做行程的準備,希望能將公主嫁給一位有緣之人。 後來公主嫁給了一位國王,國王和王后兩人心地善良常做布施善待子民,他們的國家當時是最為幸福的國度之一。
公主後來生下了一個小王子,這位小王子也是一位菩薩投胎的聖者,小王子在父母的關愛下逐漸長大。綠度母化身的公主經常在宮裡講法,她當時令很多人生起了出離心和菩提心。因為對公主有對度母無別的信心,所以大家都對公主稱為「羅珠欽姆」,意思是大智慧母。
小王子有一位小夥伴他是馬頭明王的化身,這位小夥伴對小王子也非常恭敬,二人形影不離。但之後不久,國王手下最有權勢的大臣也生了個兒子,這個大臣想讓自己的兒子以後也能當上自己的位置,於是他想了很多陰謀詭計,最後國王答應了把大臣的兒子選為小王子的第一個臣子。
因為大智慧母王后有他心通,為此她特別擔心小王子,但誰也無法阻擋業力的到來。看著年幼的小王子,王后說了很多對未來的授記,最終因病而離去。
為了不讓大臣之子(拉嘎阿納)被選中,最後三位具有菩薩心腸的大臣中了算計流浪去了他鄉,他們後來去了大慧王后的故鄉並且在金剛手菩薩一般的國王和無量光佛的化身班瑪貝澤上師座前修法,故事的最後他們重返了家園。
後來小王子(卻吉嘎瓦)和他的小臣子(壞大臣之子拉嘎阿納)在一位瑜伽士面前修學了遷識入體的修法(意思是人沒有臨死之前可以通過此修法進入已死的其他眾生的身體裡)並且兩人都修成圓滿了。
小王子娶了很多王妃每天在王宮裡給所有人傳授佛法,他時常講輪迴的過患、因果不虛等等道理,並且也對眷屬們講了慈母王后大智慧母涅槃之時說的預言,當時王后對兒子說道:「王子你很快會變成另一個身體,到那個時候你怎麼辦啊!」 因此大家都知道了此事,但誰也不知道這事情就快要發生了。
有一天,王子最信任的朋友(他的臣子拉嘎阿納)請他去觀湖,路上還特意準備了兩隻杜鵑鳥的屍體。王子想去湖外的森林裡,但當時沒有帶船,因此在朋友的強烈勸說下,王子最後還是將魂識遷入了杜鵑鳥的身體裡。當他在森林裡飛來飛去時,臣子(壞大臣之子拉嘎阿納)藉此機會將自己的魂識遷入了王子的體內,然後將自己以前的身體扔進了河中就回宮了。可憐的王子吃飽肚子以後想起了朋友,但他在樹林裡找了半天還是沒有找到,他祈請三寶保佑自己的朋友,後來才知道原來臣子欺騙了自己。
當王子沒有任何依靠甚至連身體都已經變成有爪子的小鳥時,他還是祈禱上師三寶對因果深信不疑並且唱了很多道歌。當天夜晚,所有在樹林裡的小鳥都各自回家避雨,但堂堂正正的王子今夜什麼都沒有,這時候他想起了大慧母親的授記。之後他放棄了回宮的路開始在樹林裡修法,並且遇到了觀音菩薩化身的鳥,這隻化身鳥對王子的這一生做了一個新的開示。
慢慢地,變成杜鵑鳥的王子認識了很多其它小鳥但語言溝通上有障礙,之後它又遇到了文殊菩薩化身的翻譯鳥,杜鵑鳥後來給小鳥們講法,這裡發生了短文裡講不了的其它許多精彩故事。
在這期間,在宮裡當王子(壞大臣之子拉嘎阿納)的壞人魂魄往生後,杜鵑鳥坐下的一位弟子(這位弟子也是一位菩薩的化身)入了王子以前的身體繼續當王子,並且恭敬父王、護持真理。流浪在他鄉的三位修法臣子中,一位圓寂後只剩下了兩位瑜伽士,最後他們在國王的邀請下回到了家鄉見到國王並且留在宮廷的附近修法。故事的最後,變成杜鵑鳥的王子(卻吉嘎瓦)在弟子們的多次請求後,它終於答應最後一次與國王(王子的父親)相見。
國王知道了一切真相得知原來自己兒子的身體裡換過了三個魂識(一是王子卻吉嘎瓦,二是臣子拉嘎阿納,三是王子菩薩弟子的魂識),
國王勸說杜鵑鳥王子回到過去王子人類的身體裡做回以前的王子時,杜鵑鳥為了度化在森林裡看望和等待它回去的鳥弟子們因此沒有答應父親的願望。杜鵑鳥王子在日落時離開了王宮,國王看著杜鵑鳥在自己的眼中飛遠變得越來越小即將再也見不到的時候發了如此的願望:「願我皈依的無虛三寶真實諦的力量和供養無垢上師的善根,願我的心臟一樣的無垢明月王子在森林裡不受任何痛苦的給鳥類為主的弟子們講法圓滿,並使讓它們儘快解脫,願大慈大悲的王子很快與我能相見,並且生生世世當中彼此不離。」後來杜鵑鳥在樹林裡講了很多法,它還有一些班智達弟子,一位弟子聽到了它的故事後希望將此傳記寫成文字,但是杜鵑鳥授記在它以後的轉世中將有三位轉世會寫此傳記。
有上等的緣份會寫最廣的傳記並度化無邊的眾生,中等緣分的會寫不略不廣的傳記並度化比較多的眾生,下等緣份會寫最短的傳記並度化也是很少數的眾生,後來此傳記是中等緣分的轉世喇嘛寫成後,將這位杜鵑鳥菩薩無私奉獻利益有情的精彩故事留給了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