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里巴巴宣布了一項新國貨計劃。包括1.協助全國1000個產業集群全面數位化升級2.創造200個年銷售過10億的國產品牌3.幫助200個老字號年銷售過億4.全面扶持20萬個年銷售500萬的淘寶創意特色商家5.天貓海外、Lazada和速賣通幫助70萬國貨商家出海。兩天之前,阿里巴巴還收穫了另外一個好消息:「BrandZ 2019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的第一名。
另外兩個數字在這個計劃的背景下看也十分有意思:2018年,阿里巴巴平臺上國貨品牌的線上佔比高達71%,同時超過70%上榜BrandZ中國百強的企業是阿里巴巴的合作夥伴。今年新上榜的17家企業中,小米、優信、魅族、科沃斯等11家是阿里的合作夥伴或生態夥伴。
從什麼時候開始國貨品牌開始變成一個個優質品牌的,開始流行的?以前穿出去不好意思的國貨,怎麼靠阿里靠淘寶天貓就成了潮牌了?一個已經家喻戶曉的品牌,是怎麼帶動其他品牌獲得更多客戶、打開更大市場,更有名的?
從土特產到新國貨:平臺+大數據的力量
今年BrandZ百強榜單值得注意的是:百強品牌總價值達8897億美元,增長了30%,是自2011年榜單推出以來的最高單年漲幅。經歷過品質上的技不如人,而後到了「酒好也怕巷子深」的階段,到了數字經濟時代,充分利用阿里巴巴等平臺,國貨品牌怎麼突圍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2017年9月,天貓超市與北京近30家老字號品牌和本地品牌,共同啟動「天字號計劃」, 2017年年末,天貓披露的數據顯示,首批深度運營天字號計劃的品牌銷量增長超80%。2018年1月,天貓宣布升級「天字號」計劃,將通過天貓出海幫助超過1000家老字號和國貨大牌進入全球市場,聚焦在中國「全球表達」的「新中國名片」。2019年1月18日,天貓宣布,將在2019年推出「天貓新文創」計劃,助力文創行業的商業化以及觸達更多的消費者。
今天,阿里宣布推出新國貨支持計劃。
這些提振信心的計劃背後,是紮實的平臺和大數據的力量。以李寧為例。有網友調侃,以前是「沒錢(才)買李寧」,現在是「沒錢(不敢)買李寧」,非常搶手,一件難求。李寧從「土特產」到「新國貨」,就是平臺+大數據的威力。
今年2月,李寧第二次登上紐約時裝周舞臺2018年春節前夕,天貓攜手李寧首次登上紐約時裝周,同期登錄時裝周的還有老乾媽等品牌。在那次時裝周上,李寧這個很多中國年輕人兒時記憶裡的國貨品牌,讓人眼前一亮。2月14日,2019紐約時裝周走秀款已經可以天貓的李寧旗艦店購買。數據顯示,天貓的時裝周效應讓李寧股價在2018年紐約時裝周后開啟上漲趨勢。受時裝周等影響,李寧股價持續上漲,創2011年7月以來新高。
跟著平臺變洋氣是結果,但原因還是李寧產品本身產生了突變。
媒體報導介紹,李寧本人非常注重天貓,曾親自去杭州裡總部請教一線小二。2017年雙11,天貓小二周九發現,李寧的產品線很窄,「賣來賣去,永遠就只有那幾個跑步鞋,還都集中在中低端價位,沒有什麼潮流可言,跟時尚沒有什麼關係。」雙11後,天貓和「李寧」進行了復盤,發現『李寧』的消費群體成長緩慢且年齡偏大,「其他品牌的年輕群體成長非常快,而『李寧』一直在吃老客。」周九說。他們還注意到,一款叫「青縈白溯」的鞋在雙11的投放量很少,只有500雙,卻很快就賣完了。「這是『李寧』第一次嘗試中國風。」周九說。「李寧」根據這些建議,繼續將「中國風」放大,著手進行新的「國潮」產品研發。後來的故事更為大眾熟知:李寧跟天貓登上時裝周,爆款售罄,股價回升……國貨回潮。
跟李寧類似,很多品牌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老乾媽、旺旺、六神、英雄、回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沒有品牌積澱的國貨新品牌,也能通過淘寶天貓的平臺效應,迅速打開市場:密扇、吱音、二黑木作……
(網際網路平臺帶火了不少國貨,原來以農產品為主的各地土特產,成了淘寶天貓上的新國貨)
優質品牌的核心:把社會責任融於商業模式
為什麼阿里巴巴能夠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品牌?小米、華為、科沃斯、三通一代等快遞公司為什麼成為受到認可的品牌?價值兄認為,這其實是新時代優質品牌的核心:在追求商業價值同時也注意社會價值的實現。更進一步,這與阿里巴巴憑藉平臺優勢,進行產品創新和服務用戶產生的經濟價值,帶動社會就業等密不可分。
(創造就業、帶動納稅、促進環保公益等,是新時代優質品牌的重要特徵,圖為阿里平臺創造的新職業:盒馬揀貨員)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今年3月25日發布的《阿里巴巴零售平臺就業機會測算與平臺就業體系研究》顯示,阿里巴巴2018年創造就業總數首次超過4000萬,達到了4082萬個。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平臺成為新就業的「造風者」。「阿里巴巴平臺起到了就業蓄水池的作用,也創造出很多新就業機會」,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指出。比如,釘釘數位化管理師就成為人社部2019年擬公布的15個新職業之一,到今年3月底,預計數位化管理師的註冊數量將達到100萬。此外,盒馬鮮生揀貨員、餓了麼蜂鳥騎手、阿里健康網際網路醫生、擁抱新零售的老字號手藝人等,都成為了新興職業者服務社會的優秀人才。
品牌價值的影響力的持續提成,還有來自企業納稅等更多責任擔當。據相關統計顯示,2018年,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納稅516億元,連續6年成為中國納稅最多的網際網路企業。此外,阿里巴巴主動為中小企業減負250億元。伴隨著阿里巴巴平臺效應持續擴大,帶動上下遊產業納稅2581億元,創造就業機會4082萬個。
過去近10年來,阿里巴巴一直在公益領域用實際行動貢獻著價值。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成立於2011年12月 22日,在很多領域扮演者優秀企業的社會責任。比如為了更好地保護孩子健康成長,讓更多失孤的家庭重新團聚,上線了「團圓」系統。自2016年5月上線至今,「團圓」共發布了3053名失蹤兒童的信息,找回兒童2980名,48名被拐賣兒童被解救,找回率達到了97.6%。
此外,阿里旗下多款產品還聯合全球各大品牌,從每個細節領域實現著綠色服務和公益責任。今年4月份,H&M就通過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閒魚和支付寶螞蟻森林合作,以「舊衣回收」的方式實現了公益的數位化;2018年雙11期間,歐萊雅集團旗下10多個品牌,包括蘭蔻,阿瑪尼,YSL,歐瓏,聖羅蘭等等,都使用了減少包裝流通中的環境汙染的無需膠帶和填充物的一撕得環保拉鏈紙箱,這種綠色包裝,並在中國高檔化妝品部當時100%使用了可持續紙張快遞盒、可再回收內部填充物,約使用了200多萬綠色包裹;2018年,凱迪拉克也參與了支付寶螞蟻森林「綠色星球計劃」。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依靠平臺效應,靠著大數據等扎紮實實的力量,相信會有更多像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效應,能給更多企業成長,創造更多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