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陳瑋 來源|瑋哥說書(ID:weigetalk)
魏徵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諫官,而諫官是特殊的一種制度安排,希望有辦法來制約權力。魏徵之所以出名,不僅因為他是魏徵,也因為他有個老闆叫李世民。
對領導團隊的研究發現,卓越、高效的領導團隊,需要至少有一個成員能夠犯顏直諫、敢講真話!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長期沒人唱反調、說真話,一個領導班子慢慢就會陷入一言堂的局面,失去了建設性衝突,最終失去集體智慧和創造力。
失去集體智慧和創造力還不見得致命,但如果長期沒人唱反調、講真話,就可能失去對真相的把握,這才是要命的大問題!
很多巨大的失敗,常常是在真相極度扭曲後發生的。沒人唱反調、講真話,領導班子及其一把手就越來越看不到真相、聽不到真話、越來越脫離實際。失敗就是這樣到來的。
講真話的人需要勇氣、聽真話的人需要胸懷。勇氣和胸懷背後,都是真善美的價值觀和基本信念。
唱反調、講真話,會帶來不和諧的聲音。不和諧音符會讓不少人感到緊張、不舒服、不自在。
這種不舒服的體驗無形中給了唱反調、講真話的人一種無言的反饋。好像大家都不太喜歡我說的話,老闆也明顯不喜歡,我未來還要這麼說嗎?事實上,在很多團隊、很多組織,唱反調、講真話的行為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
真話越來越少了、阿諛奉承的話越來越多了,領導的內心也越來越爽了。其實組織也越來越危險了。
當然,總有少數膽子大、不怕事的人,忍不住要說幾句,因為他們看不下去。不講出真相,不直抒胸臆,他們難受。儘管吃過不知道多少苦頭,他們還是改不了唱反調講真話的臭毛病。但這種習慣,就是一種品質,正直的品質,就是徹底的主人翁精神!
他們的話有時很刺耳,有時甚至像魏徵那樣,令李世民也下不了臺。老闆是否擁有格局、胸懷和境界;是否能夠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擁抱刺耳的心裡話,這是衡量一個CEO的重要標尺。
聽到刺耳的話、批評的話,幾乎每個人都會感到痛苦。期望CEO聞過則喜、從善如流簡直就是反人性。但做領導就是反人性的。如果想由著性子來,最好不要當領導,至少不要期望成為一個好領導。
一個真正卓越的CEO,就是要清醒地認識到,要保持頭腦清醒、決策冷靜、持續準確把握事實和真相,身邊最好多放幾個魏徵,不管自己會有多不爽。
唱反調、講真話,會帶來不和諧的聲音。不和諧音符會讓不少人感到緊張、不舒服、不自在。
這種不舒服的體驗無形中給了唱反調、講真話的人一種無言的反饋。好像大家都不太喜歡我說的話,老闆也明顯不喜歡,我未來還要這麼說嗎?事實上,在很多團隊、很多組織,唱反調、講真話的行為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
真話越來越少了、阿諛奉承的話越來越多了,領導的內心也越來越爽了。其實組織也越來越危險了。
當然,總有少數膽子大、不怕事的人,忍不住要說幾句,因為他們看不下去。不講出真相,不直抒胸臆,他們難受。儘管吃過不知道多少苦頭,他們還是改不了唱反調講真話的臭毛病。但這種習慣,就是一種品質,正直的品質,就是徹底的主人翁精神!
他們的話有時很刺耳,有時甚至像魏徵那樣,令李世民也下不了臺。老闆是否擁有格局、胸懷和境界;是否能夠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擁抱刺耳的心裡話,這是衡量一個CEO的重要標尺。
聽到刺耳的話、批評的話,幾乎每個人都會感到痛苦。期望CEO聞過則喜、從善如流簡直就是反人性。但做領導就是反人性的。如果想由著性子來,最好不要當領導,至少不要期望成為一個好領導。
一個真正卓越的CEO,就是要清醒地認識到,要保持頭腦清醒、決策冷靜、持續準確把握事實和真相,身邊最好多放幾個魏徵,不管自己會有多不爽。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瑋哥說書(ID:weigetalk)
作者:陳瑋,北大滙豐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北大滙豐商學院創新創業中心主任,原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兼CHO,合益集團Hay Group東北亞區總裁
本文來源瑋哥說書,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