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牽掛的張莊已大變樣 長篇報告文學《張莊之問》在蘭考首發

2020-12-22 今報開封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傑

「魂飛萬裡,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蘭考,走訪了張莊村,提出了「焦裕祿同志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我們能為後人留下些什麼」的深刻提問。12月18日,經過數月的密集採訪、翔實整理,長篇報告文學《張莊之問》在河南蘭考張莊村首發,並簡單舉行了讀者見面會。《張莊之問》作者為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光明日報高級記者劉先琴,由湖南出版社出版。

長篇報告文學《張莊之問》在蘭考張莊村首發

張莊村,地處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曾是蘭考縣最大的風口。上世紀60年代,焦裕祿在此治理風沙,讓當地群眾結束了逃荒的歷史。

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時,叮囑當地幹部要切實關心農村每個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在考察期間,總書記提出了「焦裕祿同志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我們能為後人留下些什麼?」的深刻提問。

7年來,張莊村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在「脫貧攻堅、黨的建設、產業發展、美麗村莊」方面重點發力,不僅於2014年摘掉了貧困帽子,還在產業經濟、鄉風文明、村容村貌、鄉村治理、黨的建設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2月18日下午,長篇報告文學《張莊之問》在張莊村首發,並簡單舉行了讀者見面會。全國政協常委、原河南省政協副主席梁靜,光明日報社黨工委書記趙玉敏,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局長、一級巡視員譚福森,河南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方國根,湖南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徐為,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光明日報高級記者劉先琴,開封市委副書記秦保強,開封市委常委、蘭考縣委書記李明俊,以及中央駐豫及河南省內主流媒體的相關負責人、記者與張莊村村民代表、讀者參與首發儀式。

《張莊之問》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張莊村時發出的「張莊之問」為引子,以張莊村黨員幹部、扶貧工作隊等為主線,講述了張莊村的歷史、貧困過往、脫貧過程及脫貧後的現狀,展現了張莊村黨員幹部群眾傳承焦裕祿精神,依靠勤勞智慧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奮鬥歷程。

儀式上,梁靜、趙玉敏、譚福森、方國根、秦保強、徐為為新書揭幕。

以「小切口」彰顯「大主題」 記述了張莊乃至開封全市、河南全省的脫貧之路

在長篇報告文學《張莊之問》首發式上,開封市委副書記秦保強表示,在新時代大背景下,《張莊之問》以張莊這個開封蘭考縣的小村莊作為切口,鮮活記述了這些年張莊乃至開封全市、河南全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擺脫貧困建成小康的生動實踐,及從「蘭考之問」到「蘭考大幹」,再到「蘭考大變」的深刻啟示。

譚福森在講話中指出,《張莊之問》是一本符合時代要求和人民期望的精品之作。作為河南千千萬萬村莊中的一員,張莊的脫貧路是全省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講好張莊的脫貧故事,以「小切口」彰顯「大主題」,對於社會各界深入了解河南脫貧攻堅最基層的情況,有著特殊的意義。

「河南人民以決戰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書寫了決勝全面小康的『河南答卷』。」方國根表示,7年來,張莊村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堅持「黨建引領、產業支撐、政策助力、旅遊帶動」,在「脫貧攻堅、黨的建設、產業發展、美麗村莊」方面重點發力,不僅在2014年摘掉了貧困帽子,還在產業經濟、鄉風文明、村容村貌、鄉村治理、黨的建設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莊村的變化代表了河南省近1萬個貧困村的變化。截至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基本解決,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在望。

呈現了張莊村民共同致力於脫貧奔小康的奮鬥歷程

湖南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徐為認為,《張莊之問》以大氣的框架、樸實的文筆、生動的細節繪製一幅精美的脫貧畫卷。作者以「村支書拆了自家的廠」「大貨車上的冰冷一夜」「遊家小院的變遷」等小故事,書寫了張莊的村民們在申學風、扶貧隊長孫興文、王衛、王曉楠等的帶領下脫貧的細節,呈現了張莊村的村民們傳承焦裕祿精神,依靠勤勞的雙手共同致力於脫貧奔小康的奮鬥歷程。《張莊之問》架起了一座湘豫文化交流的橋梁。它讓頗有文化底蘊的湘豫兩省以書為媒,開展一次脫貧攻堅主題對話。它讓河南人民脫貧攻堅的故事感動了更多湖湘兒女,也讓出版湘軍為河南扶貧宣傳盡了綿薄之力。

「感謝我腳下這方屬於黃河屬於開封叫做蘭考的土地。這塊土地創造出新的業績與輝煌,成為寫作者的富礦,思想者的天堂。《張莊之問》的每一個篇章,每一段文字,都來自這塊土地上每一棵泡桐的綠葉裡,每一樹桐花的清香裡。」劉先琴飽含深情地說,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他們用誠實的勞動回應領袖的召喚,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心中嚮往的美好富裕的生活;他們的熱情和善良,激勵著我們筆下的每一次記錄,鍵盤上的每一次敲擊。《張莊之問》的每張紙頁裡,充盈著他們的汗水和熱情。

■出版背景: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新時代脫貧攻堅由此在中華大地轟轟烈烈地展開,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湖南教育出版社以精準扶貧首倡地出版人的責任和擔當,精心策劃了「十村記:精準扶貧路」選題。叢書選取了總書記曾視察過的十個貧困村,結合其歷史文化和時代背景回溯其貧困的原因,聚焦幾個人物或家庭的生活變遷,用平實的語言、生動的細節以點帶面地展現精準扶貧的非凡歷程,用有溫度、沾泥土、帶露珠的故事,講述貧困地區在精準扶貧實施後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十村記」策劃編寫得到了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的認可和支持。叢書被列入「十三五」重點出版規劃項目,2018年中宣部對外出版項目,2020年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被譯為俄文、英文、韓文、阿拉伯文、哈薩克文,版權輸出至俄羅斯、加拿大、韓國、埃及、哈薩克斯坦。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社、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等中央媒體及學習強國平臺對「十村記」的出版發行予以報導、評論。《張莊之問》是「十村記:精準扶貧路」叢書的分卷,叢書策劃時選定河南張莊,因為這是一個既具現實意義又有歷史意義的貧困村。

相關焦點

  • 「夢裡張莊」樣本觀察:不只靠輸血 不止於脫貧
    上世紀60年代,時任蘭考縣委書記的焦裕祿在這裡找到防風治沙良策並取得成功。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莊考察,叮囑當地幹部要切實關心農村每個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紅色蘭考的新時代蝶變
    九曲黃河在河南蘭考拐了最後一道彎。這裡曾是大沙窩、大風口,沙丘遍布、土壤貧瘠。上世紀六十年代,「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強忍病痛帶領蘭考人民整治「三害」,鑄就了不朽的精神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蘭考的發展,於2009年4月,2014年3月、5月先後3次深入蘭考調研指導工作,對蘭考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蘭考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傳承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2017年2月在國內首批、河南第一個退出貧困縣序列後,繼續探索推進特色產業發展之路,不斷書寫新時代「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新篇章。
  • 安徽馬鋼張莊礦業有限責任公司「2019.5.21」冒頂事故調查報告
    公司下設辦公室、黨群工作部、計劃財務部、規劃發展部、安全環保部、生產技術部、工程與設備部、市場營銷部、張莊鐵礦和選礦廠。張莊礦業公司礦山採用豎井開拓方式,使用大直徑深孔落礦,二步驟回採的階段空場採礦法,空區採用全尾砂膠結充填。
  • 新泰西張莊:100MW光伏項目蔚為壯觀
    初夏時節的新泰西張莊,一排排光伏板在太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蔚為壯觀,這就是列入2019年光伏發電國家競價補貼範圍項目名單的新泰西張莊100兆瓦光伏競價上網項目,由新泰朝輝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開工建設。西張莊光伏競價上網項目總裝機容量100兆瓦,安裝335瓦型高功率的單晶矽光伏組件298752塊。
  • 長篇 報告文學 《大鹽灘》 在沈首發
    &nbsp&nbsp&nbsp&nbsp瀋陽晚報訊(沈報全媒體記者 關彤)日前,由遼寧省作家協會、瀋陽出版社、大連鹽化集團主辦,遼寧省傳記文學學會協辦的長篇報告文學《大鹽灘》新書發布會在遼寧大廈舉行。
  • 總攻——脫貧攻堅中原決戰丨戰場上的「蘭考標準」
    作為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繫點,蘭考在萬眾期盼中,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幹群一心、自我加壓,成功闖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扶貧路徑,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努力打造出了新的「蘭考標準」。
  • 張莊,我的鄉愁
    文 | 李樹功同偌大的石匣村相比,生我養我的張莊,卻是個不足百戶的小山村。長期以來,它只是個自然村,同南臨的天尊院村同為一個行政村。我的大姐家就住在這個村的西頭,旁邊有口古井。王老師好像又問:「哪位開國將軍在我們小學任過教?知道的請舉手!」我搶先舉起手,然後站起來高聲回答:「是普集萬山村的李曼村將軍!李曼村一九五五年授少將軍銜,後升任中將。他一九三七年二月受聘天尊院小學任教。
  • 2020年全省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系列活動來到蘭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通訊員 郭峰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根據《河南省體育局關於開展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和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系列活動的通知》要求,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系列活動(蘭考站),12月10日至12月14日在蘭考縣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舉行
  • 【超級給力】蘭原高速蘭考至封丘段項目選址開始公示,蘭考境內新建兩座互通立交,一座樞紐立交!
    建設項目名稱:蘭考至原陽高速公路蘭考至封丘段項目建設單位名稱:河南鴻寶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項目依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調整方案的通知》(豫政〔2012〕86號)《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調整方案的通知》(豫政〔2016〕
  • 中石化河北邯鄲北張莊加油站推廣車舵主 不能用不退錢
    因此代表大家,向你投訴中國石化北張莊加油站!讓他還我們的血汗錢!
  • 焦作市張莊中學到東湖基地參加綜合實踐教育活動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王俊傑 見習記者 張永剛/文圖高舉著校旗,喊著響亮的口號,11月2日早,焦作市張莊中學一千餘名師生走出校門,沿著美麗的大沙河溼地公園北岸道路,步行6公裡到焦作市東湖素質教育基地進行綜合實踐教育活動。
  • 樂享「真」遊戲,綻放快樂童年——張莊中心幼兒園「好玩的木塊...
    張莊中心幼兒園園長曹淑豔老師表示,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遊戲是孩子們獨特的學習方式,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活動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源泉。針對幼兒好動好玩的年齡特點,保證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2個小時。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自主選擇遊戲場地、材料、夥伴,自由創編遊戲玩法,其中蘊含了取之不盡的快樂源泉,真正體現了遊戲的娛樂性、教育性功能。
  • 小康之路的真實寫照——評長篇報告文學《世紀江村》
    這是我讀章劍華先生新近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世紀江村》的真實感言。  一  報告文學是一種特殊的文體,既要歷史的真實,又要文學的生動。它要求作者不僅要有文學的天賦,還要有卓越的史才史識。章劍華擅長三部曲的創作。先有「故宮三部曲」,後有「長江大橋三部曲」,曾經摘取了徐遲報告文學獎的桂冠。
  • 德清遊子文化節開幕攬338億元投資 長篇報告文學《德清清地流》首發
    作為嘉賓之一的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選擇德清作為其新書——《德清清地流》的首發現場,並贈與現場嘉賓。宋代葛應龍在《左顧亭記》中雲,「縣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對「德清」之名進行了詮釋和讚美。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一頓崗鄉赴永城等地學習參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紀實
    日月湖總水面面積為9000畝,比杭州西湖還要大得多。日月湖因工程由兩個湖區組成,一湖呈圓形如太陽,一湖略長如月亮,經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被命名為日月湖。湖波蕩漾,點點魚帆似在銀絹素帛上滑動,多變的湖面,撲朔迷離,令人流連忘返。但行程緊急,考察組成員們不得不匆匆結束觀湖,奔赴下一站蘭考。
  • 《紅豆》推出長篇報告文學聚焦援鄂醫療隊員梁小霞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紅豆》推出長篇報告文學聚焦援鄂醫療隊員梁小霞。
  • 西長旺的藕,東長旺的蒜,馬家溝的地瓜蛋,張莊的閨女不用看!
    很久以來,沂源縣東裡一帶就流傳這樣一句順口溜:「西長旺的藕,東安的蒜,馬家溝的地瓜蛋,張莊的閨女不用看(俊著哩)。」很有意思不是嗎,那粉嫩的蓮藕、香脆的大蒜和質樸的地瓜蛋堪與美人相提並論。的確,西長旺藕不是美人,但她卻帶給人們難以忘懷的奇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