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詞:《如夢令》小解

2020-12-18 勤耕慢讀

李清照在十六歲那年的某個夏天傍晚,她與小姐妹同遊。在效外的荷塘,她們劃著小舟,唱著小曲,喝著小酒。姐妹們笑語盈盈,小槳在水面划過,蕩起一層層漣漪,在暮光中剔透晶瑩。

此刻的李清照和小姐妹們肆意歡笑,薄酒微醉,遊興未盡,夕陽的唯美、荷塘的馨香使她們漸漸忘記了歸途。

然而,好時光總是去得太快,日落西山她們知道該回家了。在荷塘中穿梭竟走錯了方向,誤入了藕花深處,心慌意亂,借著酒力急急划槳,驚得一群白鷗騰空而飛。

姐妹們酒意未醒,卻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大跳。待那些白鷗的身影在天空排開,才恍然大悟,不禁覺得非常有趣,大家笑開了。

隨後李清照作詞: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讀罷這首《如夢令》,讓人都會被她的快樂所感染,讀起來酣暢淋漓,毫無大家閨秀的扭捏矯情。

在封建制度下的傳統女性,一個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相比李清照就顯得很「異類」,她清新脫俗,盡顯得純真,靈動又俏皮,鮮活的立於人前。

相關焦點

  • 行書書法作品:才女李清照《一剪梅》、《如夢令》、《武陵春》詞
    李清照寫詞的風格多數以婉約而著稱,藝術手法上主要以白描手法,語言精煉凝重,清新自然,不受前人約束,自成一家。李清照的詞聲調和諧,旋律優美,很重視音律聲字,強調協律,善於運用錯綜變化的聲調韻律的不同節奏,來表達起伏變化的思想感情。
  • 【古詩詞欣賞】如夢令 李清照
    如夢令宋 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 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詞賞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雖然講的不是李清照的故事,但故事發生在李清照的時代-宋代。電視劇非常精彩,主題曲《知否知否》也十分好聽,推薦給大家,看一看,聽一聽。02原文《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三首《如夢令》,綿綿女兒情:才女李清照的人生上下半程
    ——《如夢令》相信所有的朋友都對這首詞耳熟能詳,這是我國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名篇《如命令》,全文不過區區33個字,卻勾畫出了一個妙齡少女酒醉微醺成興而歸的生動畫面。這首《如夢令》寫的是李清照還在閨中做女兒時的幸福剪影,李清照出身名門,他的父親李格非是有名的後蘇門四學士」之一,才華斐然,為官清正,李清照的母親也是一個才女,出身望族,在《宋史·李格非傳》就曾提到這位李夫人「亦善文」,在封建社會的正史裡能在丈夫的列傳中記述妻子擅長寫文章,這說明這位李夫人很有兩把刷子。
  • 南宋名妓嚴蕊的這闋《如夢令》,意境絲毫不輸李清照同名之詞
    的確,古代有才情的女子,大多分為兩類,一類是出自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李清照、謝道韞;第二類則是青樓歌妓,她們從小被賣到青樓,學習詩書才藝,如蘇小小、李師師等。今天我們要讀到的這首《如夢令》就同樣出自南宋名妓嚴蕊,嚴格意義上來說,嚴蕊屬於營妓,就是官妓,由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設立,為的是鼓舞士氣,讓將士能更好地投入戰鬥中。嚴蕊的詞清新脫俗,四方聞名,曾有人不遠千裡慕名而來。可惜的是,到今天,她的詞僅剩下3首流傳世間。而這一闋《如夢令》便是3首之一,其意境絲毫不輸李清照的同名之詞。
  •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表達了什麼情感
    而李清照身為女性,她的詞抒寫的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她是從自身的女性視角填詞的。在她的詞中,無限真情由筆底流出,真摯直率,自然流暢。李清照《如夢令》解析李清照生前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可惜沒有流傳下來,後人輯有《漱玉詞》,其中真偽雜陳。
  • 李清照,宋代的女文豪,寫《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堂)」和多處「藕神祠」。一個人能得到如此多的人的想念,這是很了不起的。青州李清照紀念館位於青州古城西門外洋溪湖畔。佔地約630平方米。
  • 白香詞譜丨38:李清照《如夢令·知否》
    ·知否》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淺賞】  李清照這首《如夢令》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李清照的《如夢令》,寥寥數語,將愛花、憐花的憂與思表達出來
    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清初學者沈謙在《填詞雜說》中說道:「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也。」將李清照與李煜並稱,極為推崇。李清照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首《如夢令》,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寫於詞人十六七歲的年紀。
  • 愛上李清照1——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品味這首詞,內心喜悅,愛上少年李清照。第一句,常記溪亭日暮,我們看到了一個喜歡郊遊,喜歡到處溜達的小姑娘。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碧水清波,荷塘暮色,美。有心情到處溜達,還能寫出溜達時的心情,怎一個有才了得。第二句,沉醉不知歸路。
  • 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靈感來源於韓偓的《懶起》
    李清照是中華文化詩詞界最為著名的女文學家。李清照的婚姻和愛情還有李清照的思想觀念,更是甚至於李清照的家庭背景,還有李清照的個人心情都在我們的知識文化裡源遠流長。我們都渴望從李清照的文學創作中探究她的喜與樂,悲與苦,還有李清照詩詞裡的剛與柔,都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談資。
  • 李清照的真實生活,酒色財氣,樣樣都沾,從她的詞中就能看出
    不管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還是《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都有李清照對自己喝酒的感受,以及當時所寄託的情感。古代人的思想比較狹小,李清照在《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的行為是不被當時的人看好的行為。但是李清照又與別人不同,她經常喝酒,不管是因為什麼事情都會喝酒,喝完酒之後就寫在詩詞中。
  • 李清照16歲時,醉酒遊玩,寫了一首詞,開篇便是經典名句
    李清照是宋朝的婉約派的詞人,她的作品一直流傳到現在。雖然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寫憂愁,《如夢令》是李清照的作品之一,這首詞將她的才情表達得很好。李清照的才情李清照的家境比較好,從小沒有受過什麼痛苦的事情。
  • 李清照寫下一首小詞,短短幾句卻暗含心機,第一才女名不虛傳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在我們在小學課本裡出現過,這句詩是詩人李清照在和小夥伴玩耍時的隨筆,這都成了經典,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18歲,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婚後生活那叫一個幸福美滿,所以她會時不時地寫幾句懷春的小詩詞陶冶情操。
  • 李清照《如夢令》:短短一首33字的小令,寫出了少女般的純真靈動
    ——《如夢令》這一首《如夢令》旨在憶昔,寥寥幾句隨心而出,但讀來句句清麗,富有一種自然之美,純真,靈動,俏皮鮮活於人前,讀罷,使人可見一個日暮時刻。一位乘興而來的少女等看當時的景色。碧水清波,荷塘暮色。
  • 觀宋填詞87 李清照不僅詩詞有爭議 臧否前賢的詞論也惹起爭議
    不過這層層的關係不耽誤李清照在《詞論》中把蘇軾歐陽修們揶揄了一番。少年時代的李清照生活優裕,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婚前就頗有詩名。雖然她傳世的作品只有幾十首,但還是傳下來幾首少女時期的作品。1、如夢令 其一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2、如夢令 其二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李清照身處異鄉,給閨蜜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寫出了深厚友誼
    李清照出身名門,父親是蘇軾弟子,母親是宰相之後。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李清照自然自幼便備受薰陶,加上自身聰穎伶俐,頗具天賦,從小就飽讀詩書,擅長作文。在她十六歲時,便憑著一首明快有趣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名鵲起,引得北宋文壇矚目。
  • 李清照想起曾經的休閒時光,寫了一首詞,短短6句,便充滿畫面感
    李清照的才華和人品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她的大部分詩詞都被後代的人奉為經典,並且導入語文的古詩詞中,讓同學們背誦。而在她的眾多詞中,她寫了一首非常具有才情的詞,那便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全詞僅僅六句,不僅寫得優美,而且令人驚嘆。
  • 才女李清照:寫雲雨之詞向夫尋歡,真情與私慾兼備,令人心思蕩漾
    《如夢令》中這句詩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而它的作者很多人就算不熟悉,但李清照是才女這樣的標籤多少還是知道的。我們知道李清照擅長寫委婉的詞,敏感的人讀她的詩,時常能感受到她寫詩時的惆悵與哀傷。彼時金國頻繁入侵大宋,她避難到浙江金華,從未嫁人之前為賦新愁強說愁寫《如夢令》,到經歷國家敗亡、目睹國民流浪、親歷丈夫病死等一系列不幸之後寫《武陵春》,她的詞意已惆悵中透著無助。其實,李清照本出生於書香門第,她不應該有這麼多的「負能量」。
  • 李清照18歲寫下一首詞,驚豔詞壇,流傳至今,還被改編成流行歌曲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北宋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人,是宋代著名女詞人,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李清照與辛幼安並稱「濟南二安」;又因其詞有「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知否?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