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如夢令》,寥寥數語,將愛花、憐花的憂與思表達出來

2020-12-17 墨杉詩詞

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清初學者沈謙在《填詞雜說》中說道:「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也。」將李清照與李煜並稱,極為推崇。

中華文壇幾千年,無數文人墨客中女詞人本就屈指可數,而才貌俱佳、極具個人魅力的更是鳳毛麟角,李清照就是這其中的一位。

李清照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首《如夢令》,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寫於詞人十六七歲的年紀。十六七歲,正是人風華正茂的年紀,女兒情懷也在這個年齡段猛烈迸發,詞人正是目睹了風吹雨打花落的景色,觸發了多情的心靈,一揮而就,成就了這篇佳作。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疏風驟」,晚春的夜晚,突然颳起了狂風,下起了雨。十六七歲的少女心思本就敏感,春天的芳菲,百花的豔麗正是少女們的最愛,可偏偏風雨不解風情,在這大好時節就來了。

詞人被這莫名的風雨惱得無法入睡,一眼看到了放在桌上的酒杯,就自飲了幾杯,本想借酒稍解心中的煩悶,哪知酒入愁腸愁更愁,幾番下來,不知不覺就有了醉意,趁著醉意悄然入夢。

李清照與侍女

「濃睡不消殘酒」,詞人睡了一晚醒來後,濃烈的酒意仍未褪去。雖然詞人因昨晚醉酒沒有親眼看到風雨打落海棠花,但是誰又能知道詞人是不是故意逃避鮮花落地的傷感之景而把自己灌醉呢?

「試問捲簾人」,李清照是何等的聰明,可是即使自己再怎麼逃避,心裡也已經猜到窗外一定是滿地的海棠花瓣。但詞人還是抱有一絲希望,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而又害怕聽到花落、不忍親自去看卻又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畫得細緻入微。

海棠依舊

「卻道海棠依舊」,在詞人問過捲簾的侍女後,得到的回答卻是海棠花依舊像以前一樣豔麗。侍女不明白李清照的心意,捲起珠簾後沒有仔細觀察就隨口而說,一個「卻「字,既表現出詞人聽到侍女話後的喜悅之情,也暗示著女主人對侍女不了解自己心事、對窗外變化視而不見的埋怨。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意思是:知道嗎?知道嗎?這個時候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了。詞人對侍女的反問,並且用「肥」形容綠葉,用「瘦」形容海棠花,鮮明的對比,襯託出詞人惜春憐花的憂傷。

綠肥紅瘦

縱觀整首詞,詞人先以「濃睡」、「殘酒」,寫出自己黑夜到清晨的時間變化和心理變化,再用「捲簾」點明天亮。然後向捲簾人發問,卻不寫發問內容,最後一句交代謎題,真是構思巧妙,不露痕跡。詞人為花喜,為花悲,為花醉,為花嗔,僅用三十三個字,便將憐花惜花的意蘊傳神地表達出來。

歐陽修的這首《蝶戀花》,深得李清照喜愛,婉轉悲涼耐人尋味

兩首悼亡詞,兩位偉大詞人的思妻之作,每每讀來都不禁淚如雨下

李煜的這首《相見歡》,歡快的詞牌表面,更加反襯出亡國後的悲痛

李白的這首詩,採用獨特的格式,把悲秋和相思寫到了極致

相關焦點

  • 這兩首《涼州詞》,將好男兒的報國雄心與思鄉柔情展現得刻骨銘心
    涼州南城門說到寫涼州的著名詩篇,王翰的兩首《涼州詞》不得不提,作者通過這兩首詞將戰士們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和內心對家鄉無比懷念的真摯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這兩句寫的是將士們在宴席上的飲酒狀態,一個個興致飛揚,在一陣你斟我酌之後,豪情壯志蕩然於胸,為了國家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 誤入藕花深處,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來大明湖了!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表達了什麼情感
    但在李清照的詞中,她基本上寫的是細膩、抒情、感傷的相思離別之情。從這一點上說,李清照作為一個典型的婉約派詞人,這一點從她的詞作風格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從婉約詞獨特的抒情性這一點來講,李清照又有高於一般婉約派詞人的地方。李清照詞的抒情更為真摯純潔。
  • 行書書法作品:才女李清照《一剪梅》、《如夢令》、《武陵春》詞
    李清照寫詞的風格多數以婉約而著稱,藝術手法上主要以白描手法,語言精煉凝重,清新自然,不受前人約束,自成一家。李清照的詞聲調和諧,旋律優美,很重視音律聲字,強調協律,善於運用錯綜變化的聲調韻律的不同節奏,來表達起伏變化的思想感情。
  • 李清照《醉花陰》:妾似花瘦,郎心堪憐否
    「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花將謝,人將老,花與人都在一同清瘦。而那樂不思蜀的異鄉客,你的心裡可曾湧起一點點惜花惜人的愛憐? 困在家中的李清照思念中帶著些許傷感,傷感中帶著些許埋怨,埋怨中帶著些許嬌嗔。 「人似黃花瘦」,愛花人憐花瘦,有情人憐人瘦,如果彼此不曾住在對方的心理,誰還管你花瘦還是人瘦。 可見,詞人這樣的嗔痴之語,也是需要懂她的人來在乎,愛她的人來憐惜的。
  • 白香詞譜丨38:李清照《如夢令·知否》
    【淺賞】  李清照這首《如夢令》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阿洛尼浴室櫃如夢令系列:美人照花如夢令(下)
    阿洛尼浴室櫃如夢令系列A1957    如夢令是宋詞中知名度非常高的詞牌名,其中最為有名的要數李清照的兩首《如夢令》。去年熱映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便是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李清照《如夢令》)    昨夜下了一場雨,早上女詞人懶懶起身,梳理晨妝,畫一畫蛾眉,整一整衣裳,照一照妝容,對了前鏡,又對後鏡,慢吞吞,意遲遲。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藍菲古典舞《如夢令》
    隨著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熱播李清照的詞再一次被人們傳唱LANFEI APP藍菲古典舞《如夢令》音樂跟練學習>同學們用舞表達你喜歡嗎?今天,小菲為你讀《如夢令》希望可以更好地領略這兩首詞的意境。並用舞蹈更好的詮釋表達出來.
  • 【古詩詞欣賞】如夢令 李清照
    如夢令宋 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
  • 李清照的一首詞,寥寥幾句卻暗含心機,被稱為第一才女是有道理的
    這樣一位才女,也會有多愁善感的時候,比如她的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寥寥幾句卻暗含心機。昨夜雨大風急,喝醉不知不覺便睡著了,晚上加早晨還沒有完全清醒,看見侍女正在捲起門帘,第一件事便是問海棠花怎麼樣?很明顯侍女並沒有讀懂李清照要表達的什麼意思,便隨便的回答了一句,還好還好,海棠花開的正好。
  • 詩詞:微風煙雨斜,蕉葉語沙沙。潤澤蒼生盛,卻憐園裡花
    相思如夢令,願作一清風。18、兄弟們久別重逢,宿飲遇雨文/路遠修飲酒至三更,停杯問雨聲。餘生能幾次?點滴到天明。路遠修自評:酒席口佔,雖不一流,僅以自勉。借花詠情,沁入心脾。【逍遙白 22號】題目著一「花」字,視角獨特;內容則以擬人筆法,從花的角度聽雨,特別是轉、結兩句,把夜雨聲比喻為諄諄「夜話」,真巧思也[強]【茉莉酸,22】花聽雨,獨僻蹺徑,耐人尋味。【追夢人22】借花聽雨,藏情含意,詩之妙處,應當點讚。
  • 讀古詩,知情懷(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宋)
    大雨來的急驟,去的也匆忙,望著窗外清爽的景象,突然就想起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李清照的花語人生:她最愛什麼花?
    桂花遠播的香味何嘗不是李清照少女時代就遠播的才名呢?她早年寫的《如夢令》一詞,可謂是橫空出世,立馬就讓她名動京城。後來,她寫給丈夫的一句「人比黃花瘦」,更是激起了她丈夫的好勝心。趙明誠收到李清照的那首《醉花陰》之後,大為感動,卻又心有不甘。他閉門謝客三日三夜,專心作詞,意欲作出一詞力壓李清照的那首《醉花陰》。
  • 李清照詞:《如夢令》小解
    李清照在十六歲那年的某個夏天傍晚,她與小姐妹同遊。在效外的荷塘,她們劃著小舟,唱著小曲,喝著小酒。姐妹們笑語盈盈,小槳在水面划過,蕩起一層層漣漪,在暮光中剔透晶瑩。此刻的李清照和小姐妹們肆意歡笑,薄酒微醉,遊興未盡,夕陽的唯美、荷塘的馨香使她們漸漸忘記了歸途。然而,好時光總是去得太快,日落西山她們知道該回家了。在荷塘中穿梭竟走錯了方向,誤入了藕花深處,心慌意亂,借著酒力急急划槳,驚得一群白鷗騰空而飛。
  • 李清照《如夢令》:短短一首33字的小令,寫出了少女般的純真靈動
    豆蔻梢頭春意濃:常記溪亭日暮,深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這一首《如夢令》旨在憶昔,寥寥幾句隨心而出,但讀來句句清麗,富有一種自然之美,純真,靈動,俏皮鮮活於人前,讀罷,使人可見一個日暮時刻。一位乘興而來的少女等看當時的景色。碧水清波,荷塘暮色。
  • 愛上李清照1——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品味這首詞,內心喜悅,愛上少年李清照。第一句,常記溪亭日暮,我們看到了一個喜歡郊遊,喜歡到處溜達的小姑娘。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碧水清波,荷塘暮色,美。有心情到處溜達,還能寫出溜達時的心情,怎一個有才了得。
  • 李清照的這首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為後世廣為傳誦
    除了寫詩之外,李清照也開始在詞壇嶄露頭角。還是一個少女的李清照,卻寫下了一首轟動了整個京師的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據明代《堯山堂外紀》記載: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如今我們來看這首詞,很顯然它成為了被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作。那麼,李清照這首詞究竟有何魅力呢?
  • 李清照筆下的花數不勝數,唯有三種花,連成了她的一生,流傳千古
    李清照非常喜歡寫花,海棠、梅花、菊花,就連不起眼的桂花都是她喜歡寫的,所以,筆下有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有了「寒梅點綴瓊枝膩」的佳作,流傳到現在也是美麗萬分的畫面,有三首詞,可以將她的一生聯繫起來,少女,青年、老年時候的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