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了解過一些,(足跟痛怎麼辦?跟腱炎的康復治療了解一下)今天我們進一步來了解一下跟腱炎以及跟腱炎的康復訓練。
跟腱炎一般是指跟腱急慢性勞損後形成的無菌性炎症,屬於非常典型的一種由於運動過量導致的傷病。其中慢性跟腱炎是導致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跟腱炎都有哪些症狀
1、 早期表現為運動時跟腱部位不適,偶爾還有輕微觸痛和輕度腫脹,逐漸變成持續性跟腱部疼痛。
2、 行走或是踮腳時有鈍痛。
3、 跟腱處一般外觀無異常,可能有輕微腫脹,擠壓跟腱有明顯壓痛,有時跟腱組織有結節或梭形膨大。
4、 長時間不動後運動跟腱會有僵硬感,隨著跟腱逐漸活動疼痛減輕,但是隨著活動程度增加,疼痛可能又會進一步加重。
5、 患側力量和耐力都會有所下降。
什麼原因會導致跟腱炎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跟腱
跟腱是人體中最粗壯強大的肌腱之一,由小腿腓腸肌的肌腱與比目魚肌腱複合向下移行而成,止點附著在跟骨的跟骨結節部位。一個成年人的跟腱長度一般為15cm。它主要功能是屈小腿與足蹠屈,是人體行走、奔跑、攀爬等運動中不可缺少的組織。由於跟腱的橫斷面較小腿後方肌肉組織小得多,所以跟腱組織負擔的單位張力要遠高於肌肉。
行走時跟腱所承受的負荷可達體重的3.9倍,跑步時則可達體重的7.7倍。
當人體在進行行走、跑跳等劇烈運動時,跟腱及周圍的腱膜承受了反覆的過度牽拉,導致跟腱勞損,形成無菌炎症。除此之外,小腿後肌群薄弱、扁平足等都會增加跟腱承受負荷,運動不規範、前期準備不足等同樣也是導致跟腱炎的重要原因。
跟腱炎的急性期應對措施
傷後24-72小時運用RICE法
目的:
在24-72小時內的冷敷可以促進局部血管收縮,減輕充血和出血,達到止痛、消腫、消炎目的。制動可以減輕跟腱繼續牽拉和活動,有利於水腫、出血和炎症的吸收。
具體作法:R- rest,充分休息。必須在一段時間內停止劇烈運動。
I- ice,冷敷。可選用在冰水中浸溼的毛巾敷於患部,每隔5分鐘左右更換一次,連續3-4次。也可以選擇冰塊,每隔2~3分鐘休息1分鐘,注意防止凍傷。每次冰敷時間以20分鐘為宜。
C- compression,固定加壓,可以輔助使用夾板對跟腱進行固定。
E- elevation, 患肢抬高。通過支撐墊抬高腳踝。
跟腱炎的康復訓練
在急性期過後可以適當做些康復訓練,但是如果在訓練中感覺到明顯不適,應立即停止訓練。
腓腸肌拉伸
動作要領:弓步站立,患側在後,健側在前,腳尖朝前,健側腿屈膝,拉伸患側側小腿,直到小腿後部有明顯拉伸感。保持30s,重複3次。注意患側腿和軀幹始終保持伸直。
比目魚肌拉伸
動作要領:雙手扶牆,患肢在後、健肢在前站立,雙腿同時屈膝,拉伸患側小腿,直到小腿後部有明顯的拉伸感。保持30s,重複3次。
泡沫軸放鬆
動作要領:仰臥位,雙手支撐身體,將泡沫滾置於倆小腿下面,慢慢移動身體,使泡沫滾在小腿下方前後滾動,如碰到緊繃或酸痛處可暫停。
離心訓練
動作要領:雙足前腳掌站在臺階上,身體保持直立,手握護欄保持身體平衡,足跟懸空,足跟儘可能放低。小腿肌肉、跟腱和足底韌帶有牽拉感,保持10s,重複20次。
壓網球訓練
動作要領:取站立位,將網球放置足底,用小腿後群肌肉發力將網球壓扁。
勾腳尖訓練
動作要領:取仰臥位,雙腿伸直,腳尖朝上,雙腳反覆快速勾腳,反覆30次。
腳踝內外翻抗阻訓練
動作要領:彈力帶一端纏繞腳掌,另一端在腳外側區域固定。腳對抗彈力帶阻力做內、外翻運動,在內、外翻用力末端保持3秒,然後恢復到起始位置,重複做15-20次,做2-3組。
跟腱炎的預防意義同樣非常重大,在日常運動中還是要把握好訓練強度,訓練前要做好充分準備,選擇合適的訓練裝備和場地,規範運動,避免受傷~
參考文獻:
朱靜華,叢林.跟腱炎的防治[J].田徑,2017,(9):63
楊祥紅,王正磊,孫偉赫.淺析軍校跑步訓練中跟腱炎的防治對策[J].運動訓練學,2018,8(10):52-53
杜鋒,張志傑,朱毅,劉春龍,李凝.肌肉離心訓練結合康復治療跟腱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8):1209
編輯:申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