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2016安康美食文化節美食評選結果揭曉,白河肉糕、王記黃金脆、豆渣餅分別入圍「安康十大名菜」、「安康十大名小吃」和「安康十大特色小吃」並獲獎。大夥快來圍觀吧,是不是都饞嘴了呢?
白河肉糕起源於明朝的紅花縣(今白河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原是皇宮貢品,後傳入民間,成為招待貴賓的佳餚。屬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白河肉糕上黃下白,光鮮亮澤,似葷非葷,似素非素,葷素纏綿,清新淡雅,香軟細滑,肥而不膩,勁道十足,口感極佳。因色、香、味俱全,老少皆宜,深受人們喜愛。
白河肉糕主要使用肥豬肉、瘦肉、雞肉、魚肉,搭配雞蛋、蔥姜等材料製作。分為肥肉糕、瘦肉糕、雞肉糕和魚肉糕四類。其做法頗費功夫,比較花費時間。如豬肉糕,要選七分肥三分瘦,雞蛋分離成蛋清、蛋黃。首先將豬肉放在砧板上用木杖槌搗成泥,加入適量的澱粉、蛋清,配以鹽和各種佐料,用水調和均勻。然後把蘿蔔切成條塊,在蒸籠裡擺成長方形模具狀,填入搗好的肉泥,蒸上十分鐘。待初步定型後,取籠往肉糕上均勻塗抹蛋黃,每蒸五分鐘塗抹一次。三次過後,正宗的肉糕才算做成。由於加入了澱粉,所以吃起來不會覺得油膩,而加入蛋清則是為了讓肉糕更筋道。雖然精心的配料和繁雜的工序足足用去了大半天的時間,但各有妙處,缺一不可。
白河肉糕的吃法主要用於煲湯,將做好的肉丸子放在碗底,覆上提前切片蒸好的肉糕,再把配有胡蘿蔔、香菇、青菜的雞湯或清湯倒入,便是一道美味可口的肉糕湯了。遠遠看去,先是那紅黃綠各色就抓住了食客的眼球;湊近點兒,熱騰騰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急不可耐地想一飽口福。
此外,肉糕還可蒸,碗底用炸過的豆腐、三鮮丸子墊底,將肉膏盛入碗中,然後入鍋蒸10分鐘即可食用,入口爽滑,油而不膩;可煸,將肉膏切小塊後過油,炸至金黃後用辣椒、花椒、蔥、姜、蒜等爆炒;可炒,將肉膏切塊,用香菇、木耳、青椒、萵筍等炒熟既可。
白河王記黃金脆(安康十大名小吃之一)
白河豆渣餅(安康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豆渣餅,白河廣為流傳的民間美食,主要用磨完黃豆後剩下的渣底,混合麵粉、雞蛋、芝麻等原料做成的餅狀食品,營養價值豐富。其做法為,將豆渣中加入雞蛋、適量鹽和蔥末等炒拌;取麵粉攤成餅狀,將炒拌好的豆渣等做餡均勻加入;放至鍋中兩面翻炕至金鑲玉色,盛出切塊即可食用。論其品質及口味,要數白河城關鎮群力村福緣人家農家樂加工的為上乘佳品。
據悉,2016安康美食文化節為第十六屆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的配套活動,由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在漢城國際商業街組織舉辦,各縣區共有62種小吃和64種安康地方菜參評。通過綜合評選,嵐皋巴人吊罐肉等10大菜餚被評為「安康十大名菜」,漢陰炕炕饃等10種小吃獲評「安康十大名小吃」,平利五彩茶香包等10類小吃獲評「安康十大特色小吃」,寧陝竹筍燉土雞等10種菜品被評為「安康十大特色菜」。
嵐皋巴人吊罐肉、嵐皋辣子雞、漢陰養生菌湯、漢陰白火石汆湯、漢陰酸辣茴香小魚、紫陽蒸盆子、平利女媧茶韻、白河肉糕、石泉鯰魚燉豆腐、漢濱豆腐獅子頭
漢濱燒餅肉夾饃、漢濱蓮花蒸面、漢陰炕炕饃 、漢陰澗池燴麵片、嵐皋洋芋絲餅、嵐皋苦蕎餅、白河王記黃金脆、平利苦蕎核桃包、紫陽茶香黑米煎餃、石泉鼓氣饃
安康十大特色小吃平利五彩茶香包、平利洋芋點心、平利絞股藍餃子、漢陰豆腐乾、漢陰面魚、鎮坪洋芋蝦球、寧陝漿巴饃、旬陽五彩水晶燒麥、白河豆渣餅、漢濱蓮花蘿蔔包子
寧陝竹筍燉土雞、平利八寶飯、鎮坪刀印肉、嵐皋土雞蛋燴沙棒子、鎮坪巖耳燉黑雞、平利茶香古仙湖鯽魚、漢濱酸菜餃子鴨、旬陽漿水豆腐、紫陽合渣、漢陰墨魚湯
內容採編於文旅白河微信平臺
原文來源:安康日報
圖:宋顯崢 山川夫子 方景明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