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信箱」一線缺員面面觀

2020-12-23 工人日報

自6月16日本版刊發《班組缺人怎麼辦》一組稿件以來,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讀者發來郵件或是網上留言,結合自身所在企業情況交流了對此的看法。缺人現象在企業的一線崗位相對普遍,尤其是較為艱苦的崗位或是技術要求較高的崗位。企業在通過種種努力化解缺員問題,比如提高待遇、開闢更大成長空間。而真正讓一線職工有獲得感、有歸屬感、有成就感,方為治本之策。

——編者

一線缺的是有技術、肯吃苦的人

張軼 劉翰霖

有些一線崗位缺員,其實是結構性缺員,缺的是有技術、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的人,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缺人。

以筆者所在的哈爾濱通信段為例,現有在崗職工865人,其中生產崗位人員763人,從作業點來看人員不缺,但在作業過程中時常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更別說幹臨時工作時抽調人員捉襟見肘的窘境。

該段之所以面臨缺員難題,是因為人員結構呈「啞鈴式」斷檔。據統計,該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年齡40.36歲,30歲及以下有252人,50歲及以上有269人,一線技術型崗位面臨青黃不接的現狀。

從外部原因分析,青工優秀了、表現好了就提拔,狹隘的培養方式讓青年人產生錯誤的認知,認為走上了管理幹部崗位才是成長成才的唯一途徑。在一線崗位沒有發展,致使部分年輕人在一線工作「心裡長了草」,出現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象。

從內部原因分析,新入職青工中很多具有本科學歷、專科學歷,有一部分人只想提幹,坐在辦公室裡做管理,不願在一線吃苦,也融不進一線。

鐵路一線崗位需要的是扎得下根、蹲得住身、穩得住心,一心鑽研業務並能確保安全生產的人。為此,我段正積極探索在績效考核、晉位升級、評先選優中讓吃苦耐勞、刻苦鑽研的職工成為主角,使他們成為香餑餑,帶動青年職工深耕一線崗位。

成為多面手,無懼合崗和轉崗

吳迪

每年我們鍾市輸油站都有員工會收到一筆小獎勵,這是中國石化管道公司對各二級單位取得三個或三個以上工種等級證書操作人員的獎勵,證書越多,獎勵也越多。而證書多,也使操作人員有了成為多面手的資本和無懼合崗、轉崗的自信。

鍾市站有輸油、計量、管道保護3個班組,共31名操作人員,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明年退休4名女工,而目前僅有1名新分來的實習生。面對進人少、退休多的狀況,「多證操作工」讓鍾市站有了應對的底氣。因為早在6年前,鍾市站電工崗與輸油工崗合二為一時,「一崗多能」的概念已從上級的宣講裡潛移默化到員工的行動中。

進人少、退休多、流動性大,合崗、轉崗只是時間問題,成為一崗精、二崗會、三崗通的多面手是大勢所趨。鍾市站取得三證及以上的有8人,其中四證人員3人,剩下的大多數操作人員都持有二證,並努力考第三證。

因為男女退休年齡差異,70%的女工近三年內退休,但是男工普遍離退休還有10多年,最長的有18年。持證越多的操作工,在企業改革的變動和不確定性中,適應能力更強,心態上更加平和。

以鍾市站今年的新進老員工胡衛民為例,他參加工作29年,先是在洪湖站當輸油工,隨後到岙山站從事計量崗,又回到洪湖站幹管道保護,繼而又成為駐荊門的封堵工,再到鍾市站幹管道保護,經歷多、經驗多、證多,讓他到哪兒都駕輕就熟,收入不受大的影響。

「現在是終身學習的時代,學習已經是工作的一部分。」胡衛民的話也許代表了很多一線職工的心聲。

人盡其才,讓一線也能大有可為

郭憲鋒

作為我國最後一個以會戰模式開發建設的油田,位於河南省濮陽市的中原油田經過40餘年的勘探開發,資源接替不足、效益差的窘境日益顯現。

五六年前,筆者所在的文衛採油廠為解決「油少人多」的矛盾,採取提前退養、外出闖市場等大刀闊斧的手段,將全廠4000多名員工減少至目前的2700多人。基層單位感覺明顯,到處「缺人」——缺熟練工人,缺懂技術的工人。而企業為控制人工成本少招人甚至不進新人,導致員工平均年齡偏大,加上文化水平整體偏低,已無法滿足掌握新技術、新工藝的要求。

不從外部大量輸入新鮮血液,企業只能深挖內部潛力。一方面,通過培訓學習、技術練兵,將從事單一工作的員工變成能頂3個崗位以上的多面手,能隨時頂上員工退休產生的空缺;另一方面,提高一線員工待遇,留住高技能人才,不能把一線班組當成「人才培養基地」。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經過班組多年培養出來的高技能人才,往往會被調至機關從事管理崗位。長久以來,便形成一個誤區,認為有能力的不會留在一線班組,留下來的都是沒進取心、不願動腦的。其實,根據員工特點,幫助其制定職業規劃,人盡其才,在一線也能大顯身手、大有可為,或許才是解決一線班組缺人的辦法。

「培育」無錯,是「留住」出了問題

夏芹 李智

今年1月,在一份基層單位工會報來的職工思想動態報告中,對近段時間以來人員流失的原因進行了綜合分析研判,其中有一條是「全能型值班員培養卓有成效,公司職工在外部人才市場備受青睞」。當時筆者的第一反應是,順著這個邏輯捋下去,得出的結論就是「平庸即穩定」。但一深思,其背後暴露的,恰恰是職工隊伍建設中常見的怪圈。

首先,為什麼要培養「全能型值班員」?這是企業優化人力成本的一項舉措。以筆者所在的重慶能源集團旗能公司為例,發電車間定員定編較周邊同規模發電企業少15~20人。人員精簡,其所需的業務技能就要更全面,所以,自機組投運以來,就啟動了汽機、鍋爐、電氣「全能型值班員」培養計劃。

其次,為什麼留不住「全能型值班員」?在筆者參加過的離職面談中,壓力、晉升、薪酬是最常見的原因。筆者公司的兩臺發電機組是自備用途,主要為電解鋁生產提供源源不斷的電能,平均年運行8000個小時,較一般發電企業高出1倍以上,且由於人員精簡,4班3倒的運行方式讓職工休息時間也較業內常見的5班3倒少了不少。高強度、長周期,這些都是職工壓力的來源,但這並不是他們萌生去意的根本原因。當成長路徑和晉升空間狹窄時,才足以讓他動搖。這時候,有競爭力的薪酬就會成為吸引職工跳槽的直接原因。

「培育」無錯,是「留住」出了問題。筆者認為,企業在追求綜合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千萬不能忽略了職工隊伍穩定所帶來的發展紅利。提供合理的薪酬激勵,開闢更大的成長空間,才能留住人。

在有成就感的地方紮根

張凌雲

年年招人年年缺。

每到企業的招聘季,也是我們單位人力資源部的頭疼季:每年都招300多名新員工,但是每年年終公司的在崗人數上下浮動不大。主要原因還是新員工流失太多。

新員工是企業的新鮮血液,讓新員工引得進、留得住、學得好、能擔當,才能真正讓員工隊伍煥發新活力。但是,如果新員工在工作單位找不到方向,沒有立足資本,沒有成就感,就會感到迷茫,會產生跳槽的念頭。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想辦法優化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

每個人體內都沉睡著巨大的能量,沒發掘出來的,叫潛力,被身邊的人喚醒並激發出來,才叫能力。比如,嘗試打破「一師一徒」培訓計劃,變為「一師二徒」,或許新員工會成長得更快。同樣的師傅,同樣的起點,有了比較,有了競爭,可能更能把沉睡的進取精神和不服輸的鬥志激活,瞄準目標勤學苦練,才不會迷茫和動搖。

企業留住年輕員工的方式一般為尊重,關愛,改善生活、工作環境,給予物質獎勵等等,這些「甜蜜」的成分要適可而止。好比美食,讓人心情愉悅,但容易長胖。如果企業管理者拓寬關愛員工的思路,選樹典型引領,喚醒員工的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倡導員工努力追求自身價值的實現,就像引導員工加強「鍛鍊」,會潛移默化地把單位的精神「鈣質」更好地滲透進新員工體內,激勵他們立足崗位幹出一番事業。

有了事業基礎有了成就感,相信員工會在自己付出心血付出感情的地方深深紮根。

提高一線人員待遇是根本

曹吉祥

現在很多基層站隊(車間)其實不缺人,缺的是一線生產崗位倒班操作的人員,缺的是生產維修人員,這裡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原來很多企業都有技校,這些技校畢業的學生可以直接充實到生產崗位,可以說,前些年企業的一線生產崗位生產維修後備人員很充足。而近些年很多企業取消了技校,企業招人一般都是從社會上的大專院校招,而且學歷基本上都要求本科以上。而這些本科以上的畢業生到企業後,雖然名義上被分配到基層站隊鍛鍊,而實際上都是在管理崗位上工作,而且「過渡」一兩年後又被抽調回上級機關工作,因此造成一線生產崗位倒班操作人員緊缺。

二是近年來很多企業一線站隊人員實行定崗、定責、定人的「三定」做法,可以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而上級機關部門經常以幫忙為由,抽借一線生產崗位人員到機關部門幫忙,有的甚至一借就是兩三年。結果,看似一線生產崗位人員充足,實際上常常處於缺員狀態,一線生產崗位人員的正常休假更是不能正常進行。

三是由於歷史原因,一線生產崗位的一些人員因身體多病、技術素質差,不能勝任倒班崗位的工作,只能在後勤輔助崗位進行衛生保潔、綠化、門衛等工作。這樣,看似一線站隊人員充足,實際上關鍵崗位人員緊缺。

四是生產一線崗位倒班人員工作辛苦,責任大,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比不上機關,但收入低於機關管理人員,所以,一些生產崗位人員想方設法往機關擠,或者跳槽到收入高的企業工作。

五是近年來一些企業對老弱病殘人員實行提前5年退養政策,這些人員退出生產崗位後,卻沒有及時補員。

一線生產崗位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戰場,也是企業經濟效益的直接創造者。要解決一線缺員的問題,首先要提高生產一線崗位人員的經濟待遇,也就是在工資、獎金、福利等方面要向一線生產崗位人員傾斜,使他們的收入高於機關人員,以吸引更多的人到一線生產崗位工作,穩定一線崗位人員隊伍。其次,要提高生產一線崗位人員的政治待遇,也就是在評先評優、晉級、職稱評定、培訓深造、入黨提幹、健康療養等方面要向一線生產崗位優秀人員傾斜,使他們工作有幹頭、成才有盼頭,從而在本職崗位上履職盡責,爭創一流。再次,要不斷改善一線生產崗位的工作條件,使職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愛,從而更安心、更努力地工作。

相關焦點

  • CBA球鞋面面觀| 李寧也可以有回到未來配色?
    CBA球鞋面面觀| 李寧也可以有回到未來配色? 2020-10-24 15:54  Kicksvision.
  • CBA球鞋面面觀|老哈回歸依舊HD17、曾令旭要當鞋王?
    第一階段CBA的比賽在上周六正式結束,我們的第十二期「CBA球鞋面面觀」又遲到了兩日,給各位再次說聲不好意思。第十一期的「CBA球鞋面面觀」中,參與投票的朋友並不是很多,但是依然有37%的人選了Dallas Morre腳下的Nike Zoom Kobe 5 Protro 5xChamp。
  • CBA球鞋面面觀|李寧也可以有回到未來配色?
    這裡是「CBA球鞋面面觀」第三期,轉眼我們的CBA聯賽都已經進行了一個禮拜,也有三輪比賽打完了,之前兩期欄目大家應該也對本賽季的球鞋有一些了解。以上的內容便是第三期「CBA球鞋面面觀」的全部內容了,那麼第二輪你心目中的最佳上腳是哪雙呢?
  • CBA球鞋面面觀|你沒看錯,Kobe 4布克PE被布克上腳
    在整理本輪「CBA球鞋面面觀」的時候,我們有得知,CBA聯盟對上個賽季的球員和教練開出了裝備穿著違規的巨額罰單,其中郭艾倫因為連續四次背同一款Jordan背包,就被處罰115萬。在上一期的「CBA球鞋面面觀」中,感謝有網友指正Jimmer Fredette腳下所穿著的球鞋並非準者狙擊PE,而是一雙名為止戈的籃球鞋。
  • CBA球鞋面面觀|這鞋竟是CBA裡阿迪達斯唯一的排面
    時隔一天之後,我們的「CBA球鞋面面觀」又回來了,在周四結束的第十九輪比賽中,我們又看到了一些新的面孔出現在了我們的欄目。
  • 「喜報」呼中區呼中林業局碧水林場營林隊吳冬梅班組榮獲2019年度...
    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呼中林業局碧水林場營林隊吳冬梅班組榮獲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據悉,呼中林業局碧水林場營林隊吳冬梅班組結合基層營林實際工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揚大興安嶺精神,聚力林區振興,凝聚巾幗力量,讓營林組廣大婦女姐妹「腦袋活起來,錢包鼓起來,腰板挺起來」。
  • 北醫校友聯合「雲英語」和「魚銀」給北京一線醫護工作者送1000份...
    為了支持和鼓勵關懷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北京大學醫學部著名校友、前骨科醫生、語言教學專家李浩聯合北京市最頂級的日料店「魚銀」負責人、畢業於大阪產業大學的程世儒博士一起為北京市一線醫護人員免費送出「千裡鵝毛重其人,天上蘇陀未易同。」收到麵條的醫護人員都表示分量很足、味道很好,感謝這份來自校友的支持和冬日暖心的關懷。北京大學臨床醫學院航天中心醫院的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鮑黎明評價說「一碗烏冬深情誼,北醫校友厚道心。」
  • 尼古拉斯凱奇飆罵「F**k」教你認識髒話
    Netflix本月中宣布將推出喜劇節目《髒話史》另譯髒話面面觀,請來好萊塢男星尼古拉斯·凱奇教大家「認識髒話」!如今正式預告出爐,一開場他就大聲疾呼「F**k」,讓觀眾超級期待影片上線。在Netflix官方頁面中形容《髒話史》為「髒得驕傲、寓教於樂的幽默影集」,它將介紹英文中最惡名昭彰的髒話,例如F**k、Sh*t、B*tch、 D**k、Pu**y 以及D**n 等詞,探討它們的歷史發展與所帶來的影響。
  • 「最班組」:疫情下,101個了不起的團隊!
    我們依然關注『最班組』,這是我們一線班組職工自己的舞臺!」去年的參賽者王女士對記者說,去年「最班組」的選材範圍更廣,今年圍繞「疫情下最難忘的班組故事」,範圍相對收窄了。「我們班組不是醫療一線的,也不是身處武漢、北京這樣疫情一度緊張的地區,所以覺得很難找到特別打動人的故事,拍出來的作品可能也比較難有競爭力,所以就沒參賽。」
  • 特色培訓走進班組 築牢一線安全根基
    近年來,金陵石化各單位狠抓班組的安全管理,將安全環保法律法規、職業衛生知識、硫化氫仿真、預案演練、事故警示教育等內容貫穿於全年的安全活動中,促進班組安全培訓工作質量提升,築牢安全「根基」。
  • 「喜報」山東省綠蘭莎啤酒有限公司製冷班組榮獲「山東省'安康杯...
    —XI BAO—喜報山東省綠蘭莎啤酒有限公司製冷班組喜獲山東省「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班組是企業直接組織員工完成生產任務的基本單位,是企業實施固本戰略、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實現企業發展壯大的有效載體
  • ULSUMFootball丨「為曼聯一線隊出場並零封是我一生的夢想」
    今天凌晨曼聯迎來本賽季聯賽杯第三輪的比賽「紅魔」做客挑戰英冠球隊盧頓為曼聯完成第200次出場的Juan Mata(馬塔)點射為球隊首開記錄在拿下這場勝利後Ole Gunnar Solskjær(索爾斯克亞)的執教曼聯勝場來到50勝用時92場成為「紅魔」隊史達成這一裡程碑第三快的主教練
  • 外媒:朝鮮義務兵役制為10年 但軍隊仍嚴重缺員
    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導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5日報導稱,由於軍隊嚴重缺員,朝鮮正準備實行「自願」延長服役期的做法。朝鮮119萬人的軍隊實行的義務兵役制為10年,是世界上服役期最長的國家。報導認為,軍隊缺員在很大程度上與20世紀90年代中期朝鮮遭遇的嚴重饑荒有關。在朝鮮稱為「艱苦的行軍」的這次饑荒中,朝鮮2200萬人口中有多達350萬人死於飢餓或營養不良。報導稱,按要求,朝鮮男性應當在17歲參軍,然後服役10年。女性的服役期為7年,同樣也加入朝鮮人民軍的不同部門。有估計認為,朝鮮軍隊中女性佔比高達22%。
  • CBA球鞋面面觀|穿科比4負角度絕殺,讓我想起了那個人
    這絕殺有當年科比內味了~在本期欄目開始之前,先給各位等待「CBA球鞋面面觀」的朋友們道個歉
  • 奮力譜寫班組建設美麗篇章——上海二十冶自控事業部陳雲華班組...
    央廣網上海7月15日消息 上海二十冶安裝工程分公司自控事業部陳雲華班組,現有班組人員8人,平均年齡29歲,其中90後7人,承擔上海二十冶安裝工程分公司冶金、環保等項目現場高低壓供配電、電氣傳動、儀表、PLC等的調試工作,是一支敢拼、能戰鬥、技術一流的先進集體。
  • CBA球鞋面面觀| 穿了一場匹克閃現2後,西蒙斯就換回了科比10精英
    雖然說CBA的外援們在比賽中的球鞋要被貼標,但是還是能看得出來,一些外援們還是準備了特別的球鞋,在第十五期的「CBA球鞋面面觀」裡,就有不少外援換上了新球鞋 📷 // IC Photo & Osports全體育傳媒 為了保持點兒逼格我們故意做掉了二維碼We remove the QR code for keeping BIG但如果你真的想關注我們,我想總會有辦法的If you want to follow us,there is always a way  聽說點了「在看」的人!
  • 河池:「三姐班組」用青春澆築「高速夢」
    黨旗領航 戰疫一線團旗飄揚「連續5個新春未能與家人團聚、28天堅守戰『疫』一線、保持24小時電話在線、每天從管理區步行約2公裡到收費現場……」一串串數字記錄著巴馬北收費站90後副站長楊超瑩的「戰役」故事。
  • 遊戲暱稱「臺北市長柯文哲」 臺網友遭約談
    網友G4321日前遭警方約談,只因玩線上遊戲時,暱稱叫「臺北市長柯文哲」!網友G4321在PTT笨版分享一篇「為了遊戲暱稱進警局做筆錄」的文章,內容描述他受警方通知,表示有人檢舉他在某個網路遊戲中,使用知名人物的名字作暱稱,此舉可能觸犯法律,因此請他到警局作筆錄。網友G4321到警局才知道,竟然是因為他使用「臺北X長柯X哲」做暱稱,而被人在市長信箱檢舉!
  • 【班組建設】一線班組長話落實——綜掘一隊檢修班副隊長劉文泰
    我是綜掘一隊檢修班副隊長劉文泰,在過去的一年裡我班組注重加強班組內部管理,積極利用「人人都是班組長」活動提高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安全意識,從多方面入手,提升班組整體管理水平,打造了一支「安全氛圍優、生產任務好」的明星班組。在工作中能夠發揚特別能吃苦、能戰鬥的優良作風,不斷學習規程措施和企業規章制度,充分發揮群體作戰的主力軍作用。
  • CBA球鞋面面觀| 除了最強外援,他會是CBA的最強鞋頭嗎?
    「CBA球鞋面面觀」第十四期今天和大家又見面了,果不其然,如我們之前所說,隨著第二階段開始,堪稱本賽季最強外援的Wilson Chandeler除了在球場上的硬實力之外,腳下的球鞋也開始發力了。這位曾經在CBA 11/12賽季大殺四方的外援在昨晚廣廈和廣東東莞大益的比賽中,幫助球隊終結了廣東男籃的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