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當你靜不下心時,讀讀劉長卿這首詩

2020-12-11 解憂詩詞

每個人初來世上的時候,心靈都是清淨純潔的,可是在紛紛擾擾的塵世間行走久了,難免會讓心靈染上塵埃。

尤其是現今世界,物慾橫流,浮躁喧囂,我們更需要時時清除心靈的塵埃和汙濁。

只有靜下心來,我們才能回歸自我,可很多時候我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總是無法讓心靈保持平靜。

每當煩躁的時候,我總喜歡讀一些很有意境又頗具禪意的詩,例如李白的「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蘇軾的「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默念著這些詩詞,遙想詩人當年,在山間,在江邊,對著清風明月,朝雲晚霞,和他們一起沉醉在山光水色中,心便漸漸靜了下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出自《唐詩三百首》,作者是劉長卿,適合心煩意亂時讀。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唐代·劉長卿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劉長卿出生於公元718年,大概是和杜甫一個時期的,但是不知為何後世常將其視為中唐詩人。

他擅長寫五言詩,自稱「五言長城」,其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常年入選小學教科書。

而這首《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也入選《唐詩三百首》,寫的是他到山中尋隱者不遇的所思所感。

唐朝很多詩人都曾寫過這種題材,李白的「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皎然的「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賈島的「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原本「吃閉門羹」,是一件很鬱悶的事,但是在這些詩人筆下,我們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的失望惆悵,反而有一種說不出的寧靜淡泊,詩人的超凡脫塵由此可見。

詩歌首聯圍繞著一個「尋」字展開描寫。

春日裡的一個清晨,詩人翻過了一座座山脊,來到了通往友人住處的清幽小徑。

周圍靜悄悄的,木屐踩在青苔上,發出聲響,打破了這片寧靜。

詩人一路走來,不見人煙,但是那留在莓苔上的履痕屐齒卻給人無限遐想。

這讓我想起了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開頭看似簡簡單單的10字,實際卻寫出了友人所居環境的清幽。

接著頷聯兩句寫的是「尋而不遇」。

詩人一路穿花拂葉終於來到了友人的住所。

只見周圍白雲繚繞,萋萋芳草掩映著緊閉的柴門。

這兩句進一步烘託了環境的幽雅、寧靜,一個「閒」字更是突出了詩人此時恬淡自然的心境。

訪友不遇卻能如此淡然,足見詩人的境界有多高了。

頸聯寫的是他不遇友人後所見的景色。

不知何時,一場細雨飄然而至,拂過山林,帶來一派生機。

雨後天晴,詩人便下山了,他一路欣賞著雨後的美景,只見大片的松樹洗盡了風塵,顯得更加蒼翠欲滴。

山路曲折縈迴,溪水潺潺流過,詩人便尋著山道,探訪水源。

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筆下的景致如此深秀幽美,足見詩人的心情是有多愉悅了。

他沉浸在這山光水色中,早已忘卻了「不遇」的惆悵。

尾聯兩句是全詩最精華的部分,「禪意」二字,境界全出。

詩人與溪邊的花影,默默地對望著,在這無言的凝視中,詩人領會到了一種蕩滌心靈的禪意。

此時世間的紛紛擾擾,仿佛都隨著那場細雨消散了,只留下了滿山的清幽靜謐。

這應該算是劉長卿最有有禪意的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適合心煩意亂時讀。

寥寥數語便描寫了一幅意境幽美,禪意十足的山間圖景,雖是寫「不遇」,卻讓人感受到了詩人乘興而去,興盡而返的滿足和愜意。

世間多煩擾,我們該如何安放焦躁的心靈呢?

豐子愷曾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無論我們走過多少繁華,最終還是回歸安靜。

只要內心種植安靜,那麼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法繚亂這片淨土。

當你靜不心來時,讀讀劉長卿這首詩,「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餘生最好的活法便是: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劉長卿吃了朋友閉門羹,寫首詩記錄卻成千古名篇,最後10字成絕唱
    乘興而來,掃興而歸的例子在古代也不少,如賈島的「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就是一個例子,本來想要找世外之人暢談一番,沒想到卻進山採藥去了,賈島還不死心,追著童子問東問西,最終悵然而歸。【臨其詩境】今天我們來看劉長卿尋友不遇的作品。
  • 劉長卿很瀟灑的一首詩,吃閉門羹卻沒有抱怨,最後10字流傳千年
    雖然沒有見到朋友,卻也在山光水性中得到了精神層面的愉悅和頓悟,唐代詩人裡還有這樣一首作品:「雖無賓主意,頗盡窮通理」,其中意境與劉長卿這首詩大致相同。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 詩詞科普:劉長卿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劉長卿(709—789),字文房,唐代詩人。他擅長五言,自稱「五言長城」。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選中國全日制學校教材。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首詩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投宿的順序寫下來的。
  • 當你迷茫時讀讀這三首詩:不忘初心,在塵世中做最好的自己
    南懷瑾大師曾言「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而堅守本心,不忘初心,便是圓滿。可是時光翩躚,人世繁華,曾經的夢想因隨著歲月的衝刷而模糊了色彩,純潔的本心也因世俗的侵染而蒙上塵埃。
  • 詩中有禪意,古人愛寫禪理詩
    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專門闡釋評論過禪理詩,引起了後世文人廣泛討論的興趣。禪理詩從內容上看,包括兩種創作模式。一種是,以禪入詩;另一種是,以禪喻詩。以禪入詩是指,把禪意引入到詩中。禪意是什麼,解釋起來十分困難。不過聰明的古代文人將其概括成「清空安寧」。
  • 唐代號稱「五言長城」的著名詩人/劉長卿詩精選 65首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幽琴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飀飀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唐詩大辭典.修訂本》:劉長卿年輩與杜甫相若,早年工詩,然以詩名家,則在肅、代以後。與錢起並稱錢劉,為大曆詩風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於近體,尤工五律,自稱"五言長城",時人許之。詩中多身世之嘆,於國計民瘼,亦時有涉及。其詩詞旨朗雋,情韻相生。故方回雲:"長卿詩細淡而不顯煥,觀者當緩緩味之。"
  • 重做高考生 這些書法類考題你能得幾分
    今天就是高考了祝各位學子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小美搜了搜近幾年美術藝考的題目看過這些藝考題之後你就不會認為藝考是升學的捷徑藝考也需要真心地熱愛,也需要踏踏實實去學習2017年央美藝考題為根據唐代劉長卿的
  • 劉長卿「吃了閉門羹」,仍獲得精神愜意和心理滿足
    而劉長卿的《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便也體現了當時的「時代心聲」。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詩人所經過之處都會在布滿青苔的臺階上留下腳印。
  • 【收藏】劉長卿詩選 (65首)/安全東選編
    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溪上殘春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勝事日相對,主人常獨閒。稍看林壑晚,佳氣生重關。《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劉長卿)工詩,長於五言,自稱"五言長城"。《唐詩大辭典.修訂本》:劉長卿年輩與杜甫相若,早年工詩,然以詩名家,則在肅、代以後。與錢起並稱錢劉,為大曆詩風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於近體,尤工五律,自稱"五言長城",時人許之。詩中多身世之嘆,於國計民瘼,亦時有涉及。
  • 當你心煩意燥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一花一世界,一念一清淨。當你心煩意燥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是王維《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也是最出名的一首,將月夜下山中的幽寂和詩人心中的寧靜寫到了極致,歷來為人所稱道。夜輕輕地跌入了山谷中,空寂的春山中,飄落了朵朵桂花,淡淡的幽香散落在山間。
  • 王維的這首詩,寧靜自然,短短4句就寫出「靜」的最高境界!
    唐詩中,說到令人讀後即能安靜下來的詩,毫無疑問要屬詩佛王維的詩。王維崇尚佛法,其詩作大多充滿了禪意,不僅意境優美且其中還含有豐富的哲理。例如他的《鹿柴》、《竹裡館》、《畫》、《過香積寺》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時話不多,做任何事時永遠從容鎮定。和這種人相處時,我們總會覺得特別心安,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發現一種從容的力量。而與他們相反,我們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總會因為各種煩心事,耐不住性子,靜不下來。明明無計可施了,還是要各種為難自己,最後讓身邊的人也因受不了我們而紛紛離去。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溪)篇
    ,肯把牛刀試手不 —— 宋 · 辛棄疾《破陣子·擲地劉郎玉鬥》17、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 唐 · 戴叔倫《蘭溪棹歌》18、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 宋 · 楊萬裡《桑茶坑道中》19、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 唐 · 杜甫《絕句四首》20、 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 宋 · 陳與義《詠牡丹
  •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綺麗唯美,不輸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在之前的很多詩詞中,小赫赫最喜歡用「寥寥數語」、「短短七個字」等來展示詩詞的這一魅力。比如王維的那首經典的田園詩《田園樂七首·其六》中就只用了幾個字即勾勒出了一派盎然恬靜的田園生活: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 劉長卿這首詩,風雪夜歸人,歸人是指誰
    你看他的這首詩是日暮「逢雪」,詩中的環境氣候多麼惡劣,人們是多麼辛苦。不管是投宿的人,還是芙蓉山主人,在風雪之夜還沒有停下來他們的忙碌。劉長卿當時貶謫之所比較偏僻,都是山區丘陵地帶。從詩的第一句「日暮蒼山遠」就可以看出,他在那裡的辛苦程度。天色已晚,而山路還很長。
  • 詩詞中好聽的名字來襲,你的名字,十裡春風
    月卿「月卿」是一個超級溫柔儒雅的名字,其是出自宋代謝枋得「要知今日謝枋得,便是當年許月卿」中,所以,「月卿」在詩中的意思是達官貴人,為孩子起這個名字,不僅給人一種尊貴和高雅的感覺,而且還未來可期,最重要的是,這個名字還很有意境,讀著讀著就能讓人身臨其境,如果你是姓「許」,那「許月卿」這個名字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
  •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詩中沒有悵別之情,反而充滿了諷刺和譏誚
    古代詩人常常以詩言情,所以在送別朋友的時候,往往會通過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豁達的有之;像「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真摯有之;像「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的深情亦有之。
  • 茶與詩 | 劉長卿:香飄諸天外
    在空門之中,終覺諸法皆空,如夢如幻,亦如浮雲。禪院裡竹影疏淡,投映於臥榻之高枕;三界無實幻如空花,隨杖藜而無影。嫋嫋的茶香,飄出六欲天外;西斜的日輪,隱沒於佛陀涅槃的娑羅雙樹間。在這裡,與推崇漆園傲吏莊周的達人彼此親近,與契悟真如的高僧相知相伴。辭歸之際,流連忘返,甚至不想回到棲隱之地。
  • 8首絕美古詩詞,一眼沉醉,驚豔千年的時光!
    今天,詩詞君為大家分享8首絕美古詩詞,首首詩情畫意,令人一眼沉醉,驚豔了千年的時光!《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唐·劉長卿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白雲依偎安靜沙洲,春草環繞道院閒門。新雨過後松色青翠,循著山路來到水源。芳草松色、白雲溪花的美感,「禪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極了。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愜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詩的「忘言」之中。
  • 黃庭堅很有禪意的一首詩,首句劈空而來,頸聯更是驚豔世人
    但黃庭堅與蘇軾的風格還是差別很大,蘇軾比較曠達隨興,而黃庭堅強調師法杜甫,詩風更加深拗勁峭。黃庭堅也和蘇軾一樣喜歡鑽研佛理,寫過很多禪詩,下面這首詩就非常具有禪意。題胡逸老致虛庵宋代:黃庭堅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籯常作災。能與貧人共年穀,必有明月生蚌胎。山隨宴坐圖畫出,水作夜窗風雨來。觀水觀山皆得妙,更將何物汙靈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