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12月20-21禪唱與道瑜伽--臺大教授賴賢宗 親臨教學

2021-02-18 阿南達

訊息:禪唱與道瑜伽杭州教學

2014年12月19-20日週六日在杭州阿南達瑜伽(創辦人冬冬)舉辦兩天的課程(禪唱與丹道瑜伽)。包含:呼吸淨化及脈輪禪修、道瑜伽之吐納、道瑜伽之聲波導引、龍門轉(旋轉功)等百日築基動功、禪唱、看話參禪。此次為綜合性課程,以後再依學員屬性,進行分組專業培訓。又,二十一日白天預計在書院雅樂院進行襌唱奉茶會及丹道瑜伽養生課程。又、預計二十一日晚上回臺。 收費如下: 大班課時段每人一百元。小班課每時段每人二百元,有三個小班課時段共六百元。以上不含教材費,教材另收三百元工本費,含兩本書及兩套CD。佛門出家眾不用繳交上述費用。
師資:賴賢宗,臺北大學教授,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禪門臨濟宗第四十三代傳人,全真道龍門派黃龍丹院第十四代傳人。

課程名稱:

禪唱與道瑜伽 Meditation inSinging and Taoist Yoga

時間:

2014年12月20-21日周六,周日上午與下午。

12月20日周六上午九點報到,九點半開課。

地點:

杭州ananda yoga 阿南達瑜伽 (主持人: 冬冬)

地址:中山北路186號二聖廟前58號C 座3樓

諮詢電話:15715711199 ,15715711100

師資:

賴賢宗教授 (資歷: (臺灣) 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臺灣) 百丈山佛教力行學院副院長、(臺灣) 社團法人中華經典唱持與人文詮釋學會理事長、金剛山佛教大學檳城分院.研修院副院長、臺北市丹道文化學會第五屆理事長、勝王之王瑜伽老師。學歷: 慕尼黑大學 (德國) (LMU,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哲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學士、碩士、博士。)。

內容規劃

1. 十二月二十日周六上午9:30-12:00 大班課程: 二十五至五十人。課程內容: 課程導論 (唱持與道瑜珈)、禪唱與能量淨化、音波瑜珈呼吸淨化與mantra靜心。

2. 十二月二十日周六下午 13:30-16:30 小班課程: 十至十五人。課程內容: 課程導論 (丹道與道瑜珈)、龍門丹道動功 (龍字提腎術、龍門轉、五輪塔動功、拉太極、收功)、吐納基本功: 吐盡淨。

3. 十二月二十一日周日上午 9:00-12:00小班課程: 十至十五人。課程內容: 龍門丹道動功、心齋坐忘聽息法 (觀呼吸)、唱持襌修、看話參禪:。

4. 十二月二十一日周日下午 13:30-16:30小班課程: 十至十五人。課程內容: 龍門丹道動功、唱持襌修、看話參禪。

六 內容說明:

賴賢宗教授於2014年十二月二十日二十一日周六,日在 Anandayoga 這裡做兩天的課程 (禪唱與道瑜伽)。包含:呼吸淨化及脈輪禪修、道瑜伽之吐納、道瑜伽之聲波導引、龍門轉(旋轉功)等百日築基動功、禪唱、看話參禪。此次杭州課程為綜合性課程,以後再依學員屬性,進行分組的專業培訓。

又,二十日晚上二十一日白天預計在西湖敬一書院之雅樂院,進行襌唱奉茶會及丹道伽養生課程,以及文化傳承的拜師典禮。

七 道瑜伽Taoist Yoga:的思想基礎:

古瑜伽和古丹道都是古仙人道,是在宗教創立與派別分立之前的古密修行傳統。古仙人道創立於五千年前,在南亞流衍而有各種印度瑜伽派別 (Hatha Zoga 哈達瑜伽, Raja Zoga勝王瑜伽, Bhakti Yoga奉愛瑜伽、Kundalini Yoga拙火瑜伽……等) ,後來結合佛教密宗 (tantra, tantrism) 而有以佛法來表現的四大教派 (格魯巴等),以氣、脈、明點的修煉,結合禪修,來淨化身心,即身成道。另一枝在東亞流衍而有各種道文化的修煉系統,古典派為老子關尹子所創立的文始派,新派則為呂洞賓以降的北宗 (全真道) 等各派,以精氣神的修煉,結合心齋坐忘,統整身心靈氣道。

印度瑜伽和中國丹道這兩個修持傳統,都是屬於全人類的,具有普遍性,它不是宗教,更不是局限在某一個宗教。應該說: 古瑜伽和古丹道都是古仙人道,都是一種生命之道 (Way, Tao),一種吾人真性與至上本體的合一 (瑜伽yoga)。

。時代因緣的成熟,讓我們推動道瑜伽Taoist Yoga:,推動融合印度瑜伽和中國丹道這兩個修持傳統,而創造中國瑜伽。

因此,道瑜伽Taoist Yoga:本來就在於宇宙之中,只因時代因緣的成熟,讓我們得以在當代中國推行之。此中要解決幾個問題: 其一,道瑜伽Taoist Yoga或中國瑜伽的特色在那理,不可取代性在哪裡。其二,印度瑜伽和中國丹道這兩個修持傳統在歷史上所形成的差異性的具體問題,例如丹道講周天與玄牝之門,而印度瑜伽講中脈與七輪,如何會通。其三,功法、實修法上的會通。對於這三個問題,本課程會加以解答。簡言之:道文化講太極運動、反者道之動。從而從事精氣神的反還修煉,如此是有中國的自己的特色,煉虛合即是定慧法門。而丹道講周天與玄牝之門,而印度瑜伽講中脈與七輪,乃是不同入手處與著重點有所不同,最後是可以會通的。所謂環環相扣,心心相印,兩心相合,發定慧光,功法上的會通就在此一提示之中,本課程將著重於龍門動功、呼吸吐納、聲波導引、音聲陀羅尼禪修,來具體演示道瑜伽Taoist Yoga:的功法。

唱持、禪唱的一般說明

唐代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十七<入法界品>:「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名善知眾藝。我恆唱持入此解脫根本之字,唱阿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菩薩威德各別境界。」「唱持」也就是「歌唱修持」,也就是藉由歌唱激發虔誠之心,依循聲明的道理,與佛菩薩的本心相應。依中村元《廣說佛教語大辭典》的解說,「唱持」梵字原文為parikīrtayati,其義有二:一是出口稱讚;一是唱歌。其實,parikīrtayati的梵文應該具有「充分、專心、非常」 (pari)、「唱」(kirtan)、yati (引導、行)的涵義。印度傳統的敬虔瑜珈 (Bhakti Yoga),本來就強調「唱持」,例如kīrtan 的明咒唱持的修練。所以,「唱持」parikīrtayati在印度是淵源流長的。而在中國的「清廟」與「雅樂」之中,以音樂而達到人心與天地的中和境界,也是眾所熟知的古老傳統。

2. 「佛曲唱持」宗旨:

(1) 聲音是一條通往宇宙人生真善美聖的大道。

(2) 「唱持」包含「音樂」、「能量」、「禪修」三個環節,三環一體。結合了音樂、能量和禪修三大部分,以音樂啟動能量,在能量的升降開合之中,契入禪修,乃是當代的音聲陀羅尼法門。

(3) 賴賢宗創立唱持課程,與大眾一起修持身心,體會心性,悟入大音希聲、圓音妙音的境界。「諦聽唱持佛曲人文雅集」的講座是藝術課程,也是佛教文化的當代聲明(聲音的靈性科學)。它是以藝術歌唱、諦聽能量音樂作為出發點,以心性禪修為歸宿,以能量轉化、生命淨化的練習為中介。此一課程包含「音樂」、「能量」、「禪修」三個環節,三環一體。

(4) 「唱持」是藝術人文的課程,從事身心靈的修練,以「緣起性空」、「生住異滅不離於空」以及「「轉識成智」」為修行的核心,體會「一相無相,無相實相」的心法。

(5) 「唱持」提倡跨越宗教宗派的自我區隔,倡導性靈層次的融會貫通,以心靈升華、大愛、世界和平為目標。

3. 「唱持」時候引起之種種「禪相」,例如溫暖、光明、喜悅及種種正向的內景,要能安住,也要能舍離,而更加提升。又,剛剛開始「唱持」的時候,若有打喝欠、想睡覺……等排濁氣的現象,屬於唱持過程中的正常反應。禪籍說:「有佛處莫停留,無佛處急走過」。

4. 聲音是實在自身的呈現,它打開了進入實在的種種面向的入口,這是此處所說的「聲音之道」。隨著聲音的產生,能量能夠從一個層面轉移到另一個層面,例如地輪、水輪、火輪、風輪、空輪 (唐密的五輪塔) 之間的轉化,緣起性空,大悲無礙。例如聲音由海底輪發生上升至頂輪的過程,是從地輪收攝於水輪,由水輪收攝於火輪,由火輪收攝於風輪,由風輪收攝於空輪,於空輪展現定慧光明,明空不二。這也相應於《楞嚴經》等佛經所說的與楞嚴定相應的宇宙演化、回歸與重新創造的程序。「佛曲唱持」是一種「陀羅尼音聲法門」,而不只是唱唱特定的音樂旋律而已。

5. 「佛曲禪修」強調「禪門」的「無相」精神,以藝術人文做為平臺。因此此一唱持也可以融通佛教的各個宗派、道家、瑜珈、基督宗教等各家各派的靈性修持,超越宗派區隔,會通各個宗教的修持,而展現為深度的新人文精神。

收費與報名

請洽詢ananda yoga 阿南達瑜珈,電話15715711199

分為十二月二十日周六上午9:30-12:00 的大班課程,與其他三個時段的小班課程。

因為考慮到課程的完整性與連貫性,以及團體能量的經營,所以小班課程必須連續參加三個時段,例外情況經主辦方同意可以參加一至二個時段。

小班課程會以接受者個人同意以及老師之挑選作為前題,進行道瑜珈的隔空能量傳遞 (丹種傳授)。學者得此至寶,身心靈氣道的修煉將加速成就。


賴賢宗已經出版十餘本學術專書,如下:編輯

1. 賴賢宗著《佛教詮釋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共434頁。

2. 賴賢宗著《體用與心性: 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2001,臺北,學生書局。共262頁。

3. 賴賢宗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3,共294頁。

4. Gesinnung und Normenbegründung: Kants Gesinnungsethik in der modernen Diskussion,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論文,德國 ars una 出版社出版,1998, 慕尼黑,書名中文譯名: 《信念與規範奠基: 當代爭議中的康德信念倫理學》。共206頁。

5. 賴賢宗著《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臺北,1998年, 桂冠圖書公司。共399頁。

6. 賴賢宗著《意境與抽象: 東西跨文化溝通中的藝術評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十二月,共154頁。

7. 賴賢宗著《當代佛學與佛學傳統》,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五月

8. 賴賢宗著《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十一月

9. 賴賢宗著《典範交疊的異採: 跨文化溝通中的藝術評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三月

10. 賴賢宗著《海德格爾與道家禪宗的跨文化溝通》,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九月

11. 賴賢宗著《道家禪宗、海德格與當代藝術》,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十月

12. 賴賢宗著《道家禪宗與海德格的交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年七月

13. 賴賢宗著《佛教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十月 (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哲學與詮釋學叢書」)

14. 賴賢宗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十月 (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哲學與詮釋學叢書」)

15. 賴賢宗著《道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十二月 (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哲學與詮釋學叢書」)

16. 賴賢宗著《儒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十二月 (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哲學與詮釋學叢書」)

17. 賴賢宗著,《生命之鏡: 藝術欣賞之道》,臺北,麗文文化事業公司出版,2010年一月

18. 賴賢宗著《賴賢宗著天台佛教的解脫詮釋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四月。

又,於專業期刊與專書之中發表中西哲學論文 (含佛學、美學) 百餘篇。

曾經於下列學術單位兼任教職: 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佛光人文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臺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圓光佛學研究所、弘誓學院佛學研究所、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慕尼黑大學「東亞學院」。

藝術創作與跨界合作、策劃製作: 以禪宗道家的當代藝術為主,尤其是集中在「當代禪藝」,而開展禪書、禪畫、禪詩、禪劇等。例如畫展: (1) 2001年在政治大學 (臺北) 藝文中心舉辦「意境山水與禪道草書」賴宗個展,(2) 2004 年四月在時空藝術會場 (臺北) 舉辦「禪意境詩畫展」賴賢宗個展。(3) 2004年七月至八月在巴黎Galerie Librairie IMPRESSIONS (印象畫廊) 與詹金水聯合舉辦畫展 Zen, Tao et abstraction (禪、道與抽象)。策展: 徐畢華與劉紹爐跨界創作 (臺北,首都藝術中心,2001年) 等多項畫展與表演。

又,賴賢宗的文學創作: 著有《雪蕉集》(臺北, 1994,詩之華出版社)、《悄然生姿》、《月蝕》等詩集。曾獲佛光文學獎 (散文組,1993年)。獲獎: 臺北大學2010年「創新教材與教法獎」、臺北大學2010年優秀通識教育獎、華梵大學「研究傑出獎」1999-2002。

關於「唱持佛曲」音樂系列 (諦聽文化,2011年一月出版。亞韻,2011年四月出版。)

他推動佛曲唱持: 從事「人文心曲」的推廣,並在大華嚴寺、自由出版社等地從事「佛曲道曲唱持」教學。以「志情理願心」來建構「音樂曼陀羅」。樂曲的展開出自於人的實存體驗,不能脫離她的存在場域和文化流傳物,「人文心曲」使得「讀經」邁向「唱經」與「生命體驗的歌唱修持」的境界。

在大臺北地區開設「佛曲禪修與佛教經典」、「佛曲唱持」等各種課程。

相關焦點

  • 訊息:禪唱與道瑜伽--臺大教授賴賢宗 親臨教學
  • 臺灣名師賴賢宗-加盟(杭州)阿南達瑜伽學術顧問
  • 臺北大學賴賢宗教授赴廣東六祖寺傳授佛曲唱持
    賴賢宗教授與六祖寺方丈大願法師進行親切交流賴賢宗教授講授佛曲唱持唱持《般若心經般若咒》等經咒合影留念佛教在線廣東訊 2012年2月1日至4日,臺灣臺北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賴賢宗教授,應廣東省四會市六祖寺盛情邀請,首次在六祖寺綜合樓四會大廳,為六祖寺常住僧伽四眾進行了為期四天全日程的「佛曲經曲詮釋與唱持七輪音聲陀羅尼」的講授。
  • 【學術演講】王明珂:神話與歷史
    > 主講人:王明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持人:楊肅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間:2020年10月14日(三)15:00-17:00地點:臺大校史館1錄製影片將於活動結束後約一個月,上傳到本院Youtube頻道和臺大演講網,屆時將會於FB上公告影片更新上傳訊息讓觀眾朋友知道喔!)
  • 隆波田內觀2017年5月臺灣禪修課程訊息
    該方法傳自泰國,屬於南傳內觀修法之壹。練習時透過規律而重復的肢體動作,培養出強大的覺性,在行、住、坐、臥中,對自己的壹舉壹動以及念頭都能歷歷分明,體驗身心的生滅變化,由此滅除內心的執著與煩惱,最後超越生死的束縛,得到真正的自在。
  • 禪悅.樂活瑜伽生活館「品質生活,品味春暖花開」主題活動招募啦!
    禪悅.樂活瑜伽生活館邀您參與「羊」光主題活動----「品質生活,品味春暖花開」----賞花+溫泉+108遍瑜伽大拜日+捕魚驚喜一:>二.活動城市惠州三:活動行程安排:第一天1.8:00 禪悅.樂活瑜伽生活館集合出發2.12:00 抵達[永記生態園}
  • 中國兒童瑜伽師資認證班火熱報名!
    (3-12歲) 親子瑜伽的內涵與特色 ⊙ 如何以融合的心 行雲流水般和孩子玩瑜伽 ⊙ 兒童動作發展基礎與親子瑜伽的安全原則  ⊙ 親子瑜珈的好處與準備 ⊙ 3-6歲親子瑜伽暖身與遊戲親子瑜伽的身心健康密碼⊙ 骨骼, 決定孩子的健康體態⊙ 如何透過瑜伽,
  • 詩與禪:禪宗革新運動與唐代文學發展
    近來其文集出版,收入其中的《禪思與詩情》(孫昌武著:《禪思與詩情》第一版由中華書局於1997年8月出版)為一部學術積底深厚、新見疊出的學術著作。此著保持他一貫的學風和文風,如思考深邃、材料富足、內容新穎等。通過禪宗革新運動這個視角,孫教授以「描述」方法對唐代文學乃至中國社會都進行了全面系統地研究,持論公允,角度新銳,卓識迭現。
  • 【 視頻 陳丹青 】局部(第十二集):訊息與景別
    【 如果本文中的視頻鏈接失效,請點擊文章結尾的「 閱讀原文 」觀看視頻 】局部(第十二集):訊息與景別( 轉自公眾號「看理想」 )「局部」講述人:陳丹青 - 氣得胃疼據電影史專家說,從美國導演奧威爾的「公民凱恩」開始,主要景別之外,攝影機收入了更多的訊息,帶來新的電影語法。譬如兩個人在窗內講話,窗外正發生驚人的事 ── 可能是謀殺,我記不清了 ── 這一招,正是觀看的意志:是啊,一切同時發生,為什麼攝影機非要始終瞄準主角呢?影像敘述介入大量次要訊息,好像起於「新浪潮」那幫傢夥。但是,義大利人似乎最會玩這一套。
  • 60後的她看上去卻像20歲小姑娘,20年的瑜伽苦修改變了很多人人生
    2004年開始閉關三年,潛心打造自己的瑜伽教學課程。擔任過語文老師的經歷,為其日後做瑜伽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隨後,她每天都像其他瑜伽老師一樣,東奔西走,不是在教學瑜伽,就是在去教學瑜伽的路上。>五行經絡瑜伽從來不是治癒之術,而是自愈之道。
  • 人在家心在印度開瑜伽大會? - yes! 99元不出戶和大咖一起體驗印度學瑜伽
    Bharath Shetty出生於1979年3月19日印度卡納塔克邦南部的烏杜皮,Indea Yoga(音譯為印地瑜伽)的創建者,主管。他自年幼開始修習瑜伽,在他的慢性哮喘得以緩解後,他更加被瑜伽吸引。現今他已有21年豐富的瑜伽經驗。
  • 100小時國際兒童瑜伽師資培訓 IKYA | 2018.8.6-8.18 | 深圳
    我愛玩瑜伽》、《身心障礙兒童瑜伽師資培訓手冊》總統府、國安會、臺大管理學院、行政院公務人力中心、臺北市社會局婦女中心、時報養生學苑、臺北縣家庭暴力既性侵害防治中心、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心理諮商輔導中心、松山社區大學、勵馨基金會、東山高中、彰化縣政府教育局、明曜百貨親子館、SOGO 文化會館、北縣關懷921受災戶心理重建課程講師 從1988年開始接觸瑜伽至今, 其中有十多年的時間與印度的瑜伽修行人一同工作
  • 真言宗悟光法師的秘密禪思想(一)
    臺灣當代著名高僧悟光(1918—2000),也稱全妙大師,密號悟光金剛,於1971年6月東渡日本,前往東密真言宗本山高野山金鋼峰寺求學。
  • 普明法師:如來禪與祖師禪
    云:「眾中商量,如來禪淺,祖師禪深,只如香嚴,當時何不問如何是祖師禪?若置此一問,何處有也?」徑山宗杲(1089~1163)云:「溈山晚年好則劇,教得遮一棚肉傀儡,直是可愛。且作麼生是可愛處?面面相看手腳動,爭知語話在他人?」【《溈山語錄》所載之引文與原文稍有差異,今改用大慧杲之原話,見宗杲著《正法眼藏》卷第二之下。】宗杲禪師的意思是說,溈山老人晚年好手段,教出了一幫木偶一樣的弟子,可愛極了!
  • 禪與伊斯蘭蘇菲派
    伊斯蘭教絕對強調唯有一神,強烈排斥異教,尤以號召為聖戰殺死異教徒而著稱於世,最乏宗教的包容性,當它崛起東漸之時,遂成為佛教的剋星,使佛教在印度本土和中亞、南亞的大片土地上失去了地盤。中國境內的維吾爾、哈薩克、撒拉、東鄉等民族,原來都信仰過佛教,後來先後改宗伊斯蘭教。
  • 實修法訊:參話頭|2017年8月15-20日臺灣法鼓山舉辦英國倫敦禪修營
    源起於印度瑜伽,後被釋迦牟尼接受,成為佛教最主要的禪定修習法之一。禪坐是一種精神的訓練,與宗教並沒有絕對關係,所以即便坐禪者本身並不信佛,依然可以從中學習受益。現代生活的飛快節奏常會令人倍感壓力卻又無可奈何,然而我們有能力改善我們的精神面貌。佛教認為這是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這是人類擺脫焦慮、憎恨、不滿、昏沉和迷惑唯一有效的解決辦法。
  • 利根與鈍根
    他們奉無著、世親與陳那為祖師,所以應該沒有可能承認慈護的地位。 慈護的嫡系弟子岡波巴大師,在《寶性論》教授中,亦分兩系而教。《青史》說——(岡波巴)對合乎密宗法器諸人,則示方便道;對雖未能灌頂而合般若波羅蜜多法器諸人,則傳授大手印(見)教授。
  • 「物理學教授解釋聲波瑜伽」?黑龍江涉迷信致人死亡康養中心還在忽悠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嚴嘉豪 6月21日,黑龍江26歲男子李某燃被曝死於鐵力市日月峽老年森林康養中心。其家屬稱,事發前該中心的氣功大師曾建議其節食治療70天,但在節食第54天發生意外。
  • 禪七匯總丨2020年全國秋冬禪七匯總
    1、四眾禪七 || 甘肅敦煌雷音寺庚子年冬季精進禪七精進佛七法會將於2020年11月1日(農曆九月十六)至2020年11月21日(農曆十月初七)舉行【四眾禪七】。本次法會分為禪七和佛七兩部分,共三個七,禪七期間出家眾和居士分堂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