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懂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也就懂了何為國產劇的巔峰

2020-12-14 宋安之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1年之久,這部電視劇有個特點,那便是大體劇情走向符合歷史走向,但在小事情小細節方面進行了二次藝術加工。添加了很多獨特的見解,雖然不符合歷史,但邏輯縝密,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比如說歷史上雍正的確有著是否篡位的爭議,而在雍正王朝的看法,是認為康熙晚年是確定了老四為繼承人的。只不過因為局勢複雜,沒有明確立老四為太子,害怕老四被野心勃勃的老八等人群起而攻之。

所以康熙為了保護老四,不得不借力打力,諸如為了穩住八爺黨,以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派往西北,處處為老四不著痕跡的鋪路。使老四最終險象環生的在強大反派八爺黨威脅下成功繼位,但也因此被八爺黨污衊為篡位奪權。

可以說雍正王朝對於歷史爭議還是有著自己不一樣的見解,雖然不一定對,但怎麼說也為觀眾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

而且更加關鍵的是,不論這部電視劇符合不符合歷史,在其精彩的演繹之下,可謂是將古代的官場政治生態演活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堪稱是一部經典的厚黑學職場教科書。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雍正王朝中關於百官行述的劇情,來說說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不只是可以要挾百官,實則還另有一大妙用。

在這裡依舊老生常談的說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

一、先來說說何為百官行述

百官行述記載了大清300多名官員的把柄,是原江南巡鹽道任伯安在戶部任主事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搜羅匯集的大作,可謂是一件大殺器。

百官行述明面上最大的作用是可以以此來要挾百官,用老四的話來說就是「小則逞其私慾予取予奪,大則圖謀不軌犯上作亂」。

可以說百官行述這種存在,在整個雍正王朝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大殺器,可以以此控制百官,進而影響朝局甚至威脅皇權。

二、百官行述的最大用處不是要挾百官,而是靠此博取康熙信任

百官行述這樣的大殺器,固然可以以此控制百官,但弊端也很明顯,皇子如果以此控制百官,無疑是站到了康熙的對立面。

也就是說用了這個大殺器,就意味著自己的奪嫡之路結束了。唯一的出路就是以此控制百官,來威脅康熙的統治,甚至架空康熙,自己靠著這種硬實力來上位。

但康熙可是在位六十一年的皇帝,其帝王心術運用的是爐火純青,並非是簡單之輩。他晚年發生的九子奪嫡,並非是老糊塗了,更多是因為重視親情,不捨得對兒子下手,所以才出現的。

因此皇子如果單靠一個百官行述來威脅乃至架空康熙,很明顯是很難的,是不太現實的。

而反過來看呢,如果毀掉這個大殺器,那麼無疑可以起到投名狀一般的作用,使康熙信任和肯定,使自己奪嫡之路更進一步。

很明顯老四就做到了這點,就是事前不請示,事後不上報的將百官行述燒毀了。

老四這樣做看似是自作主張,實則是替康熙解決了一大難題。如果康熙知道了百官行述,那麼處理的話,勢必朝野動蕩,影響自己的統治。如果視而不見不處理的話,那麼面對吏治腐敗這般作為,到時候勢必使這種腐敗情況更加嚴重,後果也很嚴重。

所以老四這樣自作主張的燒毀了百官行述,實則是替康熙解決了一大難題,康熙自然是很高興。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可以安了百官之心。等於是無形中拉攏了不少官員,可謂是很好的籠絡人心舉動。

再看看劇情,老四也正因為這個行為,獲取了康熙的信任和肯定。所以在不久後的二廢太子風波中,讓老四這個太子一黨去負責抓捕太子,徹底與太子的聯繫切割乾淨,不至於受到廢太子風波影響。而太子二次被廢以後,康熙的種種行為更是意味著他已經確定老四為繼承人。

所以說百官行述的最大用處不在於利用百官,而是在於將其「不經意間」擺在明面上,然後再當眾燒毀,替康熙解決了這一大難題,獲得康熙的信任和肯定,大大利於自己的奪嫡。

三、對於百官行述的運用,老四最高明、老八次之、太子最膚淺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來看,宋安之認為如果以職場能力劃分,那麼太子是入門級,老八是登堂入室,老四則是登峰造極。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根據劇情走向來看百官行述的出現,實則就是老八對太子布的一場局,而太子就那樣跳進去,最後還因此被廢,簡直是不堪一擊。當然客觀來說雍正王朝中對於太子胤礽的刻畫,實際上是太過弱化了這位太子,歷史上的太子胤礽還是沒有這般沒腦子的。

當時太子剛剛復立,經歷了第一次被廢,自己的黨羽是被罷免的罷免,被調任的調任。太子對自己的心腹原刑部尚書司馬尚和刑部侍郎黃體仁,都感嘆道自己是空虛太子,放眼望去都是老八的人。

這時候黃體仁就說出了任伯安擁有百官行述的事情,說道可以利用百官行述來控制百官。並且說道任伯安肯定沒問題,因為他原是老九的門人,結果刑部冤案的時候,老八為了對付太子,放棄了任伯的弟弟任季安和小舅子劉八女,導致任季安被殺,劉八女一直被關在刑部大牢中。

既然任伯安這個人沒有問題,所以黃體仁讓太子以放出劉八女和讓任伯安官復原職的代價,來換取百官行述。

但這世上真有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的好事嗎?

有是有,而且對於太子這種高位之人,肯定有很多,但是往往送的枕頭不是那麼好枕的。

我們再看看年羹堯血洗江夏鎮以後,老八、老九、老十的談話,其實透露出很大的信息量。老九認為肯定是太子幹的,說道:「咱們辛辛苦苦積攢的幾百萬兩銀子,不能就這樣被他擄走了」。

老八回道:「幾百萬兩銀子都是小事,那百官行述絕不能落到他手裡」。

再結合任伯安將百官行述幾大箱東西,存在老八名下的萬永當鋪,更是耐人尋味。

這些足以說明任伯安依舊在老八一黨的控制之中,他依舊是八爺黨的財神爺。而且老八都知道了百官行述的存在,百官行述又在他名下當鋪寄存,說明百官行述的出現,就是老八一黨對太子布下的陷阱。

而太子低劣的政治手段,最終還是害了自己,得知百官行述存在以後,竟然不顧體面的寫了親筆信給任伯安,最終因為這封信導致了自己二次被廢。

再反過來看,老八為什麼緊張,為什麼說百官行述絕不能落到太子手中呢?

可能大家最直接的想法是認為老八害怕太子以此控制百官,然後針對自己。

但實際上以太子的低劣手段,再加上以往與老八次次交鋒處於下風來看,老八完全沒必要害怕太子會以此對付自己,因為自己可以應付的過來。而且如果康熙知道的話,那麼太子肯定慘了,肯定有利於自己。

但老八為什麼這樣緊張呢,其實是害怕太子明白了百官行述的真正用處,以此獲得康熙信任和肯定,所以老八說道百官行述絕不能落到太子手裡。

但以太子的發揮來看,一開始就放心任伯安,直接冒冒失失的寫親筆信,所以他能看懂百官行述真正妙用的可能是微乎其微,更多是單純想利用百官行述來控制百官罷了。

所以以對百官行述的理解來看,太子也就是個入門級別而已。

而老八呢,就比較厲害了,可以說是登堂入室了。

因為老八擁有百官行述,為什麼一直沒有動用,大肆控制百官呢,就是因為他明白百官行述使用以後的弊端,明白單靠這個自己根本不可能成功奪嫡的。

但是讓老八燒毀這個大殺器呢,他也不捨得。他也明白康熙對自己的厭惡,所以他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時機表現,或者是徹底奪嫡無望以後,利用百官行述來進行不正當奪嫡,也就是說老八的想法是進可攻退可守,怎麼利用百官行述自己看準時機再決定,不會過早利用的。

所以太子復立以後,老八針對太子無人可用的窘況,馬上隨機應變的拋出百官行述這個大殺器,以此布下陷阱等著太子跳進來,就是想要使太子被廢,徹底萬劫不復。

所以說老八這個水平是真的高,不愧是最大的反派,智商和能力都是一流的。

但冷眼旁觀的老四,在這場老八針對太子的殺局中,隨機應變的成為最大贏家。

老四先是讓老十三答應太子的要求,放出了劉八女,來了一出欲擒故縱。又派年羹堯這個狠人,以求萬無一失的得到百官行述。

雖然在這個過程之中年羹堯血洗江夏鎮,使事情變得複雜,局勢變得緊張起來。但老四是隨機應變,直接宴請了眾位皇子和上書房留守大臣馬齊,不只是替年羹堯洗白,使他的血洗江夏鎮行為成為無奈之舉,更是當著這些人的面燒毀了百官行述,既證明了自己,還讓康熙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獲得了康熙的信任和肯定,可謂是高明至極。

這場風波之中,老八損失了百官行述這個大殺器,所以在康熙駕崩前夕布局想要通過不正當方式奪嫡,但因為百官行述的燒毀,無疑是失去了很多優勢,因此最後被老四逆襲成功。

而太子呢,老四是利用老八收買高福的機會,故意放水將太子的親筆信給了老八,使老八背負了廢太子的罪名,而太子自然是再次被廢,是萬劫不復,徹底出局了。

老四則是成為最大的贏家,兩個奪嫡對手,一個實力大減,一個徹底出局。自己則是獲得康熙的信任和肯定,成為康熙默認的繼承人。

所以說太子、老四、老八這三方角逐,老四最為高明,可謂是大獲全勝。

最後以職場角度來看,老四的方法其實很高明,就是典型的扮豬吃老虎,擁有大智慧還很低調,所以在關鍵時刻可以冷不丁的奪得百官行述。又站在最高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替其解決這個難題,藉此獲得最高領導的信任和肯定,那麼想不飛黃騰達都難。

雍正王朝為什麼這般經久不衰呢,甚至可以稱之為國產劇的巔峰呢,其實看明白了百官行述的真正用處你就懂了。雖然這段劇情不符合真實歷史,但對於古代宮廷政治鬥爭的刻畫還是入木三分的,雖說不是真實歷史,但所表達的東西比之真實歷史也是不遑多讓的,正因為雍正王朝如此寓意深長,所以自然是經久不衰了。

第307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14:四爺為了百官行述,派年羹堯出動,他卻血洗江夏鎮
    大家好十月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述雍正王朝的故事,在上一回中我們說到太子為了抓住十三爺的把柄,讓十三爺幫她殺了鄭春華。十三爺和四爺他們商量之後決定讓鄭春華假死,這樣就將把柄落到太子手中,他們怕老十三不肯就範。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罪不可赦,為何還能官至陝甘總督?
    一部雍正王朝,職場套路不知幾許。歷數國產劇,雍正王朝電視劇可謂是獨樹一幟,可以說是一部相當成功的經典之作。不只是上映以後萬人空巷,創下了當時收視率新佳,拿下各項大獎,更是歷經二十一年的市場考驗而經久不衰,被很多人反覆觀看著。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老八使六萬大軍覆沒,為何都沒事?
    表面上波瀾不驚的劇情,暗地裡卻充斥著各種陰謀、背叛,人性的惡沒有赤裸裸的擺在臺前,卻總是在不經意露出兇狠的獠牙,使人深感人性之惡,感同身受何為「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殘酷,壓抑之餘
  • 胤禛火燒《百官行述》,一把火奠定自己儲君之位,康熙不怒反喜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聰明睿智的胤禛在奪嫡始終處於弱勢,後來卻憑藉自己的能力成功逆襲,前期他總是備受冷落,勢單力薄,包括康熙所在的眾人都在熱火朝天尋找《百官行述》之時,最先找到的胤禛卻當著眾人的面一把大火燒了這個燙手山芋,這一舉動可是得罪了眾人,眾人都氣得牙癢,罵他是個瘋子,反觀康熙並沒有懲罰這個兒子的反常舉動
  • 雍正王朝為什麼被稱為神劇?看看康熙最後一次南巡時太子的帽子
    雍正王朝這部劇越看越有意思,它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推敲,足可見導演下的工夫之深。我們前兩期講了太子胤礽跟鄭春華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情始於雨後的假山相會,終結於太子胤礽復立之時。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為什麼要將江夏鎮滅門?
    電視劇《雍正王朝》最慘的並不是九子奪嫡的殘忍,八王逼宮的無情,也不是兄弟相殘的血腥,而是江夏鎮的滅門案,好端端的一個小鎮,幾百號人口,就莫名其妙的的被屠殺殆盡,真是人間慘劇。後來胤祥命令年羹堯從四川帶兵到安徽的江夏鎮捉拿劉八女等人,順便幫老四胤禛找到任伯安的《百官行述》,任伯安本來是投靠老八集團的,後被老八拋棄,但任伯安手中有一份能威脅到各皇子及百官利益的秘密文件,這個文件就是《百官行述》,記述了他們的隱私。
  • 雍正王朝:火燒江夏鎮,年羹堯只是手辣,他背後的權貴才是心狠
    作為一部歷史正劇,《雍正王朝》以「大事尊重史實,小事藝術加工」的手法,給我們描繪了一副封建王朝的官場權謀生態圖。這裡面有忠臣孝子,也有權臣宵小;有陽謀大師,亦有陰詭謀士;帝王仁愛,也很腹黑;臣子忠君,也有私心。細細品味,絕對回味無窮。
  • 雍正王朝:雍正明知胤祀是最大的政敵,為何任命他為總理王大臣?
    雍正繼位前,沒少和八爺黨都內部鬥爭,從江南籌款賑災到火燒百官行述等等,經歷了無數次驚心動魄地鬥爭,可在老爺子康熙死後,雍正一繼位,就任命胤祀為總理王大臣,這不僅讓眾大臣覺得匪夷所思,就連胤祀也表現出驚訝的表情。
  • 雍正王朝:康熙知道剿滅江夏鎮的幕後主使為四阿哥,為何沒有揭穿
    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四阿哥想要得到《百官行述》,故意放走了劉八女等人。然後,派年羹堯在回京的路上抄江夏鎮。年羹堯一不做二不休,得到《百官行述》的隱藏地點之後,殺掉了現場數百人,把城堡中的幾百萬兩銀子洗劫一空。
  • 《雍正王朝》劇中有哪些不符合歷史事實?
    《雍正王朝》是中央電視臺拍攝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全44集。改編自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以清朝雍正帝即位前後的事跡為主軸。《雍正王朝》是央視晚八點電視劇中收視率至今為止最高的一部。在康熙帝南巡其間,太子得知曾任職吏部的任伯安著有《百官行述》,記載著百官的陰私,上至施政失誤,下至飲酒嫖妓也一一記錄;當時朝廷官員大多倒向八阿哥,因此太子想利用《百官行述》牽制百官,而任伯安則以釋放劉八女為交換條件。當時刑部由十三阿哥掌管,因此太子設下陷阱,先要十三阿哥殺了鄭春華,再以暗殺鄭春華的把柄要求十三阿哥釋放劉八女。而鄭春華則被十三阿哥暗中保護起來,並對外宣稱已死,但此訊息亦被八阿哥掌握。
  • 都想得到記錄官員隱私的《百官行述》,胤禛拿到為何卻要當眾燒掉
    什麼是《百官行述》這本書是貪官任伯安所寫,他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搜集了朝廷300多名大臣的把柄,寫成《百官行述》。任伯安想以此來要挾這些人,為自己謀取私利,同時作為自己的「護身符」,危難之時,可以拿來保身,也可以拿來作為巴結上級的禮物。
  • 內地劇雍正王朝和港劇君臨天下,一個正餐一個水果?
    1999年的《雍正王朝》,播出二十年來受觀眾喜愛程度不減,個人覺得,如果不爛尾,它比漢武大帝、康熙王朝之類的還要經典。一方面人物塑造的好,康熙,雍正李衛年羹堯田文鏡鄔思道年秋月,隆科多張廷玉佟國維圖裡琛,還有老二老八老十三老十四等一群阿哥們,都各有特點,甚至連一個小配角張五哥的形象也可圈可點。
  • 雍正王朝:胤禛是如何利用老八胤禩整倒太子胤礽的?
    在《雍正王朝》中,胤禛最初是太子黨,但後來也動了奪嫡的念頭,尤其在太子第一次被廢後,這種念頭越來越明晰。但是,礙於自己太子黨的身份,以及怕引來康熙的懷疑和忌憚,胤禛在太子第二次被廢的過程中耍了個陰謀,企圖借老八胤禩之手去推波助瀾,進而廢掉太子。
  • 美劇《絕命毒師》和國產劇《雍正王朝》比好在哪裡?
    兩個小時的電影,不知不覺又把我帶回當年追劇的時光,熟悉的演員,熟悉的敘事節奏,熟悉的幽默,熟悉的劇情發展方式……讓該劇的美劇迷們再次回味了經典。這次拍的電影版是給該劇一個結尾,給美劇迷們一個結局,看完之後有一種意猶未盡且很滿足的感覺。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美劇與國產電視劇的差距到底在哪呢?美劇是怎麼做到的呢?是否有些優點國內電視劇可以借鑑呢?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此前流行的《戲說乾隆》和《宰相劉羅鍋》兩部劇,過分沉浸於雜談野史,視野太小,大街小巷的人們只好捧著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翻了又翻。1999年1月,電視劇《雍正王朝》生逢其時,在劉歡慷慨激昂的歌聲裡,登上千家萬戶的電視螢屏,從此,為國產歷史正劇豎起一座高峰。
  • 《雍正王朝》中的「毒蛇老九」,最終落得何種下場?死得可慘了
    如果說皇十子胤俄為胤禩提供了「背景」支撐,那麼堪稱「富豪皇子」的胤禟則為胤禩源源不斷地提供著「財力」支撐。和政治智慧幾乎為零的胤俄不同,胤禟不光具備天生的商業頭腦,還一度兼任「八爺黨」的智囊,這也使得雍正皇帝剛一登基便將其視為了重點報復對象。在《雍正王朝》的角色設定和劇情演繹中,皇九子胤禟絕對對得起「毒蛇老九」的稱號。
  • 《雍正王朝》十四爺答應八爺上折卻一字不寫,康熙操控全局
    「九子奪嫡」中勢力最大當屬八爺黨,以八爺為首下面有九爺、十爺、十四爺,在有太子的時候大爺黨、四爺黨以及八爺黨的主要目的就是扳倒太子
  • 雍正王朝:太子復立後倒行逆施,是何用意,不怕康熙問罪嗎?
    雍正王朝中,康熙復立太子後,開始第六次下江南,太子監國。趁康熙不在,太子展開了報復,不光為難那些曾經推舉八阿哥的大臣,就連四阿哥的話他都不聽,完全不顧四阿哥曾經在康熙面前為他說話。太子這麼做,帶來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康熙南巡讓太子監國,也是有意對他考察一番。
  • 雍正王朝:是什麼讓一個帝王接班人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看完《雍正王朝》,我覺得有個非常可惜的角色,便是廢太子胤礽了。他當了三十幾年太子,若能再熬上十年、甚至二十年,興許康熙駕崩了,他就能順利上位了,開創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時代。可是,在整部劇裡,太子不是作死,就是在作死的路上。
  • 雍正王朝當中,年羹堯帶兵掃平江夏鎮,康熙為什麼不追究?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作為九阿哥胤禟門人,江南鹽道任伯安,在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前往江南為災情籌款之時,九阿哥胤禟為了不讓胤禛順利的完成任務,特地給任伯安寫信,讓任伯安給四阿哥胤禛使絆。後來因為刑部冤案一事,任伯安受到了牽連,被免了職,劉八女也被囚禁在獄中,任伯安通過太子胤礽心腹傳話,說自己手中有一個記錄朝廷三百個官員不良行為的百官行述,還說這個是他花了十年多整理好的,不過這個百官行述不是白白給太子胤礽的,是需要條件的,任伯安的條件是能夠重新當上江南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