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火燒《百官行述》,一把火奠定自己儲君之位,康熙不怒反喜

2021-01-08 我還是喜歡一個人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聰明睿智的胤禛在奪嫡始終處於弱勢,後來卻憑藉自己的能力成功逆襲,前期他總是備受冷落,勢單力薄,包括康熙所在的眾人都在熱火朝天尋找《百官行述》之時,最先找到的胤禛卻當著眾人的面一把大火燒了這個燙手山芋,這一舉動可是得罪了眾人,眾人都氣得牙癢,罵他是個瘋子,反觀康熙並沒有懲罰這個兒子的反常舉動,千古一帝康熙卻笑而不語,如釋重負,這是為何?

話說平庸太子被赦免之後重回太子之位,在宗人府接受過改造教育之後,這個怯懦的太子準備改頭換面重新做人,其一他就是要擺脫別人的控制,不再受任何人的擺布,他謹記康熙那句大丈夫靠自己掙出來才體面,要說智慧這種東西也許真的是天生的,太子的段位還是低的很,頭腦簡單的他居然把對手八阿哥的人全部免職,唐熙恨不得重新給他關進宗人府。

其二他又把目光放到了朝廷大臣任伯安手中的《百官行述》,任伯安何許人也,江蘇巡鹽道,揚州是明清時期的食鹽轉運中轉地,鹽業更是揚州的支柱產業,這是一個油水非常大的觀點,在揚州地區官位最高,因為鹽業利潤大,這裡灘涂腐敗的不良風氣慎重,刑部冤獄案事件中,他因為弟弟殺人丟了這個肥缺職位,他想投靠太子,獻上《百官行述》,以獲得自己官府原職。

《百官行述》又為何物,這是清朝300個官員們勾結腐敗的證據,就是朝廷所有官員們的死穴,任伯安當年曾在吏部供職,狡詐陰險的他利用職務之便,偷偷搜羅記錄下來朝廷所有官員們的黑暗歷史,為的就是有朝一日交給八阿哥挾持百官,為自己謀得平步青雲的升官發財之路,這不是變相的竊取國家機密嗎?

不得不說這個任伯安確實缺乏職業道德,眼瞅八爺黨幫不了自己,他轉而投靠太子,以《百官行述》為誘餌,讓太子幫忙放了自己在監獄中的弟弟,太子想要把這個證據掌握在手中,便使連環計逼迫刑部十三阿哥放了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和劉八女,誰曾想胤詳與胤禛巧妙配合,二人將計就計,把《百官行述》奪到了自己手中。

《百官行述》是很多皇子都想得到的,此證據在手,也就是把滿朝文武鑽在了手心兒裡,十分有利於他們將來收買人心爭奪帝位,胤禛就是胤禛,是大清朝最不一樣的煙火,他拿到了《百官行述》,召集各皇子和尚書房馬齊,在眾人的見證下將《百官行述》燒掉,他為何要將這麼重要的文件燒掉呢?

其一、《百官行述》這個文件已經放到明面兒上,也會為擁有之人帶來控制朝廷謀權篡政的嫌疑,擁有的人和看過的人都會招來殺身之禍,尤其是對這些阿哥們來說,他當著眾人燒掉就是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更是為了向康熙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二、緩解康熙進退兩難的局面,他如果把這重要文件交到康熙手裡,犯下重案的百官必須嚴懲,一旦嚴懲,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在內,大清朝的管理層面臨垮臺的危險,康熙肯定又恨又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再者如果《百官行述》到了皇子手裡,朝廷直接會被架空,自己豈不是成了光杆司令,故而胤禛當時沒有邀請康熙到場。

而是邀請康熙身邊的秘書到場,讓手下人傳達給康熙這樣的消息,也算是提前知會了康熙,不算自己擅作決定,盲目判斷,算是成全了康熙的面子和裡子,胤禛這一把火燒得恰到好處,這把火解決了很多問題,百官也不用戰戰兢兢,慌亂無比,康熙也不用進退兩難,這一把火康熙如釋重負,這一把火保證了朝廷管理層的穩定,康熙心中說不定得豎大拇指,更不會去處罰這個兒子了。

其三,胤禛這把火有自己的私心,他此舉也是為了暗中打擊太子黨和八阿哥黨,最初《百官行述》是八阿哥黨私下秘密搜集,這些文件更是用來要挾百官架空朝廷,太子也是對此物寄予已久,一為鞏固自己的地位,無論這兩黨派誰得到,都會成為朝堂之上最強悍的一股力量,肯定不利於將來自己的發展,也會成為自己前行路上最大的阻力,對自己百害無一利。

他肯定是不會讓政敵得到的,這把火也讓朝廷之中很多大臣感謝他,黑歷史隨著大火付之一炬,終於不用擔心哪天被檢舉揭發了,終於能夠安安穩穩睡個覺了,康熙輕鬆了,他們也輕鬆,危急關頭這個最不受關注的四阿哥竟然救了他們一把。

除了八爺黨,這一把火可謂燒的皆大歡喜,胤禛還悄無聲息的為自己贏得了人心,康熙還會覺得他顧全大局光明磊落,別看胤禛文化造詣一般,武學平庸,但是朝堂之上論手段誰能比過胤禛,深宮鬥爭論權謀,誰又能與其爭鋒,這就是帝王之術,他就是如此深諳此道。

他擔心兒子向自己稟報,也疑惑兒子為什麼不向自己稟報,一旦稟報,獎懲都不合適,聰明的胤禛選擇不稟報,他十分清楚康熙心中的擔憂,這件事兒不了了之就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他去邀功,康熙面子上怎麼過得去,豈不是給朝廷做了最壞的表率,有失自己的公允,助長不良之風。

如果他來舉報,康熙只能明面上罰他,他才不會去自討沒趣,這樣不吭一聲正趁康熙的心,一把大火這件事兒就完美的解決了,各位看官們,你們覺得這把火燒的妙嗎?不如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評論吧!

相關焦點

  • 都想得到記錄官員隱私的《百官行述》,胤禛拿到為何卻要當眾燒掉
    什麼是《百官行述》這本書是貪官任伯安所寫,他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搜集了朝廷300多名大臣的把柄,寫成《百官行述》。任伯安想以此來要挾這些人,為自己謀取私利,同時作為自己的「護身符」,危難之時,可以拿來保身,也可以拿來作為巴結上級的禮物。
  • 雍正王朝:胤禛是如何利用老八胤禩整倒太子胤礽的?
    鄭春華是康熙的妃子,胤礽的小媽,但胤礽卻不顧倫常,與鄭春華私通。被康熙發現後,康熙卻留了鄭春華一條命,他是想以鄭春華為把柄約束胤礽,所以胤礽想要鄭春華死。一旦鄭春華死掉,康熙手裡沒了他的把柄,再用《百官行述》控制了百官,胤礽就徹底控制了朝局,想做皇帝那不是輕而易舉嗎?結果,胤祥被鄭春華感動,私自放走了鄭春華。而且胤祥沒料到,這其實是胤礽的一個陰謀。
  • 雍正王朝當中,年羹堯帶兵掃平江夏鎮,康熙為什麼不追究?
    後來因為刑部冤案一事,任伯安受到了牽連,被免了職,劉八女也被囚禁在獄中,任伯安通過太子胤礽心腹傳話,說自己手中有一個記錄朝廷三百個官員不良行為的百官行述,還說這個是他花了十年多整理好的,不過這個百官行述不是白白給太子胤礽的,是需要條件的,任伯安的條件是能夠重新當上江南鹽道。
  • 雍正王朝:看懂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也就懂了何為國產劇的巔峰
    也就是說用了這個大殺器,就意味著自己的奪嫡之路結束了。唯一的出路就是以此控制百官,來威脅康熙的統治,甚至架空康熙,自己靠著這種硬實力來上位。但康熙可是在位六十一年的皇帝,其帝王心術運用的是爐火純青,並非是簡單之輩。
  • 雍正王朝:火燒江夏鎮,年羹堯只是手辣,他背後的權貴才是心狠
    作為整件事情的幕後操作者,四阿哥胤禛其實對任伯安、劉八女等人的死亡早有預期。當四阿哥他們一夥,從太子那裡得知了「百官行述」的消息後,一個完美的計劃早已成竹在胸。小編以前分析過:由於一直以「孤臣」自居,在「議舉太子」時,幾乎沒有人支持四阿哥胤禛。所以,四阿哥「火燒百官行述」絕非臨時起意,而是早已謀劃許久的一場收買人心大戲。
  • 雍正王朝:太子復立後,身為太子黨的老四胤禛為何撂挑子不幹了?
    而且是要在廢掉太子之前,提前與太子決裂,因為如果太子被廢,自己還是大家公認的太子黨,那自己很容易被打擊牽連,而且不利於以後的奪嫡名分。所以,找準機會就是關鍵了,胤禛就是瞅準了太子監國這個檔口,讓自己徹底擺脫太子黨的帽子。
  • 雍正王朝14:四爺為了百官行述,派年羹堯出動,他卻血洗江夏鎮
    還特地把那個辛者庫管事當著他的面打了一頓以此要挾,十三爺假作考慮回四爺府與鄔先生他們商議,那我們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四爺他們準備來一個欲擒故縱假意放走劉八女,然後派年羹堯以進京述職為由,出其不意殺到江夏鎮。只要能拿到《百官行述》變能破了太子這一陰謀,那四爺他們為何要這樣做呢?因為經過選新太子和弘曆入官時間之後,四爺有了爭奪皇儲的決心。
  • 《雍正王朝》裡胤禛請兄弟們吃火鍋有什麼目的?這算是鴻門宴嗎?
    其實,八阿哥胤禩經過宰白鴨一案,已經嗅到了危險的氣味,所以,他把任伯安遠遠的打發到了江夏鎮,於是就有了胤禛派年羹堯去江夏鎮捉拿任伯安一事,年羹堯狠啊,屠了江夏鎮,拿走了八爺存在這裡的幾十萬兩銀子,他殺人取財這事並沒有詳細告訴胤禛,只是說殺了幾個人,胤禛也沒有過分追究,他要的是任伯安這個人和他抄錄的《百官行述》。
  • 雍正王朝:年羹堯滅了江夏鎮連千總也不放過,康熙為何沒有追究?
    假設年羹堯真的偷偷摸摸的去做這件事,不把江夏鎮阮必大率領的駐軍以及相關人員全部集中到一起滅了的話,大概率是拿不到《百官行述》的,不但拿不到《百官行述》,消息就會會傳到太子爺的耳朵裡!太子此時知道自己雖然復位了,但沒有自己的勢力,他想用任伯安的這個《百官行述》威脅這些人為他所用,於是太子找了老十三以後,明裡暗裡地威脅老十三放了任伯安,於是十三爺找到四爺和鄔思道商量了一番,準備先來個巧放人,然後再抓任伯安順便得到《百官行述》,三人經過密議決定讓年羹堯去辦這件事,於是四爺給年羹堯寫了密信,讓年羹堯去南京述職的時候順途帶上五百名軍士,以捉拿逃犯劉八女的名義
  • 雍正王朝:老四胤禛身為太子黨,為何太子監國,他卻告病不幹了?
    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後來康熙帝南巡,太子胤礽監國後,老四胤禛不僅不全力協助他,反而撂挑子回家不幹了呢?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第218篇文章:太子監國,老四告病不幹的背後,隱藏一鮮為人知的秘密!一、老四胤禛撂挑子不幹了,按照明面上的原因是太子胤礽監國時胡作非為,還不聽勸,話不投機半句多,一氣之下,老四胤禛告病不幹了。
  • 《雍正王朝》劇中有哪些不符合歷史事實?
    太子因還不出欠款而賣官,被康熙識破卻不點明。太子因此知道賣官還債已不可行,故下令暫緩追比欠款,將原先的十天還款期限延長至兩年。十阿哥胤當街賣家當,田文鏡制止的過程中遭打,八阿哥胤禩、胤祥與年羹堯及時解圍,結果田文鏡因處事過於操切被貶為知縣,胤被罰在宗人府圈禁半年。
  • 雍正王朝:康熙知道剿滅江夏鎮的幕後主使為四阿哥,為何沒有揭穿
    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四阿哥想要得到《百官行述》,故意放走了劉八女等人。然後,派年羹堯在回京的路上抄江夏鎮。年羹堯一不做二不休,得到《百官行述》的隱藏地點之後,殺掉了現場數百人,把城堡中的幾百萬兩銀子洗劫一空。
  • 看看康熙最後一次南巡時太子的帽子
    最後康熙帝氣得直接砍老十四,可惜眾人的表現讓他也終於冷靜下來: 冷靜下來的康熙帝,自此決定好好培養老四胤禛了,而太子胤礽就只剩下了擋箭牌的作用,當然,也不是一點機會不給,就看他的病能不能好了,所以,康熙帝在打算南巡之前,找到了太子和他的老師王掞: 「這冬天啊,很快過去了,什麼是冬天啊?
  • 康熙帝的大智謀:為了讓老四胤禛順利即位,他是如何布局的?
    老四胤禛之所以能順利即位,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及身邊謀士和武將的全力輔佐之外。還有對手的愚蠢,和隊友的神助攻,當然,也少不了自己的皇阿瑪康熙帝的全力支持。那麼作為清朝史上最偉大的帝王,康熙帝做了哪些鮮為人知的安排,確保了老四胤禛的順利即位?為什麼有人說康熙帝才是全劇謀略最深的人?
  • 康熙和老八斷絕關係,斃鷹事件沒那麼簡單,背後或許有人在操控
    這時候胤禩就面臨一個選擇了,要麼放棄隨駕而去祭奠自己的生母,要麼置生母祭日於不顧而隨駕。 如果胤禩拋開生母的祭日不管的話,康熙會怎麼看他?康熙肯定會認為胤禩是一個冷血無情的人。 可他如果去祭奠生母了,就不能跟在康熙身邊了,這樣一來他對很多事就會失控,也無法趁機博康熙的歡心。
  • 雍正王朝:康熙的最後一次南巡,終於撕開了盛世的虛偽面紗
    猶記得:當黃河泛濫,百萬黎民嗷嗷待哺時,有幾人想的不是天下蒼生,又有幾人想的是自己的「小金庫」與祿位?當敵寇萬千,進犯邊疆時,有幾人想的家國?有幾人想的是黎民?又有幾人想的是「大將軍王」的權力地位?作為一名務實帝王,雍正的改革,就是要拿所謂的「康熙盛世」開刀。那麼,這個「盛世」究竟怎麼了?為什麼它需要被「革命」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正如前文所說,《雍正王朝》裡對民間的疾苦表述甚少。
  • 康熙第七子胤祐,成年卻沒有參加奪嫡之爭,不是不想而是他不能!
    康熙最寵愛的兒子,無疑是孝誠仁皇后為其所生之子皇太子胤礽。康熙憐惜胤礽年幼失去母親,將其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始終將其視為自己唯一的繼承人。 但胤礽最後卻讓康熙失望了,所以在兩次廢立胤礽之後,康熙終於放棄了這個兒子。太子胤礽被廢,儲君之位空虛。面對皇位的誘惑,沒有哪個皇子能拒絕。
  • 康熙為什麼希望四阿哥胤禛做一個孤臣?你把這兩個字拆開看看
    主要就是因為胤禛當時想借討債這件事向康熙表明自己的態度,想要讓康熙知道他這份剛正不阿,不與那些徇情枉法的人勢不兩立的心。胤禛決心自己要做一個孤臣無非就是想要表明自己做事不會縮頭縮尾,一切事必將傾盡全力,想要得到讓康熙的認同。 而胤禛在向康熙表明自己的態度之時,也在反面嘲諷胤禩。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