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老八斷絕關係,斃鷹事件沒那麼簡單,背後或許有人在操控

2020-12-26 騰訊網

康熙年間激烈的「九王奪嫡」落幕的標誌性事件,實際上就是發生在康熙五十三年的「斃鷹事件」。

老八胤禩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卻在一夕之間成為一個被淘汰的失敗者,也是因為這次斃鷹事件。

倘若沒有發生斃鷹事件的話,能夠在九王奪嫡中笑到最後的人,最可能的就是老八胤禩,而不是老四胤禛。

可是,真要好好深入地理一理斃鷹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的話,實際上卻能夠找到一些不合常理之處。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要去熱河巡視,老八胤禩原本應該隨駕一同前往,可好巧不巧的是碰上了胤禩生母的祭日。

這時候胤禩就面臨一個選擇了,要麼放棄隨駕而去祭奠自己的生母,要麼置生母祭日於不顧而隨駕。

如果胤禩拋開生母的祭日不管的話,康熙會怎麼看他?康熙肯定會認為胤禩是一個冷血無情的人。

可他如果去祭奠生母了,就不能跟在康熙身邊了,這樣一來他對很多事就會失控,也無法趁機博康熙的歡心。

不過,對於當時的胤禩來說,顯然還是選擇祭奠生母更為合適,因為康熙兩次廢黜胤礽的太子之位時都曾說過胤礽不仁不孝。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初次廢黜胤礽太子之位的時候,痛責胤礽對「皇十八子抱病,諸臣以朕年高,無不為朕憂,允礽乃親兄,絕無友愛之意」,「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締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付此人」!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再度廢黜胤礽太子之位的時候,仍然痛責胤礽「不仁不孝,徒以言語貨財囑此輩貪得諂媚之人,潛通消息,尤無恥之甚」。

所以,即便是放棄陪康熙巡視到熱河的機會,放棄在路上討好康熙的機會,胤禩也必須得表現出自己的仁孝之心。

所以,胤禩最後還是選擇了去祭奠自己的生母,沒有隨駕,只是派人去告知康熙為何沒去的緣由。

對於這樣的事,康熙當然給予了足夠的理解和支持,自然不會為了這件事去為難老八胤禩。

胤禩雖然選擇了去祭奠自己的生母,可是又想讓康熙看到自己對皇帝父親的掛念,所以就想出了給康熙送海東青這個辦法。

胤禩精心挑選了兩隻海東青,讓人送去康熙,只可惜送到康熙手上的時候,這兩隻海東青卻死了。

康熙頓時怒了,好個老八,送兩隻死鷹過來給我,是巴不得我早登極樂,好讓他來當這個皇帝是吧?

於是,憤怒的康熙叫來了隨駕的諸多兒子,狠狠地訓了胤禩一頓,然後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康熙說出了這句話,實際上也就等於宣布胤禩從此再也沒有爭奪儲君之位的資格了,他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

太子胤礽倒了,老八胤禩也倒了,那麼剩下的最有機會成為康熙的繼承人的人,就只有老四胤禛了。

可是回過頭再去看斃鷹事件的話,這次直接影響了九王奪嫡結果的事件,實際上存在一個很關鍵的疑點。

那就是為什麼兩隻海東青送到康熙所在之地的時候,明明已經奄奄一息了,可胤禩派去的人卻仍然執意要將海東青交到康熙的手上?

這兩隻海東青之所以會變得奄奄一息,可以認為是被派去送鷹的人不懂得照顧海東青,可以認為是胤禩的失誤。

可是當看到了海東青已經奄奄一息了,卻還要將海東青交到康熙的手上,那就明擺著是要擺胤禩一道了。

能被派去送鷹,即便不是胤禩的心腹,也應該是值得信任之人,哪怕這個人再傻,也應該知道不能送斃鷹給皇帝吧?

況且能夠被胤禩派去給皇帝送鷹,這個人再傻又能傻到哪裡去呢?所以,最可能的就是這個人是故意為之。

送鷹之人之所以要將斃鷹交到康熙的手上,就是為了陷害胤禩,從而讓胤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惹怒康熙。

而且胤禩又不在康熙身邊,這樣的情況下,胤禩就連一個向康熙解釋的機會都沒有了,只能任由康熙處置。

胤禩就這樣在九王奪嫡即將落下帷幕的時候,因為這次斃鷹事件,被排除在了奪嫡的序列之外。

胤禩是整個斃鷹事件的失利者,誰又是這次事件的受益者呢?毫無疑問這個受益者就是老四胤禛。

所以,康熙五十三年發生的斃鷹事件,很有可能就是由老四胤禛在背後指使、操縱和推動,從而打敗了胤禩。

相關焦點

  • 九王奪嫡中為何老八自尋死路,送給康熙兩隻死鷹?胤禩:欲加之罪
    「九王奪嫡」斃鷹事件此前這對天家父子就因為太子廢立,儲位不定之事關係鬧得很僵,康熙不但廢黜過他貝勒的爵位,甚至還曾經舉刀相向(不過幸得老五胤祺捨命相護,這才沒有釀成悲劇)。康熙帝劇照此外大怒之下的康熙甚至公開宣布「自此朕與允禩、父子之恩絕矣」,正式和老八脫離了父子關係。
  •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下面我的回答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不適,因為過於真實,把愛新覺羅一家子內褲都給扒拉下來了,不厚道,但是要回答好這個問題,就只能這樣,對不起了康熙皇帝和他的「能」兒們。問:歷史上的「斃鷹事件」,遠比《雍正王朝》精彩,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
  • 兩隻奄奄一息的海東青,使得康熙怒斥胤禩:從此你我斷絕父子關係
    而在後期,隨著太子胤礽的徹底出局,漸漸地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這兩大勢力的領頭人成為了皇儲位子博弈的最終人選。之前,八阿哥胤禩很受康熙喜愛,在爭奪過程中佔據上風,但一次次的出格行為讓他在康熙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 令康熙忌憚一生的斃鷹事件,究竟是偶然還是密謀已久?
    看過《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的人都知道,裡面曾有這樣一個情景:康熙巡視塞外,讓幾位皇子隨從,其中在九子奪嫡中最引人關注的兩位皇子四阿哥和八阿哥沒有隨從。其間康熙帝生日,八阿哥派人送去兩隻海東青為康熙祝壽,沒想到這兩隻海東青到康熙手裡時,竟然已經死了。這件事者的康熙大怒,不僅咒罵八阿哥,甚至還累積生母,絲毫不顧父子情分。
  • 九子奪嫡裡的老八為何不被康熙所喜呢?關鍵在於他母親的身世
    康熙死後,老四雍正順利繼位,沒多久他就痛下殺手,將那些曾經跟他爭權奪利的哥哥弟弟們全部收拾,而老八也不例外。根據史料記載,雍正繼位初年因為擔心八爺黨明裡暗裡跟他不對付,就先是給他封親王,但沒多久便找了四十多條罪狀將老八一抹到底,而後圈禁在宗人府,僅僅三個月老八就在宗人府裡病逝(傳聞是被毒死)。 上面提到的是老八的失敗及下場,但各位朋友知道老八等人為什麼失敗嗎?
  • 斃鷹事件:一向成熟穩重的八阿哥,為什麼會給康熙皇帝送死鷹
    斃鷹事件前胤禩的實力在斃鷹事件爆發前,胤禩是康熙眾皇子中最有實力競爭皇位的人。胤禩為人和善禮貌,朝廷裡面的大臣都跟他十分親近。太子胤礽被廢除後,佟國維和馬齊等人就聯名保舉胤禩做太子,只是康熙皇帝不希望胤禩分化自己的權利,才駁回了大臣們的請求。
  • 同是奪嫡,為何雍正即位後,老八下場悽慘,老十四卻逃過一劫?
    如果說這事不是胤禩在背後授意的話,也不是胤禔傻的話,那麼便是胤禔存了心要坑胤禩了。 這兩隻海東青送到了康熙手上的時候,已經咽氣了,康熙收到後會是什麼反應?好你個老八,想咒朕早點死是不?! 可是,海東青既然已經咽氣了,為什麼還要送到康熙的手上,而不是作罷?胤禩派去的人是真傻,還是故意為之?
  • 如果康熙死後,由老八胤禩而不是雍正接班的話,清朝會怎麼樣?
    胤禩實力最雄厚,所以他和支持他的勢力集團也最為積極,說實話當時康熙也被他們給逼得有些氣惱。 康熙廢了胤礽之後沒過多久,又想重新立胤礽為太子,但是皇帝好顏面,不能自己說出來,所以便想著開個會議來商量商量應該立誰為太子,他的本意是想讓眾臣工順水推舟地推選胤礽。
  • 雍正繼位後,老十四能躲過一劫重見天日,而老八下場卻如此慘?
    雍正繼位後,而八爺在朝堂之上的勢力對於雍正皇位威脅最大,雖然八爺胤禩由於「斃鷹事件」導致失去儲君資格,但並不影響他「八賢王」美名,也不影響朝中勢力。雍正視八爺胤禩及黨羽更是為眼中釘,肉中刺。這點八爺也明白,因為他不支持雍正推行新政,處處製造麻煩,所以常怏怏不快,因此雍正不放過老八是必然的。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老八使六萬大軍覆沒,為何都沒事?
    表面上波瀾不驚的劇情,暗地裡卻充斥著各種陰謀、背叛,人性的惡沒有赤裸裸的擺在臺前,卻總是在不經意露出兇狠的獠牙,使人深感人性之惡,感同身受何為「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殘酷,壓抑之餘,又有著各種人情世故,使人領悟到了職場套路,還有為人處世的經驗,更是有著各種人生道理,看似只是一部電視劇,其實裡面大有學問,沒那麼簡單
  • 康熙大帝將至,皇位繼承本是老八的,最後為何四阿哥獲勝了
    老八第一個跳出來攪局,說:「皇阿瑪,大位傳給誰,我們沒聽清楚!」老十允急匆D匆的應聲:「我們也沒聽見,誰聽清了?」老四心裡那個生氣無法說出來,沒法啊,現在他勢弱,老八人多勢眾。就在這時候一個稚嫩的聲音突然說:「我聽清了,是傳位給四阿哥。」這是康熙最小六歲的兒子,二十四阿哥胤秘。
  • 雍正王朝:佟國維真是老狐狸,僅憑康熙三句話,就知道押老八錯了
    所以佟國維想要把寶都押在老八身上,畢竟康熙皇帝透出口風,說民意很重要。老八的民意呼聲很大,這就更加堅定了佟國維支持老八的決心。 但是,就當推薦奏摺唱票的檔口,康熙來到了上書房,輕飄飄的三句話,就讓佟國維覺得大事不妙,押老八可能押錯了。
  • 康熙朝「九王奪嫡」中最陰險的人是胤禵嗎,為什麼?
    其實就和普通人家年齡相差十歲的兄弟差不多,哥哥結婚時弟弟還只是個半大「小屁孩兒」、根本沒有什麼共同語言,您覺得關係能親密到哪裡去?或許是因為年齡差距相對較小,又或者是因為性格相投,允禵雖然跟胞兄雍正帝關係一般,但卻與同父異母的幾個哥哥胤禩、胤禟、胤?走得很近,這也是一些人把允禵歸入所謂「八爺黨」的原因所在。不過,從後來的事情來看,允禵與胤禩的關係恐怕也就那麼回事,無非相互利用罷了。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何要痛罵老八是「阿其那」?
    先從弘時小時候和老八的關係說起記得電視劇中有一段交代是康熙時代,雍正還是四爺的時候去江南辦事,而弘時年幼生病,當時康熙都給找了醫生去看,老八、老九和老十他們三個人都是整夜都在老四府上照看小弘時。而就因為弘時看似聰明實則蠢笨,以及他沒有弘曆和弘晝那麼高明的手段,所以才被老八所看中,如果老八扶他上位,也便於日後老八操控。
  • 和死鷹沒關係
    但是在康熙晚年,康熙要考慮繼承皇位之事,但子嗣眾多,所以掀起了」九子奪嫡「的事件,此事件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激烈的皇儲爭奪戰。斃鷹事件:康熙帝大怒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前去避暑山莊打獵,八阿哥本應該胤禩一同前去,但是這天正好趕上老八胤禩母親的忌日,於是就沒有跟隨。胤禩覺得不妥,為表達自己的孝心,幾天過後,八阿哥託人帶了兩隻海東青獻給康熙帝,但是送到康熙手中的卻是兩隻死鷹,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斃鷹事件」。
  • 雍正王朝:老十四明明和老四是親兄弟,他為何要幫老八?
    但奇怪的是,允禵與雍正帝的關係一直非常淡漠,反倒是跟雍正帝的政敵允禩打得火熱,這又是為什麼呢?早年的允禵恐怕還談不上與允禩結盟,充其量就是與允禟、允䄉年齡比較接近,從小就跟允禩等人走動得比較勤罷了。畢竟允禵與胞兄雍正帝相差了十歲呀,加上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一碗水不端平,兄弟關係淡漠也是正常的。暗藏野心的允禵
  • 《雍正王朝》中死鷹事件中老八的任性
    此時恰逢康熙做壽,特別的日子總是使人衝動,進獻禮物就成了這種衝動的表達方式。在西北的老十四進獻一塊具有壽字的隕石,可被老八過手後,變成了死鷹,康熙氣暈過去,由此下半場仨選手的劇烈爭奪拉開了序幕。一、那麼老八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呢?
  • 八阿哥生母乃「辛者庫賤婦」,為何能被康熙臨幸?實在沒忍住
    康熙四十七年年底,在「議舉新太子」時,康熙皇帝對皇八子胤禩有過這樣的評價:「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賤,宜別舉」;康熙五十三年,「斃鷹事件」爆發,康熙皇帝更是直接將皇八子胤禩評價為「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