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我沒寫過一首情詩

2020-12-14 阿鬥不傻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如此美麗的詩句出自哪裡,答案是,一個藏傳佛教的活佛倉央嘉措。

關於這個人,有人說他是活佛,有人說他是詩人,更有人因他的詩,而將其稱呼為人世間最美的情郎。

(沒寫過情詩的情詩王子)

一句情郎道出了多少痴男怨女的情意,可這真是倉央嘉措所寫嗎?

作為一個身世成謎的人物,倉央嘉措在正史上的記載是不完整的。

所有的印象更多來自於民間流傳的傳說,還有文學作品的演繹。

那些傳唱許久,關於少年多情、青年苦戀、山盟海誓愛別離橋段,多來自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談。

這些閒談和傳言,最後成了標籤,讓倉央嘉措永遠活在人們心中,活在了後世無數人祭奠的筆墨間,也讓他活成了傳奇。

(傳說成傳奇)

公元1683年,天降異象。

一個男嬰隨天意誕生於西藏門隅鄔堅林寺附近的一戶農家,隨後經歷過密宗傳襲,這個男嬰成了第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的轉世靈童,並被嚴密保護起來。

兩年後的1685年,小小的倉央嘉措就離開家人,在本該父母膝下承歡的年紀,住在了措那宗。

從此開始了一段傳奇的人生,這傳奇的人生,最讓後世銘記的就是情詩。

可是在近百年歲月中,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倉央嘉措所著的情詩產生了懷疑,在他們看來,倉央嘉措所撰寫的並不是情詩,而是弘揚佛法的「道歌」。

(道歌屬佛教典籍)

按照倉央嘉措的身份,個人認為,這才應是歷史的真相。

那麼為何「道歌」會變成情詩?根源則在翻譯問題。

據考證,倉央嘉措的詩歌,最早的翻譯著作源自1930年出版的《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這本出版作品,共收錄了62節詩歌。

因作品被直接定義為「情歌」,由此才有了後世倉央嘉措所著皆為「情詩」的濫觴。

基於最開始作品的濫觴,後世許多翻譯家也再次基礎上不斷演繹,讓一個佛學家成了情種。

(學者誤讀)

比如著名翻譯家劉希武,就在翻譯倉央嘉措的詩詞後,慨然寫道

「酣醉於文藝而視尊位如敝屣,其與南唐李煜何以異」

意指倉央嘉措為「情種」。另一位翻譯家曾緘也在翻譯完倉央嘉措詞句後,創作了一首《布達拉宮辭》,抒寫了「秘戲宮中樂事稠」之句,更進一步將倉央嘉措定位為一個痴情種。

經歷連續兩輪翻譯運動,還有無數詩詞流傳開之後的刻板印象。

倉央嘉措從一個佛學家變成了風流活佛。

可這真的是歷史上倉央嘉措該有的形象嗎?為何一個活佛撰寫的詩句中會有如何厚重的愛情色彩?

這個問題如要追溯根源,翻譯問題當屬首位。

(不負如來不負卿)

比如倉央嘉措詩詞中著名的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就是如此。

原本按照翻譯家于道泉的詮釋,意思應該是:「若要隨彼女心意,今生與佛法緣分斷絕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嶺間去雲遊,就把彼女的心願違背了」

但後續的翻譯卻走歪了路,曾緘先生翻譯時,基於個人發揮,將詞句翻譯成了:「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以翻譯,就成了絕句,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立馬將正兒八經的道歌,變成了情詩。

這算倉央嘉措的原意嗎?我看翻譯家的個人發揮更多。

除了這句廣為流傳的話語之外,在詩歌《十誡》中,翻譯引發的誤解也很多。

《十誡》屬倉央嘉措流行詩,今日最流行的版本是:「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這詩句一出,一看就是情詩一首。

可倉央嘉措真意如此嗎?

其實這句詩的願意,是詩人倉央嘉措感嘆自己因痴迷佛法,欲罷不能而已。

如果按照原意翻譯,相對精準的應該是:「第一最好不發現,免得不由迷上它。第二最好不諳習,免得以後受煎熬。」

由此可見,翻譯的主觀偏差,幾乎將倉央嘉措的原意給顛覆,一首訴說佛法高深精妙的詩句,最後成了情詩。

不得不佩服翻譯者們想像力之豐富,感情之充沛!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公認的四首最絕美的情詩,卻沒有一首是他寫的
    倉央嘉措一直都被喻為最會寫情詩的和尚。而也的確是如此,他的所有作品中,特別以情詩擅長,幾乎口口相傳的很多情詩,都是出自他的手。到了後來,更為誇張的是,只要是寫得非常唯美細膩的情詩,大家都會自動將它們冠上倉央嘉措的大名,在世人的眼中,能寫出如此絕美愛情詩句的人,只有倉央嘉措才配得上。
  •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說起「情僧」倉央嘉措這個名字,我們都非常熟悉,它不僅是人間的法王,更是偉大的藏族詩人。他作為雪域高原上的六世達賴喇嘛,被稱為「活佛」,他的一生說短也短,說長也長。雖然他年僅24歲就離世,但由他所寫的情詩,卻被傳唱了300多年。
  • 倉央嘉措最美的一首情詩《那一世》,令人心醉,感人至深,贊成嗎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目中的最美情詩應該都是不一樣的。我心中的世上最美情詩,當屬雪域之王-倉央嘉措的情詩,尤其他的《那一世》美輪美奐、感人至深,讓人心醉,一起來看看。倉央嘉措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一個普通的農奴家庭,作為一代格魯派宗都的他,父親與母親以及世代先祖都篤信寧瑪派。
  • 倉央嘉措最經典的一首情詩,美哭了
    倉央嘉措的詩作在青藏高原間流傳甚廣,其內容多為描寫愛情之作,因此常被漢人稱為「情歌」。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是由翻譯過來的,我們要感謝兩位譯者,一個名字叫曾緘,一個叫于道泉。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欣賞和分析倉央嘉措最美的一首情詩。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是一個謎一樣的男子,大家因為他的詩歌而去了解這個人,結果卻發現關於這個人的記載模糊不清。
  • 淺談倉央嘉措情詩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問佛》這首《問佛》相信一定美到不少人,句句說到心坎裡。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世人眼中的活佛,也是痴情的僧人。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詩人,最為經典的應該是拉薩藏文木刻版的《倉央嘉措情歌》。當然了,倉央嘉措身為藏人,其實他本人是不懂漢語的。他寫的所有的情詩都是藏語,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倉央嘉措情歌其實都是有各個翻譯者翻譯而來的。
  • 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代表情詩,一眼剎那,情深永遠,你喜歡哪一首
    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每一個喜歡納蘭容若的人,心裡都住著倉央嘉措,反之,每一個喜歡倉央嘉措的人,也不會錯過納蘭容若。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的情詩,是古代情詩的兩座高峰,哀婉傷感,至真至性至純至深,讀來令人感動感傷,更有千般思緒,和詩詞纏繞一起,更有萬般情思,和心中的那個他(她),融為一體。倉央嘉措的代表作:《那一世》。
  • 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的情詩
    倉央嘉措,雖是布達拉宮的活佛,但內心狂放不羈,對愛情充滿渴望,一旦動情,義無反顧。西藏民歌唱道:「莫怪活佛倉央嘉措,風流浪蕩;他想要的,和凡人沒什麼兩樣。」倉央嘉措的經典情詩◆ ◆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
  • 倉央嘉措的絕美情詩,短短28字,卻寫盡了一生的深情
    說到倉央嘉措可能大家不是特被熟悉這個人的名字,但是我想大家一定是知道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就是倉央嘉措,他14歲被帶進皇宮,身不由己,他是達賴喇嘛,確又是一個心理充滿了愛的傀儡王。
  • 倉央嘉措情詩全集
    六世達賴(1683--1706)倉央嘉措,大家都記得他流傳很廣的《見與不見》,這位西藏歷史上生平迷離、極具才華、又最受爭議的喇嘛寫出了他的心聲:  我問佛: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
  • 那一天,倉央嘉措與降央卓瑪,最美的情詩與最美的女中音相遇
    作者:張利紅一直想寫,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寫,自從聽易中天老先生的講座與你初識,對你的感覺就再也揮之不去,像初戀一樣怦然心動,像相思一樣苦苦纏綿。反反覆覆,反反覆覆地聽了幾十遍,歌詞太美,旋律太美,妙不可言,提筆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句才能配得上如此情詩和如此天籟之音。
  •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20多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作為雪域最大的王,倉央嘉措是個失敗者。14歲被帶入布達拉宮,他身不由己,不能拒絕。而後他成了一個傀儡,最後死於押解途中,年僅23歲。作為一個男人,倉央嘉措也是個失敗者,因為他無法保護好自己心愛的女人。
  • 倉央嘉措「深情款款」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很感人,讀之讓人心碎
    「我愛你」是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也是我們經常用來表達愛意的話。愛情似乎是這個世間最美的情感,因為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的美好,古今中外也有很多描寫愛情的詩詞,而今天我們所說的是一位西藏的僧人倉央嘉措所寫的一首愛情詩。你肯定會好奇,和尚寫愛情詩?
  • 倉央嘉措這首情詩,牽動無數少女的心思,其中14字,讀完讓人陶醉
    他一生寫下大量民歌和詩詞,其中又以情詩成就最高,因此他又被後人尊稱為情僧。可惜,天妒英才,時運不濟。倉央嘉措不幸於康熙年間被廢,之後在押解中的囚車中,由於環境惡略、身體條件惡化,24歲便坐化圓寂。他雖離我們遠去,但他的情詩流傳至今。
  • 倉央嘉措情詩翻譯:你見或不見我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倉央嘉措情詩翻譯:你見或不見我 2011-05-29 14:55 來源:新浪教育 作者: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情歌
    如:我修習的喇嘛的臉面,不能在心中顯現,我沒修的情人的容顏,卻在心中明朗地映見。《情歌》在讚美對忠貞愛情的追求的同時,也描繪了整個愛情生活中,各種複雜曲折的情景和惟紗惟肖的心理狀態。短短六句詩,寫動作,男女有別;寫對話,言短意長;景中有情,詩中有畫。詩情,畫意,真切,細膩,充滿生活氣息。
  • 賞析 | 倉央嘉措情詩完整珍藏版(共125首)
    倉央嘉措更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採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情歌。但是世間流傳大多為誤傳,此次收藏的125首情詩為高澤言先生1999年翻譯彙編。而且,堅持倉央嘉措是真正的達賴六世。既然倉央嘉措已經死去,他們認為應當趕快尋找他的轉世靈童。於是,三大寺的僧人們通過倉央嘉措一首情歌中:「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翅借我。不會遠走高飛,到理塘轉轉就回。」的預示,在理塘尋找到倉央嘉措的轉世靈童,這就是被藏族人民普遍承認的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後來,清朝政府與拉藏汗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受到人們普遍信仰的第七世達賴喇嘛。
  • 《夜雨寄北》:一首最美的情詩
    在讀「第一最好不想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時,我以為倉央嘉措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在讀「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時,我以為納蘭性德是最深情的公子哥;在讀「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時,我覺得秦觀簡直太有才了。
  • 倉央嘉措絕美情詩送給慘死的她
    倉央嘉措:不相見不相戀、我要寫世間最美的情詩,送給慘死的她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初讀,僅僅兩句,就能把人迅速帶到他所說的布達拉宮和拉薩街頭。倉央嘉措,他是身份尊貴的六世達賴,也是西藏最浪漫的詩人;我們常感嘆於他情詩的動人,卻不知他也逃不過愛情的悲劇。但命運總是弄人,他曾擁有最好的情人和最美的愛情,卻不曾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六世達賴。
  • 倉央嘉措這句話堪稱絕美,短短28個字寫盡痴情,至今流傳300多年
    前幾年,在網上流傳特別廣的《見與不見》,就是出自倉央嘉措。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不是這一首見過不見,而是倉央嘉措更加經典,可以稱之為絕美的一首情詩,全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他一生痴情,也流傳了300多年。這首詩你一定見過: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 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情詩全集,祝您七夕快樂!
    六世達賴喇嘛(Tshangs-dbyangs-rgya-mtsho)倉央嘉措是西藏歷史上頗有爭議的著名人物。 倉央嘉措的身世更為他的情詩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他的經典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詩》,匯聚了他的六十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新的譯作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