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公認的四首最絕美的情詩,卻沒有一首是他寫的

2020-12-14 前程影史

倉央嘉措一直都被喻為最會寫情詩的和尚。而也的確是如此,他的所有作品中,特別以情詩擅長,幾乎口口相傳的很多情詩,都是出自他的手。

到了後來,更為誇張的是,只要是寫得非常唯美細膩的情詩,大家都會自動將它們冠上倉央嘉措的大名,在世人的眼中,能寫出如此絕美愛情詩句的人,只有倉央嘉措才配得上。

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在世間流傳的很多愛情詩句,到最後似乎都成了倉央嘉措的作品。這恐怕是世間最美好的誤會了。

這裡面,就包含了四首非常具有傳頌度,被稱為他的代表作的詩歌。其實這幾首詩,有的可能他寫過一兩句,然後被別人擴充或者修改;有的根本與他不沾邊,卻又被錯冠上他的名字;有的就是有人覺得應該是他的風格,那就認為是他寫的。

接下來,就讓筆者為大家揭露一下是哪四首詩歌被誤會成是倉央嘉措的作品吧。

第一首:《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裡不舍不棄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默然 相愛寂靜 歡喜

這一首詩紅得風生水起,當時大家都以為這是倉央嘉措寫的,甚至就連《讀者》也這麼認為,在轉載了這首詩之後,堂而皇之的冠上了他的大名。

而實際上呢,這是一個名叫扎西拉姆 ·多多的女詩人在07年時寫的一首詩。而且這一開始也並不是愛情詩,反而是因為作者讀了蓮花生大師的一句話有了一些感想,想要表達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的詩集。

該詩被收錄在多多的《疑似風月》集裡面,大家如果想要查疑求證,不妨去找一找呢。

第二首:《那一世》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夜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祈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那一瞬我飄然成仙不為求長生只願保佑你平安的笑顏那一日我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世我翻遍十萬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只是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拋棄了信仰捨棄了輪迴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這首詩,風格的確是太像倉央嘉措的風格了,不論誰看,恐怕都會誤以為是他的作品。但是其實呢,這首詩出自一個歌手朱哲琴的專輯《央金瑪》。

不過與倉央嘉措有一點關係的是,《央金瑪》這一系列的七首歌,其實有一些是在一定基礎上整合了倉央嘉措的作品的。所以風格看上去就比較像他的。再加上專輯裡原本加入了一些他的作品,自然就更容易被人們混淆,認為這裡面所有的作品都是倉央嘉措的了。

其實這首詩是在專輯中名為《信徒》的歌曲中摘抄下來的,由著名的作詞家何訓田老師和朱哲琴合作而成。大家也可以去找原歌曲聽一下呢。

第三首:《十戒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勉教生死作相思。

這首詩,經《非擾勿擾2》的播出和宣傳,火遍大江南北,國內國外。不論任何人,一聽到這首詩時,真的是被它驚豔到了,這得是多有才華,多懂感情的人,才可以寫出來呢?

所以當這首詩一出來,大家已經開始膜拜倉央嘉措了。覺得這簡直是一個天才,寫的東西太美了。

不過這幾年還是被大家慢慢挖出來,原來這《十戒詩》並不是倉央嘉措的作品。嚴格說來,只有前面兩句,和後面兩句,才是他的詩。

原文是這樣的: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勉教生死作相思。

在《步步驚心》中,作家桐華引用了這幾句,一個叫皎月清風的網友又續補了第三四句,後面又有一個才華橫溢的粉絲白衣悠藍忍不住手癢,補全了這剩下的幾個最好,湊成了十個最好,然後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佳作了。

而且最為有意思的是,這《十戒詩》最後還被改編成了一個網絡歌曲,名為《相思十誡》,傳唱度也很高的。

第四首:《雪域的王》

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街頭我是最美的情郎。

這幾乎是所有人公認的倉央嘉措的代表作了。並且成為無數他個人傳記書籍的宣傳語。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告訴你,這並不是他的作品,肯定沒人會相信的。

但是結合他當時的生存狀態,作為一個傀儡,一生都被壓迫,最後甚至顛沛流離。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心高氣傲的表達呢?

再說倉央嘉措的其他作品,都是以苦情悲情為主的,很少有如此豪邁自信的表達,突然說出一句如此狂傲的話來,這就是反常的了。

當然了,至今也沒有什麼資料證明這一定就是倉央嘉措寫的,或者一定不是他寫的,只是憑藉平時他的寫作風格而言來判斷,應該不是他的作品。

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廝人以逝,哪怕這都是一些美麗的誤會,卻也半點不會影響我們對倉央嘉措的喜愛,更不會拉低他的詩壇地位。不論這些詩歌是不是他寫的,只要能有如此唯美的詩歌傳承下來,這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我沒寫過一首情詩
    如此美麗的詩句出自哪裡,答案是,一個藏傳佛教的活佛倉央嘉措。關於這個人,有人說他是活佛,有人說他是詩人,更有人因他的詩,而將其稱呼為人世間最美的情郎。(沒寫過情詩的情詩王子)一句情郎道出了多少痴男怨女的情意,可這真是倉央嘉措所寫嗎?
  •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說起「情僧」倉央嘉措這個名字,我們都非常熟悉,它不僅是人間的法王,更是偉大的藏族詩人。他作為雪域高原上的六世達賴喇嘛,被稱為「活佛」,他的一生說短也短,說長也長。雖然他年僅24歲就離世,但由他所寫的情詩,卻被傳唱了300多年。
  • 倉央嘉措的絕美情詩,短短28字,卻寫盡了一生的深情
    說到倉央嘉措可能大家不是特被熟悉這個人的名字,但是我想大家一定是知道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就是倉央嘉措,他14歲被帶進皇宮,身不由己,他是達賴喇嘛,確又是一個心理充滿了愛的傀儡王。
  • 倉央嘉措最經典的一首情詩,美哭了
    倉央嘉措的詩作在青藏高原間流傳甚廣,其內容多為描寫愛情之作,因此常被漢人稱為「情歌」。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是由翻譯過來的,我們要感謝兩位譯者,一個名字叫曾緘,一個叫于道泉。其中最著名的翻譯家就要數林琴南了。林琴南不懂外語,但是翻譯了眾多名著,最著名的就是茶花女,在當時他翻譯為巴黎茶花女遺事。經過林琴南潤色的茶花女,更加適合當時的文人集團歡迎,甚至有「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蕩子腸」的說法。
  • 倉央嘉措最美的一首情詩《那一世》,令人心醉,感人至深,贊成嗎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目中的最美情詩應該都是不一樣的。我心中的世上最美情詩,當屬雪域之王-倉央嘉措的情詩,尤其他的《那一世》美輪美奐、感人至深,讓人心醉,一起來看看。倉央嘉措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一個普通的農奴家庭,作為一代格魯派宗都的他,父親與母親以及世代先祖都篤信寧瑪派。
  • 淺談倉央嘉措情詩
    倉央嘉措《問佛》這首《問佛》相信一定美到不少人,句句說到心坎裡。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世人眼中的活佛,也是痴情的僧人。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詩人,最為經典的應該是拉薩藏文木刻版的《倉央嘉措情歌》。當然了,倉央嘉措身為藏人,其實他本人是不懂漢語的。他寫的所有的情詩都是藏語,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倉央嘉措情歌其實都是有各個翻譯者翻譯而來的。
  • 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代表情詩,一眼剎那,情深永遠,你喜歡哪一首
    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的情詩,是古代情詩的兩座高峰,哀婉傷感,至真至性至純至深,讀來令人感動感傷,更有千般思緒,和詩詞纏繞一起,更有萬般情思,和心中的那個他(她),融為一體。倉央嘉措的代表作:《那一世》。「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雖然是活佛,在政治上卻淪為傀儡,在迷茫仿徨中,這位世界最具才情的男子,只能在情詩情歌中,追憶俗世和情人。
  • 倉央嘉措這句話堪稱絕美,短短28個字寫盡痴情,至今流傳300多年
    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為他傾覆一生。他是雪域最哀傷的王,苦苦在政治與紅塵中掙扎求索。在歷代達賴喇嘛中,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一位非常獨特而神秘的人物。他是一代達賴,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以情詩聞名於世。
  • 「情聖」思念遠方愛人,竟寫了一首唯美情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李商隱之所以被冠名「情聖」兩字,究其原因是他的詩中大多數都是寫男女之情、相思之情和離別之情。 李商隱的詩歌能在唐朝獨樹一幟,全在於他的一往情深,他的那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被奉為歌頌愛情的經典之作,他寫給妻子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對待愛情是何等的忠誠,心是何等的炙熱,以至於現在好多夫妻都自愧不如。
  • 倉央嘉措絕美情詩送給慘死的她
    倉央嘉措:不相見不相戀、我要寫世間最美的情詩,送給慘死的她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初讀,僅僅兩句,就能把人迅速帶到他所說的布達拉宮和拉薩街頭。倉央嘉措,他是身份尊貴的六世達賴,也是西藏最浪漫的詩人;我們常感嘆於他情詩的動人,卻不知他也逃不過愛情的悲劇。但命運總是弄人,他曾擁有最好的情人和最美的愛情,卻不曾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六世達賴。
  • 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是藏文的,如果沒有曾緘的翻譯,你還認得出來嗎
    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是藏文的,如果沒有曾緘的翻譯,你還認得出來嗎?藏語直譯:若要隨彼女的心意, 今生與佛法的緣分斷絕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嶺間去雲遊,就把彼女的心願違背了。就裡機關誰識得,倉央嘉措布拉宮。藏語直譯:第一最好不發現,免得不由迷上它。第二最好不諳習,免得以後受煎熬。曾緘翻譯後: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辛苦作相思。
  • 世間最美的情郎:倉央嘉措的情詩
    中國共青團吉林省委員會 接地氣的正能量公眾平臺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吉青飛揚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藏傳佛教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上師多年以後,人們忘記了他的活佛身份。他的傳奇、他的故事讓無數人為之著迷,他的詩歌猶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無數人的心房。倉央嘉措,雖是布達拉宮的活佛,但內心狂放不羈,對愛情充滿渴望,一旦動情,義無反顧。西藏民歌唱道:「莫怪活佛倉央嘉措,風流浪蕩;他想要的,和凡人沒什麼兩樣。」
  • 倉央嘉措的情詩都是藏文,如果沒有曾緘的翻譯,你還認得出來嗎?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被譽為情僧,他的詩廣為傳唱,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倉央嘉措是藏人,他所著的文字是藏文,那麼是誰將那些詩譯成了那麼美的漢字。就是這個陌生的名字:曾緘。曾先生的譯作保留了古意,文辭優美,又不失原詩的意境如果沒有曾緘的翻譯,你還認得出來嗎?
  •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20多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作為雪域最大的王,倉央嘉措是個失敗者。14歲被帶入布達拉宮,他身不由己,不能拒絕。而後他成了一個傀儡,最後死於押解途中,年僅23歲。作為一個男人,倉央嘉措也是個失敗者,因為他無法保護好自己心愛的女人。
  • 倉央嘉措情詩全集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意外娉婷忽見知,結成鴛侶慰相思,此身似歷茫茫海,一顆驪珠查德時。」「邂逅誰家一女郎,玉肌蘭氣鬱芳香,可憐璀粲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一自魂消那壁廂,至今寤寐不斷忘,當時交臂還相失,此後思君空斷腸。    他最終選擇了愛情。1703年,倉央嘉錯年滿20歲,五世班禪特地從後藏來拉薩專為他授比丘戒,但已經投入愛神懷抱的年輕達賴,回絕了班禪的授戒。他早失去對桑結嘉錯的尊敬。
  • 倉央嘉措這首情詩,牽動無數少女的心思,其中14字,讀完讓人陶醉
    他年少即顯露出與眾人不同的特質.據傳,他相貌儀表堂堂,風度翩翩。試問,這樣一個才華與顏值並重的男子,哪位女子不會一見傾心呢?後來他成為西藏的第六世活佛,地位崇高,可是離心愛的女子卻越來越遠。他一生寫下大量民歌和詩詞,其中又以情詩成就最高,因此他又被後人尊稱為情僧。
  • 倉央嘉措「深情款款」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很感人,讀之讓人心碎
    「我愛你」是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也是我們經常用來表達愛意的話。愛情似乎是這個世間最美的情感,因為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的美好,古今中外也有很多描寫愛情的詩詞,而今天我們所說的是一位西藏的僧人倉央嘉措所寫的一首愛情詩。你肯定會好奇,和尚寫愛情詩?
  • 那一天,倉央嘉措與降央卓瑪,最美的情詩與最美的女中音相遇
    作者:張利紅一直想寫,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寫,自從聽易中天老先生的講座與你初識,對你的感覺就再也揮之不去,像初戀一樣怦然心動,像相思一樣苦苦纏綿。反反覆覆,反反覆覆地聽了幾十遍,歌詞太美,旋律太美,妙不可言,提筆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句才能配得上如此情詩和如此天籟之音。
  • 不負如來不負卿,這麼美的句子到底是誰寫的?大部分人都誤解了!
    然而有一位詩人,他心中明明盛放著萬千放肆的愛,卻因為自己的身份而不能去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喜歡的人離自己遠去,卻又無能為力!他就是西藏詩人倉央嘉措。倉央嘉措生於康熙二十二年,是六世達賴喇嘛,不過這個封號並不是他想要的,更確切的說法應是:倉央嘉措是統治階級爭權奪利的政治犧牲品。在他15歲時,被強行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
  • 《夜雨寄北》:一首最美的情詩
    在讀「第一最好不想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時,我以為倉央嘉措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在讀「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時,我以為納蘭性德是最深情的公子哥;在讀「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時,我覺得秦觀簡直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