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脾氣暴躁,在家總愛用髒話罵人,父母該如何引導?

2020-12-23 廖老思父母加油棧

當孩子在家用髒話罵人的時候,很多父母都特別生氣,覺得孩子對自己很不禮貌,不尊敬,翅膀硬了,於是,對孩子橫加指責,破口大罵,導致爭吵愈演愈烈……

父母要思考一下,孩子用髒話罵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行為,發生在什麼場景下,這個行為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如果父母會解讀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就能因勢利導,幫助孩子建立起一生受益的習慣和技能。

首先第一點,用髒話罵人,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很不文明的行為,顯得粗俗,我們中國人常講:「有話好好說。」話還說幾句就開始罵人,這種溝通方式會讓對方心裡很難受,情緒也會因此被影響。因此,我們肯定是不支持孩子這種行為的。

第二點,孩子罵人的行為常常發生在什麼樣的場景下呢?他總不會無緣無故罵人,因此,肯定會有一個導火索讓他心情不爽,所以他才用罵人的方式來提出自己的不滿。

第三點,孩子罵人,其實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方式。就像人開心會笑,傷心會哭一樣,因此,即使我們不支持孩子罵人的行為,但我們是支持他去表達自己情緒的,只是他表達的方式我們不認同。

父母該怎麼辦呢?

當孩子生氣發火罵人、說髒話的時候,父母不要去跟他對抗,不要你罵一句過來我罵一句回去,這樣做會激化矛盾。我們可以不反應,不去理會,不要去跟他對抗,這樣反而會強化他的不良行為。而當孩子表現出說話禮貌的一面時,我們就要及時給孩子一個正面反饋,強化他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當孩子心平氣和的時候,我們可以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孩子,希望他不要說髒話,並且表達父母在聽到孩子說髒話、罵人時候的情緒,比如說:「兒子,我聽到你罵人的時候是很生氣的,我很理解你當時只是想表達發洩一些情緒,但我覺得你下次可以慢慢跟我講。」

如果孩子聽不進去的話,我們點到為止,給他留一點空間,讓他自己反思一下;如果孩子聽得進去,我們可以繼續說下去,跟他舉例,讓他知道罵人說髒話給別人帶來的傷害等。

孩子有說髒話的習慣,父母還要思考一點:家裡的大人是否也時常有說髒話罵人的習慣,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大人一定要先改正自己,否則,孩子只會覺得父母雙標(對自己要求輕鬆,對他人要求嚴格),而因此對父母不信任,不願意聽父母的話。

《顏氏家川》中說: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燻漬陶染,言行舉動,無心於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

因此,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並且影響深遠。孩子身上出現了問題,大多數都是原生家庭出了問題,只是很多父母不願意去承認這個事實罷了,想要改變孩子,先從改變父母自己開始!

我是廖老思,專注於手機遊戲成癮研究。歡迎大家在評論處分享自己教養青春期孩子的經驗或感觸,也可私信留言和老師傾訴孩子問題及困惑,希望能為每個無助的父母及家庭點亮希望的燈!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罵人怎麼辦?家長謹慎引導,幫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家長們可能會發現孩子到了某個階段,忽然變得和以前不一樣,像有的孩子到了4歲左右,會經常說出一些罵人的詞語,父母們可能會好奇,孩子怎麼會變得這麼愛罵人。
  • 孩子罵人說髒話,可能是「詛咒敏感期」在作祟,家長試試這麼做
    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喜歡罵人的孩子常常性格暴躁,不容易與他人和睦相處,那麼這樣對孩子性格養成其實是沒有好處的。一個孩子,他只有在能夠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溝通的情況下才能在未來得到更多的機會和人脈。3.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如果孩子出口就是罵人,那麼他又如何連接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呢?顯然,罵人是不利於孩子的人格培養,更不利於孩子將來發展的。二.孩子罵人可能與詛咒敏感期有關那麼,什麼是「詛咒敏感期」呢?
  • 脾氣暴躁的父母,對孩子造成多種影響,父母需自身檢討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經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小動作太多,寫作業時無法集中注意力認真地完成,做事情總是虎頭蛇尾。其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脾氣暴躁的父母有直接的關係,父母不妨從自身找原因。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除了受到孩子年齡的限制外,與父母也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一、脾氣暴躁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1、性格膽小自卑當父母的脾氣比較暴躁的時候,就會經常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大聲的吼叫孩子,訓斥孩子。
  • 孩子愛罵人說髒話?打罵冷處理都沒用,這4個方法也許可以幫你
    可是效果並不怎麼好,孩子生氣的時候還是會出口成髒。其實在孩子愛說髒話罵人的時候,冷處理是父母最常採用的方法之一,也被很多人推崇,然而這種方法用在這裡效果並不理想。為什麼呢?在暢銷書《遊戲力》這本書中一貫強調"聯結"的科恩這樣描述冷處理:冷處理是人類特有的摧殘孩子的方式,但不知道為什麼卻成了時髦的積極養育的工具。
  • 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如果我們支支吾吾地和孩子談性,那孩子也會覺得性是一個非常羞恥的話題。遇到他們有困惑的時候,就不會選擇向家長求助。②、認為孩子還小。總認為孩子還很小,很多父母認為性教育必須要等到孩子18歲以後,至少是青春期後再進行。其實,性教育是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可以開始了。
  • 5歲孩子動不動就罵人?多半是「詛咒敏感期」到了,家長謹慎引導
    文 | 小微爸爸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孩子到了「詛咒敏感期」就會有一些罵人的不良行為,家長一定要謹慎引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變得更加文明。孩子奶奶還和我們說,平時孩子在家也是這樣,動不動就罵人,有時候還會罵長輩,根本管不住。相信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隨口髒話的「壞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孩子語言表達,尤其是在「詛咒敏感期」,父母們的引導一定要謹慎,否則會有負面效果。
  • 為什麼孩子會說髒話?孩子背後心理暗示,我們要清楚
    可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也可以使其他的小朋友傷心或掉眼淚……這一切在孩子看來都是新奇的,而且也使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體會到了語言所帶來的快感,所以他就會更加喜歡使用這些語言,觀察他人對這些語言的反應。其實,當孩子說一些髒話和愛罵人時,並不代表他學壞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 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愛發脾氣,該用這5個方法引導,聰明家長這麼做一言不合就發脾氣,是孩子的通病,怎樣改善,3個辦法解決家裡有孩子的家庭都會遇見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們特別操心,那就是孩子的脾氣很大,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會讓孩子一言不合的生氣,還喜歡亂摔東西。
  • 孩子到了「詛咒敏感期」愛罵人,父母掌握四個方法,順利解決問題
    孫瑞雪老師在《捕捉兒童敏感期》裡講,孩子說的狠話,就是在兒童的語言敏感期的一種另類表現——「詛咒敏感期」。當孩子習慣性說髒話,父母要了解行為背後的具體原因,給予正確的反應,父母不同的反應帶給孩子的影響是不同,只有用科學的方式加以教育,才能慢慢引導孩子摒棄不良語言,規範、文明用語。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麼辦?其實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看看你有沒有
    看到小武不聽話,小武媽媽瞬間發火,對著孩子屁股就來了一巴掌。小武頓時怒吼道:「我已經道歉了,為什麼還要罰我!」說完一把推開媽媽小跑著離開。最後只剩下小武媽媽站在原地發牢騷「這孩子真是太暴躁了!」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乖乖聽話,一旦看到孩子脾氣暴躁,就忍不住用粗暴的方式壓制孩子。
  • 孩子動不動就罵人?「詛咒敏感期」到了,這3招幫助家長做好引導
    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喜歡說髒話,動不動就罵人。家長們不要「反應過激」,這是孩子成長中的必經時期,「詛咒敏感期」,家長們要做好準備,引導孩子度過這個時期,改變孩子說髒話的習慣。
  • 「解碼青春期」煙臺北大青鳥教質部夏怡寧老師青春期父母情商課
    2、理智退後,衝動向前青春期激素分泌導致情緒暴躁,受環境影響,會有「哥們義氣」「大小姐脾氣」等等,再加上生活閱歷淺,分辨是非能力比較弱,做事往往會衝動。提到叛逆的孩子,父母往往掩飾不住內心的傷感和失望,但無論如何?請儘可能的理解你的孩子,青春期畢竟只是在通往成年的路上,並不是真正的成年,他們的意見判斷可能不妥當,甚至是荒唐的,但只要不逾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家長們就要儘量的理解和包容他們,只有接納了孩子的叛逆行為,再去幫助孩子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教育。
  • 孩子總愛模仿大人?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這樣來引導讓孩子更優秀
    比如,孩子突然間就會用髒話罵人,或者突然間就學會了摔東西、擺臭臉,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世界上千萬種事物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這也就令不少家長開始擔憂孩子愛模仿的行為,萬一孩子模仿的對象並不是正確的,那孩子會不會也養成不良的習慣呢?所以抓住孩子模仿的關鍵時期,並且適當的引導能讓愛模仿的孩子變得更加的聰明,也會變得更加的優秀。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一直搞不懂,為啥父母總是對孩子說髒話耿耿於懷?說髒話怎麼了?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我家的孩子剛上初中就總是嘴裡不乾不淨地說髒話。」「我家的孩子才6歲,總是學著說髒話罵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頗費心思,不僅特意花高價將孩子送到了當地最好的實驗小學,還在課下注重引導孩子懂禮貌,有素質,惹得周圍的人一片羨慕。
  • 孩子總是易怒易暴躁?想要打破與孩子的僵局,3點引導家長要做好
    孩子從小就是從模仿開始這個世界的探索的,最初的模仿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脾氣大,孩子性格要麼就非常的膽小懦弱,要麼就會像家長一樣脾氣火爆,受家長性格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個孩子爸爸媽媽早年離婚了,母子生活在一起,平時媽媽比較忙,孩子缺乏父母的教育。家庭和學校教育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相輔相成。學校裡的問題老師發現會及時管教,家裡面發生的問題,只有通過家長及時教育來教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改變脾氣?
  • 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
    本報訊(記者 陳璐)如何看待孩子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心理危機時該如何應對;父母需要具備哪些心理常識?……昨日,中華街道關工委、文安社區關工委邀請中國父母成長研究院院長、家庭教育認識論創始人範津以「青春期的危機幹預」為主題,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 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麼父母特別在意孩子說髒話?說髒話怎麼了?
    再者,作為現在都受過教育的父母,普遍會覺得說髒話是一種沒禮貌、不文明的行為,所以父母們見到孩子說髒話時特別緊張,想要教育他們、制止他們說髒話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問題下面,很多熱心的網友也給提供各種意見,如何如何的教育孩子,制止孩子說髒話。但是父母們有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真的有必要去制止孩子說髒話嗎?
  • 孩子長大過程中,以下時期容易變「壞」,家長早幹預
    有人說孩子變壞是從第一次被冤枉開始的,也有人說有些孩子天生帶有壞基因,還有人說孩子變壞都是被家人慣的。孩子沒有無緣無故的變壞,任何情況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一個從小到大父母眼中的老實孩子,在長大後開始做事很瘋狂讓人意想不到,可能是在該任性的時候循規蹈矩事事懂事壓抑自己,成人後本該擔起責任做事穩重,卻開始釋放自己的天性。
  • 8成孩子說過髒話,當孩子「出口成髒」時,家長不能再聽不到了
    我們要交給孩子灌輸正確思維不能「髒」字脫口而出。現在的家長都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堅決不讓孩子說髒話,一個孩子說出來的髒話連篇,說明父母的教養問題,還有自己的個人素質差!孩子出名出口成髒就能看出他的家裡的人是什麼素質,孩子出門也是代表父母的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