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文化,叫做家有書畫,但是千萬要注意,別掛錯了
書法和繪畫往往被我們統稱為書畫,在中國有一種文化叫做家有書畫。意思就是大部分的人家裡都會懸掛幾幅書畫作品,一是作為裝飾,另一個就是給自己的家裡增添一些文化氣息。
家裡懸掛書畫,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2000年的大一統的封建社會中,在家裡懸掛書畫是讀書人或者是一些有錢人的一種志趣和愛好。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但凡家裡條件不錯的,都會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一些字畫掛在自己的家裡。
做官的家裡有些是帝王的賞賜,或者是帝王的親筆之作。平民的家裡,有些是知名的書畫家,有些是坊間的文人的作品。懸掛字畫在中國2000的封建社會中早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
甚至有些知名的文人,在沒有做官或者是出名以前,都是以賣字或者賣畫為生的。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被傳頌千年的詩仙李白就是其中之一,在李白還沒有入宮之前,都知道李白喜歡喝酒。但是酒在唐朝是一種奢飾品,價格很貴。
「新豐美酒鬥十千」講的就是酒的價格。而李白作為詩仙,雖然名氣很大,但是確實是沒有多少錢,想喝酒了怎麼辦?賣詩賣字,在唐代文人賣字買畫是一種時尚。長安都知道李白風流倜儻,詩才天下無雙,因此李白想喝酒的時候就會去一些比較雅致高檔的酒肆或者是場所,喝完酒之後寫下幾首詩代替酒錢。
不只是李白,只要是有才華有名氣的文人,來到這些場所後主人家就會央求他們留下詩詞或者是墨寶,不僅不會收取費用,臨走的時候主人還會贈送給作者一筆不菲的錢財,稱之為「潤筆費」,因此「潤筆費」這個詞就是從這些文人墨客還是得來的,大致就和現在的稿費是一個意思。一些有才名又沒有錢的文人因此不僅不會窮困潦倒,反而因為有了這麼些的「粉絲」,生活品質比一般人要好得多。
而這些人的打坐,要麼就會被主人自己收藏,要麼就是遇到喜歡的人轉手賣出去,然後裝裱懸掛起來。
書畫是一種高雅淡定的靈魂,一間屋子裡恰到好處的懸掛幾張書畫,不僅能給整個屋子增添一種高雅、脫俗的感覺,更能襯託出主人的風度和文化底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家裡懸掛起書畫。
然而,書畫的題材多種多樣,變化萬千,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字畫懸掛在家裡,才能使得室內環境和書畫之間相得益彰呢?
首先我們要來說一下書畫的分類,除了中國傳統的書法和水墨、工筆畫等寫意主義的作品以外,還有來自西方的寫實主義的油畫。其中中國的寫意畫又分為山水、花鳥、人物等幾個大類。
那麼我們在選擇書畫的時候,就要根據自己室內的裝修風格做出判斷了。如果是西式的裝修風格,那麼就只有選擇油畫來進行裝飾了,因為西式的裝修風格只能夠配油畫,如果是配上中國書畫,不僅顯得不倫不類,還容易破壞整體環境。
如果是中式裝修或者是現在所流行的簡中式裝修,那就絕對不能掛油畫,只能掛書法或者是國畫了。在懸掛的同時,還要再注意一些風水之類的文化需求。
書畫的選擇是為了和諧和統一整個室內的氣氛和環境。比如客廳比較大的居室,就應該儘量注意對整體空間的利用。可以在開闊的客廳中懸掛上一幅尺寸比例協調的山水或者是花鳥畫。因為山水或者花鳥都是代表著一種靈動和活力,又有代表靠山和財氣的隱喻。如果喜歡書法的,則可以根據自己所喜歡的詩詞來選擇書法的內容。
其次是書房和臥室,書房和臥室因為空間較小,不建議懸掛篇幅的書畫,山水儘量不要掛在書房和臥室裡,可以用一些小品類的花鳥,或者是書法之類的,尺寸建議不要超過80*80CM,最合適的尺寸一般是60*90cm或者是50*50CM為佳。
另外,以前的中國書畫一般都是裝裱成掛軸的樣式。由於西方文化的影響,中國書畫在近些年來也慢慢的開始用鏡框進行裝裱,在裝裱的時候一定不要弄錯了畫框的形式。
西式的畫框邊厚且寬,上面往往會刻有浮雕。而中式的畫框則是線條較窄,邊條流暢平整,更能凸顯出中間的作品。因此千萬不能裝錯畫框,不然會給人一種沒有文化的感覺。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對書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室內懸掛的作品也應該越來越富有內涵和藝術水平,路邊買來的那種幾十塊一張的商品畫儘量不要去買來懸掛在家裡,因為那種流水線出來的作品極度的缺乏內涵和藝術水平。
同時,家裡懸掛的字畫也代表了主人的藝術修養和個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選擇書畫進行裝飾的時候,一定要精益取經,並且最好是作為主人的自己也多學習一下書畫方面的知識,這樣才不會鬧出笑話。
補充一點,就是家裡儘量不要掛人物或者是猛獸之類的作品。人物畫還好一些,如果是喜歡偉人或者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掛一些這一類的人物,但是千萬不要去掛一些不知道底細的人物畫,在風水學上講就是容易使家裡出現小人羈絆。
至於猛獸畫,建議一般人不要去掛,因為猛獸一般自身就帶有一種煞氣,除非你是家世顯赫或者是位高權重,一般能夠作為一種振威的表示,但是普通人家掛了猛獸的畫,會因煞氣太重而導致家庭或者運氣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