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中極品-「紅禿頭」小麥,磨成麵粉、做成麵條-味道絕了!

2021-02-10 享真天然生活

紅禿頭小麥是西北甘肅古浪縣一帶特有的小麥品種,已經有幾百年的傳承歷史,一般的小麥,最驕傲的地方就是挺拔如針一樣的麥芒了。不過咱們的紅禿頭小麥,偏偏是「紅色的禿頭」,沒有麥芒的,所以形象的稱為"紅禿頭「。

江湖上傳言:米中極品五常稻花香,麥中極品河西紅禿頭。紅禿頭號稱從石頭縫中蹦出的小麥,他誕生於眾石之中,也於眾石頭中吸收天地之精華最後茁壯成長。

「天下紅禿頭,唯獨古浪有」。它只生長於甘肅古浪南部乾旱山區的砂地上。江南水鄉,長不出紅禿頭;東北黑土地,長不出紅禿頭;嶺南紅土地,長不出紅禿頭;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亦長不出紅禿頭。這塊地方,僅指騰格里大沙漠的南緣,古浪西靖的大山旱塬。

這裡人煙稀少,乾旱少雨,唯一獨特而不缺的,是連綿的旱塬砂地,和充足的陽光。這樣的地方,原本是不長莊稼,不見樹木,甚至連鳥兒都很少光顧的。但紅禿頭小麥偏偏生存適應了這一方水土,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山裡人。

種植基地位於神奇的北緯37°,屬於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三大高原的匯集之地。它種植生長在山區,完全靠雨水澆灌,靠天然肥沃的山地肥料和充足的陽光成長。提起「紅禿頭」古浪人無不稱讚。

「紅禿頭」小麥,是當地乾旱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主要生長在甘肅當地大片砂田中,單產極低。具有極強的抗旱,耐貧瘠,耐鹽鹼性能。

當地氣候乾燥,溫差較大,乾旱少雨,年均降水量150mm,無霜期140天。

當地居民為保存土地中的水分,創造出了砂地之一獨特的耕地保護措施——據說是世界上最早的覆膜技術。智慧的先民將山洪衝擊的河砂鋪在鹽鹼地上約15公分厚。

清明前播種,傳統的小麥品種,拒絕農藥化肥等一切化學藥物,健康的生態食材。


以此來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地鹽鹼性;保墒以緩解乾旱;增加晝夜溫差來提高產品品質。

艱苦的環境,造就了紅光頭小麥的堅韌品質和頑強生命力。幾百年裡,紅光頭小麥的品質始終沒有變異,這是一個奇蹟。它一直恆守著自己發達的根系,高高的個子,小小的穗頭,煉就了極其耐旱抗熱的品格。但砂地麥子,種的極稀,產量自然極低。一鬥麥子(45斤),撒三畝地。年景好的時候,一畝收個一兩百斤,就算豐收了。年景不好的時候,一畝只能收個三五十斤,就算燒了高香。遇到極惡的年景,顆粒無收,甚至連牛馬的一把草都收不回,也是常態。好在旱塬上人煙稀少,旱塬地多,成上一年,亦能吃三年哩。紅光頭養人啊。用紅禿頭擀的「長壽麵」,好吃,清香,勁道,精滑,吸溜進嘴裡,嚼有嚼頭,咽有咽頭。漢子吃了,長精神,長骨頭,還長力氣,幹活有勁,整天不知餓,不乏困,延年益壽呢。所以在古代,有朝裡做官的人家,早將紅光頭拉麵,作為地道的土特產,饋贈佳品,帶進宮庭,成了達官貴人招待貴客的上等麵食。普通百姓呢,走親串門,或到城裡做客,拿幾把紅光頭長面做禮品,或拜年,或祝壽,鄉裡人、城裡人的臉上就都覺得添光添彩了。紅光頭更能養人的,是它的堅韌品質和頑強生命力。它從不挑肥撿瘦,嫌貧愛富,越是在乾旱艱苦、醜陋不堪的砂石環境中,越能頑強生長。鄉下人遇到不順,遇到過不去的坎,就到旱塬上散心,看看艱難生長的紅光頭,人生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呢!一切的艱難,就都挺過去了。紅禿頭小麥養人,當地人在雄渾的天地之間養成一個個「大漢」,無論是體型上還是精神上都會凸顯,當然也包括無法被忽視的「女漢子」,西北漢子的養成記必備功力當然缺不了「紅禿頭」小麥麵粉和麵條。

 這枚西北大漢名叫陳多昌,是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人士,東北學成歸來便一心投身鄉村事業,望為家鄉盡己綿薄之力。輾轉反側,成立雁歸農牧專業合作社,推廣生態種植,願父老鄉親日子紅火,光景漸好,攜古浪紅禿頭衝出江湖。

今天推薦,這石頭縫裡長出來的小麥,畝產只200斤左右,品性堅韌精度高,麵粉不僅做包子、饅頭香甜有嚼勁,做麵包也能勝任。無空心掛麵,和無鹽掛麵。負面添加,好吃。這天賜之物,與君分享。

「紅禿頭」小麥做出的麵粉,粉質較細,含纖維少,容易消化和吸收,口感好。

「紅禿頭」小麥做出的麵粉,粉質較細,含纖維少,容易消化和吸收,口感好。可做麵包餃子,等等,隨意發揮。

「紅禿頭」掛麵,這種掛麵久煮不爛,吃起來爽滑勁道麥香味足,明顯區別與市場上賣的普通掛麵。幾乎原始的耕作、收穫、加工方式保證了「紅禿頭」小麥的優質品級,做出來的掛麵原汁原味。

掛麵採用藏青茶卡鹽,自然結晶日曬、未加碘鹽。產於青藏高原東部/茶卡鹽湖,因產地在蒙藏地區,鹽的顏色白中泛青,故稱為藏青鹽。茶卡鹽湖數千年天然滷水經海拔3100米高強度紫外線日照自然曬制,物理精篩加工而成,粒勻晶白,味鹹而鮮。

經過傳統工藝和十幾道工序製作而成。

雁歸情手工空心掛麵 6袋(300g/袋),以「紅禿頭」小麥麵粉+青海茶卡鹽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和十幾道工序製作而成。

「紅禿頭」無鹽掛麵,這種掛麵久煮不爛,吃起來爽滑勁道麥香味足,明顯區別與市場上賣的普通掛麵。

*為您服務:歡迎添加下方客服微信,有問題可隨時諮詢,確保您購買任意產品售後無憂。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高筋麵粉、低筋麵粉、中筋麵粉和全麥麵粉?看老奶奶的理解
    什麼是高筋麵粉、低筋麵粉、中筋麵粉和全麥麵粉?看老奶奶的理解。在中國古代的時候,由於北方的土壤較為乾旱,比較適宜於種植小麥,而南方的土壤肥沃,比較適宜種植水稻,當時由於交通不太便利,所以就形成了,北方人主食就以小麥為主,南方主食以米飯為主。
  • 高筋、低筋、中筋、全麥麵粉怎麼分,教你方法簡單辨別
    做麵食時,分清高筋,中筋,低筋和全麥麵粉的特徵和用途,做出的麵食也會更好吃。那麼關於麵粉有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呢?首先,麵粉是由小麥磨成的粉。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主要是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進行劃分的。
  • 小麥天生自帶色彩/用這種小麥麵粉做成冷凍食品,你覺得怎麼樣?
    在位於新鄭市梨河鎮的溱洧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溱洧農業」)的育種田裡,有些小麥的顏色看著有點不一樣:麥稈看上去比普通小麥顏色更深,搓開麥殼,裡面的麥仁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紫色的。這就是溱洧農業培育出的彩色小麥項目。彩色小麥的最大特點在於,一長出來麥仁就是彩色的,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做出的饅頭就帶有天然色彩。
  • 買麵粉包餃子,是不是越白越好?選對做對餃子才好吃,可別錯了!
    買麵粉包餃子,是不是越白越好?選對麵粉做法正確包餃子才好吃,可別錯了!冬天來了,熱乎乎的餃子吃著最舒服了。餃子由兩個重要的部分組成:餃子皮和餃子餡,雖說餃子皮只是餃子餡的配角,但是如果做的不好,輕者會影響到餃子的味道,重者破皮漏餡,餃子也吃不成。餃子皮要想做的好,麵粉的選擇很重要。
  • 本周上新推薦:有機全麥麵粉、有機紅富士蘋果、有機小麥麵條、九蒸九曬黃精丸、彩虹豆漿粉、山東錦香黃桃、原味香瓜子、奶油南瓜
    這款有機全麥麵粉,不僅保證安全放心,還擁有健康美味口感! 從種植到貯藏都遵循有機農業生產標準,種植地遠離汙染,麵粉中也沒有添加劑和增白劑,天然原色,品質優良。 採用傳統石磨加工,去除粗糙麩皮,保留膳食纖維,擁有全麥的營養的同時,又擁有細糧的口感。選擇它,讓餐桌多一份健康與天然。作為非轉基因、自然有機的有機小麥麵條,不僅健康、安心、營養,還擁有歐盟、美國農業部、中國有機三重認證,100%有機保障!
  • 最近麵粉火了,高筋、中筋、低筋麵粉有啥區別?到底該怎麼用?
    但是作為新手來說,去超市購買麵粉,看見那麼多種類,什麼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還有什麼餃子粉、全麥粉、富強粉、自發粉等等,到底怎麼選擇呢?這些麵粉有啥區別?到底怎麼用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麵粉。
  • 教你如何挑選和鑑別全麥麵粉,麵粉選對了,粗糧比白面好吃
    3.營養價值更高,小麥大部分的營養都在胚芽中,白面去掉了胚芽,但全麥粉保留了,注重營養的可以吃。白面換成粗糧最近吃了一年的粗糧,全穀物食品。白米飯換成了糙米,白面換成了全麥粉,黑麥粉和雜糧粉。一開始不會挑選全麥粉和糙米。做出來的全麥饅頭和糙米飯都硬得不行,難以下咽。
  • 從小麥到麵包,烘焙人都應該掌握的麵粉乾貨知識
    麥穗普通小麥又可以按照軟硬程度分為硬質小麥和軟質小麥,硬質小麥的硬度高,不易研磨,蛋白質含量極高,主要用於製作高筋麵粉;軟質小麥由於質地較軟,能磨成更細的粉末,蛋白質含量較低,主要用作低筋麵粉。小麥中的蛋白質包含麥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等,能生成麵筋(又叫麩質)的蛋白質是麥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它們的總和佔全部小麥蛋白質的80%以上,比例大約為1:1。麥谷蛋白的彈性很強,而醇溶蛋白有良好延展性,這兩者能使麵團同時具有彈性、粘性與延展性。麵粉的蛋白質含量會影響到麵團的吸水率,因此要想製作含水量高的麵包,儘量選用高蛋白質的麵粉吧。
  • 「五穀之貴,九糧之尊」的粗糧小麥和燕麥,你吃過嗎?
    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粗糧兩個最重要的品類:燕麥和小麥。一、燕麥1、燕麥俗稱油麥、野麥,在世界各地都廣泛栽培種植。在古代,燕麥是一種食品和藥物作物。如今,燕麥被精細加工成燕麥片、燕麥粉或燕麥飲料,使其食用更方便,改善口感,成為一種受歡迎的保健食品。《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燕麥) 甘、平,無毒,能充飢滑腸;(燕麥草) 煮汁飲之,可治婦人產不出」。
  • 小麥麵粉竟然能吹氣球?這是什麼原理!
    氣球和麵粉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但你見過能吹起氣球的小麥麵粉嗎?在田地裡,工人將粒大飽滿、整齊均勻的小麥磨成麵粉之後,和成麵團,在麵團上留個小口子,對著吹氣,小小的麵團竟然能鼓成氣球,而且怎麼拍打都不破!這麵團怎麼能吹起來還不破?是什麼科學原理?
  • 面面俱到,讓你認識中國麵條
    綠豆磨成面製成的麵條營養豐富,有輔助降血壓和防止血脂升高的作用;綠豆面不宜煮得過爛,以免使有機酸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清熱解毒功效。又因綠豆性涼,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 蔬菜麵條是把雜糧和蔬菜,經過特種工藝加工成超細粉與一定比例的小麥粉混合,經過特定的工藝加工成麵條,改變了雜糧口感不良的特性,使麵條有了全麥粉的口感,又有了雜糧的營養成份,使人們正常食用麵條,達到吃雜糧平衡營養成份的效果,使雜糧順利的走上了主食餐桌
  • 麵條沿著黃河走
    在甲骨文中,「麥」字上半部分就像一棵根葉杆穗俱全、長著麥芒的麥子。這半部分,發展到後來,就成了「從哪兒來」的「來」字。下半部分像一隻朝下的腳印。有學者認為,這表示小麥是外來的,之後,停了下來,站住腳的意思。所以在《詩經》裡,都是用「來」字表示麥子。那麼,麥子究竟從何而來?現在學術界比較普遍的看法:小麥是從西亞一帶傳過來的。
  • 耐熱小麥「中麥895」成為我國第三大小麥品種
    近日,來自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最新統計顯示,「中麥895」夏收面積榮登全國冬麥品種前三名。  據悉,「中麥895」由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合作育成,現已成為黃淮地區耐熱高產育種的骨幹親本。
  • 麵粉的分類及區分方法
    麵粉都是小麥成熟以後磨成的粉,它具有高粉、中粉、低粉之分。筋度最強高筋粉蛋白質含量在12%以上,低筋粉蛋白質6.5~8.5%。高筋粉,低筋粉的分類與麵粉中所含蛋白質的多少有關。小麥高筋粉(1)特高筋粉:(水份14%,粗蛋白質13.5%以上):通常用來做麵筋、油條
  • 七夕會美食|飄香的炒麥粉
    說起這炒麥粉,在中國美食系列的族譜中還真找不到它的位置,因為它太普通、太不起眼了。原因首先在於其用材單一:小麥粉或大麥粉。其次是烹製簡單:或將小麥粉、大麥粉直接放入鐵鍋中翻炒至焦黃色,飄出香味即可;或將淘淨的小麥粒、大麥粒先放入鐵鍋中翻炒熟後再用石磨磨成粉。第三是食用簡單:舀幾勺炒麥粉放入碗中,只需用開水衝泡後調製成糊狀即可食之,若要講究一點,放點白糖,即可送入嘴中,完成享受幸福的感知。
  • 麵粉與小麥澱粉一樣嗎?
    麵粉與小麥澱粉一樣嗎?麵粉與小麥澱粉是不同的兩種東西,麵粉是將小麥經過一系列加工形成的產物,它含有小麥全部的營養成分,可以用於製作各種麵食,小麥麵粉的分類是比較多,主要是根據我們的用途來選擇相應的麵粉種類。
  • 甘肅這些特色麵條,哪一碗是你家鄉的味道?
    湯清、蘿蔔白、牛肉香,麵條很有咬勁,和全國其他地方賣的「蘭州拉麵」相比,味道清爽多了,沒有雜味。尤其是湯乾淨如水,又很鮮美,是真正用牛肉熬製的。將麵粉用鹽水和成麵團,擀成0.5釐米厚的面張子,切成四楞麵條,左手拿麵條子,右手在面板上將麵條子分段搓成一寸長的面。
  • 乾貨分享 | 「美國小麥」知多少?來看看USW怎麼說!
    無論是嚼勁十足的披薩皮,鬆脆的餅乾,還是鬆軟的融在舌尖的海綿蛋糕,如何在沒有化學添加劑的情況下,選用適合終端產品的麵粉?作為本次大賽首席戰略合作夥伴,美國小麥協會(US Wheat Associates)攜優質小麥產品作為官方指定麵粉亮相,為大賽提供天然高品質的專業麵粉,助力選手能在作品創作中更加得心應手,脫穎而出。
  • 一袋好麵粉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建議給孩子科普
    那時候的饅頭,是用天然的酵母發酵而成,添水加面,一次次反覆揉捏成型。每每饅頭出鍋,隨蒸汽撲入鼻中的還有淡淡的香味,嘗起來則有絲絲的甜味,似乎沒有拌菜也能吃下一兩個。後來再後來,到現在,吃到的饅頭越來越白,越來越軟,花樣也越來越多,卻一點也找不到當年那雖然略顯粗糙但厚實勁道的味道。帶著疑惑去尋找答案,才知道有著這樣的原因: 工業化的生產加工過程破壞了小麥裡大量的蛋白質等營養元素,同時添加添加劑。
  • 同樣是麵粉,為啥中國人吃饅頭,外國人吃麵包?
    東西方吃麵粉的差異我們中國,最早吃的是小米、大米,而小麥、大麥則是西亞北非地區主要吃的。我們東方知道麵粉這個東西比較遲,比西方晚了近千年。最早吃小麥的地區是中東,那的當地人將小麥摘下來後,用石頭敲碎變成粉,然後加水煮一下就直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