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作為我國培養人才的關鍵一環對國家各個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一所大學既可以使一方興也可以使一方亡。大學辦的好可以為地方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高精尖人才,為社會的發展提供發動機。
復旦大學的陳平教授,一個搞經濟又搞物理的「異類」科學家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旨在告訴我們對自己的行業要鑽研,只有做的精、做的專業才能取得不凡成就。
現在的教育從初中、高中到大學最後再到研究生,其實都是從一個面到一個點的過程。一個人不可能做到擅長所有東西,所以我們的教育就是在培養那種高精尖的專業人才。
目前世界上各界的大牛都是鑽研於一個點的研究,但是在我國有這樣的一個人,是物理學家同時也是經濟學家。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學科,卻被這位教授融合了。
此人就是復旦大學的陳平教授,他是中國經濟學家、理論物理學家,自稱研究經濟問題的物理學家。陳平教授畢業於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研究生讀的也是物理系,但是最後卻也成為了以為經濟學家。這樣一位十分「異類」的科學家確實令人佩服。
大學應該建在哪?陳平教授以中科大為例,一句話點出其中原因
大學應該建在哪呢?放眼望去我國的大學分布,好像都在中心城市裡。北大、清華、人大、上交大等很多中國頂尖高校都是建在城市裡。然而陳平教授在一檔綜藝節目裡卻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
陳平教授認為大學應該建在鄉村裡,此言一出很多人都表示不同意,畢竟我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一流大學都是建在城市裡。
隨後他以中科大為例一句話點名原因所在,陳平教授認為中科大從北京搬到合肥是它的一大幸事。從北京搬到合肥之後中科大在科研論文量一直高居全國第一,很多量子類的中科大都是遙遙領先。
最後他以國外英國、美國著名大學為例進行了說明,他說國外的很多名校也都是建造在鄉村比如劍橋大學等等。
其實大學之道還在乎於人,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對人的磨礪,只要人心齊到哪裡都是頂尖高校。
你為大學應該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