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陳平教授:我去過四十幾個國家,發現美國並不擅長創新!

2020-12-18 暮雪賞梅疏見月

隨著短視頻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短視頻隨著一塊塊大小屏幕映入我們的眼帘。

經常刷短視頻的朋友肯定對張維為、陳平、金燦榮等人不陌生,畢竟都曾刷到過他們的演講視頻。

不知道有沒有人喜歡這幾個在視頻裡誇誇其談的人,反正我是有些牴觸,因為他們都是國內頂級大學的教授、研究員,但是說的話卻十分荒唐,讓人忍俊不禁。

比如復旦大學的陳平教授,他就在一個演講中說過:我去過40幾個國家,發現美國並不擅長創新!

這話能信麼?

說起復旦的陳平教授,此人可以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人,他號稱是「眉山劍客」,在北大和復旦的經濟學院兼職教授。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本人居然是中科大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物理系畢業的,然後回國擔任經濟學教授。

學物理的研究經濟,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就是這樣一位在美國就學,然後出訪過40多個國家的人,說出了「美國並不擅長創新」這樣的話。

我不太明白,他為什麼敢說這樣的話,畢竟創新這東西,還是得看結果的。如果說我要研究晶片,燒了上千億的補貼之後,將唯一一臺光刻機都給抵押了,這種行為算創新的話,那我也無話可說。

我們可以來看看近30年來,美國都有哪些創新。我們現在用的電腦系統是微軟的,微軟從最早的95,到98,再到xp,win7、win10,系統不斷迭代,這不是創新麼?

賈伯斯發明了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不是創新麼?

沒有美國的谷歌,哪來的百度?沒有msn,哪來的QQ?沒有推特、臉書,哪兒來的微博?甚至說沒有CS,哪有2000年左右火遍全國的cf?如今馬斯克的星鏈都已經上天了,一發運載火箭反覆回收用了6次,這也不叫創新麼?

天底下有一種人最可怕,他不僅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且還不肯說,然後說假話糊弄人。這種人究竟有何居心,大家可以自己推測下。

所以建議大家在看視頻的時候,最好能有自己的思考,千萬不要聽風就是雨,畢竟真相遠比我們聽到、看到的更加難以接受。

很多人看過他的視頻,認為這個人就是只會吹牛,沒有真本事。

其實這個人還是很厲害的,GPA考試滿分,而且還是沒過德克薩斯大學畢業的。

我們現在看他研究的是經濟,其實人家學的是物理,還開創了一套用跨學科模型來論證經濟的套路。

想想也是,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吹出的牛也很難讓人相信!

陳平有本作品《代謝增長論》,此書在豆瓣上的評分居然高達8.7分,實在讓人驚訝。

如果你對經濟感興趣,那麼不妨買來看看,畢竟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大有人在,不應該因為發言而輕視他的學術。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復旦教授陳平: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高於美國,美國處於水深火熱中
    我們都知道,從自媒體時代到來,許許多多的專家教授頻繁出現於網絡、電視、報紙等各大新聞媒體上,大肆宣揚自己的觀點。這位來自復旦大學的教授自然也不甘落後,他叫陳平。近日,陳平教授在清華大學「國情講壇」發表了一段演講,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那麼這位教授到底講了什麼呢?
  • 大學應建在哪,看復旦大學陳平教授以中科大為例,一句話點透
    復旦大學的陳平教授,一個搞經濟又搞物理的「異類」科學家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旨在告訴我們對自己的行業要鑽研,只有做的精、做的專業才能取得不凡成就。復旦大學陳平教授現在的教育從初中、高中到大學最後再到研究生,其實都是從一個面到一個點的過程。
  • 復旦陳平:中國培養出來的人才,卻甘願去為西方「抬轎子」
    復旦大學教授陳平,自稱「眉山劍客」,他說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觀點獨特,見解深遠,如同一名劍客高手,往往能夠「一劍封喉」,他的演講,往往讓聽著不禁拍手叫好!這和陳平教授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之後,又回到中科大讀研,畢業後去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普裡戈金。1996年,陳平回北大任教,退休後又加入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繼續搞科研!
  • 陳平教授這麼說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國的人才交流越來越頻繁,我國很多高材生都傾向於到美國,英國,發展。每年國內去國外留學的人數有很多,多則幾十萬,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選擇的留學國家,美國是最多的選擇。為什麼學生們都紛紛奔赴美國,復旦大學的陳平教授就此現象發表過自己的言論。
  • 教授陳平: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美國人高,赴美留學是往火坑裡跳
    然而,面對中美之間的鴻溝差異,復旦大學教授陳平在一次演講中卻宣稱: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美國人高。 復旦大學教授陳平的原話如下,他說: 如果我一個月有2000塊錢工資,美國還不到1000美元,活得比在美國有3000美元還要舒服得多。所以,美國現在在水深火熱裡面你明白嗎?
  • 如何看待陳平,金燦榮,張維為?各有絕招,都是領域翹楚
    陳平教授的演講之所以能夠如此打動人心,跟他的求學經歷和治學態度有莫大關係。陳平教授曾就讀於中科大物理系,畢業後被分配到鐵路部門當了五年的工人。期間,因對經濟政策有獨到的見解,被借調到中科院等單位搞政策研究。經過一番輾轉後又回到中科大讀研,研究生畢業後去美國留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諾貝爾獎得主普裡戈金,此後在他手下學習、工作了20多年。
  • 復旦大學教授:中國高校培養的人才,卻心甘情願給西方「抬轎子」
    時至今日,這樣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甚至很多國家費盡了心血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最後也選擇了去外國工作,這就讓人感到非常惋惜,所以人才流失也一直都是一個備受人們關注的話題。一、復旦教授直言不諱復旦大學的陳平教授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將自己稱之為「眉山劍客」,說話犀利觀點獨到,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聽他的演講,給人一劍封喉的感覺。在4月19號那天,在一期節目中,陳平教授就對於這一現象發表了一番講話。
  • 陳平:我為什麼說,中國月入2000元比美國月入3000刀幸福
    以下文章來源於眉山論劍陳平 ,作者眉山劍客陳平 眉山論劍陳平陳平教授官方公眾號【文/陳平】我在清華講演的時候,講了一個個人的觀察和經歷。當時我給出兩個數據,沒想到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 金燦榮、張維為、陳平三人,如何看待其言論?如何看待其的作用?
    總體來說,三位教授儒雅,知識面廣。金教授偏重工業化論,張教授偏好良政論,陳教授偏愛金融論 。三位教授都揭示了當前全球紛亂複雜的表像下,其實質是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與東方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之間的大碰撞,西方資本主義的強盜本性徹底暴露,西方在各個領域擠兌打壓我們,由於西方制度的劣勢最終會失敗。
  • 重慶珍檔 | 北碚黃葛的文化人:復旦教授剪影
    復旦大學化學實驗室1940年秋,陳望道回到復旦任教,便再沒離開過復旦。他先教邏輯和修辭,後主持新聞系,任過復旦訓導長、教務長。陳望道住在東陽,租了個小院,命名為潛廬,這裡也成為進步學生聚集的地方。像復旦其他好多教授一樣,陳望道也從事過商務活動,就是擺攤。在年關將近時,在復員東遷前,坐船過河到北碚,在街口擺攤,賣自己好點的衣服,甚至藏書。
  • 教授復旦教授馮瑋:美國是秩序的創造者,我們只是驅逐艦
    鑑於馮瑋教授的另半句話,小編不會同意他的,他認為中國破壞了美國產生的大氣,破壞了平衡,事實上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如果不是中國,其他國家將打破世界的氛圍,美國遲早會被美國運行,世界秩序的創建被破壞了,這表明這個順序本身存在問題,否則「一捅就破」就不會發生。
  • 陳平:社會主義協作帶來規模效應 中國經濟「後來居上」
    光明網訊(梁澤運 陶媛)「我非常有幸見證了中國成長的全過程。中國靠著社會主義協作造成的規模效應,還有人才產業的集聚效應,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實體經濟體,成為300年工業革命以來頭一個可以挑戰西方發達國家工業霸權的東方發展中國家。」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陳平做客光明網《理論面對面》節目時這樣講到。
  • 92歲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逝世
    那是由美國製造首批原子彈計劃(即曼哈頓計劃)的總負責人所寫的《現在可以說了——美國製造首批原子彈的故事》。  見兒子看得入迷,李鬱芬分享了些對原子彈的了解。張左之很納悶:「為什麼我的媽媽會對原子彈這麼熟悉?」  當時,他還對母親李鬱芬參與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研製工作一無所知。
  • 國家傑青復旦大學遲楠教授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1月13日上午,國家傑青復旦大學遲楠教授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為師生作了題為《可見光通信挑戰與展望》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院長滕冰主持。在報告中,遲楠展望了在實現可見光通信後在生活中應用的場景——光聯萬物以及其可控、可視化對信息安全的作用。
  • 中植集團聯手復旦推動科技創新
    與薛其坤一同獲獎的還有兩位全球著名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Sir Michael V.Berry)與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查爾斯·凱恩(Charles L. Kane)。
  • 帶著她用一生守護的國家秘密 參加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復旦教授...
    12月8日凌晨2時42分,原子能材料專家、雷射物理學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參與國家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因病搶救無效,在復旦大學附屬徐匯醫院(籌)逝世,享年92歲。
  • 復旦教授馮瑋:美國是世界秩序的締造者,我們只是破壞者
    復旦大學教授馮瑋那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在2014年時一直出現在我們視野中,活躍在微博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網絡意見領袖,他所發表的每一個觀點都會引起網友的討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能夠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他曾說:美國是世界秩序的締造者,我們只是破壞者,這樣的言論一出,馮瑋就遭受到了抨擊。
  • 北大陳2000教授:我們月薪2000元,比美國月薪3000過得輕鬆多了
    前兩天,我在嗶哩嗶哩網站刷到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國情論壇的視頻,演講人是已退休的北大陳平教授,至於標題為什麼叫陳2000呢?請聽我慢慢道來。視頻是內容是關於中國和美國的國情比較的,具體內容我不大記得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視頻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陳平教授說的一句話:我們月薪2000元,比美國3000美元活得舒服多了。
  • 胡鞍鋼:中國的最大創新是不同於西方的國家制度
    「『中國創新』的最大創新,就是在人類歷史上創新了不同於西方的現代國家制度。歷史上曾有過農業文明時代秦始皇的國家制度創新,如郡縣制等。當今,又出現了工業文明時代毛澤東的國家制度創新,如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等制度。」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不是『舶來品』,而是當代中國現代化的應有之題,應有之意。」胡鞍鋼在研討會上還說道。
  • 陳平:告別摸著石頭過河
    北京大學陳平教授前瞻五中全會:告別摸石頭過河 走向觀全局航海中國宏觀調控全世界最有效 「十二五」的關鍵是確定轉型方向五中全會將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入手,通過「十二五」規劃,在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創新公共服務體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