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印邊境拉達克地區正處於緊張狀態,這一地區歷史上一直屬於我國中央政府管轄,為何成為爭議的焦點?拉達克地區的地理重要性?位於克什米爾東南部,北靠喀喇崑崙山,南有喜馬拉雅山脈,西臨克什米爾山谷,面積約45110平方公裡,在海拔3000-6000米之間,是傳統意義上藏區與中亞及南亞交通、貿易的中心和門戶,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拉達克是藏族傳統聚居地,居民多為藏族,80%以上的居民信仰藏傳佛教,原為西藏的一部分,是中國領土。拉達克地區的首府列城面積不足10平方公裡。吐蕃首先在公元9世紀就控制了這一地區。此後,吐蕃皇族在拉達克地區建立了拉達克王朝,在此期間大量藏民湧入該地區。到了清朝,拉達克又被劃歸西藏,由駐藏大臣管轄。
但是拉達克極好的區域地理位置使西方殖民者對這一地區垂涎已久。英國人視拉達克地區為進入中國、亞洲腹地的必經之路,並認為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因此,拉達克地區落入錫克帝國之手,而實際上卻落入了英國的勢力範圍。英國想以條約的形式把拉達克地區從中國分割出去,但道光皇帝拒絕了英國關於條約邊界劃分的要求,也不承認拉達克屬於英國。在歷史上,拉達克屬於中國西藏的一部分,無論地理,民族,宗教和文化都非常接近西藏。現在大部分都被印度非法控制了。
英國支持錫克帝國1834年入侵拉達克王國,公然挑釁中國的主權,1840年,由於清政府無力控制,拉達克從此成為外國非法控制的對象。自清代起,中國就不承認侵略者為外國人。印媒稱,早在19世紀40年代,中印邊界西段就已經劃定,但遭到了中國的反駁。時至今日,中印邊界西段仍然沒有解決。
拉達地區的軍隊力量是決定局勢走向的關鍵,但複雜的地形不利於機械化兵團的展開,印軍在該地區沒有地利優勢,沒有立體式的縱深戰術體系。印軍在這裡駐紮,還有防空飛彈和預警雷達,只是作為一種主動防禦的姿態,如果面對我軍的遠程火箭炮和中短程飛彈,是跑不掉的目標。假如印度膽敢在中印邊界首先向中方開炮,那麼我們就能讓1962年的中印戰爭重演,我們就能抓住這個機會收復全部被印度佔領的領土。
當國內感染病例不斷增加,而死亡人數不斷增加時,印度的內部矛盾將日益突出,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印度可能會對鄰國發動局部戰爭,如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印度也會通過加劇邊界內與我國的緊張關係來轉移內部矛盾。我們國家要對印度最近的行為予以關注,我們要做好準備。(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