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可夫齊名的蘇聯將軍,晉升僅半年就被槍決,一戰葬送數十萬人

2021-01-19 老特有話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激烈的,就要說是蘇德戰場了。蘇聯和德國從1941年到1945年,在廣闊東歐平原上展開了殊死搏殺。而這場戰爭的開始,正是源自於納粹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在後世很多史料中,人們都將「巴巴羅薩」計劃當成二戰閃電戰的經典案例,但隨著很多機密檔案的揭秘,真相最終水落石出,所謂閃電戰經典案例不過是水貨而已。因為在當時蘇聯已經從很多渠道得知德國要發動閃電戰。

就在納粹德國即將發動全面進攻的前夜,時任西方面軍司令員、大將巴甫洛夫已經得知德軍的行動時間,甚至連突擊地點都已經知曉。但遺憾的是,巴甫洛夫錯誤的判斷了形勢,選擇將這份情報扔進廢紙簍。而當德軍發動全面進攻時,巴甫洛夫才如夢方醒,但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毫無防備的蘇聯西方面軍兵敗如山倒,只用了一周時間就全軍覆沒。惱羞成怒的史達林以叛國罪將巴甫洛夫逮捕並槍決,而當時巴甫洛夫才44歲,剛剛晉升大將軍銜半年時間。雖然巴甫洛夫被處決,但蘇聯被動已經不可避免。

關於巴甫洛夫被槍決這件事,許多軍迷眾說紛紜,有人說巴甫洛夫罪不至死,有人說巴甫洛夫就是蘇聯版「趙括」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然而我卻有不同看法,我認為巴甫洛夫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和他的觀念是分不開的。

作為一個沙俄時代參軍的軍人,巴甫洛夫和同時期的將軍並不一樣,他腦海中的戰爭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樣子,就是塹壕鐵絲網和人海衝鋒,雖然在一戰末期坦克已經運用於實戰,但當時的坦克主要作用是支援步兵,也就是說,在巴甫洛夫的想法裡,坦克這種武器一定要和步兵一起出現才合理。

但遺憾的是,二戰從一開始就進入新式戰爭模式,也就是機械化戰爭時代,納粹德國全面機械化,坦克不但不支援步兵,甚至都不需要步兵!坦克集團突進速度快且難以阻擋,一旦遇到火力點無法拔除,斯圖卡俯衝轟炸機馬上就會呼嘯而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戰時步兵快速行軍,一天也就前進十幾公裡,而坦克裝甲集群卻可以前進幾十公裡甚至上百公裡。德軍閃電般的突襲速度讓蘇軍疲於應付。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巴甫洛夫並不是因為不會打仗或者紙上談兵而被處決的,歸根到底是他有些輕視坦克這種武器。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巴甫洛夫的輕視,導致他麾下的幾十萬蘇聯紅軍死的死傷的傷,正所謂:「將失一命,而兵敗身死」,恐怕就是這個道理吧。

與之不同的是,朱可夫起點不如巴甫洛夫,晉升也沒巴甫洛夫快,但他敏銳地意識到了坦克裝甲集群的威力,所以他不但保住了性命,還成為二戰名將之一。前後相比讓人唏噓感嘆。

相關焦點

  • 巴甫洛夫與朱可夫同為大將,卻被史達林槍決,這是為什麼呢?
    在蘇聯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叫巴甫洛夫的高級將領,他曾經跟朱可夫同為大將,但是其結果卻非常悽慘,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卻被史達林下令槍決,這是為什麼呢?巴甫洛夫的下場看起來悽慘,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算是罪有應得,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 蘇軍二戰時的傳奇將帥,和朱可夫齊名,70年後雕像卻被拆掉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應該說損失慘重,由於前期在戰爭上並未有多少準備,當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以後,蘇聯的防禦陣地幾乎被一瞬間摧毀,大片的國土淪喪,而在戰爭中,蘇聯的傷亡就高達2000多萬,尤其是在基輔戰爭中,蘇聯方面軍被俘的人數就有60多萬,還有超過50多個高級將領也先後被俘或者犧牲
  • 朱可夫作為蘇聯統帥部代表,為什麼會失去「大元帥」史達林信任?
    1945年5月24日,史達林在克裡姆林宮給元帥們、將軍們授過勳之後,在為「蘇聯各族人民中最優秀的民族—俄羅斯人民的健康」乾杯之後,突然向滿臉紅光和喜色的將軍們提出一個問題:「要是給史達林同志授予大元帥的稱號,你們覺得怎麼樣?」隨即而起的是一片歡呼聲和經久不息的掌聲。
  • 朱可夫元帥:一戰成名諾門坎、三次救火成戰神
    【諾門坎一戰成名、基輔戰役先見之明】1896年,朱可夫出生在卡盧加省特的貧苦家庭。1915年,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得兩枚格奧爾吉十字勳章。26歲,朱可夫被晉升為騎兵第39團團長。1931年到1937年,朱可夫先後晉升為騎兵旅長,騎兵師長,騎兵軍長。1938年,他升為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副司令員。1939年9月,朱可夫被任命為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司令員,指揮對日作戰。他成功實施了諾門坎戰役,以陣亡失蹤9000人的較小代價,殲敵5萬餘人,取得日本在領土的讓步。他受到舉國讚揚,榮膺「蘇聯英雄」稱號。
  • 朱可夫逃過了被處決的命運
    判決作出後幾個小時,八人即遭槍決。在隨後的八天裡,980名高級軍官被捕,其中大多數都遭刑訊逼供。蘇聯軍事法院經過幾分鐘的秘密審判,其中95%的軍官均遭槍決。隨後,各個參謀部,各個部隊,各所軍事院校,每周都會多增數百名受害者。
  • 功高震主被罷官,蘇聯軍神朱可夫突然下臺之謎
    說起朱可夫元帥,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畢竟是被譽為蘇聯軍神的男人。但在朱可夫功成名就之時,其卻被罷官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朱可夫元帥的突然下臺?下面小編就講講朱可夫突然下臺的背後謎團。朱可夫元帥參加革命很早,是名副其實的紅小鬼出身。
  • 榮膺四次蘇聯英雄稱號的朱可夫,為什麼會被赫魯雪夫一擼到底?
    馳騁沙場數十年,在二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國防部長蘇聯元帥朱可夫一夜之間被貶為平民,成為領取養老金的退休者,這實在令人費解。因為從表面上看朱可夫與赫魯雪夫之間不僅沒有什麼矛盾,而且朱可夫一向對赫魯雪夫忠心耿耿,可以說如果沒有朱可夫,赫魯雪夫今天根本不可能站在檢閱臺上。1952年11月7日,史達林最後一次登上列寧墓檢閱臺檢閱紅場閱兵,四個月以後史達林突然逝世。
  • 戰功赫赫的蘇聯元帥朱可夫為何在其人生巔峰後鬱鬱而終?
    朱可夫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將軍,他一生功勳卓著。尤其是在二戰期間,朱可夫率領蘇聯紅軍同德國法西斯浴血奮戰,成為了二戰時期蘇聯最高副統帥。他幾乎策劃和指揮了蘇聯所有對德戰爭,包括著名的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和攻克柏林戰役等等。
  • 朱可夫死後,蘇聯對他的3個貌美女兒,下達了一個殘忍的命令!
    在蘇聯69年的歷史中,有著許多對蘇聯甚至世界都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他是蘇聯的著名軍事、戰略家,他對蘇聯的命運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他從士兵到元帥的漫長的軍事生涯,為蘇聯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一位百戰百勝的將軍,但是晚年卻很悲慘。哪怕他死後,蘇聯仍然對他3位漂亮的千金,下達了一個殘忍的命令。他就是蘇聯的大元帥朱可夫。
  • 歷史有幾位能號令百萬的將軍?中國五虎上將,蘇聯軍神巔峰達千萬
    說到可以號令百萬軍隊作戰的將軍,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人還是有很多的。當然這個百萬不是具體指的真的有百萬人,畢竟歷史上率領百萬人作戰的戰役還是不多的。比如說劉邦和項羽,在鴻門宴對峙的時候,項羽只有四十萬軍隊,號稱百萬大軍。劉邦只有十萬軍隊,號稱四十萬。古人打仗率領的軍隊多了,就愛用百萬雄獅這個詞。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庫爾斯克:鋼鐵撞擊
    史達林晉升之路如下:1941年6月23日(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爆發次日),紅軍最高指揮部成員;1941年7月10日,紅軍最高指揮部司令;1941年6月30日至1945年9月,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主席;1941年7月19到1947年3月,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政委;1941年8月到1945年9月,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1945年受邀成為大元帥,這是個很罕見的榮譽稱號。
  • 二戰蘇德戰爭,朱可夫使用人海戰術為何遭人質疑?打贏才是硬道理
    世界上並沒有百戰百勝的將軍一說,只是相對勝仗比敗仗多些罷了。就朱可夫來講,他也有指揮失誤的時候,1942年圍殲勒熱夫莫德爾第9集團軍的「火星行動」算得上是一次,但人們更多的卻把蘇軍在每場戰役中損失重大的原因都算在他的頭上,實際上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客觀的。
  • 退休的朱可夫,晚年生活如何?其實很不錯,還是蘇聯史詩電影主角
    一提起朱可夫,網上的論調就是這個蘇聯英雄晚景悽涼,但是實話實話這個說法誇大了朱可夫的悲慘,他最多就是晚年不得志而已,生活方面是很不錯的,並且去世前的他依舊享有崇高的聲望。強迫朱可夫退休是赫魯雪夫極大的失策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免去兩人蘇聯國防部部長職務,1958年3月,他正式退休,至此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 十歲女孩問路邊吃飯的朱可夫:將軍,我可以用手接你掉的麵包渣吃麼?
    現代人們往往痴迷於當時那驚天動地的「煙火」和政治家的卓絕眼光和將軍們精彩豔豔的指揮才能,卻很少有人願意去關注回憶普通老百姓背後的千古滄桑和慘痛的人生際遇。 大部分國人都了解國民政府抗戰的艱辛和老百姓的困苦,在一個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普通老百姓竭盡全部能力貢獻子女和糧食來支援抗戰。
  • 白俄羅斯戰役,朱可夫為何能如此自信?戰時仍堅持帶領軍官們打獵
    雖然德軍此時,已經處於被動,但德軍及其盟友仍然是一支擁有500多萬人的軍隊。所以蘇軍的每一步行動,仍然要格外謹慎。所以這一戰註定要為蘇軍一雪前恥,1944年7月,57000名德軍戰俘在他們將軍的帶領下,在莫斯科遊行示眾,而這也成為了「巴格拉季昂行動」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幕。與其他戰役不同的是,「巴格拉季昂行動」是從遊擊隊首先發起的進攻。在白俄羅斯,多達14萬遊擊隊員,在德軍防線的背後行動。而紅軍則在500英裡的戰線上,發動進攻。
  • 二戰德國晉升最快的將軍,20萬兵力擋住140萬蘇軍,最後飲彈自盡
    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造成了至少9000多萬人的傷亡,各個國家的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在這次戰爭中也湧現了許多的優秀的將領,比如最為人熟知的德國三大將領曼斯坦因,隆美爾,古德裡安,還有蘇聯的朱可夫,美國的麥克阿瑟,巴頓等等,這些將領很多在戰爭的初期就已經聲名赫赫。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二戰德國晉升最快的將軍,6年時間從上校升到元帥。
  • 史達林逝世後,朱可夫為何沒有發動兵諫?得知原因讓人稱讚
    因此才引發了不少人猜想史達林可能死於政敵的刺殺,但是這種言論一直沒有得到有利證據的支撐。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是,蘇聯著名元帥朱可夫為什麼沒有發動兵諫,而是站在赫魯雪夫的背後與其狼狽為奸呢?其實朱可夫野心是有的,這一點早在史達林活著的時候就已經人盡可知,但是想要兵諫,想要奪權對於朱可夫而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史達林在生前已經對他的權利進行瓦解。
  • 二戰時日本士兵很勇敢,高級將軍卻很垃圾,朱可夫為何會有此評價
    陸軍大學的門檻其實很高,要求士兵必須有兩年以上部隊經歷,而且還要中尉以上資質,沒有實戰的人壓根就不可能擔任中尉!朱可夫是世界公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在蘇德戰場上有著卓越的功勳,如果我們看了朱可夫受的軍事教育,我們自然相信他所說的日軍軍官垃圾是有資本的。
  • 朱可夫是如何失去史達林信任的?
    朱可夫因其在蘇德戰爭中功勳卓越,被認為是二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也成為僅有的4次獲得蘇聯英雄的兩人之一,另外一人是勃列日涅夫。然而福禍相依,朱可夫也因功高震主而開始受到打壓。二戰剛結束時,朱可夫的聲望達到頂點。在蘇聯國內的各大媒體,把朱可夫在二戰的功績來了一波吹捧。在1945年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上,史達林特意安排朱可夫擔任閱兵首長。
  • 蘇聯「軍神」朱可夫:狂虐日本軍,力挫希特勒軍隊,讓史達林低頭
    說起二戰,最精彩的就是蘇德戰場,其中最讓人佩服的將領,就是蘇聯「軍神」朱可夫。朱可夫在二戰蘇德戰場中採取的一系列戰略措施使得蘇聯成功地擊敗了德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第一位蘇聯元帥,也是公認蘇聯最有才能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