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混戰時期,為何很多軍閥寧可不當督軍也要當師長

2020-12-22 不沉的經遠

在北洋時期,很多割據一方的軍閥都往往兼任師長職務。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以後,曹錕的心腹吳佩孚有意收攏兵權,於是下令各省督軍不得兼任師長。隨後吳佩孚下令免去了直隸督軍王承斌兼兼任的23師師長、河南督軍張福來兼任的24師師長、湖北督軍蕭耀南兼任的25師師長職務。

張福來和蕭耀南是吳佩孚一手提拔的,對於吳佩孚這個命令雖然不滿,但是卻不敢反抗,老老實實奉命行事。但是王承斌資歷比吳佩孚還要老,直接跑到曹錕面前去鬧,說寧可不當督軍也要繼續去當師長。

出現寧可不當督軍也要繼續當師長這種情況,其實是軍閥混戰時期的特點決定的。

所謂軍閥,就是指以軍隊作為政治資本,實行割據的勢力。因此對於軍閥來說,軍隊非常重要,有了軍隊,才有割據的可能。

而另一方面,由於財政緊張,軍隊的軍餉、給養往往都是自己籌集,這也使得部隊的獨立性較強,主官可以利用人事、財政等辦法控制住自己的部隊,拒絕其他人的命令。一旦主官離開部隊,那麼很可能就失去對部隊的控制權。而一旦沒了部隊,那麼官當得再大也是虛的。

所以在北洋時期各路軍閥往往都兼任一個軍職,以控制一個忠於自己的基本武力。而北洋時期軍隊的最大常規編制是師,軍都是臨時編制。因此師長就是最大的常設軍職了,大家自然都要兼任一個師長才放心。王承斌寧可當師長也不願意當督軍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沒了部隊他說話就一點用都沒有。

不過要是能控制住部隊,那麼是否兼任師長就不一定了。比如像直系首領曹錕,原本是第3師師長,後來他就把這個位子讓給了吳佩孚,自己不再兼任。還有像張作霖,他控制東北以後也沒有兼任師長一職。

所以是否要兼任師長,關鍵還在於能不能控制住手下的部隊,控制的住,就無所謂了。

相關焦點

  • 軍閥混戰時期,士兵的軍餉有多少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路大帥都是割據地方,自己軍隊自己養,因此這不同地方的部隊待遇不一樣。像民國初年,北洋嫡系那幾個師,一個正兵每月軍餉有8塊錢,班長一級是12元。江蘇一帶因為地方富裕,正兵的軍餉就比較高,有10元。而到了廣東,正兵的軍餉更是高達12元,和北洋各師的班長一個待遇了。
  • 近代四川為啥會出現長達20年的軍閥混戰?這位督軍是罪魁禍首
    自辛亥革命以來,四川就陷入了軍閥混戰的亂局中。從1911年四川光復開始,直到1932年的二劉之戰為止,四川各路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尹昌衡、李存厚、熊克武、劉湘、楊森、鄧錫侯、劉文輝、田頌堯等人你方唱罷我登場,上演了一幕幕軍閥混戰的戲碼。
  • 四川軍閥皆同出一脈,為何彼此混戰20餘年
    但在民國時期各路軍閥混戰的日子裡,沒有被中原戰亂波及的四川大小軍閥反而陷入了更加瘋狂的內鬥之中。有人曾粗略統計,自民國元年即1912年到1933年初,四川共有 478次戰爭,其中規模較大的29次,牽連到鄰近的滇、黔、陝、鄂等多個省份,平均下來每年小打22次,大打1次。那麼物產豐富、地勢險要的四川為何會如此戰禍不斷呢?
  • 民國時期有多少軍閥,都有哪些大軍閥?
    也許不少人會將袁世凱視為一個大軍閥,可實際上在我看來,老袁並不能算作是一個軍閥。老袁擔任大總統期間,各省督軍其實基本上都聽命於北洋政府,並沒有形成各自為政這一局面。這也是老袁稱帝之時,各省督軍紛紛在「推戴書」上簽字的原因。
  • 民國四川軍閥史1:北洋軍閥和西南軍閥的角鬥場
    袁世凱復闢帝制失敗後,中國陷入了四分五裂的軍閥割據和混戰的局面,而四川由於其特殊的時代背景誕生了眾多的大小軍閥。大軍閥與小軍閥,本省軍閥與外省軍閥就此展開了十數年的大亂鬥,軍閥混戰時間之長、次數之多、範圍之廣堪稱全國之最。地史館將以時間為線索,詳細還原四川軍閥割據和混戰始末,由於時間跨度較長,涉及事件和人物眾多,因此將四川軍閥史分為三個部分敘述。
  • 嶽麓故事 ‖ 民國前期湖南本省軍閥混戰
    民國前期,湖南處於南北軍閥在湖南混戰及湖南本土軍閥內部混戰階段。北方軍閥在袁世凱洪憲帝制敗亡後,分裂成直、皖、奉三大系統;閻錫山霸佔晉綏,周旋於北洋軍閥三大系之間,獨立為王;馮玉祥脫離直系後崛起中原,攻伐捭闔近二十年;西北五馬長期割據,孫傳芳亦一度稱霸東南。唯有直皖兩大系實力最大,以統一全國為目的,交相入侵湖南。
  • 二劉大戰-四川軍閥規模最大的混戰,也是最後一次混戰
    二劉大戰是民國時期四川地區所爆發的規模最大的軍閥混戰,戰爭從1932 年下半年一直持續到1933 年下半年,這次戰爭徹底改變了民國時期四川地區的軍事格局,對西南地區乃至全國形勢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軍閥混戰期間,全國各地軍閥,為何都鬥不過蔣介石軍事集團
    當時的國家得到了基本上的統一,為何說是基本呢?主要是因為當時,全國各地還用用許多擁兵自重的軍閥們,如東北三省的張學良,山西的閻錫山,西北的馮玉祥,廣西的李宗仁,四川的劉湘,雲南的龍雲,貴州的王家烈,湖南的唐生智,廣州的陳濟棠,這些地方都讓各地軍閥把持住,蔣介石是無權過問的,就好比他們都是是古代的藩王。這樣一來的話,蔣介石擁有的地盤,只有浙江,江蘇,上海,安徽,山東,河南這些地方。
  • 軍閥混戰,什麼級別的人才能被稱為大帥?都是什麼軍銜?
    民國時期朝局動蕩,各大軍閥佔據一方,成為了各地的土霸主,同時也都被冠以了「大帥」的稱呼,例如東北的張大帥,那必須是這樣的土霸主才能被稱為
  • 民國軍閥割據,為何閻錫山偏居山西,卻能力壓各路軍閥成軍閥之首
    民國時期,各個軍閥割據自重,雖然他們可能只是督軍的官職,但是卻因為在亂世當中掌握了軍權,反而成為一省名副其實的領導人。各省督軍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絕對是土皇帝的存在,毫無約束。那麼巨大的督軍,到底能有多少軍隊呢?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於軍隊而言同樣如此,誰的錢多,自然軍隊就多。這就導致雖然同為督軍,但是卻旱澇不一。如閻錫山、段祺瑞、張作霖之流,不僅善於節流,更善於開源。將自己的地盤經營的有聲有色,還從外界得到列強的支持。手下的軍隊自然數水漲船高,一度都達到數十萬的規模。
  • 陳旭麓解析:軍閥割據在形成
    於是,在舊的統一已被推倒和新的統一尚未來到之間,出現了一個軍閥割據的時期。軍閥是一種封建勢力,但又有著異乎尋常的特點。一、在他們手裡,本是國家的統治工具的武裝、軍隊變成了一己私有之物;二、私有的武裝、軍隊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盤。
  • 軍閥混戰時期,奉系軍閥有多少兵力,竟然控制了全國1/3區域?
    民國建立,張作霖被袁世凱任命為陸軍二十七師中將師長,正式成為北洋軍閥的一員。等到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直系、皖系以及張作霖經營多年的奉系,三個派系又開始了相互爭奪地盤。 先是直皖戰爭中,直系聯合奉系打跑了皖系。緊接著,直系與奉系又在爭奪江蘇和兩湖地區時,心生嫌隙。
  • 民國四川軍閥混戰,最後誰勝出了?
    民國時期,各路軍閥打在一塊,各大勢力開始爭奪所謂的「中央政權」。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人腦子打成狗腦子。本以為西邊能消停點,可西邊最不消停。當時四川一個省出了十幾個軍閥,可謂是全中國軍閥最多的省。關鍵是領頭的總換,今天省長還姓劉呢,明天就姓楊了。
  • 科普丨十五分鐘搞懂北洋時代的軍閥混戰
    國奉戰爭:北洋時代最大規模的火併,70萬人大混戰》時,很多朋友看暈了,說太混亂,很不好理解。軍閥混戰的模式一般是這樣的:開局,大帝國崩潰,分裂成很多大小不一的割據勢力,割據勢力之間開啟混戰模式,大勢力可能繼續分化削弱,小勢力也可能逐步整合壯大,時間流逝,大浪淘沙,蠢人出局,猛人翻車,弱小勢力被吞併,最後統一江湖的往往是最雞賊、最低調、實力中上的那個人。
  • 四川軍閥混戰的高潮:劉湘劉文輝叔侄爭霸
    1932年10月1日,劉湘和劉文輝開戰軍閥統治是近代中國的一大特點,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更是軍閥混戰的溫床。在辛亥革命後的20多年的時間裡,四川軍閥之間發生了大大小小數百次戰爭,而二劉之戰則是四川軍閥混戰的高潮。所謂二劉之戰是四川軍閥劉湘與劉文輝之間發生的一場戰爭。劉湘與劉文輝都是四川大邑縣人,二人是堂叔侄關係,劉文輝是劉湘的么叔,但劉湘卻要比劉文輝年長六歲。劉湘畢業於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在川系軍閥中屬於「速成系」。劉文輝畢業於保定軍校,在川系軍閥中屬「保定系」。
  • 吳佩孚對戰張作霖為何大敗:內部混亂,師長辭職、督軍皆光杆司令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是利用軍閥之間矛盾的一個巧妙策略,而對於皖系、奉系軍閥而言,則可以利用孫中山的巨大聲望,進一步激發全國人民反對曹錕、吳佩孚的情緒,因此三方聯手,從東、南、北兩個方向上對直系軍閥形成夾擊之勢,迫使直系不得不分散兵力,布置在各個戰場。
  • 軍閥混戰時期,虎踞雲南的滇軍戰鬥力到底如何
    滇軍是民國時期佔據云南的軍閥統稱,其前身是晚清時期在雲南組建的新軍。晚清時為了加強國防力量開始編練新軍,除了比較有名的北洋6鎮之外,還在各省也組建新軍。其中雲南的新軍是陸軍第19鎮。為了編練新軍,雲南還建立了雲南陸軍講武堂。
  • 防區制導致四川軍閥混戰18年,最後是如何終結的
    其中,重慶蜀軍政府麾下第1師師長在「護國戰爭」、二次革命中不斷發展壯大,1918年已經統攝四川軍民兩政,並自認四川靖國軍司令。為減少川內軍隊爭鬥,熊克武決定按各軍駐防地區,劃撥地方稅款,由各軍自行就地徵收作為軍需糧餉,四川軍閥防區制由此形成。
  • 節制兩省的軍閥盧永祥,兒子敢和黃金榮搶女人,他的勢力有多大?
    而露蘭春一直以來都是黃金榮的心上人,後來還嫁給黃金榮為妻,因此看到小流氓對她惡語相向,自然要站出來為她撐腰! 只是讓黃金榮沒有想到的是,這盧小嘉背後竟然有他的老子「盧永祥」撐腰!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盧小嘉敢和「上海灘大亨」黃金榮搶女人?他的老爸「盧永祥」究竟有多大勢力呢?
  • 軍閥混戰的民國:上海押送死囚的車輛 漢口被拘捕的漂亮女子!
    軍閥混戰,小到摩擦,大到大規模血戰,總是不斷發生。據歷史學家統計,在1916到1928年間共發生140次戰爭。據一位把小型戰爭也計算在內的歷史學家介紹,僅四川一省在這段時期就發生了400餘次內戰。圖為1926年,中國上海,卡車載著囚犯去刑場執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