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渣是幾代人的回憶,就我所了解的,70後以前(包括50後、60後、70後)的幾代人都吃過,甚至有些地方的80後吃過的都有,這是他們幾代人的飲食習慣,也是一種特殊的美味。豬油渣在以前可以說,能每天吃得起豬油渣的,用現在的話說那是有錢人那是土豪。那可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呢,豬肉渣在那幾代人的眼中,那可以算作是零食一樣的奢侈品,是改善夥食的山珍海味,讓懵懂無知的小孩子以為在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可能就是豬油渣了。

豬油渣是豬身上的純脂肪,一般都是在豬肚子裡面,就是靠近在豬大腸上面,顏色是純白色的,整整一大塊,豬大腸上面也附有純脂肪,一般都叫做豬油或者豬板油,用它熬製出豬油,剩下的渣渣就是我們說的「豬油渣」。要必須說清楚,豬肥肉和豬板油不是一個品種,所以用豬肥肉熬製出的渣渣,確實的說不是豬油渣,味道是一樣的,但是口感差別很大,吃過都懂得。用豬板油熬製出來的豬油渣口感酥軟香濃,而豬肥肉熬製的出來的渣渣,口感脆不酥,不綿軟。
「豬油渣」真的可以吃嗎?
在了解了豬油渣是怎麼做出來了,就會知道豬油渣必須可以吃了,而且味道又香又酥。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一起吃,炒,做餡包餃子和包子都美味,尤其和酸菜一起吃,特別的酸爽可口,還和辣椒一起炒,也是香辣美味,小時候媽媽就喜歡用油渣炒酸白菜杆,搭配酸辣椒和蒜苗一起炒,真是酸辣爽口太美味了,現在想起來還流口水了。
怎麼熬製豬油渣?
豬油渣是那是物資缺乏的年代幾代人的美味,那個年代,一般都是值豬油的多,而且吃得起油渣的人也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到,條件好的,也就是吃的平時吃一些,條件不好的,也就是每年臘月,自家殺年豬的時候才能吃到,把豬板油切成一塊塊的,用大鐵鍋,加一些水,把鍋裡水和豬板油燒開了,屋裡熱氣騰騰的,鍋裡的熱水直翻花,待熱氣沒有了就出油了。用不斷地用鐵勺往罈子裡盛油,油漸漸的少了,再用鐵勺使勁擠壓沒出完油的肉渣。再過一會兒,豬油渣擠不出油了,再把豬油都盛起來,剩下的就是豬油渣了。
豬油渣怎麼吃?
每年熬製出來的豬油渣,勤儉持家的母親們,會把每一塊油渣都會利用上,讓饞嘴的孩子們能夠更多的品嘗到豬肉的味道。把油渣炒菜,燉白菜,燉蘿蔔,過年包餃子都會加一些油渣在裡面,做包子更會雞一些油渣在裡面,來增加包子的香味。豬油渣趁熱撒上白糖拌著吃,尤其的香甜可口,還可以撒上鹽拌著吃,鹹香適宜特別美味。我吃油渣也是源於我的媽媽,直到現在,我還能想起油渣的美味。那個年代,吃的起豬油都是有錢人,因為豬油比植物油貴,沒有錢的才吃菜籽油植物油,除非自家每年殺豬熬製出豬油,都不賣留著自家吃,一年一頭豬的豬油,要吃一年,等著來年殺豬才能有豬油吃。
吃豬油渣的好處和壞處?
豬油渣是含有大量的動物脂肪,炒菜加一點,特別香濃出味道,是別的植物油無法代替的油脂和味道,但是現在的人活動量小,這些高脂肪的美食,吃完不易消化,就會停留在體內,轉化為脂肪,有的可以會發胖,有的會還可使膽固醇升高,導致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因此一般健康人可少量食用,但較肥胖者,老年人,或者心腦血管病患者都不宜食用。
現在好多年都沒有再吃到過豬油了,豬油渣更是沒有吃過,提起來還挺懷念過去的味道。可惜現在的生活太好了,活動量也越來越少,豬油和豬油渣更是不敢吃了,怕消化不好,影響健康,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就不知道豬油渣了,更沒見過吃過了。
可可的美食,最關心的事就是家人的一日三餐,最大的愛好是創意各種美食。食譜只是分享自己製作美食的過程,不是唯一的標準。百家菜有百家味,每個人的喜好不同,請多多包容,也請大家多多點讚、收藏、轉發,您的轉發是對可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