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成風,腐敗不絕,「學閥」問題有多嚴重?

2020-12-15 仝麟閣

最近,幾篇出自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論文被扒,這些連大學門檻都沒探上的中小學生們,做出的研究實在讓人瞋目結舌。

什麼6-BA細胞分裂、響應型納米粒、螺吡喃-芘雙色團、腎小管IMCD3細胞株把我這個業餘生物學愛好者看得一愣一愣的。

我剛想說,中小學生都這水平了,超英趕美一定指日可待。但有人深扒發現,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這些所謂「高大上」的研究成果,原來都是一堆搞科研的「槍手」幫忙代寫的,而這些可能連基因是什麼玩意都沒弄明白的中小學生,可能就幫忙洗了洗試管、擦了擦玻片,便堂而皇之地成為聯合作者了...........

其中一位獲獎的陳姓小學生的父母,為中科院研究員,而擔任此次雲南省青少年科創大賽的資深評委,也正是其父母單位的同事。

也就是說,這個並不懂啥是基因的小學生,由父母幫忙寫了篇研究論文,然後又由父母同事做的評委,給評了個全國大獎,這真是一條龍全套服務啊!

其實,這種造假評獎,已經不是啥新鮮事了。

此前,澎湃新聞報導了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學生段某嚴分別在其初中二年級、初中三年級、高中一年級時(2017-2019年)連續3年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項,獲獎成果橫跨物理學、計算機存算一體和人工智慧。

其中,段某嚴獲得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一等獎的作品《用蛋清做個元器件―柔性憶阻器及交叉陣列的研究與製備》,與更早前申請的一項國家專利《一種光電雙控柔性蛋清憶阻器在數據存算一體化中的應用》高度相似,而該專利的發明人與段某嚴獲獎項目的指導老師同名。

這種事不光讓人感到噁心,還侮辱智商。

考過研讀過博的理科朋友們深知,在現代科學發展到今天這麼成熟,想要在一個領域裡有所成績,幾千萬字文獻、七八年的實驗,這都是最基礎的。

就您天天跑各種補習班,學校裡的功課都做不完,順手就搞出個國家專利,你騙鬼呢?

看到這兒,你一定想問。為什麼這種侮辱智商的事,卻有那麼多人熱衷去做。很簡單,因為你搞個什麼獎,很容易就被大學擴招錄取進去了。

比如當年被吹上天、什麼7歲開始寫作、九歲出書,被清華破格錄取的蔣方舟,被扒出是由母親尚愛蘭代寫的事。

還有這位何宜德更誇張,那個履歷我都不想打字出來。我發現中國人特別喜歡搞個什麼神童噱頭,我承認這個世界上確實有神童。

比如馬克扎克伯格、埃隆馬斯克、比爾蓋茨,可人家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本來純真的少年時光,活活被這些功利心燻天的家長搞得烏煙瘴氣、大煞風景。

當然啦,不管是蔣方舟代寫門還是上面那幾個辣眼睛的科技大獎,都屬於高難度操作。首先你得有個很牛逼的父母,來為你打通關係。

這種「學閥」、「世襲知識分子」雖然社會影響不好,每年都有,但畢竟數量較少,不是一般人能操作的。可是下面這種貓膩卻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錄取公平。

之前也聽說過周圍有人通過搞個專利加分的,沒想到詢問了一些人,發現這種現象竟如此普遍。順藤摸瓜,我先是看到了這條政策:

「教育部規定:高中生擁有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就可以參加985、211等名牌大學、重點大學的自主招生。」

為了驗證其真實性,我專門去調查了一下各名牌大學自主招生的要求:

(圖片來源:自主招生在線)

咱們的專利申請有多水,可參見孫小果減刑事件。

在此我就不贅述了,不然再寫一篇文章都寫不完。我終於明白,怪不得這麼多人熱衷於搞什麼科技大賽、文章發表、專利........這些五花八門的造假。

原來這些門道可以獲得大幅高考降分,甚至免試錄取。呵呵,不知道每年成千上萬的自主招生裡,有多少是真材實料的?

這種靠造假、代寫來獲得名牌大學門票的學生,和那些高考作弊、頂替的人有什麼區別?之所以它們沒有受到口誅筆伐,只不過是因為大家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從上圖的自主招生要求裡,我們可以看到,發表文章不是你隨便發在什麼地方都算數的。必須是國家級核心期刊。

而要發在核心期刊上,你的文筆和學術水平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你能不能搞定這個期刊的編輯。

比如下面這篇2013年發表在核心學術期刊《冰川凍土》上的論文。這篇文章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用了大量篇幅拍師娘馬屁,其中之下作與諂媚,讓人嘆為觀止。此文也被新京報和眾網友評為2020第一神文。

就這麼一篇讓人貽笑大方的作品都能上學術期刊,更不難想像那些「望子成龍」的「學閥」父母們,如何打通關係幫子女一步登天的。

所以,要讓子女通過「造星」的方式進入名牌大學。必須要滿足這三個條件:

1、我在學術圈有人脈,可以幫我的孩子評獎、評專利或者登上核心期刊。

2、我自己有能力或者可以找到槍手幫忙做「學術成果」。

3、我得有錢打點好各路關係。

所以你會發現,誰最適合搞這種貓膩?毫無疑問就是「學閥」們。很多人可能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我解釋一下。「學閥」就像學術領域的「軍閥」一樣,在某個科研單位或者學術領域有自己的地盤,有一定權威性,但更重要的是分配資源的權力。

比如,決定考核升遷、經費調配、獎項評估、期刊發表等等權力,誰掌握了這些權利,就可以用來籠絡嫡系,更不用說給小孩子辦點什麼評獎和專利這種小事了。

所謂「學閥」,其實就是官本位思想在學術界的延伸。它的存在,讓本該沐浴在自由、平等和透明的學術界,變得等級森嚴、論資排輩,讓一個國家的科研機構,充斥著官僚主義,嚴重拖累公平和效率。

「學閥」的產生,源於權力過於集中,而行業缺乏客觀的評估體系,導致權力滋生腐敗。

比如之前因為雙黃連事件紅得發紫的某所長,幾乎在學位提升、職稱升遷、成果發表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有其老公的身影,實在讓人難以信服。

為了防止「學閥」的產生,美國部分藤校禁止本校畢業生在校內任教,以防止招聘腐敗。美國大部分權威學術期刊市場化程度高,不依賴國家補貼,因此出版商對論文質量的要求非常高,阻止了考核環節的腐敗。

科研經費也是如此,如果你看過一部美劇《生活大爆炸》,你會了解,美國大學的科研經費很大程度來自於捐款,這些錢都有專門的監督委員會,來保證資金的高效利用。(所以謝爾頓才敢沒事懟系主任,畢竟人家能出學術成果,校方得供著)

如某位知乎網友所言。目前,國內科研界雖然也為同行評議制,但科研資源分配權力過於集中,導致了這一制度基本無效化。

學術大佬們只能通過自我約束,也許很多大佬本身品行高潔,但其徒子徒孫中一旦出現一些問題學者,就會反噬,導致逆向淘汰機制形成,從而影響整個學術生態。

所以說,想要改變這種「學閥」風氣,以及它們所帶來的學術腐敗,一定要有獨立的監督機制,讓科研成果受到市場化、全面且獨立的評估。否則,學術界將會充斥馬屁分子,劣幣驅逐良幣。

相關焦點

  • 遼朝有多腐敗
    和歷史上所有王朝一樣,遼朝也存在嚴重的官場腐敗問題,特別是到了王朝的後期,腐敗越來越嚴重,比如官員行賄受賄、貪汙公款,高層選任官員任人唯親,皇帝懶政、沉迷娛樂不能自拔……弄得世風日下,國將不國。相對來說,遼朝前期還算過得去,國家偶爾還能制定一些反腐防變的措施。到了最後兩個皇帝遼道宗和天祚帝時期,腐敗問題導致的社會亂象幾乎難以收場。咱們還是從遼朝倒數第二位皇帝遼道宗說起吧。
  • 美方:此國腐敗成風,情報會洩露
    據報導,該提案將要求美國緝毒局(DEA)特工將他們在墨西哥收集的所有信息交給墨西哥政府,並要求與美國特工有聯繫的所有墨西哥政府官員向墨西哥外交部提交報告。墨西哥總統安德烈斯·曼努埃爾·洛佩斯·奧夫拉多爾 圖源:路透社墨西哥參議院表示,這項提案規定,外國特工將不再享有任何豁免權。
  • 武大院長回應女兒獲獎事件:可怕的不是造假,是徹底丟掉了羞恥心
    本不想寫本篇文章,在此前,已經有很多業內人士詳細報導此事,並且發表了很多有價值的言論,但今天我看了武大院長的對女兒研究獲獎的回覆後,我整個人氣炸了。很憤怒,這兩小孩的父親李紅良,之前就被曝出來學術造假,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饒毅堅持舉報某李姓教授造假,國外學術界懟了一個月,依舊沒影響他升官,這次李院長兒子再次爆出造假。
  • 多地供銷系統頻下腐敗"雙黃蛋" 社有資產流失嚴重
    9月1日,黑龍江省紀委監委對外發布,黑龍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下稱黑龍江省供銷社)原黨組副書記、監事會主任王桂芝因涉嫌利用職務便利,在工商註冊、工程承攬、資金結算、貸款擔保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錢款等違紀違法問題,被「雙開」並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此前10天,已退休3年的該社原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張文明亦因嚴重違法違紀問題被查。
  • 被1800元拉下馬的西南交大「學閥」
    西遊記裡,有後臺的妖怪都不會死。笑傲江湖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無意外,再過3個月,陳玉鈺就能如願被保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究生,這才是真正的新時代後浪本浪。而這一切終止於,沒花完的1800元班費。
  • 淺談學術造假的認識
    但是少數人員的學術不端問題仍有發生,比如,論文抄襲、論文造假等。2019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弘揚科學精神,建設創新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再次被強調。本文結合《科研素質培養與論文指導》所學習的知識以及其他資料,簡要闡述了學術造假的定義以及形式,然後結合社會中的一些案例對學術造假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討論。
  • 臺灣學術造假5怪象,教團批:臺灣是學術詐騙的天堂?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日臺灣政治人物論文爭議引發討論,各界熱衷「論文普篩」,私校工會昨日引述國際「論文撤稿監視(Retraction Watch)」部落格的統計,2012到2016年,臺灣因為偽造審查而被撤稿的國際論文有73篇,且學閥們造假之後也未受嚴懲。
  • 昆明學閥陳勇斌的夫妻科研黑店
    在插播陳靈石的美國公民身份之後,今天來扒一扒他的父母——昆明動物研究所的陳勇斌、楊翠萍,開夫妻黑店壓榨研究生的學閥作為。在導師評價網上,看完了他的學生對他的評價。一般來說,好的導師是沒評價的,差的導師因人而異,如果只是一兩個差評,可以說是個人矛盾。但如果是一堆差評,那肯定是導師的問題。看完之後,我覺得陳勇斌真的太有問題了。
  • 學術造假的後果有多嚴重?留學人兒一定要了解這些
    近年來,學術不端問題被媒體頻繁披露,對學術領域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在越來越注重誠信建設的社會,學術誠信也成為關注的焦點。對於很多留學生同學來說,國外大學的學習壓力大,各種論文和期末考試嚴格,時刻擔心自己期末成績不能通過。一些同學為了能在論文或考試中獲得高分,不惜採取抄襲、編造數據、甚至是直接找人代寫的方式。
  • 奧運會獎牌都能生鏽的巴西,腐敗有多嚴重?丨視知政治課
    巴西警察獲得了奧德布雷什特公司的內部郵件,郵件顯示,100萬雷亞爾(約合31萬美元)以現金形式在2014年11月支付給了一個代號為「綠松石」的收款方,這筆錢與「奇妙港」計劃的訂單有關係。另有250萬雷亞爾(約合78萬美元)的去向與地鐵工程訂單有關。 收到奧德布雷什特公司賄賂的官員裡,出現了裡約市長愛德華多·佩斯的名字,他的代號是「膽小鬼」。
  • 400多篇論文被曝造假,「論文作坊」初現?
    Bik之前因為揭露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涉嫌學術不端事件而聲名鵲起,這次又爆出新料,400餘篇不同機構的作者撰寫的論文存在高度相似,很有可能是從同一家「論文作坊」生產的。早在2013年,Science就有一篇文章,揭露了中國蓬勃發展的學術黑市,其中包括見不得人的機構、腐敗的科學家和編輯,將提交或已經被接受的論文高額出售給在讀的醫學博士生。
  • 法學專家解讀賴小民案:對嚴重腐敗犯罪 死刑條款並未休眠
    尤其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的腐敗問題,必須嚴肅查處、嚴加懲治。司法實踐中,對腐敗犯罪數額過億的貪官判處死刑的案件已有判例。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白恩培、廣東省政協原主席朱明國、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等人,因受賄罪被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 從仕途起點清除遺毒,這個落馬副部問題有多嚴重?
    而湖北省政府黨組則在18日劉善橋被「雙開」的當晚,傳達中紀委關於劉善橋嚴重違紀問題的處理決定。湖北省長王曉東主持會議。會議指出,劉善橋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並涉嫌違法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湖北省政府黨組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決定,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嚮往4「造假」有多嚴重?綠香蕉落地就熟了,難道你是葫蘆娃嗎?
    嚮往的生活作為一個真人秀節目,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雖然大家非常喜歡黃磊老師在裡面做飯的情節,但認真的網友免不了還是懷疑節目是不是有造假的成分,畢竟這個節目的勞動量還是挺大的,明星們真的能放下身價來幹農活嗎?
  • 美國工業化時期腐敗非常嚴重
    有了憲法這一根本大法,以華盛頓為首的開國元勳們隨後又制定了一系列嚴而不厲的反腐法令和公職人員行為準則,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官制度——新政府因此不負眾望地維持了約四十年的廉政好名聲。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政府權力的不斷膨脹、社會財富的急劇增長,各種交易機會猛然增多,當美國從原來的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社會轉變時,腐敗就像一株株毒草迅速生長蔓延至社會的角角落落,出現了美國歷史上的一個腐敗高峰期。其中最為腐敗的領域:一是西部拓荒開發過程中的土地買賣;二是蓬勃發展的運輸業、金融業和商業領域;三是城市中的公共事務管理領域。
  • 黃河水患為何不絕?
    由於戰國時期多戰爭,水利失修了,黃河河道被破壞了,遂造成了西漢時期的嚴重水患。要到東漢明帝時,王景治河成功,從此黃河平息水患,達900年之久。由於此時期的政府對溝洫河渠,時有興修,因此對北方的經濟文物促成興盛。此即黃河有利中國的實證。此後黃河造成水患,始於宋代,下溯至元、明、清三代而千年不絕。
  • 關於五常大米造假的問題,做些歸類整理
    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反問過,五優稻4沒被培育出來的時候、國家標準沒指定的時候,五常大米是什麼樣子?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五常大米的造假問題。四、本地企業的造假、摻假這個就很簡單了吧,是五常本地的米企造假摻假問題。關於這一點,沒有辦法說得太詳細了,畢竟五常這地方就這麼大。不過有很多的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提高利潤,還是會做這些事情的。
  • 中紀委機關報:官員注水數據是變相腐敗,氣球總有吹破的一天
    中紀委機關報:官員注水數據是變相腐敗,氣球總有吹破的一天 姚億博/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5-12-29 09:25 來源:澎湃新聞
  • 臨摹、創作與造假的問題
    書家臨摹是自古以來學書必經之路,只有汲取先人之營養,才能頓悟,對創作出帖有啟示。臨摹與創作是一種辯證關係。臨摹是創作的基礎;創作是臨摹的目的。但問題往往需要一分為二點看待,事實上,臨摹水平雖然很高,而創作水平不一定高的狀況也是客觀存在。在臨摹中學會的東西,是否還能夠用符合書法原則的方法來書寫,這就是個人創作的問題了。很多人善臨而不善作,鄭板橋講「七分學,三分拋」是有一定道理的。
  • 向組織隱瞞真實年齡,後果很嚴重!
    領導幹部年齡造假並非新鮮事,類似案例不在少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慄智被公開通報「檔案造假,向組織隱瞞本人真實年齡」;海南省白沙縣原縣委常委、副縣長邢詒儀指使下屬出具假的「證明書」,千方百計把出生年月從1966年1月篡改為1970年11月,「年輕」了近5歲;擬提名湖北省安陸市市長候選人的洪永旺,因為年齡造假未能進入後續任用程序,並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黨員幹部年齡造假,改大或者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