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醫生業餘時間寫了一本書,剛一問世,席捲全世界文學市場

2021-01-08 淺草妖刀

1977年,醫學出生的考琳·麥卡洛利用業餘時間創作的《荊棘鳥》出版。

小說剛一問世,席捲歐美文學市場。

霸佔《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59周。

全球暢銷3000萬冊。

這部小說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

有關夢想、掙扎、鬱積於胸的熱望和禁愛的家世傳奇故事吸引了一代代讀者,被譽為美國的《飄》。

澳洲最偉大的小說,沒有之一。

荊棘鳥

它的扉頁就不同凡響: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

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

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

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

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

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

梅吉和拉爾夫的演員

二十三年前那個七月,最後一場高考結束。

我走進一家書店,我買下了那本我覬覦已久布滿灰塵的書。

好像便宜了五元錢,店主是一個瘦瘦的女人。

整個暑假我都在看這本書,一遍兩遍,幾乎每一個字,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映在腦海中,梅吉輕輕一聲,拉夫爾,空氣中都瀰漫著忘憂鳶尾、曼佗羅、木蓮的香味。

這些花草的香味連同我的骨骼一起生長。

後來,我再也沒有碰過這本書,怕驚擾書中人的夢。

飛翔的荊棘鳥

上大學後,被我師哥借去,在九六中文系轉了一圈後,更舊了,書頁有脫落,看的人應該不少。我感到很開心,就像找到了知音一樣。

畢業那年六月,我把它送給了九八中文系的302宿舍的師弟們,連同餘華的《河邊的錯誤》,霍金的《時間簡史》等書。

想買本新的,但一直沒買。也許買了,我記不清了,現在有買書的激情,可沒當年

看書的興趣,所以好多書常常買重。

想看書的時候,沒錢買書,可以隨時隨地看想看喜歡書,卻沒興趣看了,這就是命運。

《荊棘鳥》劇照

這本書深刻的展現了人對宗教的信仰超越了一切世俗,而愛情又超越了宗教。

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需要以難以想像的代價去換取的。

小說的結尾是這樣寫的:鳥兒胸前帶著棘刺,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

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

但是,當我們把棘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

我們是明明白白的。

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

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

是的,愛是需要勇氣的!

愛也是需要堅守!

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是懦夫!

每個人心中都扎著一根荊棘,每次觸及總會隱隱作痛。

相關焦點

  • 一本書是如何寫出來的?
    一篇文章大概需要1500字來講清一件事情,按照一本書20萬字,也就是需要寫134篇文章。這樣計算下來,是不是覺得自己離出書遙遙無期?村上春樹從29歲開始寫作,到現在,始終保持每年出一本書的節奏,目前為止已經連續出了40多部作品。
  • 我是醫生,我寫網文「直播」手術
    口述 | 真熊初墨採訪、整理|KUMA真熊初墨是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也是網絡文學的第一批讀者之一。寫故事是他保持了二十多年的業餘愛好,大學寫了10萬字,撲街,工作後在各大網站寫文近千萬字,撲街。去年,他開始寫自己駕輕就熟的醫療主題,在網上迅速走紅,上架一年多獲得了超過380萬推薦量。
  • 《尋找文心》:武漢高校老師十年「攢」出一本書
    楚天都市報6月19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龐偉紅)日前,武漢高校教師陳華文博士出版評論集《尋找文心:當代文學的精神面相》,由武漢出版社公開出版。為了出版這本書,他整整寫了十年。陳華文自幼熱愛文學和寫作,心中有一個「文學夢」。
  • 如何用業餘時間寫小說賺錢?這個案例分享給你,背後經驗值得借鑑
    今天介紹的是利用業餘時間寫小說的賺錢案例。該小說作者主要通過KDP和iBooks分發銷售自己的小說作品,他還把自己的小說作品變成有聲讀物二次銷售獲利,譬如:與ACX / Audible有聲讀物平臺合作。其實,在國內寫小說也可以通過多個平臺發布作品,譬如,豆瓣閱讀、掌閱、縱橫中文(百度文學)等。
  •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我們看了不少,但是有幾個我們記住了。讀者、知音、銷售與市場、小說。我記憶最深的是玄幻的小說《凡人修仙傳》,是忘語寫的。《凡人修仙傳》介紹一個普通的山村窮小子,偶然之下,進入到當地的江湖小門派,成了一名記名弟子。他以這樣的身份,如何在門派中立足?又如何以平庸的資質,進入到修仙者的行列?和其他巨梟魔頭,仙宗仙師並列於山海內外?我為啥對它記憶深刻,那是網絡文學剛剛興起的時候,忘語是幾天一更新。
  • 醫生看到一張診斷書,寫著癌症晚期,但病人名字就是自己
    令人惋惜的是,保羅是一名天才醫生,剛好走到事業的巔峰,準備大展拳腳時,他看到了自己的CT片子。天才醫生,傳奇的人生起點保羅36歲之前的人生,宛如開了外掛一般。優異的成績,令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美國史丹福大學,人體生物學+英語文學雙學位。
  • 汪曾祺文學自傳《寧作我》問世, 「佛系」不是汪老的底色
    01從隨和到固執,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汪曾祺為紀念汪曾祺誕辰100周年,《寧作我:汪曾祺文學自傳》問世,以汪老的散文選段復現他70餘年人生歷程,從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與平時所聞不一樣的汪曾祺。 編著本書的過程中,楊早將散落在各處的129篇追憶、記事性質的文字進行細緻編排,按照時間順序完整呈現汪曾祺的一生。首部完整的汪曾祺「文學自傳」汪曾祺是否寫過自傳?據編者考證,汪曾祺曾在1991年寫過八篇帶回憶性質的散文,總稱為「逝水」。不過內容只記述到汪曾祺初中時代。
  • 業餘作者寫岀國內金額最高文學獎金100萬的作品,他是怎樣做到的
    1四川華聚文化在藍劍集團的支持下,於2018年7月31日與《青年作家》聯合發起了「華聚華文杯全國青年文學作品徵集活動」,面向全國徵集小說和劇本兩種文學作品。其大獎獎金(單項)高達100萬,是迄今國內金額最高的文學獎金(此前國內最高的文學獎金系茅盾文學獎,獎金為50萬)。
  • 品《文心雕龍》:千年以前,32歲小夥寫了一本書,教你寫出好文章
    《文心雕龍》成書於1500年前的南朝時期,是一部內容豐富的文學理論著作。作者劉勰,寫作此書時才32歲,一個32歲的年輕人,寫出了中國古代最系統的文學理論專著,對後世產生那麼多影響,如果我們不看看它的內容,是不是太可惜了?一.《文心雕龍》主要講的啥?
  • 《我是馬拉拉》: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文中提到「半吊子醫生危害的是性命,而半吊子的毛拉危害的是信仰」「毛拉」一詞,作者在前文已有批註,讀書時只需要再向前翻閱查看即可;其次,可查閱網絡資源,如「塔利班分子」,若讀書時覺得實在礙眼,想弄清楚什麼意思,可以上網諮詢,但若遇問題就去查資料,耗時又影響讀書的連貫性,所以,有了第三個方法:遇到不懂的,先留著跳過,還可自己猜測,還可在後文中找到證據進行推測、證明。
  • 從文科生到研究丁丁的生物學博士,她寫了一本書為生殖器研究正名
    如果你還記得「科研圈」前段時間發布的「不是所有生物的丁丁都長一個樣:我們應該如何定義生殖器?」這篇文章,它的內容就來自艾米麗專門講述各種生物(包括人類)千奇百怪的丁丁的新書《陽具:動物陰莖的生命哲學》(Phallacy:Life Lessons from the Animal Penis)。感興趣了?和我們一起跟艾米麗聊一聊吧。
  • 米切爾:一生寫一本書,只寫自己的愛情
    米切爾的創作不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她從小就寫一些小故事,而且對戰爭耳濡目染,外祖母和母親經常給她講戰爭的故事,尤其是外祖母把亞特蘭大那場大火描述了幾十次,她照搬到《飄》裡面。她曾經對朋友說:「我經常在想,為什麼讀者會喜歡這本書。或許因為它寫的是一個象徵勇敢的故事,才引起讀者的共鳴吧。我相信,這個世界,只要有勇氣,就不會毀滅。」
  • ...頓悟時刻》分享「文學公開課」 攜一把「小說解剖刀」重達故事...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新冠疫情的到來,讓全世界都處於在變動、不確定之中,英國作家毛姆說的「閱讀是隨時攜帶的避難所」,也比以往更深入人心。在眾多類型的閱讀中,要說到比較純粹、安靜的閱讀對象,莫過於對文學的閱讀。很長時間以來,張悅然是以80後作家群體的一個典型代表,為眾多文學讀者熟知。
  • 人物專訪|來自千島湖的科幻作家江波:業餘時間寫小說拿下銀河獎
    「我小學是在淳安縣排嶺鎮一小(排嶺鎮後更名為千島湖鎮)讀的,記得每年放暑假,每天一早就跑去縣城圖書館看書。」江波最初的科幻啟蒙讀物,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一本科幻短篇集,「書裡面講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屬於科普型的科幻小說」。書中有許多在當時還是腦洞大開的想法,比如換頭術、隱形塗料、機器人、冰凍長生等。老師問小江波長大要做什麼,他的答案是「要做一個宇宙開拓者」 。
  • 今年疫情和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劇情相似,一時間被網友譽為「神...
    在2020年的春節,這個合家歡樂的日子裡,一場新型病毒造成的疫情席捲全國,正如2003年那樣。人們本應在這個特殊節日裡舒緩的神經又因為疫情緊繃起來。
  • 新人寫作者,如何出版一本書?
    希望對大家有用~(文末有贈書活動,感興趣可跳至文末參與~)一、如何獲得出版機會如果你是一個沒出過一本書的新人,在出版界也不認識任何熟人,獲得出版機會挺難的,可能需要自己去爭取。雖然很多出版社會留投稿郵箱,但大部分編輯幾乎不看郵箱裡的投稿。為了節省時間精力,他們更願意去維護一些老作者。
  • 用一本書名形容你的上半年是《活著》?是《悲慘世界》?不,是它
    如果讓你用一本書來形容你的上半年,你覺得會是哪一本?我想,有的人會說是《活著》,有的人會說是《悲慘世界》,還有的人會說是《遠離塵囂》,等等。但在我眼裡,2020年的上半年,更像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這本書。
  • 渡邊淳一:寫性是為了寫人生
    日本文學家渡邊淳一(下文稱渡邊)的去世,令日本及全世界的渡邊「粉絲」深感惋惜。他從事創作60年來,為世人奉獻了以《失樂園》為代表的上百部激情四溢的作品。他以特立獨行的文學與人生,成就了情愛文學大師的地位,他的逝世造成的空缺不知何時能被填充。《失樂園》成了渡邊的代名詞渡邊在中國的知名度很高,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失樂園》。《失樂園》1997年在日本出版,中國幾乎是同步引進了這本書。1998年我有幸首次將它翻譯成中文。出版社是由於《失樂園》在日本熱銷而大膽引進的,希望也同樣在中國暢銷。
  • 薦書|馬平:戰士、老師和文學的「簾官」——寫在《人生也能寫到...
    最近幾年,他以其十年磨一劍的潛心準備,閃電出擊,攻城略池,業餘創作的文學作品不斷在各類報刊發表並獲獎,又以作家的形象開闢了他的新天地。現在,他又以其兵貴神速,第一部散文集《人生也能寫到高音C》就要出版了。至此,他出色地完成了戰士、老師和作家三張名片的定製和疊印。他迅速成為一個人緣極好的文學朋友,他那血與火、教與學的生涯卻讓人知之不多。
  • 武漢醫生講述被感染經過:哭了一整天 準備寫遺囑
    #武漢中心醫院醫生講述被感染經過#:得知被感染哭了一整天,想著#等我好了一定要去乾死這個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僅幾公裡的武漢市中心醫院,成了職工感染人數最多的醫院之一,李文亮、江學慶等醫生先後不幸離世。該院首批被感染醫生劉麗(化名),講述早期自己和同事被感染和治療經過。剛得知被感染哭了一整天,已經準備寫遺囑,她曾說,「等我好了一定要去乾死這個病毒」。